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带式送料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零件安装装置中将被载带保持的电子零件向零件搭载机构的拾取位置供给的带式送料器。
背景技术:
作为零件安装装置的电子零件的供给装置,公知有带式送料器。该带式送料器通过对保持有电子零件的载带进行间歇地进给,将电子零件向零件安装机构的安装头的拾取位置供给。载带以上方被顶带密封的状态通过带进给机构沿设于带式送料器的主体部内的带行进路径被间距进给。而且,在拾取位置附近,在利用带剥离机构剥离顶带后,经由设于按压载带的上面侧并进行引导的按压部件的零件取出用的开口部,通过零件安装机构的安装头拾取。 保持电子零件的载带通常以卷绕于供给卷盘的状态被供给,在安装新的载带时,进行将从供给卷盘引出的载带从带取入部插入并在拾取位置设置于按压部件的下面侧的带安装作业。在该带安装作业中,需要进行以下复杂的操作,即,以使设于载带的进给孔与构成带进给机构的链轮的进给销正确卡合的状态,利用按压部件将载带从上方相对于带行进路径按压并设置于主体部。因载带薄且易挠曲,所以难以维持使进给孔与进给销卡合的状态,在带安装作业时,即使暂时使进给孔与进给销卡合,在将按压部件闭合而进行按压的操作的中途,载带也容易从卡合状态脱离。因此,目前公知有为了容易地进行带安装作业,而追加设置在闭合按压部件之前暂时地临时按压卡合状态的载带的预设置按压部件的构成的带式送料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在该专利文献例所示的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带行进路径中在链轮上游侧的位置临时按压载带,保持载带和链轮的卡合状态。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9-170833号公报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例所示的现有技术中,随着零件尺寸的微小化,带刚性进一步降低,结果,不能充分发挥保持载带和链轮的卡合状态的临时按压功能。即,在载带安装作业时,需要在拾取位置的跟前将被剥离的顶带向上游侧引导的操作,但如上所述,因载带极易挠曲,所以由于引导该顶带的操作而容易产生载带和链轮的卡合状态脱离的不良情况。因此,现有的带式送料器的载带的安装作业中不可避免地小心谨慎地反复进行非常细致的作业,希望改善作业性。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式送料器,可靠地维持载带安装作业时向链轮的卡合状态,能够提高作业性及作业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带式送料器,通过将载带向带进给方向间距进给,将电子零件向安装头的拾取位置供给,所述载带通过顶带将在凹部内收纳有所述电子零件的基带的上面密封,其中,具备链轮,其设有与以一定间距设于所述基带的的进给孔卡合的进给销;带进给机构,其通过使所述链轮间歇旋转,沿带行进路径对所述载带进行间距进给;剥离装置,其在设定于所述拾取位置的所述带进给方向上游侧的带剥离位置从基带剥离所述顶带;按压部件,其在所述带行进路径的包含所述拾取位置的规定范围内,从上面侧按压所述载带,在通过所述按压维持所述基带和链轮的卡合状态的按压位置和为了进行使所述进给孔与所述链轮卡合来安装载带的作业而解除所述按压的开放位置之间可位移地设置;限制部件,其配设于比所述带剥离位置更靠所述带进给方向的下游侧,设有将与所述链轮卡合的基带的一端部向带进给方向导入的导入部、位于被导入的基带的所述一端部的上方且防止该基带浮起的防浮起部。根据本实用新型,在比从基带剥离顶带的带剥离位置更靠下游侧的位置具备限制部件,该限制部件设有将与链轮卡合的基带的一端部导入带进给方向的导入部、和位于被导入的基带的一端部的上方并防止该基带浮起的防浮起部,由此,能够可靠地维持载带安装作业时向链轮的卡合状态,能够提高作业性及作业效率。