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呼叫登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1390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的呼叫登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发明的实施方式关于在乘梯处或者乘坐轿箱内登记呼叫用的电梯的呼叫登记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适应人性化建筑法(人性化建筑是“heartful+building”的创造词,正式名称是《关于促进高龄者、身体残疾者能够顺利利用的特定建筑物的建设的法律》)、交通无障碍法(正式名称是《关于促进高龄者、身体残疾者等利用公共交通设备时移动顺利化的法律》),具有身体残疾者容易使用的功能的电梯正在普及。例如,为了使得使用者即使坐在轮椅上也容易操作,专用的呼叫登记装置(以下, 称为身体残疾者呼叫登记装置)设置在比通常的呼叫登记装置低的位置。在该身体残疾者呼叫登记装置被操作了的情况下,控制为比通常时间更长的打开的电梯的门,使得身体残疾者容易进出梯。并且,特别是作为视觉残疾者容易使用的办法,存在在操作按钮的旁边粘贴盲文铭牌、使用将在操作按钮上记载的文字进行凸形的浮雕使得能够通过触觉判别的凸文字按钮等。并且,车站的检票机等中以使用者作为媒介发送信号的通信系统是公知的。

发明内容
上述的身体残疾者呼叫登记装置是需要在通常的呼叫登记装置之外另行设置在身体残疾者容易使用的低的位置。因此,使轿箱内设计的自由度降低。并且,因为追加专用的呼叫登记装置,存在成本变高等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考虑不分别设置通常的呼叫登记装置和身体残疾者呼叫登记装置,而在低的位置设置一个呼叫登记装置。但是,因为不能分辨操作此装置的使用者是健全者还是身体残疾者,所以难以进行身体残疾者用的控制。并且,即使在操作按钮的旁边粘贴盲文铭牌,不能阅读盲文的视觉残疾者也不能运用。使用凸文字按钮的话,对于视觉残疾者而言能够容易认识,但是对于健全者而言按钮的手感不好。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在乘梯处和/或乘坐轿厢内维持对电梯的使用者、特别是身体残疾者而言良好的使用便利,此外,对设计不产生影响的电梯的呼叫登记装置。本实施方式中电梯的呼叫登记装置,是在乘梯处或者乘坐轿厢内设置,将乘梯处呼叫或者轿厢呼叫的登记信号向控制电梯的运行的运行控制部输出的电梯的呼叫登记装置,包含具有登记用的操作按钮和认证特定的使用者的认证部的按钮部;在由该按钮部的所述认证部认证了所述特定的使用者时输出按钮引导信号,并且在所述操作按钮被按下时对所述运行控制部输出登记信号的按钮输入控制部;和在从该按钮输入控制部输出了按钮引导信号情况下,输出关于所述操作按钮的声音引导的声音引导部。根据所述结构的电梯的呼叫登记装置,在乘梯处和/或乘坐轿厢内,能够维持对电梯的使用者、特别是身体残疾者而言良好的使用便利,此外,对设计不产生影响。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电梯的呼叫登记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2是示意表示同一实施方式中从侧面观察呼叫登记装置的情况下的结构的剖面图。图3是表示同一实施方式中从发送部发送的信号的数据格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4是表示同一实施方式中作为轿厢呼叫登记装置使用呼叫登记装置的情况的一个例子的图。图5是表示同一实施方式中作为乘梯处呼叫登记装置使用呼叫登记装置的情况的一个例子的图。图6是表示同一实施方式中呼叫登记装置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

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中电梯的呼叫登记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并且,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呼叫登记装置,适用于用于在乘梯处使用者呼叫电梯的“乘梯处呼叫登记装置”和/或用于在乘坐轿箱内使用者登记目的层的“轿厢呼叫登记装置”。通常,“在乘梯处使用者呼叫电梯”称为“乘梯处呼叫”,“在乘坐轿箱内使用者登记目的层”称为“轿厢呼叫”。如图1所示,电梯的呼叫登记装置11,通过传送线IOa与搭载于在升降通道内或者机械室等设置的控制面板内的运行控制部10连接。一般的,传送线IOa使用被屏蔽了的金属缠绕电缆(metal twist cable)或者、同轴电缆、光缆等,在本发明中没有必要过问此物理上的区别。呼叫登记装置11包含按钮部12,按钮输入控制部13,声音合成部14,扬声器15。