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维持高度的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43980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维持高度的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磁性元件,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可维持高度的变压器。
背景技术
变压器为电子设备中常见的元件。在现今的电子设备如液晶电视的电源供应器中,由于薄型化的设计趋势愈来愈成为主流,因此除了要求功率高之外,在高度的设计也希望能够愈来愈低。图1为一现有的变压器1的立体图。变压器1包含绕线模块10及用以夹持绕线模块10的铁芯12a、12b,其中铁芯12a尚未与绕线模块10及铁芯12b结合。其中绕线模块10由于需要足够的绕线空间,因此在高度的控制上仅能将承接的电路板14形成较大的破孔140,并将接脚设计为进行两次弯折后,使绕线模块10整体可下降容置于破孔140中。 然而这样的设计,仍然会使绕线模块10具有至少为H的高度,如再加上铁芯1 的高度,所能降低的程度相当有效。并且,电路板14上需要形成较大的破孔140来容置绕线模块10, 将占用较大的电路板面积,也是相当不经济的设计方式。再者,变压器1与电路板140间的高度,没有可以便于调整及维持的机制,在设计的弹性上并不大。因此,如何设计一个新的可调整高度的变压器,以使高度在具有可调整的机制下有效地下降,并且不需要在电路板上形成较大的承接孔以避免空间的浪费,这是此一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维持高度的变压器,形成于电路板上,电路板包含承接孔,变压器包含绕线模块、二铁芯模块、多个接脚以及至少一支撑件。绕线模块包含绕线柱以及绕线基板。绕线柱使绕线结构形成于其上,电路板的承接孔恰可使绕线柱穿置于其中。绕线基板连接于绕线柱的一端,平行于电路板。二铁芯模块接触并夹持住绕线模块。 接脚形成于绕线基板的边缘,各接脚包含第一弯折部,以使各接脚为第一弯折部区分为第一部份以及第二部份,各接脚通过第一部份连接绕线基板,并通过第二部份连接电路板的承接孔周围。支撑件形成并接触于接脚至少其中之一的第一部份及电路板间,以通过支撑件维持第一部份及电路板间的高度。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其中支撑件为支撑垫块,使接脚至少其中之一的第一弯折部、第一部份及第二部份穿置于其中。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其中支撑件为支撑垫块,使接脚至少其中之一的第一部份穿置于其中。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其中支撑件为支撑垫块,形成于接脚至少其中之一的第一部份及电路板间的空间。依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其中支撑件为支撑筒,使接脚至少其中之一的第二部份穿置于其中。
依据本发明还具有的一实施例,其中支撑筒包含筒身,筒身更通过夹挤工艺产生形变,以夹持住第二部份。支撑筒为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依据本发明再具有的一实施例,其中接脚至少其中之一的第二部份实质上还包含第二弯折部、连接部以及第二部份本体,第二弯折部形成于第二部份本体及连接部间,且连接部位于第一弯折部及第二弯折部间,支撑件实质上为连接部。其中第二部份本体铆合于电路板上。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其中二铁芯模块其中之一对应于绕线基板,另一者对应于绕线柱,以接触并夹持住绕线模块。绕线柱包含中空部份并承接于于绕线基板的开口,二铁芯模块分别包含底座部以及中柱部,其中底座部相嵌合,且中柱部穿置于中空部份中,以使二铁芯模块接触并夹持住绕线模块。绕线结构包含一次侧绕组以及二次侧绕组。二铁芯模块为金属导磁物质。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其中电路板还包含多个接脚孔,以使各接脚的第二部份穿置于接脚孔中。应用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将绕线模块中的绕线柱置于较小的承接孔中降低高度,再由形成于接脚的第一部份与电路板间的支撑件进行高度的维持,而轻易地达到上述的目的。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将配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说明如下图1为现有的变压器的立体图;图2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可维持高度的变压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B为图2A的变压器组合后形成于电路板后的立体图;以及图3至图8为本发明不同的实施例中,变压器组合后形成于电路板后的部份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同时参照图2A及图2B。图2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可维持高度的的变压器2的分解立体图。图2B为图2A的变压器2组合后形成于电路板3后的立体图。变压器2形成于电路板3上,电路板3包含承接孔30,变压器2包含绕线模块、 二铁芯模块Ma、Mb、多个接脚沈以及支撑件观。绕线模块包含使绕线结构21形成于其上的绕线柱20以及绕线基板22。图2A中所绘示的绕线结构21包含一个侧绕组。然而于其它实施例中,绕线结构21可视实际应用而包含多个侧绕组。图2A中的电路板3的承接孔30恰可使绕线柱20穿置于其中。绕线基板22连接于绕线柱20的一端,平行于电路板3。于本实施例中,绕线模块在绕线柱20相对绕线基板22的另一端还包含一挡板23,以使绕线结构可不脱离于绕线柱20外。于其它实施例中,可使用其它的方式挡止绕线结构。二铁芯模块Ma、24b为金属导磁物质。其中,铁芯模块2 对应接触于绕线基板 22,铁芯模块24b则对应接触于绕线柱20,以使铁芯模块Ma、24b共同夹持住绕线模块。
