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作业车的副支臂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074828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高空作业车的副支臂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空作业车的副支臂装置(70),其包括,以沿水平方向的第一摇动销(72a)为中心自由摇动地安装于转动体(71)的第一副支臂支撑部件(72);和以垂直于所述第一摇动销72a的第二摇动销(73a)为中心自由摇动地安装于第一副支臂支撑部件72的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可设定为收容姿态,收容姿态为,使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相对第一副支臂支撑部件(72)摇动至与所述第一摇动销(72a)大致平行的位置,并且,摇动第一副支臂支撑部件(72),以使副支臂部件(74)位于作业台(40)侧方。
【专利说明】高空作业车的副支臂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空作业车的副支臂装置,其与作业台一起被设置于设在车体上的支臂的前端部。
【背景技术】
[0002]已知用于在希望的高空位置作业的高空作业车具有:至少可上下动作地安装于车体上的支臂;经作业台支撑部件安装于该支臂前端部的作业台;和设置于作业台支撑部件的上部的副支臂装置。副支臂具有,可水平转动地设置于作业台支撑部件上部的转动部;安装于该转动部的副支臂支撑部件;和安装于副支臂支撑部件上端部的副支臂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上述副支臂装置还具有绞车机构,利用该绞车机构对绕过副支臂部件前端的滑轮的绳索进行卷绕和放出,而可用于对作业用的部件等进行吊装作业。另外,在间接带电作业中,副支臂装置用于临时支撑架设于电柱间的电线。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第2001 - 1719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副支臂装置被设置位于比作业台靠上方的位置。因此,为了避免在高空作业车行驶时副支臂装置与其他物体接触而损坏,提出了如下高空作业车,与作业台大致相同的高度而收容付支臂装置,可在将副支臂安装于支臂的前端部的状态下行驶。但是,因为副支臂装置有很大重量,在采用作业人员手动进行副支臂装置收容作业的方式时,该收容作业耗费体力,因此存在作业人员负担重且作业性差的问题。另外,在采用利用油压或电动执行装置收容副支臂装置的结构时,需要对配置该执行装置的空间及驱动电路等进行重新设计,存在副支臂装置的大型化且成本高的问题。
[0007]本发明有鉴于上述课题而进行,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空作业车的副支臂装置,其结构简单,并且作业人员可利用简单的操作进行收容。
[0008]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副支臂装置,在具有至少可上下动作地设置于车体的支臂、和利用作业台支撑部件(例如,实施方式的垂直柱32和作业台支架38)安装于所述支臂前端部的作业台的高空作业车上,被设置于所述作业台支撑部件的上部,具有,转动部件(例如,实施方式的转动体71):其可水平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作业台支撑部件;和第一摇动部件(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副支臂部件72):其以在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摇动轴(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摇动销72a)为中心,可自由摇动地安装于所述转动部件;和第二摇动部件(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二副支臂部件73):其以垂直于所述第一摇动轴的第二摇动轴(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二摇动销73a)为中心,自由摇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摇动部件;和长条形的副支臂部件:其与第二摇动轴大致平行延伸,安装于所述第二摇动部件的前端部,其结构可设定为作业姿态和收容姿态,作业姿态:使所述第二摇动部件相对所述第一摇动部件摇动至沿着与所述第一摇动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位置;收容姿态:使所述转动部件相对所述作业台支撑部件转动,以使处于所述作业姿态的所述副支臂部件的前端部朝向所述作业台的前端侦牝使所述第二摇动部件相对所述第一摇动部件摇动至与所述第一摇动轴大致平行延伸的位置,并且使所述第一摇动部件摇动至使所述副支臂部件位于所述作业台侧方的位置。