在按钮部12设置通过使用者的按下操作输出电气按钮按下信号的按压式按钮开关16。此按压式按钮开关16是登记用的操作按钮,如果是乘梯处呼叫登记装置,则对应于上行呼叫按钮和下行呼叫按钮,如果是轿厢呼叫登记装置,则对应于目的层按钮等。并且,在按钮部12设置接收电极部17、电场传感部18、认证部19。接收电极部17 接收来自身体残疾者持有的发送部21输出的信号电场。电场传感部18,将由接收电极部 17接收的信号电场的强弱变换为电压信号,得到信号数据。认证部19解析电场传感部18 的信号数据,认证接触了按钮12的使用者是否为特定的使用者(此处为持有发送部21的身体残疾者)。按钮输入控制部13,在由按钮部12的认证部19认证了身体残疾者时输出按钮引导信号。并且,此按钮输入控制部13,在按钮部12的按压式按钮开关16被按下时对运行控制部10输出乘梯处呼叫或者轿厢呼叫的登记信号。此情况下,如后所述如果判断为身体残疾者按下了按压式按钮开关16,则向运行控制部10输出身体残疾者按钮登记信号。如果判断为健全者按下了按压式按钮开关16,则向运行控制部10输出健全者按钮登记信号。声音合成部14和扬声器15构成声音引导部。声音合成部14接收来自按钮输入控制部13输出的按钮引导信号,输出对应于此按钮引导信号的声音引导。扬声器15将由声音合成部14生成的声音引导变换为声音信号并输出。图2是示意表示本实施方式中从侧面观察呼叫登记装置11的情况下的结构的剖面图。如图2所述,按压式按钮开关16、接收电极部17、电场传感部18、认证部19 一组构成按钮部12。通常,在一个呼叫登记装置11内安装多个按钮部12。例如在乘梯处呼叫登记装置中,具有上行呼叫登记按钮和下行呼叫登记按钮,在轿厢呼叫登记装置中,楼层层数个的目的层按钮作为按钮部12安装。各自的按钮部12,以露出接收电极部17的方式,嵌入到呼叫登记装置11的面板20。接收电极部17和电场传感部18—般使用称为人体通信技术或者无线通信技术的通信技术。此处,是使用通过发送部21的信号输出将在人体表面数cm生成的电场的强弱变换为电压的传感器进行通信的技术。此传感器使用通过二极管测定光的折射率的变化的光电场传感器或者检测磁通变化的Trident电场传感器等。认证部19具有由ROM等非易失存储器构成的存储装置19a,连接到电场传感部 18。认证部19按照预定的传送顺序,解析通过接收电极部17和电场传感部18得到的信号的电压变化,和存储装置19中预先存储的认证用的信息对照。此处,本实施方式中,预定的传送顺序使用异步式(非同步式)的串行通信。一般的异步式串行通信的传送顺序中,位信息由电信号的电压变化(一般的是开/关(0N/0FF)) 表示,接着起始位出现构成数据部的多个数据位。数据的接收侧通过检测每个从检测到起始位时刻起预定的时间单位的电压变化, 识别数据位信息。数据部是通信中最小的编码,例如由8位(1字节)和奇偶校验位构成。 根据此数据部的位的开、关(0N/0FF)能够识别1字节的数据编码,通过上述数据编码的积累进行通信。本实施方式中认证部19使用上述异步式串行通信,将接收的数据编码按照接收顺序排列,确认是否与预定的数据格式吻合。图3是表示数据格式的一个例子。认证ID编号是发送部21持有的固有的编号。发送部21是以例如卡片、便携电话、 终端装置等的形态由身体残疾者持有。并且,此处所说的身体残疾者是轮椅使用者、视觉残疾者等。在认证部19的存储装置19a,预先存储了作为特定的信号的认证ID编号。在正确的接收了包含此认证ID编号的数据格式的情况,认证部19发送表示持有发送部21的使用者也就是身体残疾者接触了登记装置11的按钮部12的身体残疾者按钮接触信号到按钮输入控制部13。并且,在未正确的接受包含此认证ID编号的数据格式的情况,不向按钮输入控制部13发送任何信息。
图4是表示使用呼叫登记装置11作为轿厢呼叫登记装置的情况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中的30是乘坐轿厢,31是轿厢门。乘坐轿厢30中,呼叫登记装置11设置于轿厢门31的附近,作为使用者用于登记目的层的轿厢呼叫登记装置使用。此情况下,在呼叫登记装置11的按钮部12,设置对应于各层的目的层按钮作为按压式按钮开关16。并且,呼叫登记装置11是,考虑到轮椅使用者,设置在比通常低的位置。图4的例中,表示持有发送部21的使用者也就是身体残疾者乘坐乘坐轿厢30,接触了呼叫登记装置 11的按钮部12的状态。图5是表示使用呼叫登记装置11作为乘梯处呼叫登记装置的情况的一个例子的图。图中的40是乘梯处(电梯间),41是乘梯处门。乘梯处40中,呼叫登记装置11设置于乘梯处门41的附近,作为使用者用于呼叫电梯到当前层的乘梯处呼叫登记装置使用。此情况下,在呼叫登记装置11的按钮部12,设置上行呼叫按钮和下行呼叫按钮,作为按压式按钮开关16。并且,呼叫登记装置11是,考虑到轮椅使用者,设置在比通常低的位置。图5的例中,表示持有发送部21的使用者也就是身体残疾者来到乘梯处40,接触了呼叫登记装置11 的按钮部12的状态。如果向按钮输入控制部13输出表示身体残疾者接触了登记装置11的按钮部12 的身体残疾者按钮接触信号,则按钮输入控制部13发送按钮引导信号到声音合成部14。声音合成部14具有包括ROM等非易失存储器的存储装置14a。