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83146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顶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玻璃等脆性材料深加工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顶起装置。
背景技术
在陶瓷、玻璃等脆性材料加工预处理工艺中,对于脆性材料需要进行传递和输送,然后目前所采用的均是人工的方式进行传递和输送,这样不仅劳动量大,而且由于人为的疏忽很容易造成材料的破损,带来不必要的成本输出,没有一个很好的机械设备来替代人工环节,难以满足加工要求。因此,研制一种新型的顶起装置已为亟待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起装置,以解决传递和输送过程中的人力消耗速度慢、不必要的损耗等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顶起装置包括气缸,气缸上设置有气缸下导轨座和气缸上导轨座,气缸下导轨座与气缸上导轨座之间通过光轴连接,气缸上导轨座上设置有支撑架,气缸下导轨座与气缸上导轨座之间还设置有气缸滑块,气缸的活塞杆与气缸滑块相连,气缸滑块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垫块。进一步地,支撑架包括横杆、立杆和立杆盖,立杆设置在横杆上,立杆一端与横杆连接另一端连接立杆盖。进一步地,垫块设置在气缸滑块与横杆之间。进一步地,气缸下导轨座与气`缸上导轨座之间设置有两根光轴,气缸滑块与横杆之间设置有两块垫块,两根光轴处于两块垫块之间。进一步地,立杆在横杆上竖向设置。进一步地,多根立杆等间距分布在横杆上。进一步地,垫块上下端面分别与支撑架和气缸滑块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地,气缸滑块在光轴上滑动。进一步地,气缸推动气缸滑块在光轴上滑动,通过垫块的连接作用使支撑架上下移动。进一步地,顶起装置上的气缸下导轨座安装在固定架上。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a、减少传递和输送过程中的人工环节、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实现纯机械化的完成脆性材料的顶起工作,机械化的实现竖向输送以及竖向定位。适用于各种脆性材料的输送以及竖向定位;采用气缸下导轨座、气缸上导轨座、支撑架及其之间的气缸活塞杆、气缸滑块和垫块实现多级的上举支撑,各部分分担上部重力,输送的上举力更加平稳,不至于使得脆性材料由于外力而破裂。b、可以处理各种脆性材料(具有在如拉伸、冲击等外力作用下仅产生很小的变形即破坏断裂的性质),包括陶瓷、石材、玻璃等规则或者较规则的板材或者块料。C、支撑架采用立杆设置在横杆上立杆一端与横杆连接另一端连接立杆盖的结构形式,能够均匀的分散上部构件的重力,并且采用立杆盖的设计不仅便于更换,而且可以依据上部待顶起构件的材质特性以及后续加工项目选择不同类型、不同接触面的立杆盖,以满足不同不同的需要,适应性更广。d、采用多根立杆等间距分布在横杆上,能够将上部待顶起构件的重力分散得更小更均匀,以减少下部气缸的压力,能够以很小力顶起更重的结构。e、上下结构采用紧固连接以及底部气缸下导轨座固定支撑的结构设计,让整体结构稳定性更好。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顶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图1是本发 明优选实施例的顶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顶起装置包括气缸1,气缸I上设置有气缸下 导轨座2和气缸上导轨座3,气缸下导轨座2与气缸上导轨座3之间通过光轴4连接,气缸上导轨座3上设置有支撑架5,气缸下导轨座2与气缸上导轨座3之间还设置有气缸滑块6,气缸I的活塞杆7与气缸滑块6相连,气缸滑块6与支撑架5之间设置有垫块8,支撑架5包括横杆9、立杆10和立杆盖11,立杆10设置在横杆9上,立杆10 —端与横杆9连接另一端连接立杆盖11,垫块8设置在气缸滑块6与横杆9之间,气缸下导轨座2与气缸上导轨座3之间设置有两根光轴4,气缸滑块6与横杆9之间设置有两块垫块8,两根光轴4处于两块垫块8之间,立杆10在横杆9上竖向设置,多根立杆10等间距分布在横杆9上,垫块8上下端面分别与支撑架5和气缸滑块6通过螺栓连接,气缸滑块6在光轴4上滑动,气缸I推动气缸滑块6在光轴4上滑动,通过垫块8的连接作用使支撑架5上下移动,顶起装置上的气缸下导轨座2安装在固定架上。这样,减少传递和输送过程中的人工环节、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实现纯机械化的完成脆性材料的顶起工作,机械化的实现竖向输送以及竖向定位。适用于各种脆性材料的输送以及竖向定位;采用气缸下导轨座2、气缸上导轨座3、支撑架5及其之间的气缸的活塞杆7、气缸滑块6和垫块8实现多级的上举支撑,各部分分担上部重力,输送的上举力更加平稳,不至于使得脆性材料由于外力而破裂。支撑架5采用立杆10设置在横杆9上立杆10 —端与横杆9连接另一端连接立杆盖11的结构形式,能够均匀的分散上部构件的重力,并且采用立杆盖11的设计不仅便于更换,而且可以依据上部待顶起构件的材质特性以及后续加工项目选择不同类型、不同接触面的立杆盖,以满足不同不同的需要,适应性更广。采用多根立杆10等间距分布在横杆9上,能够将上部待顶起构件的重力分散得更小更均匀,以减少下部气缸I的压力,能够以很小力顶起更重的结构。上下结构采用紧固连接以及底部气缸下导轨座2固定支撑的结构设计,让整体结构稳定性更好。