于本实施例中,绕线柱20具有一中空部份200并承接于绕线基板22的开口 220。 铁芯模块2 及铁芯模块24b分别具有底座部M0a、240b以及中柱部M2b (铁芯模块2 的中柱部由于角度关系未绘示)。其中底座部240a、M0b相嵌合,且铁芯模块2 的中柱部及铁芯模块24b的中柱部穿置于中空部份200中,以使二铁芯模块2 及24b接触并夹持住绕线模块。接脚沈形成于绕线基板22的边缘,以连接绕线基板22及电路板3的承接孔30 周围。前述形成于绕线柱20上的绕线结构21将连接于接脚26,以再通过接脚沈而与电路板3上的元件电性连接。各个接脚沈包含第一弯折部沈0,以使接脚沈为第一弯折部260 区分为第一部份262及第二部份沈4。接脚沈通过第一部份262连接绕线基板22,并通过第二部份264连接电路板3。于一实施例中,电路板3如图2A所示,具有多个接脚孔32,第二部份264可穿置于电路板的接脚孔32中。然而需注意的是,由于为电路板3所遮挡,图 2B中的第二部份264并未绘示。支撑件观形成于接脚沈的第一部份262及电路板3间。于本实施例中,支撑件 28为支撑垫块,使接脚沈的第一弯折部沈0、第一部份262及第二部份264穿置于其中。支撑件观接触第一部份262及电路板3,以维持第一部份262及电路板3间的高度M0于应用上,支撑件观可通过设计调整至一适当的高度,来维持第一部份262及电路板3间的高度M。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变压器2,由于绕线柱20穿置于电路板3的承接孔30中达到整体变压器2的高度大幅下降的目的,并且,承接孔30可仅需承接绕线柱20、铁芯模块Ma 及铁芯模块Mb,不需要形成过大的破孔。再者,接脚沈可通过支撑件观的设置,维持第一部份沈2与电路板3之间的高度M,进一步维持住整体变压器2与电路板3间的高度。请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变压器2组合后形成于电路板3后的部份立体图。需注意的是,于图3中,为清楚表示各元件的关系,仅绘示出一部份的电路板3。如同前一实施例,变压器2形成于电路板3上。于图3中,仅绘示出变压器2所包含的二铁芯模块Ma、Mb、多个接脚沈以及支撑件观。本实施例中的支撑件观为支撑垫块,使接脚沈的第一部份沈2穿置于其中。并且,支撑件观接触电路板3,以维持住第一部份262及电路板3间的高度M。请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变压器2组合后形成于电路板3后的部份立体图。如同先前的实施例,变压器2形成于电路板3上。于图4中,仅绘示出变压器2所包含的二铁芯模块Ma、Mb、多个接脚沈以及支撑件观。本实施例中的支撑件28实质上包含支撑垫块280及观2,其中支撑垫块280如同图2B的支撑件观,使接脚沈的第一弯折部沈0、第一部份262及第二部份264穿置于其中, 且支撑件观接触第一部份262及电路板3。而支撑垫块282则形成于接脚沈的第一部份 262及电路板3间的空间中,亦接触第一部份262及电路板3。因此,支撑件观可以维持住第一部份262及电路板3间的高度M。请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变压器2组合后形成于电路板3后的部份立体图。如同先前的实施例,变压器2形成于电路板3上。于图5中,仅绘示出变压器2所包含的二铁芯模块Ma、Mb、多个接脚沈以及支撑件观。本实施例中的支撑件观为支撑筒,使接脚沈的第二部份264穿置于其中,且支撑件观接触第一部份262及电路板3。因此,支撑件观可以维持住第一部份262及电路板3 间的高度M。于一实施例中,支撑件观可为金属材质的支撑筒,并可通过如双箭头D所示的方向,将其筒身通过夹挤工艺产生形变,以夹持住第二部份264,增加其维持高度的稳固性。请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变压器2组合后形成于电路板3后的部份立体图。如同先前的实施例,变压器2形成于电路板3上。于图6中,仅绘示出变压器2所包含的二铁芯模块Ma、Mb、多个接脚沈以及支撑件观。本实施例中的支撑件观亦为支撑筒,使接脚沈的第二部份264穿置于其中,且支撑件观接触第一部份262及电路板3。因此,支撑件观可以维持住第一部份262及电路板 3间的高度M。于本实施例中,支撑件观为具有较粗的筒身的塑料材质的支撑筒。在不破坏支撑筒筒身之前提下,亦可如图5中的支撑件观施以夹挤工艺产生形变,以夹持住第二部份沈4,增加其维持高度的稳固性。请参照图7。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变压器2组合后形成于电路板3后的部份立体图。如同先前的实施例,变压器2形成于电路板3上。于图7中,仅绘示出变压器2所包含的二铁芯模块Ma、Mb、多个接脚沈以及支撑件观。本实施例中,接脚沈的第二部份264实质上还包含第二弯折部沈6、连接部以及第二部份本体268。第二弯折部266形成于第二部份本体268及连接部间。支撑件观实质上即为此连接部,并与第一弯折部260及第二弯折部266相连接。支撑件观更通过第一弯折部260及第二弯折部266分别与第一部份262及第二部份本体268连接。支撑件观通过第一弯折部260与第一部份262相接触,并通过第二弯折部沈6与电路板3相接触。需注意的是,第二部份本体268将铆合于电路板上,以固定至接脚沈的整体。因此,支撑件观可以维持住第一部份262及电路板3间的高度M。需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各种类型的支撑件观,可设置于一个或多个接脚上, 而不为附图中绘示的实施方式所限,并且,不同类型的支撑件观亦可互相搭配一起实施。 请参照图8。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变压器2组合后形成于电路板3后的部份立体图。如同先前的实施例,变压器2形成于电路板3上。于图8中,仅绘示出变压器2所包含的二铁芯模块对^对13、多个接脚沈以及支撑件观。本实施例中的支撑件28a及28b分别是如同图7中及图6中的实施例的支撑件。因此,在设定可维持相同的高度M后,可将不同类型的支撑件实施于同一变压器2的接脚沈上。需注意的是,图2B以及图3至图8中,为清楚绘示各元件间的关系,电路板3仅绘示出部份的区块,而未完全绘示出。应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将绕线模块中的绕线柱置于较小的承接孔中降低高度,再由形成于接脚的第一部份与电路板间的支撑件进行高度的维持,而轻易地达到上述的目的。