[0009]在上述结构的副支臂装置中,所述第一摇动部件可利用油压或电动执行装置(例如,实施方式的摇动缸77)相对所述转动部件摇动,所述第二摇动部件可手动地相对所述第一摇动部件摇动,并具有固定保持单元(例如,实施方式的锁紧销80和锁紧销插入孔81、82、84),其可将所述第二摇动部件分别固定保持于,所述作业姿态下的所述第二摇动部件的摇动位置,和所述收容姿态下的所述第二摇动部件的摇动位置。
[0010]另外,在上述结构的副支臂装置中,具有绞车机构:其对绕过设于所述副支臂部件的前端部的滑轮的绳索进行卷绕和放出;警报单元(例如,实施方式的控制器50的警报部52等):,在所述作业姿态下,仅当由所述固定保持单元固定保持所述第二摇动部件的摇动位置时,允许所述绞车机构动作;在未由所述固定保持单元固定保持所述第二摇动部件的摇动位置的状态下,在操作使所述绞车机构动作的绞车操作装置时发出警报。
[0011]另外,在处于所述收容姿态,未由所述固定保持单元固定保持所述第二摇动部件的摇动位置的状态下,在做出使所述高空作业车行驶的行驶操作时,所述警报单元发出警报。
[0012]另外,在上述结构的副支臂装置中,所述作业台可利用油压或电动执行结构(例如,实施方式的作业台升降装置36 (升降缸37)),相对所述作业台支撑部件在上下方向移动,设定所述第一和第二摇动部件的尺寸,以使在所述作业台相对所述作业台支撑部件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时,所述作业台和处于所述作业姿态的所述副支臂部件不发生碰撞。
[0013]另外,在上述结构的副支臂装置中,所述作业台经所述作业台支撑部件可在水平面内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臂的前端部,所述转动部件与所述作业台的转轴同轴,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作业台支撑部件,具有切换连动状态和非连动状态的切换单元(例如,实施方式的切换装置100),在连动状态下,所述转动部件与所述作业台支撑部件结合,所述副支臂装置与所述作业台一起转动,在非连动状态下,解除所述转动部件与所述作业台支撑部件的结合,所述副支臂装置可与所述作业台相对转动。
[0014]另外,在上述结构的副支臂装置中,具有使所述转动部件转动的转动驱动装置,所述切换单元在所述非连动状态下切换自由转动状态和驱动转动状态,在自由转动状态下,不将所述转动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转动部件,所述副支臂装置可自由转动,在驱动转动状态下,所述转动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转动部件,使所述副支臂装置在所述转动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作用下转动。
[0015]根据本发明的副支臂装置,由于分别利用能够以互相垂直的第一和第二摇动销为中心摇动的第一和第二摇动部件,来构成支撑副支臂部件的支撑部件,因此仅使第二摇动部件相对第一摇动部件摇动,就能够使副支臂部件成为位于作业台的侧方的收容姿态。通过如上所述的简单的操作,可以收容副支臂装置,在该收容姿态下,因为可以将副支臂装置的高度位置控制在与作业台的上端部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可以在将副支臂装置安装于支臂的前端部的状态下行驶高空作业车。
[0016]另外,可利用油压或电动执行装置使第一摇动部件摇动,并可手动使第二摇动部件相对第一摇动部件摇动,因此,利用所述执行装置使第一摇动部件向下摇动,使第二摇动部件保持大致水平延伸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作业人员手动使第二摇动部件相对第一摇动部件摇动(水平转动),并利用所述执行装置,使第一摇动部件向上摇动,可使副支臂装置成为收容姿态。此时,作业人员只在大致水平面内摇动(转动)第二摇动部件,因此,即使第二摇动部件和副支臂部件重量大,也不会对作业人员造成很大的负担,可以手动摇动第二摇动部件至收容姿态。
[0017]另外,在作业姿态下,仅当由固定保持单元固定保持第二摇动部件的摇动位置时,允许绞车机构动作;在未由固定保持单元固定保持第二摇动部件的摇动位置的状态下,在进行绞车机构的动作操作时做出警报动作,即,可以防止在副支臂装置未被设定为正确的作业姿态的状态下,不经意地使用绞车机构进行作业,提高上述作业的安全性。
[0018]另外,在处于收容姿态,未由固定保持单元固定保持第二摇动部件的摇动位置的状态下,在做出使高空作业车行驶的行驶操作时,警报单元发出警报,即,可以防止因未注意到副支臂装置未被设定于正确的收容姿态的状态,而行驶高空作业车,可以提高上述作业的安全性。
[0019]另外,利用油压或电动执行装置使作业台可相对作业台支撑部件上下移动,并设定第一和第二摇动部件的尺寸,以使在使作业台上下移动时,作业台与处于作业姿态的副支臂部件不发生碰撞,由此,在使作业台在上下方向移动时,副支臂装置不会妨碍作业台上下移动。
[0020]另外,利用切换单元使转动部件和作业台支撑部件结合,而使副支臂装置与作业台一起转动,而切换至连动状态,由此,可在保持收容副支臂装置的在收容的状态下,使作业台摇摆动作。因此,因为在不使用副支臂装置时,可维持收容的状态进行高空作业,可提高副支臂装置的作业性,使用便利。