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零件安装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零件安装装置的部分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带式送料器的构成说明图;图4(a)、(b)是安装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带式送料器的按压部件的动作说明图;图5(a)、(b)是安装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带式送料器的按压部件的形状说明图;图6(a) (C)是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带式送料器中限制载带的位置的限制部件的构成说明图;图7(a) (d)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带式送料器的载带的安装过程的工序说明图。标记说明I :零件安装装置3 :基板4 :零件供给部5:带式送料器5a :主体部5d :带行进路径8 :安装头8a:吸附嘴15 :载带15a :基带15b :零件袋15d :进给孔15e :顶带[0031]16:电子零件17 :带进给部19 :进给电动机20 :链轮20a :进给销21 :按压部件21e:引导面22:吸附开口部 22a :顶带剥离部25:销避让开口部26:限制部件26a:导入部26b:防浮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I、图2对在基板上安装电子零件的零件安装装置I的构成进行说明。零件安装装置I具有将半导体芯片等电子零件安装在基板上的功能,图2局部表示图I的A-A截面。在图I中,在基座Ia的中央沿X方向(基板搬送方向)配设有基板搬送机构2。基板搬送机构2对从上游侧搬入的基板3进行搬送并将其定位保持在为了执行零件安装作业而设定的安装台。基板搬送机构2为定位保持基板3的基板保持部。在基板搬送机构2的两侧方配置有零件供给部4,在各零件供给部4上并列设有多个带式送料器5。带式送料器5通过对保持有电子零件的载带进行间距进给,将电子零件向以下说明的零件安装机构的安装头的拾取位置供给。在基座Ia上面的两端部上配设有Y轴工作台6A、6B,在Y轴工作台6A、6B上架设有两台X轴工作台7A、7B。通过驱动Y轴工作台6A,X轴工作台7A向Y方向水平移动,通过驱动Y轴工作台6B,X轴工作台7B向Y方向水平移动。在X轴工作台7A、7B上分别安装有安装头8及与安装头8 一体地移动的基板识别照相机9。通过分别组合并驱动Y轴工作台6A、X轴工作台7A、Y轴工作台6B、X轴工作台7B,安装头8水平移动,利用吸附嘴8a (参照图2)从各零件供给部4拾取电子零件并安装在定位于基板搬送机构2的基板3上。Y轴工作台6A、X轴工作台7A、Y轴工作台6B、X轴工作台7B为使安装头8移动的头移动机构。与安装头8 一同在基板3上移动的基板识别照相机9对基板3进行拍摄并识别。另外,在从零件供给部4至基板搬送机构2的路径中配设有零件识别照相机10。从零件供给部4取出了电子零件的安装头8向定位于安装台的基板3移动时,通过使保持于吸附嘴8a的电子零件在零件识别照相机10的上方沿X方向移动,零件识别照相机10对保持于吸附嘴8a的电子零件进行拍摄。而且,通过用识别装置(图示省略)对拍摄结果进行识别处理,对被吸附嘴8a保持的状态的电子零件的位置进行识别,同时对电子零件的种类进行识另O。嘴保持部11以规定姿势收纳多种吸附嘴8a,安装头8通过在嘴保持部11进行存取并进行嘴更换动作,在安装头8中,根据作为对象的电子零件的种类进行嘴更换。对零件供给部4的构造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在零件供给部4设有用于安装多个带式送料器5的送料器基座4a。带式送料器5通过送料器安装用的台车12配置于零件供给部4,在台车12上设有用于保持以卷绕状态收纳载带15的带卷盘14的卷盘保持部13。卷盘保持部13具备用于旋转自如地保持带卷盘14的保持辊,通过使配置于零件供给部4的带卷盘14旋转,能够引出载带15。接着,参照图3、图4说明带式送料器5的构成及功能。