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件成型品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041262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嵌件成型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成型品,尤其涉及一种嵌件成型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嵌件成型(Insert Molding)是指在模具内装入预先准备的异材质嵌件后注入塑料,该 异材质嵌件一般为金属或无机固体等,熔融的塑料与异材质嵌件接合固化,制成复合产品的 成型方法。嵌件成型可以利用塑料的易成型性及弯曲性与异材质嵌件的刚性及耐热性制成复 杂精巧的复合产品。采用嵌件成型的方法可以省去后续组装、密封等复杂工艺,大大提高了 生产效率。同时由于省去了粘合剂涂覆、机械固定等处理步骤,所以可节约制造成本。如今 ,嵌件成型广泛用于电子元件、电器元件、汽车元件等领域,已成为一种普通的成型方法。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 一种现有的嵌件成型品10包括一个嵌件12及一个塑料件14。该嵌 件12包括主体部122及延伸部124,该延伸部124由该主体部122侧面一端向外水平延伸。该主 体部122及延伸部124构成一 "L"型外形。该塑料件14包括收容部142及侧壁144,该侧壁 144垂直设置于该收容部142的一侧端部。该侧壁144由一侧部分包覆该嵌件12。上述嵌件成型品10中,由于嵌件12相对塑料件14尺寸较小。制备时,采用的模具的注射 口一般设计在塑料件14的收容部142中心部分。所以,注射口离嵌件较远。当熔融的塑料通 过注射口注入预设模具时,在注塑压力下塑料流被分成多股,多股塑料流将最终于较远处汇 聚。由于多股塑料流汇聚的时间相对较晚,塑料的粘结性降低,所以塑料流汇聚处易形成结 合线,其用肉眼虽难以发现,但业界普通技术人员采用火烧法一般可显现。上述嵌件成型品 10的于A处形成的结合线与该嵌件12的延伸部124靠近该主体部122中心的侧面的延伸方向重 合,所以该A处的机械结合强度较差。上述嵌件成型品10在组装过程中受挤压变形大,残余 应力累加,并在装配所施加的外力下容易于该塑料流汇聚处即结合线处产生开裂,从而大大 降低了该嵌件成型品10的良率。发明内容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结合强度较高、不易产生开裂的嵌件成型品及制备方法一种嵌件成型品,其包括主体部及延伸部,该延伸部由该主体部侧面一端向外水平延伸 ,该延伸部靠近该主体部中心的侧面远离外侧边缘具有一突出部;该塑料件部分包覆该嵌件,且该塑料件相对于该突出部的外侧形成一凸起部。又, 一种嵌件成型品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于第一套模具内,注射成型嵌件;将嵌件装入第二套模具中,注射成型塑料件,该嵌件包括主体部及延伸部,该延伸部由该主 体部侧面一端向外水平延伸,该延伸部靠近该主体部中心的侧面远离外侧边缘具有一突出部 ,该塑料件部分包覆该嵌件,且该塑料件相对于该突出部的一侧形成一凸起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嵌件成型品的塑料件由于具有位于其嵌件角端的凸起部,在制备 时,采用的模具可于此处(对应凸起部)获得较大的塑胶流流动空间、流动压力及流动速度 ,从而可改变塑胶流的结合线位置。由于此设计可避免结合线与延伸部靠近该主体部中心的 侧面延伸方向重合,所以该处的机械结合强度较高、不易产生开裂,进而大大提高了嵌件成 型品的良率。


图1是一种现有的嵌件成型品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嵌件成型品的局部分解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嵌件成型品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嵌件成型品的局部分解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嵌件成型品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同时参阅图3与图4,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嵌件成型品30。该嵌件成型品30主要 应用于电子产品的外壳,其包括一嵌件32及一塑料件34。该嵌件32包括一个主体部322及一 个延伸部324。该延伸部324由该主体部322侧面一端向外水平延伸。该主体部322及延伸部 324构成一近似"L"型的外形。该延伸部324靠近该主体部322中心的侧面325中间形成一个 朝外水平延伸的突出部326。该塑料件34包括一个收容部342及一个侧壁344,该侧壁344从该收容部的一侧端部垂直 延伸而成。该嵌件32被嵌于该侧壁344的内侧。该塑料件34相对于该嵌件32的突出部326的两 侧形成两个凸起部346,该两个凸起部346分别位于该突出部326的两侧。也就是说,该嵌件 32的突出部326插入该塑料件34的两个凸起部346之间,此设计可提高该嵌件成型品30于此处 的结合强度。本实施例的嵌件成型品30采用嵌件成型方法制备。由于嵌件成型品30的塑料件34具有位 于嵌件32角端的凸起部346,在制备时,采用的模具可于此处(对应凸起部346)获得较大的 塑胶流流动空间、流动压力及流动速度,从而可改变塑胶流的结合线位置。由于此设计将结5合线与延伸部324靠近该主体部322中心的侧面延伸方向错开,所以该处的结合强度较强。该 嵌件成型品30在组装过程中可抗挤压变形,使该塑料流汇聚处即结合线处不易产生开裂。