此存储装置14a 中,预先存储了对应于按钮部12的按压式按钮开关16的声音引导。声音合成部14,在接收按钮引导信号时,从存储装置Ha读取声音引导输出到扬声器15。扬声器15将此声音引导 (电信号)变换为声音信号并输出。并且,来自声音合成部14通过扬声器15输出的声音引导,对应于按钮部12的按压式按钮开关16预先设定。例如,在图5所示的乘梯处呼叫登记装置中,如果按钮部12的按压式按钮开关16 对应于上行呼叫按钮,则输出“上行呼叫按钮”的声音引导,如果对应于下行呼叫按钮,则输出“下行呼叫按钮”的声音引导。并且,在如图4所示的轿厢呼叫登记装置中,如果按钮部12的按压式按钮开关16 对应于3层的目的层按钮,则输出“到3层的呼叫按钮”那样的包含目的层的楼层名的声音引导。此外,如果是开门按钮则输出“开门按钮”,如果是关门按钮则输出“关门按钮”,如果是紧急呼叫按钮则输出“紧急呼叫按钮”的声音引导。并且,按钮输出控制部13,从发送了按钮引导信号的时刻开始监视从按压式按钮开关部11输出的按钮按下信号。按钮输入控制部13,在一定时间内(例如3秒内)接收到按钮按下信号的情况下,对运行控制部10输出身体残疾者按钮登记信号。接收了身体残疾者按钮登记信号的运行控制部10,受理来自按钮部12的身体残疾者呼叫登记。然后,运行控制部10,使在按钮部12搭载的未图示的呼叫按钮灯点亮,使电梯以身体残疾者呼叫模式应答。身体残疾者呼叫模式中,进行使门的开关时间比应答健全者呼叫的时候长、关闭(OFF)到达开启功能。“到达开启功能”是,电梯(乘坐轿厢)进入目的层的门区域后尽快开始开门的功能。另一方面,按钮输入控制部13,在未接收来自认证部19的身体残疾者按钮接触信号的状态下接收到按钮按下信号的情况,或者,超过一定时间内接收到按钮按下信号的情况下,判断为未持有发送部21的使用者也就是健全者操作了按钮部12,对运行控制部10输出健全者按钮登记信号。接收了健全者按钮登记信号的运行控制部10,作为来自按钮部12的健全者呼叫登记受理。然后,运行控制部10使在按钮部12搭载的未图示的呼叫按钮灯点亮,使电梯以健全者呼叫模式应答。健全者呼叫模式中,进行使门的开关时间为一定的时间等通常的控制。使用图6详细的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处理动作。图6是表示呼叫登记装置11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主要表示按钮输入控制部13 的动作的流程。如上所述,身体残疾者以卡片、便携电话、终端装置等的任意的形态持有发送部 21。电梯的乘梯处40或者乘坐轿厢30中,如果持有发送部21的身体残疾者接触到登记装置11的按钮部12 (参照图4,幻,以该身体残疾者的身体为媒介从发送部21发送特定的信号。此信号,如图3所示,如图3所示在送信部21中具有包含固有的认证ID编号的数据格式。通过在呼叫登记装置11的按钮部12设置的接收电极部17、电场传感部18接收所述信号,通过认证部19认证为持有送信部21的身体残疾者的时候,对按钮输入控制部13 发送身体残疾者按钮接触信号。此处,如图6所示,按钮输入控制部13,接收到身体残疾者按钮接触信号(步骤 Sll的是),向声音合成部14发送按钮引导信号。如此,从声音合成部14通过扬声器15,输出对应于身体残疾者接触的按钮12的声音引导(步骤S12)。此时,按钮输入控制部13中,启动未图示的计时器(步骤S13),判断是否经过了一定时间(例如3秒)(步骤S14)。此结果,在所述一定时间内按钮部12的按压式按钮开关16被按下的情况(步骤S14 — S15的是),按钮输入控制部13判断为是身体残疾者按下了,对运行控制部10输出身体残疾者按钮登记信号(步骤S16)。并且,经过所述一定时间后,按钮部12的按压式按钮开关16被按下的情况(步骤 S14的否一S17的是),按钮输入控制部13,判断为是身体残疾者没有进行呼叫登记而离开了,后来的健全者按下了押按钮开关16,对运行控制部10输出健全者按钮登记信号(步骤 S18)。另一方面,在未接收到身体残疾者按钮接触信号的状态下接收到按钮按下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ll的否一S17的是),按钮输入控制部13,判断为未持有发送部21的使用者也就是健全者按下了,对运行控制部10输出健全者按钮登记信号(步骤S18)。如上所述,运行控制部10中,接收到身体残疾者按钮登记信号的情况下,设定为身体残疾者呼叫模式,进行使门的开关时间变长等的身体残疾者用的运行控制。并且,在接收到健全者按钮登记信号的情况下,设定为健全者呼叫模式,进行通常的运行控制。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实施方式,通过使身体残疾者持有发送部21,此身体残疾者接触呼叫登记装置11的按钮部12的时候,根据声音引导,能够判断按钮的种类,通过进一步的按压能够登记身体残疾者呼叫。并且,因为健全者也能够利用与现有的呼叫登记装置同样的使用方法,所以没有不适感。也就是说,因为不需要在通常的呼叫登记装置之外另外设置身体残疾者呼叫登记装置,不需要粘贴盲文贴件,能够不损害设计而防止增加成本。