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加热器及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97924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陶瓷加热器及其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加热器及能够在制作该陶瓷加热器时使用的模具。
背景技术
以往,陶瓷加热器作为例如石油送暖风器的点火用加热器或使用于内 燃机的起动加速用的火花塞的加热器而使用。
该陶瓷加热器由例如在棒状的绝缘性基体埋入u字型的发热体和与
其端部连接的电极导线部件构成(例如,专利文献1段落0027)。而且,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使用在规定的位置固定有电极导线部件的模具通过 注塑成形而成形发热部成形体,并使用激光除去通过注塑成形而成形的成 形体的溢料(例如,专利文献1段落0028 0033)。再者,在专利文献1 中,公开有在与发热部成形体分别准备的分割绝缘部件的凹部收容发热成 形体并一体化之后进行烧成的情况(例如,专利文献1段落0035 0037)。
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3-285314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l公开的陶瓷加热器或制造方法中,在溢料的去除 作业中作业性差,而且,由于与发热部成形体分别地准备分割绝缘部件而 收容发热成形体并进行一体化,因此有工序数增多,不能够廉价地制造的 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廉价地进行制造的陶瓷加热器。
为了实现以上的目的,本发明涉及的陶瓷加热器具有 电阻发热体,其包括对置的第一通电部和第二通电部,所述第一通电 部在该第一通电部与所述第二通电部之间具有从所述第一通电部延伸的 第一溢料,所述第二通电部在该第二通电部与所述第一通电部之间具有从所述第二通电部延伸的第二溢料;
陶瓷基体,其埋设有所述电阻发热体,
在所述第一及第二通电部的与通电方向垂直的截面内,所述第一与第 二溢料的至少一方的溢料的至少一部分与连结所述第一溢料的起点和所 述第二溢料的起点的直线相分离。
在本发明涉及的陶瓷加热器中,所述一方的溢料的前端也可以处于与 所述直线相分离的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涉及的陶瓷加热器,即使在发热电阻体中 产生溢料时,由于能够比较扩大溢料间的间隔,因此无需进行溢料的去除 作业,能够廉价地进行制造。


图1A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的陶瓷加热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B是表示图1A的陶瓷加热器的外形的立体图。 图2A是在实施方式中,在成形电阻发热体部时使用的第一下模具的 立体图。
图2B是在实施方式中,在成形电阻发热体部时使用的第一下模具与 第一上模具的剖视图。
图3A是在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在成形电阻发热体部时的模具的 剖视图。
图3B是在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在成形电阻发热体部后,去除第 一上模具时的剖视图。
图3C是在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在成形电阻发热体部后,去除第 一上模具而安置第二上模具时的剖视图。
图3D是在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去除第一上模具而安置第二上模 具,成形陶瓷基体部的上半部时的剖视图。
图3E是在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成形陶瓷基体部的上半部后,去 除第一下模具时的剖视图。