如图3所示,带式送料器5具备主体部5a及从主体部5a的下面向下方凸设的安装部5b。在使主体部5a的下面沿送料器底座4a而安装带式送料器5的状态下,设于安装部5b的连接器部5c与送料器基座4a嵌合。由此,带式送料器5被固定安装于零件供给部4,同时带式送料器5与零件安装装置 的控制装置30电连接。在主体部5a的内部,对从带卷盘14引出并取入主体部5a内的载带15进行引导的带行进路径5d从主体部5a的后端部至前端部连续地设置。载带15的构成为,在构成带主体的纸制基带15a上,以规定间距设有收纳保持电子零件16的零件收纳用的凹部即零件袋15b及用于间距进给载带15的进给孔15d,另外,在与零件袋15b对应的部分设有从下面侧凸出的压纹部15c。为了防止电子零件16从零件袋15b脱落,基带15a的上面覆盖零件袋15b并由顶带15e密封。在主体部5a内设有用于间距进给载带15的带进给部17。带进给部17具备对设于带行进路径5d前端部的链轮20进行旋转驱动的进给电动机19及对进给电动机19进行控制的送料器控制部18。在带式送料器5安装于送料器基座4a的状态下,送料器控制部18与控制装置30连接。如图4所示,在链轮20上以一定间距设有与进给孔15d嵌合的进给销20a,在这些进给销20a与进给孔15d卡合的状态下,通过驱动进给电动机19,经由与传动轴19a结合的锥齿轮23使链轮20间歇旋转,载带15向下游侧(图3、图4中右侧)按间距进给。链轮20及进给电动机19设于主体部5a,构成通过在使链轮20的进给销20a与进给孔15d卡合的状态下使链轮20间歇旋转而以规定间距进给载带15的带进给机构。链轮20的跟前侧为利用安装头8的吸附嘴8a吸附取出零件袋15b内的电子零件16的拾取位置。在链轮20附近的主体部5a的上面侧,以轴支承销24为轴支点旋转自如地配设有按压部件21。在图4(a)所示的状态下,按压部件21在带行进路径5d的包含拾取位置的规定范围内,利用引导面21e(参照图5)从上面侧按压载带15而进行引导。该规定范围设定于为将载带15向吸附嘴8a的拾取位置引导且使进给孔15d与进给销20a正确卡合所需的范围。即,图4(a)所示的按压部件21的位置为从上侧按压载带15,利用引导面21e的按压维持基带15a的进给孔15d和链轮20的进给销20a的卡合状态的按压位置。另外,如图4(b)所示,在使按压部件21以轴支承销24为轴支点向箭头标记a方向转动的状态下,在带行进路径5d中将链轮20的上方开放。由此,操作者对载带15进行操作而成为可进行使进给销20a和进给孔15d卡合的带安装作业的状态。S卩,图4(b)所示的按压部件21的位置成为为了进行使基带15a的进给孔15d与链轮20的进给销20a卡合来安装载带15的作业而解除按压部件21的按压的开放位置。而且,通过使按压部件21绕轴支承销24旋转,按压部件21在上述按压位置和开放位置之间可位移地构成。[0056]在按压部件21上,对应吸附嘴8a的拾取位置设有吸附开口部22。吸附开口部22的上游端为用于剥离顶带15e的顶带剥离部22a(同时参照图5)。S卩,载带15在按压部件21的下方行进的过程中,通过使顶带15e绕顶带剥离部22a旋转并向上游侧引出,在拾取位置的上游侧的带剥离位置(顶带剥离部22a的位置)将顶带15e从基带15a剥离并使其向上游侧折返。折返的顶带15e通过顶带进给机构(图示省略)被送入设于主体部5a内的带回收部内并进行回收。由此,零件袋15b内的电子零件16在吸附开口部22向上方露出,成为可通过吸附嘴8a进行取出的状态。设于吸附开口部22的顶带剥离部22a及顶带进给机构为在设定于拾取位置的带进给方向的上游侧的带剥离位置将顶带15e从基带15a剥离的剥
离装置。在主体部5a上面的带行进路径5d中,在比上述带剥离位置更靠带进给方向的下游侧,在相当于链轮20顶部的位置配设有限制部件26。限制部件26具有维持基带15a和进给销20a的卡合状态的功能,在将图4 (a)所示的按压部件21闭合的状态下,限制部件26经由设于按压部件21的部件避让部22b (参照图5)从按压部件21的上面向上方突出。·参照图5对按压部件21的详细形状进行说明。如图5(a)中A-A截面所示,按压部件21以具有下方开口的矩形的框形状截面、即侧面部21b从水平的上面部21a的两侧端向下方延伸的截面形状的纵长部件为主体。上面部21a的背面为从上侧按压载带15的上面并进行引导的引导面21e。