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终端及其散热模组、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终端及其散热模组、散热器。
背景技术: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应用需求的提高,电子产品不断推陈出新。针对各类机型,用户大多注重整机性能的体验,配置通常较高,从而使得整机功率也不断的提升;即,整机运 行发热较高。基于上述问题,CPU、硬盘、主板及显卡等关键部件的散热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因 此,在电脑的性能优化设计过程中,必须兼顾系统散热的问题。众所周知,良好的散热能够 保证系统各部件的工作稳定性,然而,要保证各个部件散热良好,噪音不可避免的将会随着 各个部件功耗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高功耗系统的散热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支持高功耗 部件运作,温度低,噪音低。上述分析说明,对于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系统而言,如何有效进 行散热和噪音的控制是一对相互矛盾的问题。对于笔记本电脑而言,其工作噪音主要来源于散热风扇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通过散热风扇产生的气流将主要散热部件的热量经散热模组的散热器,与外界空气进行热 交换。现有散热器的设计中,在散热器外形尺寸一定的前提下,增加其贯通气流通道内的鳍 片个数可提高散热器的热交换面积,但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即,增加风扇的出口阻力, 使风扇的流量降低,从而需要提高风扇的输入功率。显然,如此设计必然提高风扇的工作噪 音。因此,如何在提高散热模组的性能的设计中平衡换热面积和风扇的出口阻力是一个关 键问题。有鉴于此,亟待针对现有散热器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 的散热性能较低的缺陷,同时可有效控制降低风扇的输入功率,达到降低噪音的根本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散热 器,以有效提高散热模组的性能,同时可有效控制降低风扇的输入功率。在此基础上,本实 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该散热器的散热模组及终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器,用于终端发热部件的散热模组,包括由顶板、底板、左 侧板和右侧板构成的具有贯通气流通道的壳体,以及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内的若 干鳍片;且,所述鳍片的厚度为0. 05mm 0. 15mm。优选地,在与所述气流通道大体垂直的投影面内,所述鳍片的形状呈波浪弯折状。优选地,在与所述气流通道大体垂直的投影面内,所述鳍片的形状呈折线弯折状。优选地,所述鳍片的厚度为0.05mm。优选地,所述鳍片的厚度为0. 1mm。优选地,所述鳍片的厚度为0. 15mm。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模组,用于终端发热部件的散热,包括散热器和连接所述散热器和终端发热部件的热传导部件,所述散热器包括由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构成 的具有贯通气流通道的壳体,以及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内的若干鳍片;且,所述鳍 片的厚度为0. 05mm 0. 15mm。优选地,在 与所述气流通道大体垂直的投影面内,所述鳍片的形状呈波浪弯折状 或者折线弯折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终端,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发热部件和热传导 部件和散热器,所述热传导部件连接所述发热部件和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由顶板、底 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构成的具有贯通气流通道的壳体以及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内 的若干鳍片;其中,所述鳍片的厚度为0. 05mm 0. 15mm。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发热部件和散热 器;所述散热器设在所述发热部件上,所述散热器具有若干鳍片,其中,所述鳍片的厚度为 0. 05mm 0. 15mm 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器包括由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构成的具有贯通气 流通道的壳体,以及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内的若干鳍片;本方案中鳍片的厚度为 0. 05mm 0. 15mm,优选采用0. 1mm。经测试表明,与采用0. 2mm厚鳍片的相同外形尺寸的散 热器相比,在保证散热性能的前提下,可使风扇转速降低200rpm,噪音降低1.4dB,风扇输 入功率降低0. 18w ;从而在有效提高散热模组性能的同时,可有效控制降低风扇的输入功 率。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在与所述气流通道大体垂直的投影面内,所述鳍片的 形状呈波浪弯折状或者折线弯折状,以提高气流与散热器鳍片之间的比表面积,进一步提 高散热模组的性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器适用于任何形式的终端,特别适用于笔记本电脑。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笔记本电脑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散热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一种散热器实施例的轴侧图;图4是图3中所示散热器的主视图;图5是第二种散热器实施例的轴侧图;图6是图5中所示散热器的主视图;图7是第三种散热器实施例的主视图。图中散热模组10、集热部件11、热传导部件12、散热器13、顶板1、底板2、左侧板3、右 侧板4、鳍片5、5'、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散热器,以有效提高散热模组的性 能,同时可有效控制降低风扇的输入功率。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0031]本文中中所涉及的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面对散热器气流通道的出口方向为基准定 义的,应当理解,相关方位词的使用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范围。不失一般性,本实施方式以笔记本电脑为主体进行详见说明。请参见图1,该图是 本实施方式所述笔记本电脑的结构示意图,为清楚示其散热模组10的装配位置关系,该图 为去除C壳(底座面板)后所示的状态,且该图仅示出了散热模组10与D壳(底座底板) 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散热模组10与壳体及发热部件之间的相对 位置配合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本文不再赘述。除散热模组10外,该笔记本电脑的其他功能组件与现有技术相同,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故本文不再赘述。