如图3及图4所示,该嵌件32和该塑料件34还分别形成有多个相互搭配的开口327及固定 柱347等辅助元件。可以理解,上述嵌件成型品30中的两凸起部346中位于该塑料件34中间的 凸起部346可省略,此设计同样能满足本发明的避免产生开裂、增强机械结合强度的目的。下面针对上述实施例的嵌件成型品30的制备方法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该嵌件成型品30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两个步骤步骤一在第一套模具内,注射成型嵌件32。该嵌件32材料采用碳酸丙烯酯材料(PC) 。将熔融的PC材料注射入第一套预设模具内成型。步骤二将嵌件装入第二套模具中,注射成型塑料件34。该塑料件34采用丙烯腈-丁二 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材料(ABS),其熔点比PC材料低。首先成型熔融温度最高的嵌件,然后 成型熔融温度最低、流动性最好的塑料件可将不同颜色或不同特性的塑料原料成型在同一件 产品中。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模具成型第二射前,必须根据嵌件材料的特性及模具结构特点, 准确计算出嵌件的縮水率补偿值,精确设定嵌件的实际縮水率以确定第二套模具的尺寸,才 能保证嵌件成型品30最终的结构及尺寸无较大偏差。本制备方法中,由于先成型熔融温度最高的原料,保证了在成型塑料件时产品不会熔融 变形,因此可将不同颜色或不同材质的塑料原料成型在一件产品上,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美观 度及结构要求。而且可大大提高产能及生产良率,降低生产成本。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 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嵌件成型品,其包括嵌件及塑料件,该嵌件包括主体部及延伸部,该延伸部由该主体部侧面一端向外延伸,其特征在于该延伸部靠近该主体部中心的侧面远离外侧边缘具有一突出部;该塑料件部分包覆该嵌件,且该塑料件相对于该突出部的一侧形成一凸起部。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嵌件成型品,其特征在于制作该嵌件的材料 的熔融温度大于制作该塑料件的材料的熔融温度。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嵌件成型品,其特征在于该嵌件由碳酸丙烯酯制成。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嵌件成型品,其特征在于该塑料件由丙烯腈 -丁二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制成。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嵌件成型品,其特征在于该塑料件相对于该 突出部的另一侧还形成有一个凸起部。
6. 一种嵌件成型品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套模具内 注射成型嵌件;将嵌件装入第二套模具中,注射成型塑料件,该嵌件包括主体部及延伸部, 该延伸部由该主体部侧面一端向外水平延伸,该延伸部靠近该主体部中心的侧面远离外侧边 缘具有一突出部;该塑料件部分包覆该嵌件,且该塑料件相对于该突出部的外侧形成一凸起部。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嵌件成型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嵌件材料的熔融温度大于该塑料件的熔融温度。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嵌件成型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嵌件由碳酸丙烯酯制成。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嵌件成型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塑料件由丙烯腈-丁二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制成。
10.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嵌件成型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成型塑料件前,需根据嵌件材料的特性及模具结构特点,设定嵌件的实际縮水率以确定第二套 模具的尺寸。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嵌件成型品,其包括嵌件及塑料件,该嵌件包括主体部及延伸部,该延伸部由该主体部侧面一端向外水平延伸,该延伸部靠近该主体部中心的侧面远离外侧边缘具有一突出部;该塑料件部分包覆该嵌件,且该塑料件相对于该突出部的一侧形成一凸起部。本发明还提供该嵌件成型品的制备方法。上述嵌件成型品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可避免在组装过程中产生开裂。
文档编号H05K5/00GK101262748SQ20071020025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7日
发明者廖前龙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