[0021]另外,在将切换单元切换至可使副支臂装置相对作业台转动的非连动状态下时,可切换至,副支臂装置可自由转动的自由转动状态,和利用转动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使副支臂装置转动的驱动转动状态,由此,可利用一个切换单元使副支臂装置与作业台连动,以及与转动驱动装置连接。由于只有一个切换部,所以消除了在设置有多个切换操作部时作业人员不知该操作哪个操作部的迷惑。另外,如上所述由于不仅切换与作业台连动,还可切换为作业人员可手动转动的状态,和可利用转动驱动装置转动的状态,因此可以根据此时的作业,选择适合的转动方法来作业,进一步提高副支臂装置的作业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具有本发明的副支臂装置的高空作业车的侧视图。
[0023]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副支臂装置的侧视图。
[0024]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副支臂装置的立体图。
[0025]图4为表示上述高空作业车的驱动结构的框图。
[0026]图5 Ca)和(b)为表示作业台移动到最上方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0027]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副支臂装置从作业姿态到收容姿态的顺序的立体图。
[0028]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副支臂装置的姿态保持用的锁紧销的立体图。
[0029]图8为表示上述锁紧销的拔出操作防止用的壳体部件的立体图。[0030]图9为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副支臂装置的转动驱动装置和切换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0031]图10为表示通过上述转动驱动装置和切换装置的连动状态的立体图。
[0032]图11为表示通过上述转动驱动装置和切换装置的非连动状态的立体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I 高空作业车
[0035]2 车体
[0036]30 支臂
[0037]32垂直柱(作业台支撑部件)
[0038]35作业台支架(作业台支撑部件)
[0039]40作业台
[0040]50控制器
[0041]52警报部(警报单元)
[0042]70副支臂装置
[0043]71转动体(转动部件)
[0044]72第一副支臂支撑部件(第一摇动部件)
[0045]72a第一摇动销(第一摇动轴)
[0046]73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第二摇动部件)
[0047]73a第二摇动销(第二摇动轴)
[0048]74副支臂部件
[0049]75绞车机构
[0050]80锁紧销(固定保持单元)
[0051]81、82、84锁紧销插入孔(固定保持单元)
[0052]100切换装置
[0053]101限位板
[0054]102限位部件
[0055]103连动切换销
[0056]104驱动切换销
[0057]106齿轮支架
[0058]110连接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59]以下,参照【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副支臂装置的高空作业车I。高空作业车I以卡车为基础,在车体2的前部有驾驶室7,可利用配置在车体2前后侧的左右一对的前轮5f和后轮5r行驶。车体2包括,由车底盘和安装于车底盘的副车架形成的车架。
[0060]在车体2的前后设置有左右一对的前支腿IOf和后支腿10r,其用于,在利用后述框架30进行高空作业时,顶起车辆使车辆稳定。前后支腿IOf、10r,可在设置于内部的支腿油缸11的驱动下向下方伸长,顶起并支撑车体2,使得车辆稳定。车体2还设置有支腿操作装置15 (参照图4),其具有对各支腿10f、10r动作进行操作的操作杆等。
[0061]在车体2的驾驶室7后方的架装区域的前部设置有可在旋转马达24的驱动下水平旋转的旋转台20。在从该旋转台20向上方延伸的支柱21、21,利用座架销22安装有可在上下方向自由摇动(升降自由)的支臂30。在车体2的架装区域上方左右侧,配置有用于收容作业工具及作业器材等的多个工具箱26。
[0062]以嵌套方式对利用座架销22自由升降地安装于支柱21、21的基端支臂30a、中间支臂30b和前端支臂30c进行组合而构成支臂30。对于支臂30,通过驱动设置于其内部的伸缩缸31而可使支臂30在长边方向上做伸缩动作。另外,对于支臂30,通过驱动跨设于基端支臂30a和支柱21之间的升降缸23而可使其在上下的平面内做升降动作。
[0063]在前端支臂30c的前端部,如图2和图3所示,可利用摇动销33在上下方向自由摇动地安装有垂直柱32。利用跨设在与前端支臂30c前端部之间的上部调平油缸(图中未表示)和跨设于基端支臂30a与支柱21之间的下部调平油缸25 (参照图1)对垂直柱32进行摇动控制(调平控制),使其无论支臂30的升降角度如何,总是保持垂直姿态。
