专利名称:减小井道尺寸的升降机安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来减小安装升降机系统所要求的必需最小井道尺 寸的方案或布局,具体是通过减小在其行程上端轿厢上方以及在其行 程下端轿厢下方所需的竖直空间来实现的。
背景技术:
现在,对要求尽可能小的竖直空间的升降机安装的需求日益增 多。特别是,在本领域中期望不再需要为安装而在井道上方提供用于
容纳运行升降枳4几器(elevator machine )和相关设备的机房。此外, 还期望减小升降机底坑的深度。
WO 99/43589公开了一种方案,其中升降机机器被设置在井道内, 位于靠着轿厢侧面的导轨之间,从而去除了在机房内安装机器的需 求,对减小井道的竖直尺寸起到了一定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对现有无机房升降机安装提供改进,或者 至少提供替代性方案。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升降机系统, 其包括具有底坑深度和顶部高度的井道;被布置成在井道内竖直运 动的升降机轿厢,轿厢上至少装有一个惰轮;通过惰轮悬挂轿厢的绳 索;以及布置于井道内,与绳索咬合以使升降机轿厢运动的驱动机器, 其中所述惰轮至少部分地安装在轿厢竖直投影内,且其直径小于 120mm,升降机系统满足底坑深度和顶部高度之和大于轿厢高度不到 1.4米的条件。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看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升降机轿厢 布局,无论是下悬挂还是上悬挂方式,都对超出升程的井道高度具有 非常低的要求(该要求在此被表述为顶部高度和底坑深度之和超出轿 厢高度的量)。这是通过采用直径很小的(一个或更多个)惰轮来实 现的。该直径小于120mm,实际上在优选实施例中该直径为100mm。 通过令顶部高度和底坑深度之和尽可能小,减少了为容纳升降机而修建或改造建筑物的成本;约束是在建筑物设计上该系统位置对新建筑 以及可被改造的现有建筑都有益。当然,在任何给定的安装中,都期 望在低总井道高度的约束内,特别地将底坑深度或顶部高度最小化。 底坑深度和顶部高度二者可以在以其中 一 个为代价的情况下将另外 一个进行一定程度的减小。例如,选择下悬挂挂绳布局允许将顶部高
度最小化;而要最小化底坑深度,建议采用上悬挂布局;需要认识到 的是,无论哪种情况,实际的选择可由其它因素决定。
底坑深度、顶部高度和轿厢高度这些尺寸的含义在本领域是公知 的,但为避免疑意,这里将其定义如下。底坑深度是指最低驻停层底 板到井道底部之间的距离。典型地,该空间用来容纳轿厢的底部构件, 如緩冲器、护脚板,以及对超行程的允许量。顶部高度是指最高驻停 层底板到井道顶部之间的距离。因此,该空间必须至少容纳轿厢高度 和轿厢顶部构件。轿厢高度是指轿厢内部地板和天花板之间的距离。
依照常规想法,如果一个技能熟练的人想要最小化井道高度,要 么通过1:1挂绳配置(将绳索端直接和轿厢连接)从而省略轿厢惰轮, 要么将轿厢惰轮设置在轿厢竖直投影之外,以便在竖直方向上能和轿 厢至少是部分重叠。然而,申请人认识到,实际上通过将惰轮定位在 轿厢竖直投影内仍然能够在实现2:1挂绳配置优点的同时最小化竖直 高度,便于实现更平衡的负载,以及最小化所需井道的横截面积,这 也能最小化建筑/改造成本。根据本发明,(一个或更多个)惰轮至少 部分地,优选全部地设置在轿厢的竖直投影内。
该机器优选设置在井道壁和升降机轿厢之间。这进一步帮助最小 化竖直井道尺寸。
单个惰轮可以被设置在诸如轿厢顶部或者底部的中央。优选设置 一对惰轮。
升降机系统优选是曳引驱动类型的,其中升降机轿厢的重量通过 配重平衡,并且轿厢通过与机器相连的曳引轮来驱动绳索,从而使轿 厢竖直运动。优选地,曳引轮直径也小于120mm,最好是100mm或 者更小。通过要求更小的空间以容纳曳引轮,采用小直径尺寸曳引轮 有助于优化井道空间的使用,而且通过最小化机器的转矩要求,使得 可以采用更小的机器。
绳索必须要有足够小的弯曲半径,以便能够绕过根据本发明所采用的小直径惰轮。绳索可以包括小直径的缆绳,优选包括至少一条由 多条平行嵌入的缆线构成的平带。
根据本发明,底坑深度和顶部高度之和超出轿厢高度不大于1.4 m,优选不大于1.2m,更优选地不大于lm,更优选地不大于0.8m, 最好不大于0.7 m。
可采用任何合适的升降机机器,但是优选细长(即,在其旋转轴 线方向上尺寸最长)的机器。该机器最好是无传动装置的。
存在若干可能的挂绳配置与根据本发明的下悬挂配置或者上悬 挂配置一致。绳索的端部优选被固定在井道的上端。它们可以被拴 系或套挂在井道壁或井道顶上,甚至任何合适的结构上,但优选是将 绳索的端部直接或者间接地拴系或套挂在用于引导轿厢和/或配重竖 直运动的导轨上。例如,绳索的至少一个端部可以被拴系或套挂在安 装于某些导轨的机器底座上。这样的布置让导轨承担了升降机所有的 力,并且由于井道壁和梁不是必须专门加强,还可以减少建造成本。
机器可以被安装在井道内位于升降机轿厢投影之外的任何常规 位置,但是优选安装成朝向井道的上端,以便最小化所需绳索的量。 机器可以被安装在井道壁或井道顶上,或者任何其它合适的结构上。 优选地,机器安装在用于引导轿厢和/或配重的一根或多根导轨上。如 上所述,这使得导轨承受了所有重要负载,从而减轻了对周围建筑的 要求。
