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步驱动的多点悬吊垂直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03176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同步驱动的多点悬吊垂直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升降装置,特别是同步驱动的多点悬吊垂直升降平台,属运
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垂直升降平台在机械立体停车库及其它升降机械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对于较 小的升降平台一般采用单点悬吊驱动方式,典型应用实例是电梯。由于是单点驱动,不存在 同步问题,所以,一般采用钢丝绳悬吊驱动方式。对于水平分布面积比较大的升降平台,像 桶式机械立体停车库的垂直升降平台,升降平台跨度达到io米以上,并且在存取车过程中 车辆要在平台上水平移动,产生很大的偏载,要消除偏载对升降平台的影响,必须采用多点 悬吊驱动方式。 一般悬吊驱动点尽可能分布在平台的最外侧,根据平台的水平布局,悬吊驱 动点不少于3个。在采用多点驱动方式时,为了保持平台水平位置,各驱动点要保持同步升 降,驱动点数大于3个时,升降驱动系统与刚性平台之间产生过定位现象,对各驱动点的同 步要求更高,否则,将会造成机械效率大幅降低甚至造成平台或驱动系统的机械破坏。为了 达到同步驱动的要求,在多点驱动方案中通常采用同一个动力源通过动力分配机构将动力 同步分配到几个输出轴,每个输出轴驱动一套升降传动装置,多点同步驱动平台上下运动。 为了避免悬吊驱动钢丝绳与驱动轮之间打滑造成驱动不同步,在多点驱动方式中一般不用 钢丝绳而采用链条驱动。虽然链条驱动可以消除打滑现象而保证同步驱动的实现,但链条 传动的多边形效应使得整个驱动系统运行平稳性差、噪音增大,同时由于链条有固定的节 距,使得驱动系统的同步调整十分困难,在多于3个驱动点时,把驱动系统调整到理想同步 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其结果是驱动系统磨损加快,传动效率大幅下降。在一般情况下,链 条和链轮能够保持同步啮合状态,当出现严重不同步时,链轮和链条之间可能产生跳齿现 象,使得不同步现象更加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之缺陷而提供一种可有效消除钢丝绳与驱动轮之 间的打滑现象、同步驱动的多点悬吊垂直升降平台。
本发明所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种同步驱动的多点悬吊垂直升降平台,它包括升降平台本体、动力装置、动力同 步分配器、辊筒和钢丝绳,所述动力装置与动力同步分配器传动连接,动力同步分配器经各 传动轴分别驱动各辊筒,特别之处是各辊筒上以两个相反方向缠绕两根钢丝绳,两条钢丝 绳的一端分别与辊筒固定,其中一条钢丝绳的另一端经钢丝绳缓冲松紧调节器与升降平台 本体的一个悬吊点固接;另一条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位于升降平台上方定滑轮经钢丝绳缓 冲器和钢丝绳松紧调节器与升降平台本体同一悬吊点固接,所述升降平台本体均布两个以 上的悬吊点。 上述同步驱动的多点悬吊垂直升降平台,所述动力装置由电机和减速器组成,所述动力同步分配器与各传动轴之间设置第一联轴器,传动轴与各辊筒之间设置第二联轴 器。 上述同步驱动的多点悬吊垂直升降平台,所述各第二联轴器与各辊筒之间增设蜗 轮蜗杆减速器。 上述同步驱动的多点悬吊垂直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还设有配重装置,配重装 置设置在升降平台本体的各悬吊点处,所述配重装置包括配重定滑轮、配重钢丝绳和配重, 所述配重定滑轮位于升降平台本体上部对应每个悬吊点,配重钢丝绳绕过配重定滑轮,其 一端与悬吊点固定,另一端与配重固定,各悬吊点配重重量之和等于升降平台自重或等于 升降平台自重加上平台最大载重量的一半。 本发明对多点悬吊垂直升降平台难以实现驱动同步问题进行了改进,该设计将动 力同步传递到两个以上传动轴,每个传动轴连接辊筒,辊筒上正反两个方向缠绕两根钢丝 绳,钢丝绳牵引升降平台,当辊筒在动力装置作用下转动时,不管辊筒向那个方向旋转,两 条钢丝绳始终保持一条巻紧,一条松开,从而带动升降平台平稳的上下运动。与现有多点悬 吊垂直升降平台相比,本发明既避免了链条多点同步驱动方式运行不平稳、噪声大、同步调 整困难等问题,又消除了普通钢丝绳驱动方式易打滑而对多点同步驱动的不利影响,实现 大跨度升降平台平稳运行的要求。本发明适用于机械立体停车库升降平台及其它升降机械 需要多点同步驱动的场合。


图1是本发明基本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一个悬吊点的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一个悬吊点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如下l.电机,2.减速器,3.动力同步分配器,4.传动轴,5.第一钢丝 绳,6.第二钢丝绳,7.定滑轮,8.升降台本体,8-l.悬吊点,9.辊筒,IO.第一联轴器,ll.第 二联轴器,12.蜗轮蜗杆减速器,13.钢丝绳缓冲松紧调节器,14.配重定滑轮,15.配重钢丝 绳,16.配重。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看图1,本发明实施例1是所述升降平台的基本结构,它包括升降平台本体8、动 力装置、动力同步分配器3、辊筒9和钢丝绳。