请参见图2,该图是散热模组1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方案中,散热模组10由三个主要功能部件组成集热部件11,用于与吸收发热 部件工作产生的热量,该发热部件具体可为CPU、显卡等;热传导部件12,用于将集热部件 11吸收的热量传递至散热器13 ;散热器13,其具有贯通的气流通道,风扇(图中未示出)产 生的气流通过散热器13的气流通道,从而实现热量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实际上,对于类似于CPU这样发热面积较大的发热部件,可以采用集热部件配合 使用,以提高传热效率。而对于发热面积较小的发热部件而言,前述散热模组可以不采用集 热部件11,即,仅通过热传导部件连接发热部件与散热器。对于散热器13的具体结构来说,可以采用但不局限于以下三种实施例所示的结 构。请参见图3和图4,其中,图3是一种散热器的轴侧图,图4是图3中所示散热器的 主视图(面对散热器气流通道出口所形成的视图)。散热器13由顶板1、底板2、左侧板3和右侧板4构成的具有贯通气流通道的壳体, 以及依次间隔设置于气流通道内的若干鳍片5,分隔成若干小的气流通道;且鳍片5的厚度 t为0. 05mm 0. 15mm。所述鳍片5的厚度t具体为0. 05mm或者0. 15mm,均可以在保证散 热性能的前提下,可使风扇输入功率降低,有效降低噪音。特别地,鳍片5的厚度t优选为 0. Imm0本实施例中,在与气流通道大体垂直的投影面内(如图4所示),鳍片5呈直板状, 由于鳍片5的厚度t相对减薄,整体长度L 一定的前提下,每个通道的宽度T相应地增加; 这样,在确保散热模组性能的基础上,可有效控制降低风扇的输入功率。以鳍片5的厚度t为0. Imm和0. 2mm的散热模组为例,经计算和测试的具体结果 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表1:计算数据 如表1所示,使用0. Imm鳍片,相同阻力,鳍片面积可增加8.7%;使用0. Imm鳍片, 相同鳍片数目,鳍片开孔率可增加8.7%。表2 实验测试数据 如表2所示,相同散热性能的前提下,与0. 2mm的鳍片相比,使用0. Imm的鳍片可 使风扇转速降低200rpm,噪音降低1. 4DBA,风扇输入功率降低0. 18w。需要说明的是,鳍片的形状不局限于第一种实施例所示的直板状。请参见图5和 图6,其中,图5是第二种散热器实施例的轴侧图,图6是图5中所示散热器的主视图(面对 散热器气流通道出口所形成的视图)。如图所示,散热器13'与第一种实施例的主体结构基本一致,其区别点在于,本实 施例中,在与气流通道大体垂直的投影面内,鳍片5 ‘的形状呈波浪弯折状。这样,相比于第 一实施例来说,可以提高气流与散热器鳍片之间的比表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模组的 性能。本实施例中,鳍片5'的厚度可以在0.05mm 0. 15mm范围内选择,比如,0.05mm 或者0. 15mm,优选为0. 1mm。请参见图7,该图是第三种散热器实施例的主视图(面对散热器气流通道出口所 形成的视图)。如图所示,在与气流通道大体垂直的投影面内,鳍片5"的形状呈折线弯折状,同样可以起到提高气流与散热器鳍片之间的比表面积。同样,本实施例中,鳍片5〃的厚度也可以在0.05mm 0. 15mm范围内选择,比如,0. 05mm 或者 0. 15mm,优选为 0. Imm0特别说明的是,基于提高气流与散热器鳍片之间的比表面积的实现方式而言,不 局限于第二、三实施例所示的鳍片形状,只要满足上述需要均在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内。此外,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终端(传统台式机),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的发热部件和散热器(图中未示出);所述散热器设在所述发热部件上,所述散热器具有若 干鳍片,其中,所述鳍片的厚度为0. 05mm 0. 15mm之间。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 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散热器,用于终端发热部件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构成的具有贯通气流通道的壳体;和若干鳍片,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内;且,所述鳍片的厚度为0.05mm~0.1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气流通道大体垂直的投影面 内,所述鳍片的形状呈波浪弯折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气流通道大体垂直的投影面 内,所述鳍片的形状呈折线弯折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片的厚度为0.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片的厚度为0.1m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片的厚度为0.15mm。
7.散热模组,用于终端发热部件的散热,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和连接所述散热器和终端发热部件的热传导部件,所述散热器包括 由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构成的具有贯通气流通道的壳体;和 若干鳍片,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内; 且,所述鳍片的厚度为0. 05mm 0. 15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气流通道大体垂直的投影 面内,所述鳍片的形状呈波浪弯折状或者折线弯折状。
9.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发热部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热传导部件,连接所述发热部件和散热器;散热器,其包括由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构成的具有贯通气流通道的壳体以及依 次间隔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内的若干鳍片;其中,所述鳍片的厚度为0. 05mm 0. 15mm。
10.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发热部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散热器,设在所述发热部件上,所述散热器具有若干鳍片,其中,所述鳍片的厚度为 0. 05mm 0. 15mm 之间。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散热器,用于终端发热部件的散热模组,包括由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构成的具有贯通气流通道的壳体,以及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内的若干鳍片;且,所述鳍片的厚度为0.05mm~0.15mm。经测试表明,与采用0.2mm厚鳍片的相同外形尺寸的散热器相比,在有效提高散热模组的性能,同时可有效控制降低风扇的输入功率。优选地,在与所述气流通道大体垂直的投影面内,所述鳍片的形状呈波浪弯折状或者折线弯折状,以提高气流与散热器鳍片之间的比表面积,进一步提高散热模组的性能。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该散热器的散热模组及终端。
文档编号H05K7/20GK201654666SQ20102018452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30日
发明者张健 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