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及其使用的弹开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44189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装置及其使用的弹开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盖体可相对本体张开一定角度的电子装置及其使用的弹开机构。
背景技术
电子装置一般包括盖体与本体,比如平板电脑,其盖体上的显示面板朝向上侧。开启这种电子装置的时候,推动盖体在本体上沿设定方向移动,盖体可在移动的过程中逐渐旋转从而最终与本体形成钝角的张开角度,以利于用户观看。但是种电子装置需要一直手动推开盖体,不能实现盖体自动开启,使用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盖体可相对本体自动张开至一定角度的电子装置,并提供一种该电子装置使用的弹开机构。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本体、盖体以及连接本体及盖体的弹开机构,弹开机构包括转动件与调整件,将转动件一端与本体转动连接的第一枢转组件,将转动件另一端与调整件一端转动连接的第二枢转组件,将调整件另一端与盖体转动连接的第三枢转组件,转动件可在第一枢转组件的作用下绕本体旋转并定位,调整件可在第二枢转组件的作用下绕转动件旋转并定位,盖体可在第三枢转组件的作用下绕调整件旋转并定位。一种弹开机构,用于连接电子装置的盖体和本体,该弹开机构包括转动件与调整件、用于将转动件一端与本体转动连接的第一枢转组件,用于将转动件另一端与调整件一端转动连接的第二枢转组件,用于将调整件另一端与盖体转动连接的第三枢转组件,转动件可在第一枢转组件的作用下绕本体旋转并定位,调整件可在第二枢转组件的作用下绕所述转动件旋转并定位,第三枢转组件可使盖体绕调整件旋转并定位。所述电子装置由于采用了弹开机构,而弹开机构的转动件、调整件,以及盖体均可在对应的枢转组件的作用下自动旋转并定位,从而使盖体可相对本体自动张开一定角度。


图I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电子装置的弹开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弹开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弹开机构的第一枢转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弹开机构的第二及第三枢转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电子装置100本体10盖体20
弹开机构30 固定件31转动件32调整件33装设件34第一枢转组件35第二枢转组件36第三枢转组件37凹陷部11、21、3781底面111卡槽12卡扣部22安装部311枢接部321、3311、3312通孔3211、3221第一^^止端3212第二卡止端3213连接部322杆体331加强板332板体341、342转轴351、361、371凸缘3511螺纹部3512弹性件352、362、372平垫片353、356、363、366、373、376定位垫片354、364、374定位部3541弹性垫片355、365、375螺母357、367、377凸轮垫片378角度垫片379凸起部379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请參阅图I,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包括本体10、盖体20以及连接本体10与盖体20的弹开机构30。本体10及盖体20均为长方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0为平板电脑,本体10为电脑键盘,盖体20为可相对本体10滑动并与其形成钝角的张开角度的显示屏壳体,盖体20内设置有显示屏。本体10与盖体20上相对的一侧分别开设有凹陷部11、21,均用于装设弹开机构30。本体10上形成有卡槽12,盖体20上形成有与卡槽12相配合的卡扣部22,闭合盖体20与本体10时,盖体20上的卡扣部22可通过弹性形变卡合于本体10上的卡槽12,从而使电子装置100锁止。开启电子装置100时,通过按压卡扣部22,其在弹开机构30的作用下脱离本体10上的卡槽12,使盖体20自动弹开,从而实现盖体20相对本体10自动张开
一定角度。 请参阅图I及图2,弹开机构30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固定件31、转动件32、调整件33,装设件34,以及将转动件32 —端与固定件31转动连接的第一枢转组件35,将转动件32另一端与调整件33 —端转动连接的第二枢转组件36,将调整件33另一端与装设件34转动连接的第三枢转组件37。其中,固定件31装设于凹陷部11内并与本体10固定连接,装设件34装设于凹陷部21内并与盖体20固定连接。固定件31呈板状,紧密贴合并固定于凹陷部11的底面111上,其两侧沿远离底面111的方向弯折形成两安装部311,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部311为片状支撑壁,其上开设有供第一枢转组件35穿设的通孔(图未标)。请参阅2及图3,转动件32呈板状,其靠近固定件31的一端形成有两同轴设置的枢接部321,其另一端形成有两同轴设置的连接部322。