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罩以及叠加设置的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3438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屏蔽罩以及叠加设置的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屏蔽罩以及设有该屏蔽罩的叠加设置的电路板。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电子设备尤其是便携式移动电子设备(例如手机、掌上电脑)的相关性能(如无线灵敏度),通常需要使用电磁屏蔽罩(简称屏蔽罩)对重要的敏感信号或者 强干扰源进行屏蔽。现有的屏蔽罩,包括金属材料的盖板以及固设于盖板的正面、背面其中一个面上 的屏蔽壁,屏蔽壁呈围墙状或框状且为金属材料制成。屏蔽壁与盖板形成电磁屏蔽罩,屏蔽 壁内嵌设有与电路板固连的金属框架,金属框架起到定位屏蔽罩的作用。随着电子设备尤其是便携式移动电子设备功能的增多、性能的提升,屏蔽罩的应 用场合越来越多,常常需要把两块或者三块电路板叠加在一起,以两块板叠加为例,现有技 术中,通常的做法是把两块叠加在一起的电路板上的用电器件分别使用不同的屏蔽罩进行 屏蔽,然后将每个屏蔽罩接地。本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中每个屏蔽罩仅能应用于屏蔽一块电路板上的用电器件,功能比较单 一,即使叠加在一起的两块电路板其中一块电路板上的用电器件与其中另一块电路板上的 用电器件彼此位置相对,仍然需要使用两个屏蔽罩才能对用电器件进行屏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蔽罩以及设有该屏蔽罩的叠加设置的电路板,解 决了现有的每个屏蔽罩仅能应用于屏蔽一块电路板上的用电器件,功能比较单一的技术问 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屏蔽罩,包括金属材料的盖板、位于所述盖板正面的第一屏蔽壁,位于所述盖板 背面的第二屏蔽壁,所述第一屏蔽壁、所述第二屏蔽壁均为金属材料、均呈围墙状或框状且 与所述盖板相连接或相抵靠。该叠加设置的电路板,包括位置相对的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以及设于所述第 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之间的屏蔽罩,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均设有用电器件;所述屏蔽罩,包括金属材料的盖板、位于所述盖板正面的第一屏蔽壁,位于所述盖 板背面的第二屏蔽壁,所述第一屏蔽壁、所述第二屏蔽壁均为金属材料、均呈围墙状或框状 且与所述盖板相连接或相抵靠;所述第一屏蔽壁罩设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用电器件,所述第二屏蔽壁罩设于所述 第二电路板的用电器件。[0014]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屏蔽罩的正面与第一屏蔽壁相连接或相抵靠,背 面与第二屏蔽壁相连接或相抵靠,第一屏蔽壁与第二屏蔽壁共用了一个盖板,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所提供的屏蔽罩可以在位置相对的两个电路板之间分别形成两个电磁屏蔽腔,叠加 设置的两个电路板上位置相对的用电器件之间可以仅使用一个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 的屏蔽罩,便可以达到现有技术中两个屏蔽罩所能达到的屏蔽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功能 更多,所以解决了现有的每个屏蔽罩仅能应用于屏蔽一块电路板上的用电器件,功能比较 单一的技术问题。

图1为在电路板上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所提供的屏蔽罩时的立体结构示意 图;图2为在电路板上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所提供的屏蔽罩时的立体结构示意 图;图3为在电路板上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所提供的屏蔽罩时的一张立体结构 示意图;图4为在电路板上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所提供的屏蔽罩时的又一张立体结 构示意图;图5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叠加设置的电路板上设置本实用新型的 实施例4所提供的屏蔽罩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占用节省小、耗材少、成本低且接地效果比较好的 屏蔽罩以及设有该屏蔽罩的叠加设置的电路板。