申请人进一步意识到使配重的高度最小化对减小总体井道高度 是有好处的。换言之,在某些情况下只有令配重变得更短,才能减小 总体井道高度。当然,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更短的配重具有更
轻的重量。这揭示了可以采用更高密度的材料(例如铅)来确保轿厢 和配重之间的正确平衡。由于这种方案会增加成本,特别是采用铅的
例子不符合环境保护准则,所以这种方案并不理想。
申请人想出两个措施来緩解前面提到的问题。第 一是在配重上采用 小直径(即直径小于120 mm)惰轮。由于惰轮对配重的高度也有一 定影响,因此通过减小惰轮直径可以使得在高度上有相应更大的比例 为配重砝码所用。
第二,申请人认识到通过将配重变宽并相应地将导轨分离开,从而 在减小配重高度的同时保持配重重量的好处,此时配重在导轨之间的 行进较之前更远。在一个具有1.4m轿厢深度(从前到后),l.lm轿厢宽度(一侧到另一侧),且配重位于轿厢两侧中一侧的典型升降机 系统中,配重导轨的间隔不大于0.8米。在这种典型系统中,该间隔 由位于与配重同侧的升降机控制器和驱动装置限制。
根据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例,其中轿厢宽度在1米到1.6米之间, 升降机系统包括 一 对用于配重的导轨,所述导轨被间隔的距离至少为 轿厢深度减去0.2米。
在其自身权利方面,这是新颖的,具有创造性的,而且从进一步的 方面来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升降机系统,其包括由公共绳索悬挂的 配重和宽度在1米到1.6米之间的升降机轿厢,其中所述配重进行的 竖直运动由 一对间隔距离至少为轿厢深度减去0.2米的导轨引导。
现通过示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附 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升降机系统的正视图。
图2是示出了导轨布局的井道示意性俯视图。以及
图3是示出了升降机轿厢顶部和底部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图l和2,可以看到升降机系统包括适于在井道4内竖直运动 的升降机轿厢2。两根竖直轿厢导轨6、 7被设置在井道4内升降机轿 厢2的两侧。导轨6、 7用于引导轿厢2的竖直运动。 一对配重导轨8、 9也彼此间隔地位于井道左侧(从图l和2看),用来引导在导轨之间 延伸的配重10的竖直运动。配重10比常规配重短,这使得其竖直行 程可以容纳于此处所述实施例中减小的井道高度内。配重顶部安装有 一个惰轮16,其直径仅为100mm的量级。配重导轨的水平间隔比现 有技术中的大,从而允许配重10更宽,以补偿其高度上的减小。例 如,配重导轨间隔的距离可是轿厢深度减去0.2米。
用来安装升降机机器12的机器底座11附连到两根配重导轨8、 9 和左侧轿厢导轨6的顶部。机器12是细长型无传动装置类型,其本 身在本领域是公知的。机器12的轴线优选与连接两根配重导轨的线 平行。通过机器底座11将机器12安装在三根导轨6、 8、 9上,机器 12的重量及其负载都通过导轨被向下传送到井道的底板,而不需要井 道壁14和井道天花板16来承担。这种布置也意味着,机器12在井 道内处于轿厢2的旁边,位于轿厢和井道壁14之间。由于机器位于轿厢2的竖直投影之外,因而不会增加井道4的总高度。
升降机绳索18被显示为三根独立的带,但实际上其可能包括小
直径缆绳、常规缆绳或者二者的组合。由于能够提供弯曲半径与负载强度的最优比,所以优选多条小直径缆绳或者一条平带(实际上包括
处于护套内的多条直径非常小的缆绳)。绳索18通过所谓的端部终结联结器(dead-end hitch) 20被拴系或套桂在底座11的一端,其中端部终结联结器本身在本领域是公知的。绳索18从端部终结联结器20向下绕过位于配重16顶部的惰轮16。然后向上通过曳引轮24 (参见图3),该多,l,被固定在机器12的心轴上,或者与机器12的心轴为一整体,以便能够被机器驱动。根据图3中可意识到,本实施例中的曳引轮24的直径非常小,例如,为100mm或者更小。
从曳引轮24起,绳索18向下延伸并绕行通过安装在升降机轿厢2底部的惰轮26,该惰轮位于轿厢的竖直投影内。惰轮26的直径也非常小,同样是大约100mm。绳索18在轿厢2的底部通过,并绕行经过相同的第二惰轮28,该惰轮也位于轿厢的竖直投影内,并从这里开始绳索向上延伸到安装于相对导轨7的另一个端部终结联结器30。
上面设置的挂绳配置是一种2:1配置。不过,如从图中可认识到的,通过采用直径很小的惰轮26、 28,减小了升降机处于其最低驻停层时轿厢2之下所需的竖直空间量,即井道底坑3 2所需的最小深度。类似地,通过采用下悬挂式布置,并将机器12设置在轿厢2的竖直投影之外,能够使用很小的顶部空间。
现给出一些示例性数值,轿厢的典型高度可为2100mm。根据本发明,底坑可以浅至300 mm,顶部空间为2500 mm, 二者合计为2800mm,超过轿厢高度的部分仅为700 mm,仅占轿厢高度的33%。
进一步可以意识到,通过将两个端部终结耳关结器20、 30以及才几器12直接地或通过底座间接地安装到导轨6、 7、 8、 9上,升降机系统重量及其操纵力的大部分都通过导轨向下经过底坑32传递到建筑物的地基上,而不是必须由井道壁14和井道天花板16来承担,因此不需要对井道壁14和井道天花板16进行专门加固。
