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用双组件ptc发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48240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器用双组件ptc发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TC发热装置,特别是涉及ー种空调器用双组件PTC发热装置。
背景技木目前,PTC发热器已广泛应用于空调器、暖风机等家用电器。现有的表面不带电PTC发热器在用于空调器吋,一般每台空调器中装有ー个PTC发热器。由于单个PTC发热器的发热功率有限,即单个PTC发热器的制热效率有限,使得在単位空间内,如果需要环境温度升高到希望的温度则需要较长的时间。这种单个PTC发热器在南方地区一般能满足功率要求,但在气候较寒冷的地区的冬季,单个PTC组件的发热量就无法满足使用者的要求。还 由于空调器的内部空间有限,使得单个PTC发热组件的最大发热功率亦受到限制,其达到一定的功率极限后便无法提升,因而导致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本发明g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ー种能充分利用空调器的有限空间以增加PTC发热组件,从而大幅提高空调器的制热功率,以满足高功率要求的空调器用双组件PTC发热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用双组件PTC发热装置,该装置包括PTC发热组件,其特征在干,所述PTC发热组件包括第一 PTC发热组件和第二 PTC发热组件,两组PTC发热组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座及第ニ支座相连接,所述第一 PTC发热组件和第二PTC发热组件的正负极端子由第一支座伸出。第一支座为块状体,其上设有第一 PTC发热组件安装孔、第二 PTC发热组件安装孔、熔断器孔、温控器孔、第一 PTC发热组件端子孔、第二 PTC发热组件端子孔及PTC发热组件固定孔,在第一支座的前端面上设有将第一 PTC发热组件与第二 PTC发热组件的端子相隔离的隔板,以及与空调器固定用的连接柱。第一支座是由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内凹的弧面及连接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弧面的两个斜面所围成的块状体,所述第一平面、第二平面间形成可调整的夹角α 10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夹角Qi为30。 160°。隔板垂直设置于第一支座的前端面中部,其将第一 PTC发热组件与第二 PTC发热组件的引出端分隔开。第二支座为块状体,其上设有第一 PTC发热组件安装孔及第ニ PTC发热组件安装孔,在第二支座的后端面上设有与空调器固定用的连接块。第二支座是由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内凹的弧面及连接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弧面的两个斜面所围成的块状体,所述第一平面、第二平面间形成可调整的夹角α 2。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夹角α2为30。 160°。第一 PTC发热组件包括散热片、连接管、两块电极板、多块陶瓷片、绝缘套、多片PTC发热元件及两个端子,所述两块电极板粘接于PTC发热元件的两侧,在两块电极板的一端端部连接有两个端子,在相邻的PTC发热元件之间各装有ー块陶瓷片,在所述电极板、陶瓷片、PTC发热元件外部装有绝缘套,装有绝缘套的电极板、陶瓷片、PTC发热元件装入连接管内,并通过外力将连接管压紧在所述器件上,在连接管外部设有散热片;所述第二 PTC发热组件与第一 PTC发热组件结构相同。第一 PTC发热组件和第二 PTC发热组件为表面不带电PTC发热组件。本发明的贡献在于,其有效克服了现有空调器所用PTC发热器件功率低,増加PTC发热器件则安装困难等缺陷。由于设置了多个PTC发热器件,且具有与空调器相匹配的合理结构,因此在不改变原空调器的蒸发器结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了空调器的有限空间,并且大大提高了单台空调器的制热功率,可以满足较冷地区高功率的要求。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等特点。

图I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后视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前视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支座后视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支座前视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支座侧视图。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支座后视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支座前视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支座侧视图。图9是本发明的PTC发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ー步解释和说明,对本发明不构成任何限制。參阅图I、图2,本发明的空调器用双组件PTC发热装置包括PTC发热组件10、第一支座21及第ニ支座22。本发明的要点在于,所述PTC发热组件10包括第一 PTC发热组件11和第二 PTC发热组件12,两组PTC发热组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座21及第ニ支座22相连接,该第一支座21和第二支座22的结构与空调器的蒸发器外形及其连接件相匹配。