实施例1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屏蔽罩,包括金属材料的盖板1、位 于盖板1正面的第一屏蔽壁21,位于盖板1背面的第二屏蔽壁22,第一屏蔽壁21、第二屏蔽 壁22均为金属材料、均呈围墙状或框状且与盖板1相连接或相抵靠。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屏蔽罩的正面与第一屏蔽壁21相连接或相抵 靠,背面与第二屏蔽壁22相连接或相抵靠,第一屏蔽壁21与第二屏蔽壁22共用了一个盖 板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屏蔽罩可以在位置相对的两个电路板之间分别形成两个 电磁屏蔽腔,叠加设置的两个电路板上位置相对的用电器件之间可以仅使用一个本实施例 所提供的屏蔽罩,便可以达到现有技术中两个屏蔽罩所能达到的屏蔽效果,与现有技术相 比功能更多,所以解决了现有的每个屏蔽罩仅能应用于屏蔽一块电路板上的用电器件,功 能比较单一的技术问题。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屏蔽壁21为盖板1的一部分边沿朝上弯折而成,第 二屏蔽壁22为盖板1的另一部分边沿朝下弯折而成。弯折而成的第一屏蔽壁21、第二屏蔽 壁22不仅与盖板1之间连接性好而且便于制造。其中,该第一屏蔽壁21与第二屏蔽壁22可以为交错弯折而成,这样,第一屏蔽壁21与盖板1之间、第二屏蔽壁22与盖板1之间所形成的两个电磁屏蔽腔位置相对且屏蔽效 果比较一致。为提高第一屏蔽壁21与盖板1之间以及第二屏蔽壁22与盖板1之间所形成的两 个电磁屏蔽腔的封闭性、完整性从而提高其电磁屏蔽效果,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屏蔽罩还包 括金属材料制成的如图1所示的框架8,框架8嵌于第一屏蔽壁21或第二屏蔽壁22内且与 第一屏蔽壁21或第二屏蔽壁22的内侧相固连或相抵靠,框架8的边沿延伸出第一屏蔽壁 21或第二屏蔽壁22且通过焊接、螺纹连接等方式与电路板相连,框架8优选为与第一屏蔽 壁21或第二屏蔽壁22的内侧相抵靠,这样可以采用插接的方式将第一屏蔽壁21或第二屏 蔽壁22套设于框架8上。框架8的边框80之间还设有如图1所示呈十字形的安装部81, 安装部81可方便抓拿框架8。为增强框架8与第一屏蔽壁21之间或框架8与第二屏蔽壁 2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第一屏蔽壁21或第二屏蔽壁22的内侧冲压有连接凸起9,框架8上 开设有连接凸起9相适配的连接孔10,连接凸起9嵌于框架8上的连接孔10内。当然,本实施例中第一屏蔽壁21可以为盖板1的边沿弯折而成,此时,第二屏蔽壁 22可以为盖板1冲压而成。冲压而成的第二屏蔽壁22具有与弯折而成的第一屏蔽壁21相 近的技术效果。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屏蔽壁21与盖板1之间以及第二屏蔽壁22 与盖板1之间的连接性均比较好,所以将该屏蔽罩接地时,可以将第一屏蔽壁21、第二屏蔽 壁22或盖板1任一器件与电路板上的主地相连而接地,无论是将第一屏蔽壁21、第二屏蔽 壁22还是盖板1接地,整个屏蔽罩各处的接地效果均比较好,接地效果越好其电磁屏蔽效 果也会越好。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屏蔽 壁22焊接于盖板1上。焊接而成的第二屏蔽壁22与盖板1之间的连接性能也比较好且工 艺难度也不大,所以能起到与实施例1相近的技术效果。当然,本实施例中第一屏蔽壁21也可以焊接于盖板1上,第二屏蔽壁22也可以通 过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在电路板上。实施例3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第 二屏蔽壁22为盖板1的中部区域撕裂、弯折而成,中部区域撕裂之后所形成的孔4上覆盖 或遮挡有如图4所示的导电部件5。这种结构可以充分利用盖板1的材料,盖板1撕裂、弯 折而成的第二屏蔽壁22与盖板1之间也具有较好的连接可靠性。导电部件5覆盖或遮挡 于中部区域撕裂之后所形成的孔4上,可以保证电磁屏蔽腔的完整性,有助于提高电磁屏 蔽效果。导电部件5为导电布或铜皮。导电布或铜皮为成本低廉且便于与盖板1进行贴装 的导电部件5。当然,本实施例中第二屏蔽壁22的结构以及与盖板1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可以应用 于第一屏蔽壁21上。实施例4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屏蔽壁22呈框状且抵靠于盖板1上。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屏蔽罩设置于互相叠加的电路 板之间,互相叠加的电路板可以对第二屏蔽壁22以及盖板1施加一定的夹紧力,从而使互 相叠加的电路板与盖板1相抵靠而形成电磁屏蔽腔。