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散热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散热模块,尤关于一种以热管加强散热效果的散热模块。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4,现有散热模块的主要结构包括有U形热管91、92、固定于所述热管91、 92的中段的导热件93、和设置在热管91、92上构成散热件94的复数散热鳍片941。所述热 管91、92的中段的两端分别延伸出热管前段911、921和热管后段912、922。所述热管前段 911、921和热管后段912、922朝向同一方向弯曲,从而让所述热管91、92呈现U状外形。通过上述结构,使用现有散热模块时是将所述导热件93热接触于诸如电子芯片 等热源,让热源发出的热量通过所述导热件93传导到所述热管91、92,再通过所述热管91、 92传导到散热件94发挥散热的效果。如台湾第M245741号或M282235号新型专利所揭露 的现有散热模块所示,通过构成散热件94的复数散热鳍片941提供广大的表面积能够达到 散热效果。然而,由于所述热管91、92朝向同一方向弯曲成U形,而且复数的热管91、92被配 置为并列的状态,因此使得现有散热模块形成肥大粗重的形状,具有相当大的长度和宽度。在许多的使用状况中,散热模块是被设置在电子设备的机箱内部。因为诸如机箱 内部等使用环境的设置空间通常相当狭窄,肥大粗重的现有散热模块很难被妥善地设置。此外,迩来消费市场偏好轻薄短小的电子设备产品,为了提升商业上的竞争力,不 得不进一步缩小电子设备,导致机箱内部空间更加狭小,更难设置肥大粗重的现有散热模 块。
发明内容有鉴于现有散热模块外形肥大粗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薄 狭长的散热模块,以利设置于狭小的设置空间。为达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散热模块,包括有热管,其具有呈弯曲状的热管前段、朝向异于所述热管前段方向弯曲的热管后段、 位于所述热管前段和所述热管后段间的热管中段,所述热管中段上形成有热管接触部;导热件,其具有导热顶面和导热底面,于所述导热底面上形成有嵌设并热接触所 述热管中段的导热嵌槽,其中所述热管接触部外露于所述导热嵌槽且齐平于所述导热底 面;散热件,其具有散热顶部、热接触于所述导热顶面的散热底部、形成于散热底部上 以嵌设并热接触所述热管前段的前散热嵌槽、和形成于散热底部上以嵌设并热接触所述热 管后段的后散热嵌槽。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模块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而形成轻薄狭长的外形,因 此特别适用在狭小的设置空间中。此外,即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模块具采用复数热管, 仍可以保持狭长的外形。
3[0013]再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模块具让热源可同时热接触于导热件和热管中段的 接触部,因此可以更有效率的通过热管发挥散热效果。又嵌设热管的导热件比包覆热管的 导热件所需材料更少,也更为轻巧,因此得以节省制造导热件的成本。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确实可以改善现有的问题以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以及图4是现有散热模块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包括有热管11、导热件20和散热件30的散 热模块。所述热管11弯曲成S状且具有热管前段112、热管后段113和热管中段111。所 述热管前段112具有呈现弯曲状,所述热管后段113也呈现弯曲状,但热管后段113朝向异 于所述热管前段112方向弯曲。所述热管中段111位于所述热管前段112和所述热管后段 113间,且所述热管中段111上形成有热管接触部114。所述导热件20具有导热顶面201和导热底面202。于所述导热底面202上形成有 导热嵌槽21。所述导热嵌槽21嵌设并热接触所述热管中段111。请配合参阅图3,在所述 热管中段111嵌设在所述导热嵌槽21时,所述热管接触部114外露于所述导热嵌槽21且 齐平于所述导热底面202。基于所述导热嵌槽21、所述热管中段111和所述热管接触部114 构成的结构,可以让所述导热底面202和所述热管接触部114同时接触到诸如芯片等热源 A,以让所述热管11能够直接接触热源,以发挥更有效的散热效果。