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用将来自声音合成部14输出的信号变换为物理振动而发出声音的扬声器15,但是代替扬声器15使用根据微弱的电场的强弱进行数据发送的第2发送器也是可以的。此情况下,使用者使用具有将此信号电场变换为电压变化得到信号数据的电场传感器的音响设备(例如耳机),能够接收来自声音合成部14输出的信号而听到。如此,因为其它的使用者不能听到声音引导,保持了轿厢30内的安静,并且,对于需要声音引导的身体残疾者,能够进行适合的引导。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认证为操作呼叫登记装置11的按钮部12的使用者是身体残疾者的方法,虽然使用了将使用者作为媒介的人体通信,但是使用无线卡片认证身体残疾者等其它的方法也是可以的。并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作为示例进行提示,没有限定发明的范围的意图。上述新颖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的各种各样的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要点的范围内,能够进行种种省略、替换和改变。上述实施方式或者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或者要点的同时,包含于权利要求的范围中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的呼叫登记装置,是在乘梯处或者乘坐轿厢内设置,将乘梯处呼叫或者轿厢呼叫的登记信号向控制电梯的运行的运行控制部输出的电梯的呼叫登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按钮部,其具有登记用的操作按钮和认证特定的使用者的认证部;按钮输入控制部,其在由该按钮部的所述认证部认证了所述特定的使用者时输出按钮引导信号,并且在所述操作按钮被按下时对所述运行控制部输出登记信号;和在从该按钮输入控制部输出了按钮引导信号的情况下,输出关于所述操作按钮的声音引导的声音引导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呼叫登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输入控制部,在从由所述按钮部的所述认证部认证了所述特定的使用者开始的预定的一定时间内所述操作按钮被按下了的情况下,判断为所述特定的使用者按下了所述操作按钮,对所述运行控制部输出所述特定的使用者专用的登记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呼叫登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输入控制部,在从由所述按钮部的所述认证部认证了所述特定的使用者开始的预定的一定时间后所述操作按钮被按下了的情况下,或者在未认证所述特定的使用者而所述操作按钮被按下了的情况下,判断为所述特定的使用者以外的使用者按下了所述操作按钮,对所述运行控制部输出通常的登记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呼叫登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部具有的所述认证部,基于从所述特定的使用者所持有的发送部发送的特定的信号,认证操作所述按钮部的使用者是特定的使用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呼叫登记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声音引导部输出的声音引导,对应于所述操作按钮预先确定,包含表示目的层、开门、关门、紧急呼叫、上行呼叫、下行呼叫的声音引导中的至少一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呼叫登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的使用者是包含轮椅使用者、视觉残疾者的身体残疾者。
全文摘要
呼叫登记装置11包含具有登记用的按压式按钮开关16和认证特定的使用者的认证部19的按钮部12;由该按钮部12的认证部19认证了特定的使用者时输出按钮引导信号,并且在按压式按钮开关16被按下时对运行控制部10输出登记信号的按钮输入控制部13,在从该按钮输入控制部13输出了按钮引导信号的情况下,输出关于按压式按钮开关16的声音引导的声音引导部14,扬声器15。
文档编号B66B1/52GK102530662SQ20111034792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9日
发明者中村久仁子 申请人: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