第二屏蔽壁22的形状可以与实施例1所提供的框架8相近似,这种结构便于安装且也能与盖板1之间形成电磁屏蔽腔。第二屏蔽壁22的底部与盖板1相抵靠且第二屏蔽壁22的底部还设有朝接近盖板 1方向延伸的弹力弯折3或弹力凸起。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屏蔽罩设置于互相 叠加的电路板之间,当互相叠加的电路板相互夹紧时会挤压第二屏蔽壁22,并使得弹力弯 折3或弹力凸起变形,弹力弯折3或弹力凸起变形被挤压变形时,与盖板1之间的接触面积 会更大,与盖板1之间的电连接性也会更好,可见,弹力弯折3或弹力凸起可以保证第二屏 蔽壁22的底部与盖板1之间电连接的可靠性。由于第一屏蔽壁21为盖板1弯折而成,第 一屏蔽壁21与盖板1之间为一体式结构,连接可靠性很高,所以当第二屏蔽壁22的底部与 盖板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比较好时,不论通过第一屏蔽壁21、第二屏蔽壁22还是盖板1接 地,整个屏蔽罩各处均具有良好的接地效果。当然,本实施例中第二屏蔽壁22的结构以及与盖板1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可以应用 于第一屏蔽壁21上。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叠加设置的电路板,包括第一 电路板6、第二电路板7以及设于第一电路板6、第二电路板7之间的屏蔽罩,其中第一电路板6、第二电路板7均设有用电器件;屏蔽罩,包括金属材料的盖板1、位于盖板1正面的第一屏蔽壁21,位于盖板1背 面的第二屏蔽壁22,第一屏蔽壁21、第二屏蔽壁22均为金属材料、均呈围墙状或框状且与 盖板1相连接或相抵靠;第一屏蔽壁21罩设于第一电路板6的用电器件,第二屏蔽壁22罩设于第二电路 板7的用电器件。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与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屏蔽罩相同的技 术特征,所以也能产生相同的技术效果,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此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屏蔽罩的所有技术方案,均可以应用于本 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叠加设置的电路板中,且均能产生相同的技术效果,解决相同的 技术问题。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屏蔽壁21、第二屏蔽壁22接近第一电路板6 或第二电路板7的边沿呈锯齿状且焊接于第一电路板6或第二电路板7上。锯齿状的边沿 便于采用焊接操作。当然,第一屏蔽壁21或第二屏蔽壁22也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绑接等其 他方式与第一电路板6或第二电路板7固连。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屏蔽罩还包括金属材料制成的框架8,框架8嵌 于第一屏蔽壁21或第二屏蔽壁22内且与第一屏蔽壁21或第二屏蔽壁22的内侧相固连或 相抵靠,框架8的边沿延伸出第一屏蔽壁21或第二屏蔽壁22且焊接于第一电路板6或第 二电路板7上。框架8起到定位屏蔽罩的作用。安装时,可将框架8分别先焊接于第一电路板6、第二电路板7的用电器件周围,然 后将屏蔽罩的第一屏蔽壁21或第二屏蔽壁22插接于第一电路板6或第二电路板7上的框架8上,从而使屏蔽罩的第一屏蔽壁21罩设于第一电路板6的用电器件或第二电路板7的 用电器件。当然,框架8也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绑接等其他方式与第一电路板6或第二电路 板7固连。此外,框架8既可以用于将本实施例屏蔽罩定位于第一电路板6或第二电路板 7上,也可以仅用于将屏蔽罩的一部分,例如第一屏蔽壁21和盖板1定位于第一电路板6 或将第二屏蔽壁22和盖板1定位于第二电路板7上。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 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 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一种屏蔽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材料的盖板、位于所述盖板正面的第一屏蔽壁,位于所述盖板背面的第二屏蔽壁,所述第一屏蔽壁、所述第二屏蔽壁均为金属材料、均呈围墙状或框状且与所述盖板相连接或相抵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壁为所述盖板的一部分 边沿朝上弯折而成,所述第二屏蔽壁为所述盖板的另一部分边沿朝下弯折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壁或所述第二屏蔽壁的 底部与所述盖板相抵靠且所述第一屏蔽壁或所述第二屏蔽壁的底部还设有朝接近所述盖 板的方向延伸的弹力弯折或弹力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壁或所述第二屏蔽壁为 所述盖板的中部区域撕裂、弯折而成,所述中部区域撕裂之后所形成的孔上覆盖有导电部 件。