在吸附开口部22的下游侧,与主体部5a的链轮20的位置对应,在图4(a)所示的安装状态下,为了避免与链轮20的进给销20a干涉,设有用于销避让而开设的销避让开口部25。另外,与销避让开口部25并列,用于避免与图4所示的限制部件26干涉的部件避让部22b与吸附开口部22连续设置。如图5(b)所示,按压部件21上游侧(图5中,左侧)的前端部为侧面部21b向下方延伸的轴支承部21c,通过利用轴支承销24(参照图4)轴支承设于轴支承部21c的轴孔21d,按压部件21相对于主体部5a开闭自如地结合。而且,在相对于主体部5a闭合按压部件21的状态、即使按压部件21绕轴支承销24转动并覆盖主体部5a上方的状态下,按压部件21的侧面部21b位于主体部5a的侧面,对载带15的宽度方向进行引导,并且设于上面部21a背面的引导面21e位于沿带行进路径5d进给的载带15的上面,从上侧按压该载带15并在上面进行引导(参照图7 (C))。接着,参照图6、图7对限制部件26的构成及功能进行说明。图6(a)表示(b)的B向视,图6(b)表示图6(a)的C-C截面。如该各图所示,在主体部5a上沿长度方向设有槽部5e,进而在配设有链轮20的范围内设有将主体部5a的一部分切除的切口部5f,防止与链轮20的位置干涉。在槽部5e内,根据成为供给对象的载带15的宽度尺寸及种类,安装有在带进给时从下方支承载带15的第一夹具27a、第二夹具27b。第一夹具27a、第二夹具27b与主体部5a的宽度尺寸相比,用于以宽度相对小的种类的载带15为对象的情况,第一夹具27a从下面侧支承载带15的基带15a的一端部,第二夹具27b从下面侧支承压纹部15c (参照图7)。在第一夹具27a上利用螺栓等固定装置预先固定有限制部件26,在将第一夹具27a安装于槽部5e的状态下,限制部件26位于链轮20的侧方。在此,在链轮20和限制部件26夹持载带15中处于支承压纹部15c的位置的第二夹具27b的位置配置有限制部件26。图6 (c)表示限制部件26的形状及载带15在带行进路径5d上进行带进给的状态的载带15和链轮20、限制部件26的位置关系。载带15在到达限制部件26之前的带剥离位置将顶带15e剥离并仅成为基带15a的状态下到达限制部件26。限制部件26俯视观察时在长方形的矩形块中设有沿纵长方向贯通的矩形切口,将该部分作为向带进给方向导入与链轮20卡合的基带15a的零件袋15b侧的一端部的导入部26a。在限制部件26中,在导入部26a的带进给方向的上游侧设有将侧面及上面锥形地倒角而容易地从带进给方向导入基带15a的锥形部。在基带15a的零件袋15b侧的一端部被导入导入部26a的状态下,设有导入部26a后未切槽而剩余的上部(符号26b所示)位于该一端部的上方。因此,在进给孔15d与链轮20的进给销20a卡合的状态的基带15a的一端部被导入导入部26a的状态下,基带15a限制宽度方向的移动,并且零件袋15b侧的一端部通过位于上方的上部(符号26b)限制向上 方的浮起。即,在限制部件26中符号26b表示的上部位于被导入的基带15a的压纹部15c侧的一端部的上方,作为防止该基带15a浮起的防浮起部26b而发挥作用。在此,参照图7对在带送料器5中安装载带15的带安装作业的载带15的位置限制进行说明。图7(a)表示在如图4(b)所示地使按压部件21位于开放位置的状态下,从下游侧沿带行进路径5d引导载带15,使前端部附近的基带15a与链轮20卡合并导入限制部件26的状态。在此,操作者通过操作载带15,将基带15a的压纹部15c侧的一端部导入限制部件26的导入部26a,并且使进给销20a与进给孔15d卡合。由此,如图7(b)所示,成为在导入部26a内,基带15a由第一夹具27a从下面侧支承,压纹部15c由第二夹具27b从下面侧支承的状态。这时,防浮起部26b位于基带15a的压纹部15c侧的一端部的上方,因此,即使处于使载带15位移的外力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基带15a的浮起也可以通过防浮起部26b来防止。因此,在执行将从基带15a的最前部剥离的顶带15e向上方引导而通过吸附开口部22的取回作业的情况等、对基带15a作用向上的力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基带15a和链轮20的卡合状态脱离的不良情况。