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农作物秸秆田间压块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农作物秸秆田间压块机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农作物秸秆粉碎压块机械。
技术背景[0002]每年的农收季节,秸秆回收比较困难,回收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秸秆蓬松度比较大, 收集后需要很大空间存储。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作物秸秆被抛洒于田间,这些秸秆大部分都被焚烧而浪费掉,秸秆的回收利用不仅响应了低碳环保的政府政策,而且给农民朋友带来一项额外的收入。现存的秸秆回收机器主要有秸秆打包机、打捆机等,这些机械都是利用简单的收集技术将秸秆打包或打捆,现存的秸秆回收机械主要存在以下缺点[0003]1、回收能力即工作效率有限。现存的大部分收集机械主要是简单的打包机、打捆机,机器规模小,效率低,收集后主要是农家炊用,少部分用于压块作为燃料。[0004]2、智能化程度低。一般的压块机大部分附着于农用机械上的,没有一个独立的机器系统,结构简单,几乎没有任何电控配置,需要较多的人力支持。[0005]3、现行很多压块机为了获得较大的压力采用液压式,如果要压块为较大秸秆块, 液压缸径就会增大,相应的油缸就会增大,油缸储油过多在运输过程中难免导致泄露,秸秆一旦污染,无论是作为燃料还是饲料,都会使严重影响使用。[0006]4、打包压块后需要额外的包装。打捆机在成捆后虽然实现机器捆扎,但效率低,压缩比小。一般压块机需要编织袋对压制成型的秸秆块进行保压,否则秸秆块会因为没有足够的成型力而松散开。发明内容[000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作物秸秆田间压块机,解决现有秸秆打包机、打捆机机器规模小,工作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000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农作物秸秆田间压块机,它包括压缩腔、推出腔、出料口,推出腔一端连接压缩腔,另一端连接出料口,所述压缩腔分为两个腔体,分别是一级压缩腔、二级压缩腔,二级压缩腔与推出腔连接,一级压缩腔与传送带连接,所述压缩腔、推出腔分别连接气缸。它还包括保压腔,其设置在出料口处,出料口与推出腔连接端长度加长,加长部分为保压腔。[000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农作物秸秆田间压块机,其有益效果在于,在不提高成本的情况下节省了人力,减少了人工劳动力,实现了绿色环保、节能减排。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11]图中标注[0012]1. 一级压缩腔;2. 二级压缩腔;3.推出腔;4.保压腔;5.出料口 ;6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参照附图,结合一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农作物秸秆田间压块机,进行详细的说明。[0014]实施例[0015]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农作物秸秆田间压块机,它外部连接高压空气压缩机,有效的避免了液压油的泄露带来的污染损失,采用PLC控制系统,运行稳定,配备了简单的操作系统后,对于设备的具体操作、错误的诊断以及各级参数的调节都变得简单易行。它包括压缩腔、推出腔3、出料口 5,推出腔3 —端连接压缩腔,另一端连接出料口 5,所述压缩腔分为两个腔体,分别是一级压缩腔1、二级压缩腔2,二级压缩腔2与推出腔3连接,一级压缩腔 1与传送带连接,所述压缩腔、推出腔分别连接气缸6。它还包括保压腔4,其设置在出料口 5处,出料口 5与推出腔3连接端长度加长,加长部分为保压腔4。[0016]回收后的秸秆由传送带输入压块机,进入一级压缩腔1,实现第一级压缩,第一级压缩比可调,随后进入二级压缩腔2,进行二级压缩,在此期间会将秸秆水分挤出,在压缩腔内要做排水处理,压缩过程完成后,秸秆块由推出腔3推至保压腔4内保压,经过保压处理的秸秆块即使没有辅助成型如编织袋、线绳的捆扎,也不会松散,保压一段时间后,由下一个秸秆块将此块秸秆块推出,由于粘合度不同,可以根据粘合度不同调节保压腔4的长度, 实现秸秆块的成块处理。
权利要求1.一种农作物秸秆田间压块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压缩腔、推出腔、出料口,推出腔一端连接压缩腔,另一端连接出料口,所述压缩腔分为两个腔体,分别是一级压缩腔、二级压缩腔,二级压缩腔与推出腔连接,一级压缩腔与传送带连接,所述压缩腔、推出腔分别连接气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秸秆田间压块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保压腔,其设置在出料口处,出料口与推出腔连接端长度加长,加长部分为保压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作物秸秆田间压块机,它包括压缩腔、推出腔、出料口,推出腔一端连接压缩腔,另一端连接出料口,所述压缩腔分为两个腔体,分别是一级压缩腔、二级压缩腔,二级压缩腔与推出腔连接,一级压缩腔与传送带连接,所述压缩腔、推出腔分别连接气缸。它还包括保压腔,其设置在出料口处,出料口与推出腔连接端长度加长,加长部分为保压腔。在不提高成本的情况下节省了人力,减少了人工劳动力,实现了绿色环保、节能减排。
文档编号B30B11/00GK202319008SQ20112042729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5日
发明者张凯斯 申请人:张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