图3F是在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去除第一下模具而安置第二下模具,成形陶瓷基体部的下半部时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涉及的变形例一的陶瓷加热器中,在形成电阻发 热体部时使用的模具构造的剖视图。
图5 (a)是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的陶瓷加热器成形体的剖视图,
(b) (h)分别是本发明涉及的变形例二 七的陶瓷加热器成形体的剖 视图。
图6 (a)是在实施方式的陶瓷加热器成形体中溢料变长时的剖视图, (b)是在变形例六的陶瓷加热器成形体中溢料变长时的剖视图。
图7 (a)是本发明涉及的变形例八的陶瓷加热器成形体的剖视图,(b) 是本发明涉及的变形例九的陶瓷加热器成形体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发热电阻体 lb溢料
lg发热电阻体部
2陶瓷基体
2g陶瓷基体成形体
10发热部
11、 12 导线部
10a第一导体部
10b第二导体部
10c第三导体部
50第一模具
51第一上模具
52第一下模具
52R 凹部
51P凸部
53第二上模具
54第二下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

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的陶瓷加热器。
如图1A及图IB所示,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的陶瓷加热器100在绝缘性的陶瓷基体2埋设有电阻发热体1。
在本实施方式的陶瓷加热器100中,发热电阻体1是由发热部10和与该发热部的端部连接的一对导线部11、 12构成的导体。发热部10通过经由导线部11、 12在发热部10流动电流而进行发热。而且,发热部10具有U字形状,并由圆弧状的第一导体部10a和从第一导体部10a的两端沿大致相同方向延伸的第二导体部10b及第三导体部10c构成。第二导体部10b及第三导体部10c的端部分别与导线部11、 12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线部ll、 12利用与发热部IO相同的材料与第二导体部10b及第三导体部10c—体化并沿大致相同方向形成。导线部11、12与发热部IO相比形成为大直径,并通过发热部使每单位长度的电阻降低。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线部11与第二导体部10b沿相同方向形成,而导线部12除另一端部之外的主要部分与第三导体部10c沿相同方向形成。其结果,导线部11与导线部12大致平行地并列设置。再者,由图1A明确可知,第二导体部10b和与其沿相同方向延伸的导线部11以及第三导体部10c和与其沿相同方向延伸的导线部12的主要部分形成为与陶瓷基体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而且,与第二导体部10b连接的部分的相反侧的导线部11的端面向陶瓷基体的端面露出,构成电极取出部lla。导线部12的另一端部的端面向陶瓷基体的侧面露出,构成电极取出部12a。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实施方式的陶瓷加热器100中,由于由第二导体部10b与导线部11构成的部分(第一通电部)和由第三导体部10c与导线部12构成的部分(第二通电部)成为以比较狭窄的间隔并列设置的对置部,因此使得该对置部间的耐电压特性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的陶瓷加热器100中,使在陶瓷基体2内形成在并列设置的两个对置部中的一方而朝向另一方的溢料的前端部与形成在另一方而朝向一方的溢料的前端部形成超过规定的长度的溢料时,使前端部弯曲,保持在规定距离以上,以使溢料彼此不靠近。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的陶瓷加热器100中,如图6 (a)所示,通过使溢料的前端部弯曲,使在两个对置部中一方形成的一方的溢料的前端及在另一方形成的另一方的溢料的前端在与所述对置部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中位于离开含有各溢
