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鳍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29417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鳍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散热装置有关,特别是指具有较佳散热效果的一种 散热鳍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叠型散热器,其是以多片散热鳍片互相叠置而成,而该等散 热鳍片并且有一以个上的热管穿过,除此之外,各该散热鳍片呈平板状 而没有其他的流道设计,并且在该等散热鳍片的一侧设置一风扇,利用 风扇使气流通过该等散热鳍片之间,借以把该等散热鳍片上的热量带走, 达到散热的效果。
上述的散热器在使用时,各该散热鳍片表面的温度分布实际上并不 均匀,在靠近该散热管的位置温度较高,而愈远离该散热管的位置则温 度就愈低。而上述没有其他流道设计的散热鳍片,在气流经过散热鳍片 之间的空隙时,并无法将气流有效的导引到温度较高的地方,而是直接 通过,其散热效率有向上提升的空间。
美国公开第US 2008/0017350号专利,揭露了一种在每个鳍片上设 置数个凸起,并且相叠置的一种散热器,其可对进入鳍片间的气流造成 扰流效果,进而提升散热效率。然而,此种方式仅只于扰流,并非将气 流导向散热鳍片上的高温位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鳍片,其可在气流进入时, 将气流导引至散热鳍片上高温的位置,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为了达成前述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散热鳍片,包含 有 一鳍片本体,呈片状,于该鳍片本体的两侧分别具有一高温区域, 且该鳍片本体于中间具有一气流区域可供气流通过;该鳍片本体在该气 流区域的位置具有至少一导引壁,该导引壁具有预定高度,且该导引壁 具有一前端朝向该鳍片本体的前方,以及由该前端向两侧且向后延伸预 定长度的二斜导部。借此,可将由外部进入的气流导引至散热鳍片上高 温的位置,进而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气流路径说明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状态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气流路径说明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同时显示气 流路径。
图8是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同时显示气 流路径。
图9是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及特点所在,兹举以下四较佳实施 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后,其中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散热鳍片10, 主要具有.-
一鳍片本体11,呈片状,在该鳍片本体11的两侧分别具有一高温区 域12,各该高温区域12设有数个穿孔121,各该穿孔121用以供一散热 管91穿过,该鳍片本体11于中间具有一气流区域18可供气流通过,该 鳍片本体11沿各该穿孔121的周缘垂直向外延伸预定高度的一周壁13。
该鳍片本体11在该气流区域18的位置具有一导引壁14,该导引壁14 具有预定高度,且该导引壁14具有一前端141朝向该鳍片本体11的前 方,该导引壁14并且具有由该前端141向两侧且向后延伸预定长度的二 斜导部142,各该斜导部142的末端与该鳍片本体11的两侧边缘相隔预 定距离,也与对应侧的穿孔121相隔预定距离。且该导引壁14于其前端 141具有一缺口 143。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即散热鳍片IO)在使用时,是先以多片散 热鳍片10彼此相叠置,且将数个散热管91穿过该等穿孔121,并贴接于 该等周壁13。该等热管91实际上是用来传递一发热元件(图中未示)所发 出的热能。
在实际使用时,借由散热管91的高均温性,该等散热管91可将该 发热元件所发出的热能快速的传导至该等散热鳍片10上,因此该等散热 鳍片10上最高温的位置即在该鳍片本体11与该热管91接触的位置附近(即在该等高温区域12内)。如图3所示,气流的路径及流向是以弧状的
箭头表示的,在气流由该鳍片本体11的前方吹入时,大部份的气流即会
由该导引壁14的前端141分开,并且沿着该等斜导部142向两侧并且向 后斜向移动,进而移动至该等穿孔121附近(即散热管91附近),再向外 流出。换言之,进入的气流会被导引至散热鳍片IO上温度较高的位置, 进而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另外,还有少部份的气流会由该缺口 143通 过而向后流出。
请再参阅图4至图6,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散热 鳍片20,主要概同于前揭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该鳍片本体21在该气流部位28中央具有一凸起部位26(本实施例中 该凸起部位26是向下凸),该导引壁24形成于该凸起部位26的前方, 该凸起部位26是由该导引壁24在该二斜导部242的末端再向后且相向 延伸并且结合所围合而成的,并呈水滴状。
本第二实施例的使用方式亦概同于前揭第一实施例,容不赘述。在 功效上则因为导向两侧的气流到该导引壁24后方时又再度会合,因此可 使得整体导流效果更佳,具有减少噪音的进一步功效,且亦有助于让气 流由后方排出。
请再参阅图7,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散热鳍片 30,主要概同于前揭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该鳍片本体31在该气流区域38具有数个导引壁34,该等导引壁34 是前后排列,各该导引壁34的前端具有一缺口 343,且位于前方的导引 壁34的缺口 343大于后方的导引壁34的缺口 343。且该鳍片本体31在 后方的位置设有至少一后穿孔321,该后穿孔321位于最后方的导引壁的缺口 343后方。