这时,限制部件26位于距剥离顶带15e的带剥离位置的下游侧,因此,可有效地防止将顶带15e向上方提升时的力造成的基带15a的浮起。之后,通过使按压部件21转动而位移到图4(a)所示的按压位置,如图7 (c)、(d)所示,基带15a成为被引导面21e从上面侧按压,由侧面部21b从两侧面侧引导的状态。此时,限制部件26经由设于按压部件21的上面部21a的部件避让部22b,不产生与按压部件21的干涉而向上方突出。而且,载带15通常以由限制部件26对基带15a的压纹部15c侧的一端部进行位置限制的状态进行带进给。如上述说明,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带式送料器5中,在比从基带15a剥离顶带15e的带剥离位置更靠下游侧的位置配设有限制部件26,该限制部件26设有向带进给方向导入与链轮20卡合的基带15a的一端部的导入部26a、和位于被导入的基带15a的一端部的上方并防止该基带15a浮起的防浮起部26b。由此,在以使按压部件21向开放位置移动的状态进行的载带15的安装作业中,能够可靠地维持基带15a的进给孔15d和链轮20的进给销20a的卡合状态,排除基带15a和进给销20a的卡合状态脱离的不良现象,能够提高作业性及作业效率。[0071]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实用新型的带式送料器具 有可靠地维持载带安装作业时向链轮的卡合状态,能够提高作业性及作业效率的效果,在从带式送料器取出电子零件并安装于基板的零件安装领域是有用的。
权利要求1.一种带式送料器,通过将载带向带进给方向间距进给,将电子零件向安装头的拾取位置供给,所述载带通过顶带将在凹部内收纳有所述电子零件的基带的上面密封,其特征在于,具备 链轮,其设有与以一定间距设于所述基带的的进给孔卡合的进给销; 带进给机构,其通过使所述链轮间歇旋转,沿带行进路径对所述载带进行间距进给; 剥离装置,其在设定于所述拾取位置的所述带进给方向上游侧的带剥离位置从基带剥离所述顶带; 按压部件,其在所述带行进路径的包含所述拾取位置的规定范围内,从上面侧按压所述载带,在按压位置和开放位置之间可位移地设置,所述按压位置是通过所述按压维持所述基带和链轮的卡合状态的位置,所述开放位置是为了进行使所述进给孔与所述链轮卡合来安装载带的作业而解除所述按压的位置;限制部件,其配设于比所述带剥离位置更靠所述带进给方向的下游侧,设有将与所述链轮卡合的基带的一端部向带进给方向导入的导入部、位于被导入的基带的所述一端部的上方且防止该基带浮起的防浮起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式送料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件位于所述链轮的侧方而设置。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带式送料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件将所述防浮起部配设在防止所述基带的所述凹部侧的一端部浮起的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式送料器,能够可靠地维持载带安装作业时向链轮的卡合状态,提高作业性及作业效率。在设于带式送料器的主体部(5a)的带行进路径(5d)中,在比利用顶带剥离部(22a)从基带(15a)剥离顶带(15e)的带剥离位置更靠下游侧的链轮(20)的侧方配设限制部件(26),该限制部件(26)设有将与链轮(20)卡合的基带(15a)一端部向带进给方向导入的导入部(26a)、和位于被导入的基带(15a)的压纹部(15c)侧的一端部的上方并防止该基带(15a)浮起的防浮起部(26b)。
文档编号H05K13/02GK202565666SQ20122015419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2日
发明者佐野智则, 东直树, 日吉正宜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