料的起点的直线的位置。此外,如图5 (a)所示,在溢料短时,在溢料不形成弯曲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起点表示上述截面中的溢料的根部分的宽度方向的中心,更具体来说,表示在外插而连接位于上述截面中的溢料的根部分的两侧的发热电阻体的周缘时,联结该外插线与溢料的根部分的两个交点的直线的中心。所谓外插而连接表示在例如上述周缘为圆弧状时延长与其曲率相同曲率的曲线,在上述周缘为直线时延长该直线。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实施方式的陶瓷加热器100中,即使在制造过程中,在发热电阻体形成有由成形产生的溢料时,也能够确保高可靠性,而且,如下所述,能够接续发热体电阻体部的成形而成形陶瓷基体部,从而能够廉价地进行制造。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对置部是构成发热电阻体的导体的一部分,表示仅隔着构成陶瓷基体的陶瓷对置的第一通电部与第二通电部。
以下,关于构成电阻发热体1及陶瓷基体2的优选材料进行说明。作为电阻发热体1的材料,可以使用碳化钨(WC)、 二硅化钼(MoSiO及二硅化钨(WSiO等众所周知的导电性陶瓷。以使用碳化钨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准备WC粉末,为了减少与陶瓷基体的热膨胀系数,优选在该WC粉末中混合成为陶瓷基体的主要成分的氮化硅质陶瓷等绝缘性陶瓷。通过改变绝缘性陶瓷与导电性陶瓷的含有比率,能够将发热体的电阻调整为希望的值。发热电阻体能够通过众所周知的冲压成形法等对在WC粉末中混合作为陶瓷基体的主要成分的绝缘性陶瓷的氮化硅质陶瓷的陶瓷原料粉末进行冲压成形,优选通过沿模具自由地决定形状的后述的注塑成形而进行成形。
〈陶瓷基体2〉
从在高温下的绝缘特性优良的观点出发,构成陶瓷基体的材料优选氧化铝质陶瓷或碳化硅质陶瓷,但是,尤其在急速升温时的耐久特性高的方面,更优选氮化硅质陶瓷。氮化硅质陶瓷的组织是以碳化硅(SiN4)为主要成分的主相粒子通过来源于烧结辅助剂成分等晶界相而结合的形态的组织。主相也可以用铝(Al)或氧(O)置换硅(Si)或氮(N)的一部分,并进一步在相中固溶有Li、 Ca、 Mg、 Y等金属原子。本实施方式中的陶瓷基体可以通过公知的冲压成形法等对在氮化硅粉末中添加了由镱(Yb)
或钇(Y)、铒(Er)等稀土类元素的氧化物构成的烧结辅助剂的上述陶瓷原料粉末进行冲压成形,优选通过沿模具自由地决定形状的后述的注塑成形来成形陶瓷基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下所述,构成陶瓷基体2的陶瓷材料与电阻发热体1通过一体成形而烧成,烧成后它们成为一体。该陶瓷基体2为了对电阻发热体1的对置部间进行绝缘,优选在-20 150(TC中具有充分的绝缘性,相对于电阻发热体,优选具有10M咅以上的绝缘性。
以下,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的陶瓷加热器100的制造方法。
首先,在本制造方法中,准备用于成形电阻发热体l的第一模具50。该第一模具50包括第一上模具51和第一下模具52,在合上第一上模具51与第一下模具52时,形成有与发热电阻体1的形状对应的空腔。在图2A的立体图中,描绘有成形有第一下模具52的发热电阻体lg,并在图2B的剖视图中示出了第一上模具51与第一下模具52对置的状态。
在该第一模具50中,在第一下模具52中,在形成有发热电阻体部lg的对置部的空腔之间形成有与该空腔平行的凹部52R (图2A及图2B),在第一上模具51中,形成有与凹部52R对合的凸部51P。即,在第一上模具51与第一下模具52的对合面中的对置部之间的位置形成有阶梯差。通过在该第一下模具52形成的凹部52R与在第一上模具51形成的凸部51P,即使在成形发热电阻体部lg时在对置部产生溢料,溢料的前端也形成为不超过凸部51P,而沿凹部52R的壁面弯曲(图6 (a))。
接下来,合上如上所述制作的第一上模具51与第一下模具52,并通过注塑成形来成形电阻发热体部lg。具体来说,对在电阻发热体的材料粉末中添加了热塑树脂、增塑剂、分散剂及溶剂的成形材料进行加热使其具有增塑性,并向由第一上模具51与第一下模具52形成的空腔内射出而进行成形。
进行该成形时,由于通过高压力将成形材料注入空腔内,因此存在从空腔向第一上模具51与第一下模具52的边界挤出成形材料而形成有溢料的情况。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第一下模具52中,由于在成形电阻发热体部lg的对置部的空腔之间形成有凹部52R,并在第一上模具51形成有与凹部52R对合的凸部51P,因此即使形成溢料也不会比凹部52R的宽度更靠近,而在溢料之间确保规定的间隔。