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出各种等同的改变或替换,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本申请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可维持高度的变压器,形成于一电路板上,该电路板包含一承接孔,其特征在于,该变压器包含一绕线模块,包含一绕线柱,以使一绕线结构形成于该绕线柱上,该电路板的该承接孔系可使该绕线柱穿置于其中;以及一绕线基板,连接于该绕线柱的一端,并平行于该电路板;二铁芯模块,以接触并夹持住该绕线模块;多个接脚,形成于该绕线基板的边缘,各该等接脚包含一第一弯折部,以使各该等接脚为该第一弯折部区分为一第一部份以及一第二部份,各该等接脚通过该第一部份连接该绕线基板,并通过该第二部份连接该电路板的该承接孔周围;以及至少一支撑件,形成并接触于该等接脚至少其中之一的该第一部份及该电路板间,以维持该第一部份及该电路板间的一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维持高度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为一支撑垫块, 使这些接脚至少其中之一的该第一弯折部、该第一部份及该第二部份穿置于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维持高度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为一支撑垫块, 使这些接脚至少其中之一的该第一部份穿置于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维持高度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为一支撑垫块, 形成于这些接脚至少其中之一的该第一部份及该电路板间的一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维持高度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为一支撑筒,使这些接脚至少其中之一的该第二部份穿置于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维持高度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筒包含一筒身,该筒身还通过一夹挤工艺产生形变,以夹持住该第二部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维持高度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筒为一金属材质或一塑料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维持高度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这些接脚至少其中之一的该第二部份实质上还包含一第二弯折部、一连接部以及一第二部份本体,该第二部份由该第二弯折部区分为该第二部份本体及该连接部,且该连接部位于该第一弯折部及该第二弯折部间,该支撑件实质上为该连接部,以通过该第一弯折部及该第二弯折部形成并接触于该第一部份及该电路板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维持高度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部份本体铆合于该电路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维持高度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二铁芯模块其中之一对应于该绕线基板,另一者对应于该绕线柱,以接触并夹持住该绕线模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维持高度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绕线柱包含一中空部份并承接于于该绕线基板的一开口,该二铁芯模块分别包含一底座部以及一中柱部,其中该底座部相嵌合,且该中柱部穿置于该中空部份中,以使该二铁芯模块接触并夹持住该绕线模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维持高度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绕线结构包含至少一侧绕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维持高度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二铁芯模块为一金属导磁物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维持高度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还包含多个接脚孔,以使各这些接脚的该第二部份穿置于这些接脚孔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可维持高度的变压器,形成于包含承接孔的电路板上。变压器包含绕线模块、二铁芯模块、多个接脚以及至少一支撑件。绕线模块包含使绕线结构形成于其上的绕线柱以及连接于绕线柱的一端并平行于电路板的绕线基板。电路板的承接孔恰可使绕线柱穿置于其中。二铁芯模块接触并夹持住绕线模块。接脚形成于绕线基板的边缘,各接脚包含第一弯折部,以使各接脚区分为第一以及第二部份,并通过第一部份连接绕线基板,及通过第二部份连接电路板的承接孔周围。支撑件形成并接触于接脚至少其中之一的第一部份及电路板间,以维持第一部份及电路板间的高度。
文档编号H05K3/30GK102592802SQ20111002188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5日
发明者明春松, 曾祥益, 田庆相, 蔡辛卫, 陈义霖 申请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