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触控面板的静电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触控面板测试用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的问世日渐取代了传统按钮、按键、开关等物理器件,成为ー种新颖的电气操控方式。而近年来触控面板发展迅猛,基于电阻、电容、压电等特性制成的触控面板层出不穷。然而目前触控面板的走线方式,带来了产品生产测试的难度,表现为在进行ESD测试时,大量的电荷无法及时排出,从而产生触控面板死机的现象。为此,在提高产品功能性 能的同时兼顾产品的静电防护性能,使其能顺利通过ESD测试,是当前的ー个主要努力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触控面板的静电防护结构,及时排泄堆积在布线上的电荷,确保在ESD测试时不会出现死机等现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触控面板的静电防护结构,其中所述触控面板包含相贴合的上层导电层与下层ITO玻璃,且所述上层导电层内的布线与所述下层ITO玻璃内的布线相互交错,形成触摸控制的复数个节点,上、下两层布线汇聚后外接软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防护结构为触控面板屏体四周内嵌设有的ー个金属防护圈,且所述金属防护圈的两端通过引线引入到软性电路板,继而连通至外接PCB板的接地端。本实用新型静电防护装置的应用,其显著优点如下I、无须增加任何元器件即可在保持高辨识度的功能下,杜绝因ESD难于排泄造成的死机或产品报废损失;2、在制程中方便实现,无需增加额外的作业エ序。
图I是本实用新型具有静电防护结构的触控面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ー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如图I所示,是本实用新型针对常规触控面板结构所作改进后的结构示意图。从图示可见,该触控面板的常规结构包含相贴合的上层导电层与下层ITO玻璃,且该上层导电层内的布线与该下层ITO玻璃内的布线相互交错,形成触摸控制的复数个节点,上、下两层布线汇聚后外接软性电路板4。而传统触控面板的操控原理便基于上述各节点或节点集合的导通实现。然而,为使触控感应辨识度进ー步提高,节点与相应的布线密度也大幅提升。功能性能得以提升的同时,触控面板产品在进行ESD测试时的死机风险也进ー步提高。为克服这ー缺陷,本实用新型对传统触控面板特别设计了静电防护结构,其为触控面板屏体I四周内嵌设有的ー个金属防护圈2,且该金属防护圈的两端从软性电路板4的部分针脚引出,连通至外接PCB板3的接地端。从而在触控面板产品进行ESD测试时,通过该金属防护圈能迅速将积聚在密集布线上的电荷引导带出,并进一歩通过软性电路板的引脚带出至外接PCB板的接地端。如此便可从根本上杜绝因ESD难于排泄造成的死机或产品报废损失,同时无须増加任何元器件即可保持高辨识度的功能。 当然,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触控面板的静电防护结构,其中所述触控面板包含相贴合的上层导电层与下层ITO玻璃,且所述上层导电层内的布线与所述下层ITO玻璃内的布线相互交错,形成触摸控制的复数个节点,上、下两层布线汇聚后外接软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防护结构为触控面板屏体四周内嵌设有的ー个金属防护圈,且所述金属防护圈的两端通过引线引入到软性电路板,继而连通至外接PCB板的接地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触控面板的静电防护结构,其中触控面板包含相贴合的上层导电层与下层ITO玻璃,且该上层导电层内的布线与所述下层ITO玻璃内的布线相互交错,形成触摸控制的复数个节点,上、下两层布线汇聚后外接软性电路板,其特别之处在于该静电防护结构为触控面板屏体四周内嵌设有的一个金属防护圈,且所述金属防护圈的两端通过引线引入到软性电路板,继而连通至外接PCB板的接地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静电防护装置,无须增加任何元器件即可在保持高辨识度的功能下,杜绝因ESD难于排泄造成的死机或产品报废损失;同时在制程中方便实现,无需增加额外的作业工序。
文档编号H05F3/02GK202453845SQ20112036985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7日
发明者杜秀兰, 陈伟, 黄良杰 申请人:利信光学(苏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