成形后,使成形了的电阻发热体部lg以不离开第一下模具52的方式离开第一上模具51 (图3B),而将第二上模具53安置在第一下模具52上(图3C)。该第二上模具53具有与陶瓷基体的上半部的形状对应的形状的空腔,并以在该空腔内的规定的位置配置成形的电阻发热体部lg的方式定位并对合在第一下模具52上(图3C)。
然后,在该状态下,对在成为陶瓷基体的陶瓷材料粉末中添加热塑树脂、增塑剂、分散剂及溶剂而形成的陶瓷成形件进行加热使其具有增塑性而向由第二上模具53形成的空腔内射出并迸行成形(图3D)。这样,以覆盖电阻发热体部lg的方式成形陶瓷基体的上半部2gl的部分。
接下来,使成形了的电阻发热体部lg和陶瓷基体的上半部的部分2gl以不离开第二上模具53的方式离开第一下模具52 (图3E),而在第二上模具53安置第二下模具54。在该第二下模具54具有与陶瓷基体的下半部的形状对应形状的空腔,并以在该空腔内的规定的位置配置有成形的电阻发热体部lg的方式定位并对合在第二上模具53 (图3F)。
然后,在该状态下,对陶瓷成形件进行加热使其具有增塑性而向由第二下模具54形成的空腔内射出并进行成形(图3F)。这样,成形有陶瓷基体的下半部的部分2g2,并制作在内部埋设有电阻发热体部lg的陶瓷基体成形体2g。
然后,最后,按照规定的温度轮廓曲线烧成在内部埋设有电阻发热体部lg的陶瓷基体成形体2g,完成如图1A、图1B所示的实施方式的陶瓷加热器。例如,作为烧成方法,列举有经由脱脂工序,在还原气氛下,在165(TC 178(TC左右的温度、30 50MPa左右的压力下进行烧成的热压的方法。
此外,在本制造方法的注塑成形中,作为粘合剂,为有机结合剂可以使用例如蜡系的有机材料。
在通过如上所述的制造方法制作的实施方式的陶瓷加热器中,由于成形电阻发热体部lg时形成在对置部的溢料的间隔比凹部52R的间隔窄,因此能够抑制短路之类的溢料的产生,确保高耐压特性因此,由于本实施方式的陶瓷加热器能够不经由作业性差的溢料的去 除作业而进行制作,或者能够简化溢料的去除作业,因此能够廉价地进行 制造。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陶瓷加热器的制造方法中,首先,合上第一上
模具51与第一下模具52而成形电阻发热体部lg,接下来,将第一上模具 51替换为第二上模具53而成形陶瓷基体部的上半部2gl,再者,将第一 下模具52替换为第二下模具54而成形陶瓷基体部的下半部2g2,从而制 作陶瓷基体成形体2g。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陶瓷加热器的制造方法中, 由于无需溢料的去除作业,因此通过所谓依次更换对合的两个模具的一方 而成形的连续的一系列的成形,能够高效地制作在内部埋设有电阻发热体 部lg的陶瓷基体成形体2g。由此,能够更廉价地制造具有高耐压特性的 陶瓷加热器。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的陶瓷加热器100中,使在并列设置在陶瓷基体2 内的两个对置部的一方形成的溢料的前端部与在另一方形成的溢料的前 端部弯曲,保持规定距离以上以使溢料彼此不靠近。
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具体例子,如以下说明所 示,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以下,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各种变形例。 (变形例一)
在本发明涉及的变形例一的陶瓷加热器中, 一方的溢料及另一方的溢 料分别从溢料的起点朝向前端,逐渐远离包括各溢料的起点的直线(图5 (b))。即,在该陶瓷加热器中, 一侧的溢料的前端及另一侧的溢料的前 端均在图5 (b)的截面中位于在由所述直线分割的两个区域的一方的区域 中与所述直线相分离的位置。
本发明涉及的变形例一的陶瓷加热器中,除代替第一上模具51和第 一下模具52,使用图4所示的第一上模具55和第一下模具56来成形发热 电阻体部lg而进行制作以外,与实施方式的陶瓷加热器相同地构成。