枢接部321呈大致圆环状,其上开设有圆形的通孔3211并形成沿周缘布置的相对的第一^^止端3212及第二卡止端3213,其中第一^^止端3212邻近固定件31。连接部322呈大致半圆状,其上开设有非圆形的通孔3221。请参阅3及图4,第一枢转组件35包括一端穿设于固定件31的安装部311上且另一端穿设于通孔3211内的转轴351,套设于转轴351上的弹性件352、平垫片353、定位垫片354,弹性垫片355,平垫片356以及螺母357。转轴351的横截面为一非圆截面,其邻近一端处形成有圆环状的凸缘3511,转轴351的另一端形成有螺纹部3512。弹性件352套设于凸缘3511上,通过螺母357与螺纹部3512的咬合可将平垫片353、枢接部321、定位垫片354,弹性垫片355,以及平垫片356依次压紧于凸缘3511与螺母357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52为扭簧,弹性件352 —端抵推固定件31,另一端抵推枢接部321从而使转动件32相对固定件31转动。定位垫片354与平垫片356上均开设有与转轴351横截面相同的通孔(图未标)并通过所述通孔套接在转轴351上,从而与转轴351止转连接。定位垫片354上形成有邻近枢接部321的第一^^止端3212处的定位部3541,当转动件32在弹性件352的作用下绕转轴351旋转到预设角度时,定位部3541相对于枢接部321旋转到第二卡止端3213处并抵推第二卡止端3213从而将转动件32定位。关闭电子装置100时,定位部3541回复到第一卡止端3212处。平垫片356可隔离弹性垫片355与螺母357,防止螺母357松脱。请参阅图3及图5,调整件33包括两根并排布置的杆体331,以及连接两根杆体331的加强板332。加强板332为板体,其两侧与两根杆体331固定连接。杆体331远离盖体20的一端形成有枢接部3311,其另一端形成有枢接部3312。第二枢转组件36与第一枢转组件35结构相似,其包括与第一枢转组件35相对应的转轴361、弹性件362、平垫片363、定位垫片364,弹性垫片365,平垫片366以及螺母367。相应地,转轴361 —端穿设于转动件32的连接部322上且另一端穿设于枢接部3311内。弹性件362可使调整件33相对转动件32转动并定位,调整件33的旋转轴线与转动件32的旋转轴线平行,但旋转方向与转动件32的旋转方向相反。请再次參阅图I及图2,装设件34上形成有两相互垂直的板体341及板体342。其中,板体341紧贴盖体20上的凹陷部21并且其上开设有供螺钉(图未示)穿设的通孔(图未标),螺钉穿过所述通孔使装设件34与盖体20固定连接。板体342用以使装设件34与第三枢转组件37连接。请再次參阅图3及图5,第三枢转组件37与第一枢转组件35结构类似,其包括与第一枢转组件35相对应的转轴371、弹性件372、平垫片373、定位垫片374,弹性垫片375,平垫片376以及螺母377。第三枢转组件37还包括装设于转轴371上并与调整件33止转连接的凸轮垫片378以及与转轴371止转连接的角度垫片379。转轴371 —端与板体342固定连接且另一端穿设于调整件33的枢接部3312上从而与调整件33转动连接。枢接部3312上开设有通孔(图未标),平垫片376与转轴371止转连接且其上开设有通孔(图未标),弾性件372套设于弾性垫片375外圆周上并且其一端穿设于枢接部3312上的通孔内,其另一端穿设于平垫片376上的通孔内,弾性件372 —端推抵枢接部3312,另一端推抵平垫片376,从而使平垫片376带动转轴371相对调整件33转动,进一歩,转轴371带动装设件34及盖体20相对调整件33转动,盖体20的旋转轴线与转动件32的旋转轴线平行且旋转方向相同,盖体20可通过定位垫片374定位。凸轮垫片378上形成有凹陷部3781,角度垫片379上形成有凸起部3791,当盖体20定位时,凹陷部3781与凸起部3791相互卡合使盖体20定位准确;当推动盖体20调整角度时,角度垫片379旋转带动凸起部3791离开凹陷部3781,使得凸轮垫片378与角度垫片379沿转轴371的轴向距离增大从而压缩弹性垫片375,以使第三枢转组件37提供ー个使盖体20可停留在任意角度的摩擦力。电子装置100由于采用了弹开机构30,而弹开机构30的转动件32、调整件33,以及盖体20均可以自动旋转并定位,从而使盖体20可相对本体10移动并旋转定位,进而实现电子装置100自动开启与定位。第三枢转组件37通过凸轮垫片378与角度垫片379的相互卡合使盖体20定位更加准确。当推动盖体20调整角度吋,凸轮垫片378与角度垫片379的轴向距离增大从而增大第三枢转组件37的轴向压力,使盖体20可以依靠第三枢转组件37的摩擦力停留在任意角度,以利于用户观看盖体20内的显示屏。另外,固定件31、装设件34能够分别加固弹开机构30与本体10及盖体20的连接稳定性。可以理解,当本体10及盖体20均与弹开机构30连接稳固吋,固定件31及装设件34可以省去。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本体、盖体以及连接所述本体及所述盖体的弹开机构,所述弹开机构包括转动件与调整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开机构还包括将所述转动件一端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的第一枢转组件,将所述转动件另一端与所述调整件一端转动连接的第二枢转组件,将所述调整件另一端与所述盖体转动连接的第三枢转组件,所述转动件可在所述第一枢转组件的作用下绕所述本体旋转并定位,所述调整件可在所述第二枢转组件的作用下绕所述转动件旋转并定位,所述盖体可在所述第三枢转组件的作用下绕所述调整件旋转并定位。