5.一种叠加设置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以及设于所述 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之间的屏蔽罩,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均设有用电器件;所述屏蔽罩,包括金属材料的盖板、位于所述盖板正面的第一屏蔽壁,位于所述盖板背 面的第二屏蔽壁,所述第一屏蔽壁、所述第二屏蔽壁均为金属材料、均呈围墙状或框状且与 所述盖板相连接或相抵靠;所述第一屏蔽壁罩设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用电器件,所述第二屏蔽壁罩设于所述第二 电路板的用电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叠加设置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壁为所述盖 板的一部分边沿朝上弯折而成,所述第二屏蔽壁为所述盖板的另一部分边沿朝下弯折而 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叠加设置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壁或所述第 二屏蔽壁的底部与所述盖板相抵靠且所述第一屏蔽壁或所述第二屏蔽壁的底部还设有朝 接近所述盖板的方向延伸的弹力弯折或弹力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叠加设置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壁或所述第 二屏蔽壁为所述盖板的中部区域撕裂、弯折而成,所述中部区域撕裂之后所形成的孔上覆 盖有导电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叠加设置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壁、所述第二 屏蔽壁接近所述第一电路板或所述第二电路板的边沿呈锯齿状且焊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 或所述第二电路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叠加设置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还包括金属材 料制成的框架,所述框架嵌于所述第一屏蔽壁或所述第二屏蔽壁内且与所述第一屏蔽壁或 所述第二屏蔽壁的内侧相固连或相抵靠,所述框架的边沿延伸出所述第一屏蔽壁或所述第 二屏蔽壁且焊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或所述第二电路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屏蔽罩以及叠加设置的电路板,涉及电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每个屏蔽罩仅能应用于屏蔽一块电路板上的用电器件,功能比较单一的技术问题。该屏蔽罩,包括金属材料的盖板、位于盖板正面的第一屏蔽壁,位于盖板背面的第二屏蔽壁,第一屏蔽壁、第二屏蔽壁均为金属材料、均呈围墙状或框状且与盖板相连接或相抵靠。该叠加设置的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以及设于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之间的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屏蔽罩,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均设有用电器件;第一屏蔽壁罩设于第一电路板的用电器件,第二屏蔽壁罩设于第二电路板的用电器件。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磁屏蔽。
文档编号H05K9/00GK201557364SQ20092026871
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9日
发明者崔现超, 张振起, 沈晓兰 申请人: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