具体来说,在变形例一中,第一下模具56具有与实施方式的凹部52R 不同形状的凹部56R,且在第一上模具55具有与凹部56R对应形状的凸 部55P。 g卩,相对于第一下模具52的凹部52R具有与上表面正交的侧面的情况,形成在第一下模具56的凹部56R具有倾斜的侧面,且其侧面的 上端延伸至用于形成电阻发热体部lg的空腔为止。
在使用如此的第一上模具55与第一下模具56成形发热电阻体1时, 在成形后的发热电阻体部lg中,对置部中的朝向另一方而形成在一方的 溢料的前端部与朝向一方而形成在另一方的溢料的前端部朝向不同的方 向形成。这样,在本变形例的陶瓷加热器中,在两个对置部中的一方形成 的一方的溢料的前端及在另一方形成的另一方的溢料的前端在与所述对 置部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中,位于与包括各溢料的起点的直线相分离的 位置。
在如上所述的使用第一上模具55与第一下模具56制作的变形例一的 陶瓷加热器中,与沿包括两个溢料的起点的直线形成溢料的现有的加热器 进行比较,由于能够增大一方的溢料的前端与另一方的溢料的前端的距 离,因此能够提高对置部间的耐电压特性。而且,由于一方的溢料及另一 方的溢料在凹部56R的角部(倾斜面与底面的交线)容易停止,因此能够 将溢料的前端彼此的间隔抑制为比凹部56R的底面的间隔小。
此外,变形例一的陶瓷加热器与实施方式相同,通过所谓依次更换对 合的两个模具的一方而成形的连续的一系列的成形,能够高效地制作在内 部埋设有电阻发热体部lg的陶瓷基体成形体2g,能够更廉价地制造具有 高耐压特性的陶瓷加热器。 (变形例二)
本发明涉及的变形例二的陶瓷加热器除成形发热电阻体1时的模具构 造不同以外,与实施方式的陶瓷加热器相同地构成。本发明涉及的变形例 二的陶瓷加热器可以通过烧成图5 (c)所示的陶瓷基体成形体2g得到。
艮P,在本发明涉及的变形例二中,从图5 (c)的陶瓷基体成形体2g 的剖视图可知,第一下模具具有两个由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构成的凹 部,且在第一上模具具有与之对应形状的凸部。
具体来说,在第一下模具中,第一倾斜面形成为其上端与空腔连接, 对置部的一方的成型时的溢料沿第一倾斜面向下方形成。而且,第二倾斜 面从第一倾斜面的下端向上方形成,在离开空腔的位置与第一下模具的上 表面连接。使用如上所述构成的第一上模具与第一下模具成形发热电阻体1时, 在成形后的发热电阻体部lg中,对置部中的朝向另一方而形成在一方的 溢料沿第一倾斜面向下方延伸,朝向一方而形成在另一方的溢料沿第一下 模具的上表面延伸,相互的方向不同。这样,在变形例二的陶瓷加热器中, 一方的溢料的前端在与对置部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中,位于与包括各溢 料的起点的直线相分离的位置,而另一方的溢料的前端位于所述直线上。
此外,在变形例二中,沿第一倾斜面向下方延伸的溢料在第一倾斜面 的下端因第二倾斜面而容易停止,而沿第一下模具的上表面延伸的溢料在 第二倾斜面的上端容易停止。因此,在变形例二的陶瓷加热器中,能够将 在成形电阻发热体部lg时形成在对置部的溢料的间隔抑制为比第二倾斜 面的间隔小。
此外,变形例二的陶瓷加热器与实施方式相同,通过所谓依次更换对 合的两个模具的一方而成形的连续的一系列的成形,能够高效地制作在内 部埋设有电阻发热体部lg的陶瓷基体成形体2g,能够更廉价地制造具有 高耐压特性的陶瓷加热器。 (变形例三)
本发明涉及的变形例三的陶瓷加热器除成形发热电阻体1时的模具构 造不同以外,与实施方式的陶瓷加热器相同地构成。本发明涉及的变形例
三的陶瓷加热器可以通过烧成图5 (d)所示的陶瓷基体成形体2g而得到。 艮P,在本发明涉及的变形例三中,从图5 (d)的陶瓷基体成形体2g
的剖视图可知,第一下模具具有从一方的空腔向下方延伸的第一倾斜面和 从另一方的空腔向上方延伸的第二倾斜面,且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在 与模具的分离方向平行的垂直面内连接。
使用如上所述构成的第一下模具和与其对应形状的第一上模具成形 发热电阻体1时,在成形后的发热电阻体部lg中,对置部中的朝向另一 方而形成在一方的溢料沿第一倾斜面向下方延伸,朝向一方而形成在另一 方的溢料沿第二倾斜面延伸,相互方向不同。这样,在变形例三的陶瓷加 热器中,在两个对置部中的一方形成的一方的溢料的前端及在另一方形成 的另一方的溢料的前端在与所述对置部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中,位于与 包括各溢料的起点的直线相分离的位置。艮P, 一方的溢料的前端在图5 (d)在截面中位于在由所述直线分割的 两个区域的一方的区域中与所述直线相分离的位置,而另一方的溢料的前 端在所述截面中位于所述两个区域的另一方的区域中与所述直线相分离 的位置。