其还在于,立杆盖11为活动可拆卸部件。这样便于立杆盖的更换,以适应不同待顶起构件的特性需求以及装置损坏维护等的更换需求。其还在于,立杆盖11上表面为橡胶、树脂、海绵或软塑料等摩擦大、质地柔软的材料;或者立杆盖11为带下部带弹簧的平板构件、表面带突起结构的构件。这样立杆盖不仅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得待顶起构件受到的外力降低,减少待顶起构件的破坏几率,而且增大了与待顶起构件间的摩擦力,减少待顶起构件的水平位移。其还在于,立杆10为中空杆。立杆10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或者圆形。立杆10为柱体、台体或者类似柱体的结构或者类似台体的结构。不同截面、形状的立杆其受力性能会有所不同,采用空心杆的结构设计不仅减少了装置的材料成本,而且空心杆的竖向承载力好;而采用上小下大的台体结构,其承载力是最好的,能够承受的质量更大的构件。其还在于,立杆10固连在横杆9上,或者立杆10与横杆9 一体成型。这样整体性更好,在进行顶起操作的时候稳定性更好。气缸下导轨座2安装在固定架的固定底架上,气缸I则固定在气缸下导轨座2上,两根光轴4上下端部分别与气缸下导轨座2和气缸上下导轨座3连接,气缸I活塞则和顶起气缸滑块6固连,两根垫块8上下端面分别与支撑架5和气缸滑块6通过螺栓连接,支撑架5由横杆9、立杆10和立杆盖11等组成,实施时,立杆盖11上表面托住待顶起构件,气缸I推动气缸滑块6在两根光轴4上滑动,通过两根垫块8的连接作用使支撑架5上下移动,从而达到顶起待顶起构件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顶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I),所述气缸(I)上设置有气缸下导轨座(2)和 气缸上导轨座(3), 所述气缸下导轨座(2)与所述气缸上导轨座(3)之间通过光轴(4)连接, 所述气缸上导轨座(3)上设置有支撑架(5), 所述气缸下导轨座(2)与所述气缸上导轨座(3)之间还设置有气缸滑块(6), 所述气缸(I)的活塞杆(7)与所述气缸滑块(6)相连, 所述气缸滑块(6)与所述支撑架(5)之间设置有垫块(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包括横杆(9)、立杆(10) 和立杆盖(11), 所述立杆(10)设置在所述横杆(9)上, 所述立杆(10) —端与所述横杆(9)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立杆盖(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8)设置在所述气缸滑块(6)与所述横杆(9)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下导轨座(2)与所述气缸上导轨座(3)之间设置有两根所述光轴(4), 所述气缸滑块(6)与所述横杆(9)之间设置有两块所述垫块(8), 两根所述光轴(4)处于两块所述垫块(8)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0)在所述横杆(9)上竖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起装置,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立杆(10)等间距分布在所述横杆(9)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顶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8)的上下端面分别与所述支撑架(5)和所述气缸滑块(6)通过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顶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滑块(6)在所述光轴(4)上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顶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I)推动所述气缸滑块(6)在所述光轴(4)上滑动,通过所述垫块(8)的连接驱动所述支撑架(5)上下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顶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装置上的所述气缸下导轨座(2)安装在固定架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起装置包括气缸,气缸上设置有气缸下导轨座和气缸上导轨座,气缸下导轨座与气缸上导轨座之间通过光轴连接,气缸上导轨座上设置有支撑架,气缸下导轨座与气缸上导轨座之间还设置有气缸滑块,气缸的活塞杆与气缸滑块相连,气缸滑块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垫块。减少传递和输送过程中的人工环节、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实现纯机械化的完成脆性材料的顶起工作。适用于各种脆性材料的输送。
文档编号B66F3/25GK103241677SQ20131016583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8日
发明者黎水平, 谢寄彪, 兰义军 申请人:武汉理工大学, 湖南三星磊洋玻璃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