动力装置由电机1和减速器2组成,电机动力 经减速器减速后传递到动力同步分配器,动力同步分配器把动力同步传递到4个传动轴4 上,各传动轴分别驱动各辊筒9。每个辊筒9上均以两个相反方向缠绕两根钢丝绳5、6,两 条钢丝绳的一端分别与辊筒固定,其中第一钢丝绳5的另一端经钢丝绳缓冲松紧调节器13 与升降平台本体的一个悬吊点8-1固接;第二钢丝绳6的另一端穿过位于升降平台上方定 滑轮7经钢丝绳缓冲松紧调节器与升降平台本体同一悬吊点固接,升降平台本体均布两个 以上的悬吊点。图1所示,本实施例悬吊点8-1分别设置在升降平台本体8的四个支撑架 处。当辊筒在动力装置作用下转动时,不管辊筒向那个方向旋转,两条钢丝绳5、6始终保持 一条巻紧,一条松开,该结构使钢丝绳与辊筒之间不会产生滑动,同时由于四个悬吊点的动 力是由同一台电机经同步分配器分配而来,四个辊筒能保持严格同步关系,所以本发明可
4保证平稳的同步升降。 参看图3,在图1所示的基本结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2在动力同步分配器3与 各传动轴4之间设置第一联轴器10、各传动轴与各辊筒9之间设置第二联轴器11。这样, 当传动轴4较长时,传动轴4和驱动辊筒5都可以采用独立的支撑而不会产生过定位现象, 便于安装和检修。 参看图2、图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3在第二联轴器11与辊筒9 之间增设一个蜗轮蜗杆减速器12,动力经蜗轮蜗杆减速器减速后驱动辊筒。由于蜗轮蜗杆 减速器的反向传动自锁作用,可确保升降平台不会在重力作用下下滑,从而提高了整个系 统的安全性。由图2可见,所述动力同步分配器由一组圆锥齿轮组成。通常蜗轮蜗杆减速 器输入输出轴正交,辊筒安装方向也要相应旋转90度,但同步驱动效果不会改变。如果安 装空间允许,可以选用两侧都有输出轴的蜗轮蜗杆减速器,在蜗轮蜗杆减速器两侧各连一 个辊筒,两个滚筒分别驱动两根钢丝绳。或者,每个滚筒仍驱动上下两条钢丝绳,每个悬吊 点由两套钢丝绳同步驱动,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仍参看图3,为降低动力消耗,本发明实施例4在实施例1、2、3的基础上在每个悬 吊点处增设配重装置,所述各配重装置包括配重定滑轮14、配重钢丝绳15和配重16,配重 定滑轮位于升降平台本体上部、对应每个悬吊点,配重钢丝绳一端绕过配重定滑轮,经钢丝 绳缓冲松紧调节器与悬吊点固定,另一端与配重固定,各悬吊点配重重量之和等于升降平 台自重或等于升降平台自重加上平台最大载重量的一半。
权利要求
一种同步驱动的多点悬吊垂直升降平台,它包括升降平台本体(8)、动力装置、动力同步分配器(3)、辊筒(9)和钢丝绳,所述动力装置与动力同步分配器传动连接,动力同步分配器经各传动轴(4)分别驱动各辊筒,其特征在于各辊筒(9)上以两个相反方向缠绕两根钢丝绳,两条钢丝绳的一端分别与辊筒固定,其中第一钢丝绳(5)的另一端经钢丝绳缓冲松紧调节器(13)与升降平台本体的一个悬吊点(8-1)固接;第二钢丝绳(6)的另一端穿过位于升降平台上方定滑轮经钢丝绳缓冲器和钢丝绳松紧调节器与升降平台本体同一悬吊点固接,所述升降平台本体均布两个以上的悬吊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驱动的多点悬吊垂直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 装置由电机(1)和减速器(2)组成,所述动力同步分配器(3)与各传动轴(4)之间设置第 一联轴器(IO),各传动轴与各辊筒(9)之间设置第二联轴器(11)。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驱动的多点悬吊垂直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第 二联轴器(11)与各辊筒(9)之间增设蜗轮蜗杆减速器(12)。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同步驱动的多点悬吊垂直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 述升降平台还设有配重装置,配重装置设置在升降平台本体的各悬吊点处,所述配重装置 包括配重定滑轮(14)、配重钢丝绳(15)和配重(16),所述配重定滑轮位于升降平台本体上 部对应悬吊点,配重钢丝绳绕过配重定滑轮,其一端与悬吊点固定,另一端与配重固定,各 悬吊点配重重量之和等于升降平台自重或等于升降平台自重加上平台最大载重量的一半。
全文摘要
一种同步驱动的多点悬吊垂直升降平台,用于解决多点悬吊垂直升降平台驱动同步问题。它包括升降平台本体、动力装置、辊筒和钢丝绳,改进后,各辊筒上以两个相反方向缠绕两根钢丝绳,两条钢丝绳的一端分别与辊筒固定,其中一条钢丝绳另一端经钢丝绳缓冲松紧调节器与升降平台本体的一个悬吊点固接;另一条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位于升降平台上方定滑轮经钢丝绳缓冲器和钢丝绳松紧调节器与升降平台本体同一悬吊点固接,升降平台本体均布两个以上的悬吊点。本发明避免了链条多点同步驱动方式运行不平稳、噪声大、同步调整困难问题,消除了普通钢丝绳驱动方式易打滑而对多点同步驱动的不利影响,可满足大跨度升降平台平稳运行的要求。
文档编号B66F7/02GK101786581SQ20091022788
公开日2010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5日
发明者刘占阳 申请人:刘占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