此外,在变形例三中,沿第一倾斜面向下方延伸的溢料在第一倾斜面 的下端因垂直面而容易停止,而沿第二倾斜面延伸的溢料在第二倾斜面的 上端因垂直面而容易停止。因此,在变形例三的陶瓷加热器中,能够将在 成形电阻发热体部lg时形成在对置部的溢料的间隔抑制为比垂直面的间 隔小。
此外,变形例三的陶瓷加热器与实施方式相同,通过所谓依次更换对 合的两个模具的一方而成形的连续的一系列的成形,能够高效地制作在内 部埋设有电阻发热体部lg的陶瓷基体成形体2g,能够更廉价地制造具有 高耐压特性的陶瓷加热器。 (变形例四)
如图5 (e)所示,本发明涉及的变形例四的陶瓷加热器在变形例三的 第一下模具中,除将垂直面变更为倾斜面之外,与变形例三相同地构成。
如上所述构成的变形例四的陶瓷加热器具有与变形例三的陶瓷加热 器相同的作用效果。 (变形例五)
如图5 (f)所示,本发明涉及的变形例五的陶瓷加热器除代替实施方 式的矩形截面的凹部52R,在第一下模具形成截面为V字形状的凹部,并 在第一上模具形成与其对应的凸部之外,与实施方式相同地构成。
如上所述构成的变形例五的陶瓷加热器具有与实施方式的陶瓷加热 器相同的作用效果。 (变形例六)
如图5 (g)所示,本发明涉及的变形例六的陶瓷加热器除第一上模具 与第一下模具分别使用截面形状形成为V字形的凹凸的模具来成形电阻 发热体部lg之外,与实施方式的陶瓷加热器相同地构成。
如上所述构成的变形例六的陶瓷加热器具有与实施方式的陶瓷加热 器相同的作用效果。此外,根据该模具构造,即使在由于模具的消耗而溢料变长时,如图 6 (b)所示,由于溢料的前端部向反向弯曲,因此溢料的前端并不是靠近 而是离开。从而,能够延长模具寿命,能够更廉价地进行制造。 (变形例七)
如图5 (h)所示,本发明涉及的变形例七的陶瓷加热器除第一上模具 与第一下模具各自分别使用截面形状形成为V字形的多个凹部与多个凸 部的模具而成形电阻发热体部lg之外,与实施方式的陶瓷加热器相同地 构成。
如上所述构成的变形例七的陶瓷加热器具有与实施方式的陶瓷加热 器相同的作用效果。 (变形例八)
如图7 (a)所示,本发明涉及的变形例八的陶瓷加热器的特征在于, 在用于成形发热电阻体的空腔与外表面之间,使用在第一上模具与第一下 模具分别形成凹部与凸部的模具来成形电阻发热体部lg。
由于如上所述构成的变形例八的陶瓷加热器能够限制从电阻发热体 向外侧延伸的溢料的长度,因此能够提高陶瓷加热器的耐电压特性。 (变形例九)
如图7 (b)所示,本发明涉及的变形例八的陶瓷加热器的特征在于, 在用于成形发热电阻体的空腔与外表面之间,使用以使溢料多次折弯或弯 曲的方式在第一上模具与第一下模具分别形成凹部与凸部的模具(在第一 上模具及第一下模具的外表面之间的位置形成阶梯差的模具)成形电阻发 热体部lg。
由于如上所述构成的变形例九的陶瓷加热器能够限制从电阻发热体 向外侧延伸的溢料的长度,因此能够提高陶瓷加热器的耐电压特性。
如使用以上的实施方式及各种变形例说明所示,本发明是在将包括对 置的通电部的电阻发热体埋设于陶瓷基体的陶瓷加热器中,对制造时由模 具构造引起而在通电部间产生的溢料以最短距离接近的情况进行抑制的 发明。g卩,在本发明的陶瓷加热器中,将包括对置的通电部的电阻发热体 埋设于陶瓷基体,陶瓷加热器的特征在于,使在通电部间产生的溢料的至 少一部分从连结一方的溢料的起点与另一方的溢料的起点的直线(成为最短距离的直线)偏离而形成,当然除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进行的说明以 外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更优选一方的溢料的前端与另一方的溢料的 前端的距离比溢料的起点间的距离长的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陶瓷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电阻发热体,其包括对置的第一通电部和第二通电部,所述第一通电部在该第一通电部与所述第二通电部之间具有从所述第一通电部延伸的第一溢料,所述第二通电部在该第二通电部与所述第一通电部之间具有从所述第二通电部延伸的第二溢料;陶瓷基体,其埋设有所述电阻发热体,在所述第一及第二通电部的与通电方向垂直的截面内,所述第一与第二溢料的至少一方的溢料的至少一部分与连结所述第一溢料的起点和所述第二溢料的起点的直线相分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加热器,其中, 所述一方的溢料的前端位于与所述直线相分离的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加热器,其中, 所述一方的溢料在所述截面中从其起点向前端逐渐远离所述直线。