所述散热件30具有散热顶部309和散热底部308。所述散热底部308热接触于所 述导热顶面201,借以直接进行传导热量并进行散热。在所述散热底部308上形成有前散热嵌槽304和后散热嵌槽302。所述前散热嵌 槽304是嵌设并热接触所述热管前段112。所述后散热嵌槽302嵌设并热接触所述热管后 段113,以让所述热管11传导的热量可以传导到散热件30上。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模块可以进一步包括有至少一增设热管12。所述增设热管12 具有类似所述热管11的结构,同样弯曲成S形而且并列设置在所述热管旁。所述增设热管 12具有增设前段122、增设后段123和增设中段121,而且所述增设中段121上形成有增设 接触部124。所述增设前段122朝向同于所述热管前段112方向弯曲。所述增设后段123朝向 同于所述热管后段113方向弯曲,亦即朝向异于所述增设前段122方向弯曲。所述增设中 段121位于所述增设前段122和所述增设后段123间,而且所述增设中段121并列于所述 热管中段111旁。所述导热底面202上进一步形成并列于所述导热嵌槽21的增设嵌槽22。所述增 设嵌槽22嵌设并热接触所述增设中段121。请配合参阅图3,所述增设接触部124外露于所述增设嵌槽22且齐平于所述导热底面202,因此增设热管12亦能够和所述导热底面202 一同接触热源A。为了将所述增设热管12固定在所述散热件30上,并且让增设热管12和所述散热 件30相互热接触,所述散热件30进一步具有前增设嵌槽303和后增设嵌槽301。所述前 增设嵌槽303形成于散热底部308上以嵌设并热接触所述增设前段122。所述后增设嵌槽 301形成于散热底部308上以嵌设并热接触所述增设后段123。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模块即使增加设置增设热管12,仍然能够保持狭长形 状。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模块即使在热管11之外具有至少一条增设热管12,也仍然适合 设置在狭小的空间。亦即,根据本实施例中所例示加入一条增设热管12的结构可知,即使 再加入一条或复数条增设热管,亦同样可以采用并列设置于所述热管11或增设热管12旁 的方式制造,并在所述导热件20上进一步形成其它的增设嵌槽,且于散热件30上形成其它 的前增设嵌槽或后增设嵌槽。换言之,仍然能够保持仍然能够保持狭长形状。此外,为了让所述导热件20和所述散热件30能够更妥善地结合,可以让所述导热 件20导热顶面201上形成有至少一固定件26、27,并且让所述散热底部308上形成有固定 于所述固定件26、27的至少一固定槽306、307,以通过固定件26、27和固定槽306、307相互 嵌合而稳固地结合所述导热件20和所述散热件30。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模块另可以对外形作出适当的修改以配合使用上的需要。这些 修改的形态也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内,并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例如所 述散热顶部309可进一步形成有散热凹槽305,借以配合狭小的设置空间或者借以在兼顾 足够的散热效果的同时亦达到节省制造材料的效果。所述散热件30除了可以是水冷、油冷或其它不同手段的冷却散热装置之外,亦可 以是一种气冷式散热装置。以下例示以复数散热鳍片31所构成,采用气冷方式散热的散热 件30。亦即水冷、油冷或其它不同手段的冷却散热装置和以下例示的气冷式散热装置都没 有超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应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得到合法的保护。所述散热件30可包括有复数层迭配置的散热鳍片31。各散热鳍片31具有鳍片底 缘318、鳍片顶缘319、前鳍片凹部314和后鳍片凹部312。复数散热鳍片31的鳍片底缘318构成所述散热底部308。复数散热鳍片31的鳍 片顶缘319构成所述散热顶部309。所述前鳍片凹部314和所述后鳍片凹部312都形成在 所述鳍片底缘318上。复数散热鳍片31的前鳍片凹部314构成所述前散热嵌槽304。复数 散热鳍片31的后鳍片凹部312构成所述后散热嵌槽302。在本实用新型具有所述至少一增设热管12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30进一步包 括有前增设凹部313和后增设凹部311。所述前增设凹部313形成在所述鳍片底缘318上,且复数散热鳍片31的前增设凹 部313构成所述前增设嵌槽303。所述后增设凹部311形成在所述鳍片底缘318上,且复数 散热鳍片31的后增设凹部311构成所述后增设嵌槽301。另外,在前述以散热鳍片31构成散热件30的实施例中,不但可以如上述设置所述 固定件26、27和固定槽306、307来稳固地结合所述导热件20和所述散热件30,也可以在所 述鳍片顶缘319上形成构成所述散热凹槽305的鳍片凹部315,以让复数的散热鳍片31形 成所述散热凹槽305来达到节省材料或便利使用的目的。