实际上,前面的描述仅是示例性的,绝非限制性的。对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改变和改进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明显的,并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升降机系统,包括具有底坑深度和顶部高度的井道(4);被布置成井道内竖直运动的升降机轿厢(2),轿厢上安装有至少一个惰轮(26、28);绳索(18),其经由惰轮来悬挂轿厢;以及驱动机器(12),其被布置在井道内且与绳索咬合以使轿厢运动。其中,所述惰轮(26、28)被至少部分地安装在轿厢的竖直投影内,且其直径小于120mm,且其中,升降机系统满足底坑深度和顶部高度之和超出轿厢高度不大于1.4米的条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 (12)位于轿厢(2)的行程途径或者其竖直投影之外。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 对惰轮(26、 28),用来引导绳索(18)从轿厢(2)之下或者之上通 过。
4. 根据权利要求1、 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 在于,所述绳索(18)由与驱动机器相连的曳引轮(24)驱动,且该 曳引轮的直径小于120 mm。
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机器(12)是细长的。
6.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机器(12)是无传动装置的。
7.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绳索的端部(20、 30)被固定在井道(4)的上端。
8.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绳索端部(20、 30)中的至少一个被直接或者间接地拴系或套桂到用 于引导轿厢(2)和/或配重(10)竖直运动的一根或多根导轨(6、 7、 8、 9)。
9.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机器(12)朝向井道(4)的上端安装。
10.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机器(12)被安装到用于引导轿厢(2)和/或配重(10)的一根或多根导轨(6、 7、 8、 9)。
11.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满足如下条件底坑深度和顶部高度之和大于轿厢(2)的高度不到1米。
12.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满足如下条件底坑深度和顶部高度之和大于轿厢(2)的高度不到 0.7米。
13.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绳索(18)包括至少一根平带。
1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通过惰轮(16)与所述绳索(18)相连的配重(10),其中惰轮 的直径小于120 mm。
1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机轿厢(2)的深度在1到1.6米之间,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 一对配重导轨(8、 9),所述导轨间的距离至少为轿厢(2)的深度减 去0.2米。
16. —种升降机系统,包括由公共绳索(18)悬挂的配重(10) 和深度在1到1.6米之间的升降机轿厢(2),其中所述配重(10)由 一对导轨(8、 9)来引导作竖直运动,导轨间的距离至少为轿厢(2) 的深度减去0.2米。
全文摘要
一种升降机系统,包括井道(4);布置成在井道内竖直运动的升降机轿厢(2);以及布置在井道内但位于轿厢(2)的行程途径或其竖直投影之外的驱动机器(10)。轿厢(2)通过绳索(18)与机器(10)相连,其中所述绳索由一对惰轮(26、28)引导以便从轿厢(2)下方穿过。惰轮(26、28)的直径小于120mm。公开的这种结构允许将顶部空间和底坑深度两者最小化。
文档编号B66B11/00GK101472829SQ200680055120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6日
发明者A·蒂西耶, F·博肖, F·哈蒙, F·多明格斯, G·西里古, H·法尼勒, J·-N·克卢瓦, L·迪尚, M·博夫塞尔特, P·雷比拉尔, R·皮卡, S·古尔让德, T·科克雷勒 申请人:奥蒂斯电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