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多边形结构式吸波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7548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正多边形结构式吸波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波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结构式吸波材料,可用于常规吸波用途和热成像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吸波材料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吸波材料正向性能稳定,厚度薄,重量轻,吸收强,制备简单等方向发展。常见的新型吸波材料主要有如下几种铁氧体,金属铁微粉,多晶铁纤维,乙炔炭黑,陶瓷材料,结构式吸波材料。它们的优缺点分别如下铁氧体,优点是吸收频带宽,吸收率高,缺点是密度大,使部件过重,并且高频效应也不太理想;金属铁微粉,优点是温度稳定性好,缺点是其抗氧化,抗酸碱能力差,低频吸收性能较差;多晶铁纤维,优点是密度较小,缺点是吸收率不够高;乙炔炭黑,优点是不仅能吸收电磁波,还能有效抑制红外辐射,缺点是高温抗氧化性差;陶瓷材料,优点是耐高温,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缺点是制备工艺较复杂;结构式吸波材料,优点是制备工艺简单成熟,使用常规的印制电路板技术即可完成,厚度较薄,通过调节尺寸可吸收任意频段的电磁波,而前面所述的吸波材料都只能吸收某一特定频段的电磁波,缺点是吸收频带较窄。结构式吸波材料最早由美国波士顿大学的N. I. Landy等人于2008年在 physicalreview letters, PRL 100,207402(2008)上发表了“完美超材料吸波体”,提出了一种较薄的结构式吸波材料,如图1所示,其结构正面为背部相连的开口金属环110,背面为金属长条130,中间为有耗介质120,通过使入射的电磁波在其中谐振并消耗,达到吸波的目的。但此种结构只能吸收单一极化角度的电磁波,并且吸波性能随电磁波入射角的变大迅速恶化,而且只有单一的吸波峰值点,这些都对其应用构成了极大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结构式吸波材料的不足,提出一种正多边形结构式吸波材料,以吸收任意极化角度的电磁波,展宽吸波入射角,增加吸波峰值点,扩宽其应用领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开口环谐振结构进行变形,使其有两个电磁谐振点,产生双频带吸波效果,并且采用对称结构,可吸收任意极化角度的电磁波。它采用双面覆铜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基板或无机陶瓷基板,该介质基板的正面为刻蚀的金属图案,背面作为全金属底板,其中金属图案由4条指向中心的金属线箭头和正多边形金属线框组成,正多边形金属线框的边数为大于3的偶数;该4条金属线箭头的顶端两条短线形成中间设有一个十字形缝隙的对称十字交叉结构,该正多边形金属线框与每条金属线箭头的中杆尾端连接。所述的每条指向中心的金属线箭头顶端的两条短线与中杆的夹角为Θ,且θ = 4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相对于现有结构式吸波材料,本实用新型通过金属线箭头组成的十字交叉对称结构可降低材料对入射波极化角度的敏感度,从而吸收任意极化角度的电磁波。(2)相对于现有结构式吸波材料,本实用新型通过相互连接的箭头顶端短杆、箭头主杆和金属线框,产生了较长的感应电流路径,使得整个结构的电尺寸较小,对入射波的入射角敏感度下降,展宽吸波入射角。(3)相对于现有结构式吸波材料,本实用新型通过箭头与箭头之间、箭头的短杆与金属线框之间的缝隙可使不同频段的电磁波产生谐振,从而产生两个吸波峰值点。(4)相对于现有结构式吸波材料,本实用新型的厚度的电尺寸小于现有技术的一半。

图1是N. I. Landy等人提出的完美超材料吸波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正多边形结构式吸波材料第一实施例结构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正多边形结构式吸波材料第二实施例结构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正多边形结构式吸波材料第三实施例结构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吸波率仿真结果;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吸波率随入射波的极化角变化仿真结果;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吸波率随入射波的入射角变化仿真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选用双面覆铜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介质基板,根据吸波频带所对应的波长,基板厚度选择为λ/68。该基板的一面刻蚀有金属图案210,另一面不刻蚀, 作为全金属底板230。金属图案210由4条指向中心的金属线箭头211和正四边形金属线框212组成,4条指向中心的金属线箭头211顶端两条短线211Β形成对称十字交叉结构, 该交叉结构的中间设有一个十字形缝隙213,每条金属线箭头211尾端都与正四边形金属线框212连接,其中正四边形金属线框212的周长为80 λ /100,金属箭头211顶端两条短线211Β、中杆211Α和金属线框212的线宽均为λ/120,十字形缝隙213的宽度为λ/180, 金属箭头211顶端两条短线211Β的长度均为55 λ /500,并且两条短线211Β不与金属线框 212接触。每条金属线箭头211顶端两条短线211Β与其中杆211Α的夹角θ = 45°。实施例2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选用双面覆铜的无机陶瓷介质基板,根据吸波频带所对应的波长,基板厚度选择为λ/48。该基板的一面刻蚀有金属图案310,另一面不刻蚀,作为全金属底板330。