本第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大致概同于前揭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 于,进入的气流遇到最前方的导引壁34时,会有部份的气流受到斜导部 342的引导而向两侧且向后斜向移动,且有部份的气流会由最前方的该导 引壁34的缺口 343通过。接着,会再遇到较后方的导引壁34,同样的会 有部份的气流受到斜导部342的引导而斜向移动,且同样的会有部份的 气流从较后方的该导引壁34的缺口 343通过,而吹向设于该后穿孔321 附近(即散热管附近)。而前方缺口 343较后方缺口 343较大的设计,可 容许较多的前方空气吹到后方,有助于后方的散热效果。
由此可知,本第三实施例同样的可导引气流至对应的较高温的位置, 可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
请再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散热鳍片 40,主要概同于前揭第三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该鳍片本体41在该气流区域48具有数个导引壁44,该等导引壁44 是前后排列。其中除了位于最后方的导引壁44不具有缺口外,其余的各 该导引壁44的前端具有一缺口 443,且位于前方的导引壁44的缺口 443 大于后方的导引壁44的缺口 443。
本第四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大致概同于前揭第三实施例,不同之处在 于,最后方的导引壁44是没有缺口的,因此气流流至最后方的导引壁44 前时,会直接被导引向两侧向后斜向流出。
由此可知,本第四实施例同样的可导引气流至对应的较高温的位置, 可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
请再参阅图9,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散热鳍片50,主要概同于前揭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该鳍片本体51两侧配合连接一导热板57,该二导热板57可用以连 接发热元件(图中未示),且可以与至少一散热管91相连接。
借此,该发热元件所产生的热能即透过该二导热板57源传导到该鳍 片本体51的两侧,而使得该鳍片本体51上最高温的位置在该鳍片本体51 与该二导热板57接触的位置附近(即在该等高温区域52内)。而透过该 鳍片本体51上的导引壁54的导引,可将进入的气流导引至该鳍片本体51 两侧的高温区域52,进而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由此可知,本第五实施例同样的可导引气流至对应的较高温的位置, 可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可在气流进入时,将气流导引至散热鳍片上 高温的位置,使气流能带走更多的热能,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鳍片本体,呈片状,在该鳍片本体的两侧分别具有一高温区域,且该鳍片本体在中间具有一气流区域可供气流通过;该鳍片本体在该气流区域的位置具有至少一导引壁,该导引壁具有预定高度,且该导引壁具有一前端朝向该鳍片本体的前方,以及由该前端向两侧且向后延伸预定长度的二斜导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该鳍片本体中央具有一凸起部位,该导引壁形成于该凸起部位前方。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该凸起部位是由该导引壁在该二斜导部的末端再向后且相向延伸并且结合所围合而成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各该斜导部 的末端与该鳍片本体的两侧边缘相隔预定距离。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该导引壁的 前端系具有一缺口。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该鳍片本体 在该气流区域具有数个导引壁,该等导引壁是前后排列,各该导引壁 的前端具有一缺口,且位于前方的导引壁的缺口大于后方的导引壁的 缺口,且该鳍片本体在后方的位置设有至少一后穿孔,该后穿孔位于 最后方的导引壁的缺口后方。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该鳍片本体 在该气流区域具有数个导引壁,该等导引壁为前后排列,其中除了位于最后方的导引壁之外,其余的各该导引壁的前端具有一缺口,且位 于较前方的导引壁的缺口大于较后方的导引壁的缺口。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该二高温区 域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穿孔,各该穿孔用以供一热管穿过。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该鳍片本体 沿各该穿孔的周缘垂直向外延伸预定高度的一周壁。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该鳍片本体 两侧中的至少一侧配合连接一导热板。
专利摘要一种散热鳍片,包含有一鳍片本体,呈片状,在该鳍片本体的两侧分别具有一高温区域,且该鳍片本体在中间具有一气流区域可供气流通过;该鳍片本体在该气流区域的位置具有至少一导引壁,该导引壁具有预定高度,且该导引壁具有一前端朝向该鳍片本体的前方,以及由该前端向两侧且向后延伸预定长度的二斜导部。借此,可将由外部进入的气流导引至散热鳍片上高温的位置,进而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文档编号G12B15/06GK201397688SQ20082018163
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1日
发明者戴岳平, 柯孟宏, 均 陈 申请人:泰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