4. 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陶瓷加热器,其中, 所述一方的溢料的至少一部分折弯或弯曲。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加热器,其中, 所述一方的溢料多次折弯或弯曲。
6. 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陶瓷加热器,其中, 所述第一溢料的前端及所述第二溢料的前端均在所述截面中位于由所述直线分割的两个区域的一方的区域中与所述直线相分离的位置。
7. 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陶瓷加热器,其中, 所述第一溢料的前端在所述截面中位于在由所述直线分割的两个区域的一方的区域中与所述直线相分离的位置,所述第二溢料的前端在所述 截面中位于所述两个区域的另一方的区域中与所述直线相分离的位置。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陶瓷加热器,其中,所述第一溢料的前端与所述第二溢料的前端的距离比所述起点间的 距离长。
9. 一种陶瓷加热器,其将发热电阻体埋设于陶瓷基体,且所述发热 电阻体在与所述陶瓷基体的外表面之间具有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料折弯或弯曲。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陶瓷加热器,其中, 所述溢料多次折弯或弯曲。
11. 一种模具,其包括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通过使它们相互接触, 从而形成用于成形含有并列设置的两个对置部的发热电阻体的空腔,其特 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模具与上述第二模具的对合面中的上述对置部之间的位 置形成阶梯差。
12. —种模具,其包括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通过使它们相互接触, 从而形成用于成形发热电阻体的空腔,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模具与上述第二模具的对合面中,在所述空腔与所述第一 模具及第二模具的外表面之间的位置形成阶梯差。
13. —种陶瓷加热器的制造方法,所述陶瓷加热器将包括对置的第一 通电部与第二通电部的电阻发热体埋设于陶瓷基体,所述陶瓷加热器的制 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艮P,向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模具的所述空腔填充含有导电性材料的成 形材料而成形所述发热电阻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廉价地进行制造的陶瓷加热器。该陶瓷加热器具有电阻发热体,其包括对置的第一通电部和第二通电部,第一通电部在该第一通电部与第二通电部之间具有从第一通电部延伸的第一溢料,第二通电部在第二通电部与第一通电部之间具有从第二通电部延伸的第二溢料;陶瓷基体,其埋设有电阻发热体,在第一及第二通电部的与通电方向垂直的截面内,第一与第二溢料的至少一方的溢料的至少一部分与连结第一溢料的起点和第二溢料的起点的直线相分离。
文档编号H05B3/48GK101641996SQ20088000960
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9日
发明者山元坚 申请人:京瓷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