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枢转组件的旋转轴线相互平行,且所述调整件的旋转方向与所述转动件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盖体的旋转方向与所述转动件的旋转方向相同。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开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形成有安装部,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的一端形成有枢接部,所述第一枢转组件包括两端分别穿设于所述枢接部及所述安装部上的转轴,以及套设于所述转轴上的弹性件及定位垫片,所述弹性件一端抵推所述固定件,另一端抵推所述枢接部从而使所述转动件相对所述固定件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部上形成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止端及第二卡止端,所述定位垫片与所述转轴止转连接并形成有邻近所述第—止端处的定位部,当所述转动件绕所述转轴旋转到预设角度时,所述定位部可相对所述枢接部转动到所述第二卡止端处并抵推所述第二卡止端从而将所述转动件定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转组件还包括螺母,所述转轴邻近一端处形成有凸缘,与所述凸缘相对的一端形成有螺纹部,通过所述螺母与所述螺纹部的咬合可将所述弹性件、枢接部及所述定位垫片压紧于所述凸缘与所述螺母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转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转轴上并位于所述定位垫片与所述螺母之间的弹性垫片,以及用以隔离所述弹性垫片与所述螺母的平垫片。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形成有两同轴设置的连接部,所述调整件远离所述盖体的一端形成有第一枢接部,所述第二枢转组件包括一端穿设于所述连接部上且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枢接部内的转轴、套设于所述转轴上的弹性件、平垫片、定位垫片,弹性垫片以及螺母,所述转轴上形成有螺纹部,所述螺母通过与所述螺纹部咬合将所述弹性件、平垫片、定位垫片,弹性垫片压紧,通过所述弹性件以使所述调整件相对所述转动件转动。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开机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盖体上的装设件,所述装设件上形成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用以和所述盖体固定连接,所述调整件邻近所述盖体的一端形成有第二枢接部,所述第三枢转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板体固定连接并穿设于所述调整件的第二枢接部内的转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枢转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转轴上的定位垫片、凸轮垫片、角度垫片、弹性垫片,以及螺母,所述转轴上形成有螺纹部,所述螺母通过与所述螺纹部咬合以压紧所述定位垫片、凸轮垫片、角度垫片以及弹性垫片,所述凸轮垫片与所述调整件止转连接并形成有凹陷部,所述角度垫片与所述转轴止转连接并形成有凸起部,当所述盖体定位时,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凸起部相互卡合以定位所述盖体;所述角度垫片在所述盖体被推动时旋转带动所述凸起部离开所述凹陷部压缩所述弹性垫片,以使第三枢转组件提供一个使所述盖体停留在任意角度的摩擦力。
10.一种弹开机构,用于连接电子装置的盖体和本体,该弹开机构包括转动件与调整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开机构还包括用于将所述转动件一端与本体转动连接的第一枢转组件,用于将所述转动件另一端与所述调整件一端转动连接的第二枢转组件,用于将所述调整件另一端与盖体转动连接的第三枢转组件,所述转动件可在所述第一枢转组件的作用下绕本体旋转并定位,所述调整件可在所述第二枢转组件的作用下绕所述转动件旋转并定位,所述第三枢转组件可使盖体绕所述调整件旋转并定位。
全文摘要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本体、盖体以及连接本体及盖体的弹开机构,弹开机构包括转动件与调整件,将转动件一端与本体转动连接的第一枢转组件,将转动件另一端与调整件一端转动连接的第二枢转组件,将调整件另一端与盖体转动连接的第三枢转组件,转动件可在第一枢转组件的作用下绕本体旋转并定位,调整件可在第二枢转组件的作用下绕转动件旋转并定位,盖体可在第三枢转组件的作用下绕调整件旋转并定位。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该电子装置使用的弹开机构。该电子装置利用该弹开机构能够实现自动开启并定位。
文档编号H05K5/03GK102625605SQ201110029368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7日
发明者杨振宇, 黄连成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