所述第一 PTC发热组件11和第二 PTC发热组件12的正负极端子由第一支座21伸出。如图3 图5所示,所述第一支座21为不规则形状的块状体,具体地说,其为上小下大的近似塔形的块状体。更具体地说,该第一支座21是由第一平面21A、第二平面21B、内凹的弧面21C及连接第一平面21A、第二平面21B、弧面21C的两个斜面21D所围成的块状体。如图5,所述第一平面21A、第二平面21B间形成可调整的夹角Ci1,此角度可以随蒸发器角度的不同而调整,范围可在30° 160°之间选择,其优选角度为68°,以使得两组PTC发热组件11、12与空调器的蒸发器(图中未示出)保持良好的配合状态,并使PTC发热组件达到最佳功率。在第一支座21上设有第一 PTC发热组件安装孔211、第二 PTC发热组件安装孔212、熔断器孔213、温控器孔214、第一 PTC发热组件端子孔215、第二 PTC发热组件端子孔216及PTC发热组件固定孔217,其中,第一 PTC发热组件安装孔211和第二 PTC发热组件安装孔212分别与第一 PTC发热组件11和第二 PTC发热组件12的端面形状相对应,用于将第一 PTC发热组件11和第二 PTC发热组件12的前端部插入并固定。熔断器孔213和温控器孔214内可分别装设熔断器和温控器。第一 PTC发热组件端子孔215和第二PTC发热组件端子孔216用于将第一 PTC发热组件11和第二 PTC发热组件12的端子引出。PTC发热组件固定孔217为螺孔,用于通过螺钉固定PTC发热组件。在第一支座21的前端面上设有将第一 PTC发热组件与第二 PTC发热组件的端子相隔离的隔板218以及与空调器固定用的连接柱219,如图2、图4,该隔板218垂直设置于第一支座21的前端面中部,其将第一 PTC发热组件11与第二 PTC发热组件12的引出端分隔开,以防止短路。连接柱219装在隔板218的ー侧,其用干与空调器的蒸发器的两侧的支撑座(图中未示出)相连接。如图6 图8所示,与第一支座21形状相同,该第二支座22是由第一平面22A、第ニ平面22B、内凹的弧面22C及连接第一平面22A、第二平面22B、弧面22C的两个斜面22D所围成的块状体,所述第一平面22A、第二平面22B间形成可调整的夹角Ci2,该夹角α2与第一支座21上的夹角Ci1角度相同,其可在30° 160°之间选择,其优选角度为68°,使
得第一 PTC发热组件11和第二 PTC发热组件12与第一支座21及第ニ支座22连接后,第一 PTC发热组件11和第二 PTC发热组件12两者之间的间距相等,同时又可以满足PTC发热装置与空调器蒸发器的配合。在第二支座22上设有第一 PTC发热组件安装孔221及第ニ PTC发热组件安装孔222,第一 PTC发热组件安装孔221及第ニ PTC发热组件安装孔222用于将第一 PTC发热组件11和第二 PTC发热组件12的后端部插入并固定。在第二支座22的后端面上设有与空调器固定用的连接块223,该连接块223上设有两个连接孔2231,其内可装设两个铜螺母镶件,用于将第二支座22直接固定在两侧的支撑座(图中未示出)相连接,以保证PTC发热装置连接牢固,可靠。当然也可以不设置连接孔2231和铜质螺母镶件。如图I、图2,所述PTC发热组件10包括第一 PTC发热组件11和第二 PTC发热组件12,第一 PTC发热组件11和第二 PTC发热组件12为表面不带电PTC发热组件。两组PTC发热组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座21及第ニ支座22相连接。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 PTC发热组件11包括散热片111、连接管112、两块电极板113、多块陶瓷片114、绝缘套115、多片PTC发热元件116及两个端子117,所述两块电极板113用一层薄的硅胶粘接固定于PTC发热元件116的两侧,该薄的硅胶层不影响电极板与PTC发热元件的导电。在两块电极板113的一端端部通过点焊,铆接或包接等方式连接有两个电连接端子117,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在相邻的PTC发热元件116之间各装有ー块陶瓷片114,其用于起到相邻的PTC发热元件之间的填充作用。将所述电极板113、陶瓷片114、PTC发热元件116用硅胶粘接固定,并施加外力使它们紧密结合。在连接后的电极板113、陶瓷片114、PTC发热元件116外部装有绝缘套115,用于和连接管112绝缘。将装有绝缘套115的电极板113、陶瓷片114、PTC发热元件116装入连接管112内,并施加外力将连接管112压紧在所述器件上。在连接管112外部设有翅片式散热片111,用于将PTC发热组件10产生的热量向外散发。所述第二 PTC发热组件12与第一 PTC发热组件11结构相同,因此不再赘述。參阅图I 图8,本发明的空调器用双组件PTC发热装置在组装时,将第一 PTC发热组件11和第二 PTC发热组件12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一支座上的第一 PTC发热组件安装孔211、第二 PTC发热组件安装孔212及第ニ支座上的第二 PTC发热组件安装孔221及第ニ PTC发热组件安装孔222内,第一 PTC发热组件11和第二 PTC发热组件12的各两个端子117由第一支座上的第一 PTC发热组件端子孔215、第二 PTC发热组件端子孔216伸出,并用螺钉经第一支座上的PTC发热组件固定孔217将第一 PTC发热组件11和第二 PTC发热组件12与第一支座21固定。藉此,形成了ー个双PTC发热组件的空调器用双组件PTC发热装置,使得在空调器内部空间不变的条件下,空调器的制热功率则大幅提高。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掲示,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发明构思的条件下,对以上各构件所做的变形、替换等均将落入本发明的权利 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器用双组件PTC发热装置,包括PTC发热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PTC发热组件(10)包括第一 PTC发热组件(11)和第二 PTC发热组件(12),两组PTC发热组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座(21)及第ニ支座(22)相连接,所述第一 PTC发热组件(11)和第二PTC发热组件(12)的正负极端子由第一支座(21)伸出。