金属图案310由4条指向中心的金属线箭头311和正六边形金属线框312组成,4条指向中心的金属线箭头311顶端两条短线311Β形成对称十字交叉结构,该交叉结构的中间设有一个十字形缝隙313,每条金属线箭头311尾端都与正六边形金属线框312连接,其中正六边形金属线框312的周长为82 λ /100,金属箭头311顶端两条短线311Β、中杆 311Α和金属线框312的线宽均为λ/100,十字形缝隙313的宽度为λ/120,金属箭头311 顶端两条短线311Β的长度均为57 λ /500,并且两条短线311Β不与金属线框312接触。每条金属线箭头311顶端两条短线311Β与其中杆311Α的夹角θ = 45°。实施例3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选用双面覆铜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介质基板,根据吸波频带所对应的波长,基板厚度选择为λ/55。该基板的一面刻蚀有金属图案410,另一面不刻蚀, 作为全金属底板430。金属图案410由4条指向中心的金属线箭头411和周长为88 λ/100的正八边形金属线框412组成,4条指向中心的金属线箭头411顶端两条长度均为56 λ /500 的短线411Β形成对称十字交叉结构,该交叉结构的中间设有一个宽度为λ/140的十字形缝隙413,每条金属线箭头411顶端两条短线411Β与其中杆411Α的夹角θ =45°,且每条金属线箭头411的尾端与正八边形金属线框412连接,金属箭头411顶端两条短线411Β、 中杆411Α和金属线框412的线宽均为λ /110,并且两条短线411Β不与金属线框412接触。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可通过仿真结果进一步说明图5是本实用新型对实施例1的吸波率仿真结果,其中吸波率定义为 1-1S1112-1s21|2,式中Is11I为反射系数的模值,S21为透射系数的模值,当吸波率等于ι时表示既无反射也无透射,即电磁波被全部吸收。从图5中可看出,有两个吸波频带,且两个吸波峰值的吸波率都接近1,即电磁波的全吸收。图6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吸波率随入射波的极化角变化仿真结果,从图 6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对任意极化角度的电磁波都有很好的吸收效果。图7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吸波率随入射波的入射角变化仿真结果,从图 7中可以看出在0-60度的范围内,入射角的变化对本实用新型的吸波率影响不大。
权利要求1.一种正多边形结构式吸波材料,采用双面覆铜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基板或无机陶瓷基板,该介质基板(220)的正面为刻蚀的金属图案010),背面作为全金属底板030),其特征在于金属图案OlO)由4条指向中心的金属线箭头(211)和正多边形金属线框(212)组成,正多边形金属线框的边数为大于3的偶数;该4条金属线箭头的顶端两条短线OllB) 形成中间设有一个十字形缝隙013)的对称十字交叉结构,该正多边形金属线框与每条金属线箭头的中杆OllA)尾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多边形结构式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每条指向中心的金属线箭头顶端的两条短线OllB)与中杆Q11A)的夹角为θ,且θ = 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多边形结构式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介质基板(220)厚度为λ/68 λ/4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多边形结构式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正多边形金属线框 (212)周长为 80 λ /100 88 λ /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多边形结构式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金属线箭头(211) 顶端两条短线OllB)、中杆QllA)和正多边形金属线框012)的线宽均为λ/120 λ/100。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多边形结构式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十字形缝隙(213) 的宽度为λ/180 λ/1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多边形结构式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金属箭头011)顶端两条短线OllB)的长度均为55 λ /500 57 λ /50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正多边形结构式吸波材料。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只能吸收单一极化角度的电磁波、吸波入射角较窄并且只有一个吸波峰值点的缺点。它是由背面为全金属底板(230)和正面为刻蚀的金属图案(210)的介质基板构成,其中金属图案(210)由4条指向中心的金属线箭头(211)和边数大于3的偶数的正多边形金属线框(212)组成;该4条金属线箭头的顶端两条短线(211B)形成中间设有一个十字形缝隙(213)的对称十字交叉结构,且每条金属线箭头的中杆(211A)尾端与金属线框连接。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可吸收任意极化角度的电磁波,展宽吸波入射角,并且有两个吸波峰值点的优点。
文档编号G12B17/02GK202013748SQ201120122518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2日
发明者李龙, 杨阳 申请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