5[0037]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散热模块的具体结构及使用方法,确实能够达到本 实用新型的目的以改善现有的问题。
权利要求一种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热管,其具有呈弯曲状的热管前段、朝向异于所述热管前段方向弯曲的热管后段、位于所述热管前段和所述热管后段间的热管中段,所述热管中段上形成有热管接触部;导热件,其具有导热顶面和导热底面,于所述导热底面上形成有嵌设并热接触所述热管中段的导热嵌槽,其中所述热管接触部外露于所述导热嵌槽且齐平于所述导热底面;散热件,其具有散热顶部、热接触于所述导热顶面的散热底部、形成于散热底部上以嵌设并热接触所述热管前段的前散热嵌槽、和形成于散热底部上以嵌设并热接触所述热管后段的后散热嵌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至少一增设热管,其具有朝向同 于所述热管前段方向弯曲的增设前段、朝向同于所述热管后段方向弯曲的增设后段、位于 所述增设前段和所述增设后段间且并列于所述热管中段旁的增设中段,所述增设中段上形 成有增设接触部;所述导热底面上进一步形成并列于所述导热嵌槽的增设嵌槽,所述增设嵌槽嵌设并热 接触所述增设中段,其中所述增设接触部外露于所述增设嵌槽且齐平于所述导热底面;所述散热件进一步具有形成于散热底部上以嵌设并热接触所述增设前段的前增设嵌 槽和形成于散热底部上以嵌设并热接触所述增设后段的后增设嵌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导热顶面上形成有至少一 固定件;所述散热底部上形成有固定于所述固定件的至少一固定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顶部形成有散热凹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包括有复数层迭配置的散 热鳍片;各散热鳍片具有构成所述散热底部的鳍片底缘、构成所述散热顶部的鳍片顶缘、形 成在所述鳍片底缘上且构成所述前散热嵌槽的前鳍片凹部、和形成在所述鳍片底缘上且构 成所述后散热嵌槽的后鳍片凹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导热顶面上形成有至少一 固定件;所述散热底部上形成有至少一固定于所述固定件的固定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顶部形成有散热凹槽;所述鳍片顶缘上形成有构成所述散热凹槽的鳍片凹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包括有复数层迭配置的散 热鳍片;各散热鳍片具有构成所述散热底部的鳍片底缘、构成所述散热顶部的鳍片顶缘、形 成在所述鳍片底缘上且构成所述前散热嵌槽的前鳍片凹部、形成在所述鳍片底缘上且构成 所述后散热嵌槽的后鳍片凹部、形成在所述鳍片底缘上且构成所述前增设嵌槽的前增设凹 部、和形成在所述鳍片底缘上且构成所述后增设嵌槽的后增设凹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导热顶面上形成有至少一 固定件;所述散热底部上形成有固定于所述固定件的至少一固定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顶部形成有散热凹槽;所述鳍片顶缘上形成有构成所述散热凹槽的鳍片凹部。
专利摘要一种散热模块,包括有呈S形的热管、嵌合在热管中段的导热件和散热件热接触所述导热件并嵌设所述热管后段的散热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模块具有上述结构而形成轻薄狭长的外形,因此适合设置在狭小的空间;而且,所述导热件和热管可同时热接触于热源,因此可以更有效率的通过热管发挥散热效果。
文档编号H05K7/20GK201774784SQ20102016699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1日
发明者张祐伟, 王其进, 许智凯 申请人:双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