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调器用双组件PTC发热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第一支座(21)为块状体,其上设有第一 PTC发热组件安装孔(211)、第二 PTC发热组件安装孔(212)、熔断器孔(213)、温控器孔(214)、第一 PTC发热组件端子孔(215)、第二 PTC发热组件端子孔(216)及PTC发热组件固定孔(217),在第一支座(21)的前端面上设有将第一PTC发热组件与第二 PTC发热组件的端子相隔离的隔板(218),以及与空调器固定用的连接柱(21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用双组件PTC发热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第一支座(21)是由第一平面(21A)、第二平面(21B)、内凹的弧面(21C)及连接第一平面(21A)、第二平面(21B)、弧面(21C)的两个斜面(21D)所围成的块状体,所述第一平面(21A)、第二平面(21B)间形成可调整的夹角α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用双组件PTC发热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第一平面(IlA)与第二平面(IlB)的夹角α I为30° 16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用双组件PTC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18)垂直设置于第一支座(21)的前端面中部,其将第一 PTC发热组件(11)与第二 PTC发热组件(12)的引出端分隔开。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调器用双组件PTC发热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第二支座(22)为块状体,其上设有第一PTC发热组件安装孔(221)及第ニ PTC发热组件安装孔(222),在第二支座(22)的后端面上设有与空调器固定用的连接块(22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用双组件PTC发热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第二支座(22)是由第一平面(22Α)、第二平面(22Β)、内凹的弧面(22C)及连接第一平面(22Α)、第二平面(22Β)、弧面(22C)的两个斜面(22D)所围成的块状体,所述第一平面(22Α)、第二平面(22Β)间形成可调整的夹角α 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用双组件PTC发热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第一平面(22Α)与第二平面(22Β)的夹角α 2为30° 160°。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调器用双组件PTC发热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第一PTC发热组件(11)包括散热片(111)、连接管(112)、两块电极板(113)、多块陶瓷片(114)、绝缘套(115)、多片PTC发热元件(116)及两个端子(117),所述两块电极板(113)粘接于PTC发热元件(116)的两侧,在两块电极板(113)的一端端部连接有两个端子(117),在相邻的PTC发热元件(116)之间各装有ー块陶瓷片(114),在所述电极板(113)、陶瓷片(114)、PTC发热元件(116)外部装有绝缘套(115),装有绝缘套(115)的电极板(113)、陶瓷片(114)、PTC发热元件(116)装入连接管(112)内,并通过外力将连接管(112)压紧在所述器件上,在连接管(112)外部设有散热片(111);所述第二 PTC发热组件(12)与第一 PTC发热组件(11)结构相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用双组件PTC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TC发热组件(11)和第二 PTC发热组件(12)为表面不带电PTC发热组件。
全文摘要
一种空调器用双组件PTC发热装置,包括PTC发热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PTC发热组件(10)包括第一PTC发热组件(11)和第二PTC发热组件(12),两组PTC发热组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座(21)及第二支座(22)相连接,所述第一PTC发热组件(11)和第二PTC发热组件(12)的正负极端子由第一支座(21)伸出。本发明在不改变原空调器的蒸发器结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了空调器的有限空间,并且大大提高了单台空调器的制热功率,可满足较冷地区高功率的要求。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等特点。
文档编号H05B3/06GK102695306SQ20111020941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5日
发明者李天辉, 赵军, 郑阳, 郜长福 申请人:深圳市金科特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