[0064]作业台支架38可与垂直柱32相对转动(可水平转动)地安装于垂直柱32的上部,利用作业台升降装置36将箱状的作业台40安装于该作业台支架38的侧部。垂直柱32的上部和作业台支架38通过壳体35覆盖其周边。摇摆马达34设置于壳体35的内部,通过驱动摇摆马达34利用由图中未表示的蜗齿和齿轮等形成的转动传动机构,可以使得作业台支架38和作业台40绕垂直柱32水平转动(摇摆动作)。
[0065]如上所述,由于垂直柱32被调平控制使其总是保持垂直姿态,因此不管支臂30的升降角度如何,作业台40的地面总是保持水平。作业台升降装置36具有升降缸37 (参照图4),通过驱动该升降缸37使作业台40相对于作业台支架38升降移动。在作业台40上设置有作业操作装置45,其具有用于对旋转台20、支臂30和作业台40进行动作操作的操作杆及各种操作开关等。
[0066]如图4所示,利用从设置于车体2内的油压泵60排出并经由控制阀群63而供给的动作油,来驱动支腿11、旋转马达24、伸缩缸31、升降缸23、摇摆马达34和升降缸37。控制阀群63包括对应各缸和马达设置的多个控制阀Vl?V6。泵驱动马达61驱动油压泵60。利用从搭载于车体2的架装电池65经泵驱动用转换器62而供给的电力,对泵驱动马达61进行旋转驱动。支腿11在设置于车体2的支腿操作装置15的操作下进行动作控制。旋转马达24、伸缩缸31、升降缸23、摇摆马达34和升降缸37在设置于作业台40内的作业操作装置45的操作下进行动作控制。
[0067]作业操作装置45包括进行旋转台20的转动操作的旋转操作杆、进行支臂30的升降操作的升降操作杆、进行支臂30的伸缩操作的伸缩操作杆、进行作业台40的摇摆操作的摇摆操作杆、进行作业台40的升降操作的升降操作杆。各操作杆分别可从垂直状态的中间位置向前后方向倾斜操作,当从倾斜操作状态放手时,利用内置的弹簧的弹力自动恢复到中间位置。在分别操作各操作杆时,输出以中间位置为基准的与操作方向(倾斜方向)和操作量(倾斜量)相应的电压信号,输入到控制器50的作业控制部51,作为各作业操作信号。另外,在对设置于车体2的支腿操作装置15进行操作后,支腿操作信号输入到控制器50的作业控制部51。
[0068]操作控制部51根据输入的作业操作信号(支腿操作信号)的方向和量,对相应的控制阀Vl?V6的线圈进行电磁驱动,控制从油压泵60供给到各缸和马达的动作油的供给方向和供给量,控制各缸和马达的动作方向和动作速度。另外,作业控制部51根据输入的作业操作信号,利用泵驱动用转换器62,控制从架装电池65向泵驱动马达61供给的电力,而控制从油压泵60排出的动作油的量。
[0069]在如上所述构成的高空作业车I中,在地面上或车体2上部的作业人员通过操作支腿操作装置15,使前后支腿10f、10r向下方伸长,顶起车辆并加以支承,使车辆稳定。另夕卜,在作业台40的作业人员通过操作作业操作装置45的各操作杆,使支臂30升降伸缩,使旋转台20旋转,使作业台40做摇摆动作和升降移动,使作业台40移动到所希望的高空位置。
[0070]使操作作业操作装置45的各操作杆而输出的作业操作信号的电压电平与其操作量大致成比例,通过调节操作杆的操作量,可以调节相应各缸31、23、37和马达24、34的动作速度。另外,作业操作装置45设置于车体2,即使在地面上或车体2上的作业人员也能对旋转台20、支臂30和作业台40进行动作操作。
[0071]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副支臂装置70。副支臂装置70,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可水平转动地设置于垂直柱32的上端部的转动体71 ;在上下方向自由摇动地安装于转动体71的上部的第一副支臂支撑部件72 ;在与第一副支臂支撑部件72的摇动面垂直的方向自由摇动地安装于第一副支臂支撑部件72的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 ;和可拆装地安装于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的长条形的副支臂部件74。
[0072]转动体71包括可转动地安装于垂直柱32的上端部的转动部件71a和覆盖转动部件71a的周围的壳体71b。通过驱动副支臂转动马达92 (参照图4),使转动部件71a与作业台40 (作业台支架38)的转轴A同轴转动。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摇动销72a设置于转动部件71a的上部,以该第一摇动销72a为中心在上下方向自由摇动地安装第一副支臂支撑部件72。
[0073]通过驱动设置于转动体71的壳体71b的内部的摇动缸77 (参照图4),使第一副支臂支撑部件72以第一摇动销72a为中心相对转动部件71a摇动。在第一副支臂支撑部件72,设置有沿与第一摇动销72a垂直的方向且在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摇动销73a,以该第二摇动销73a为中心,自由摇动地安装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即,在第一副支臂支撑部件72仰起状态下,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可在上下方向自由摇动。
[0074]作业人员可通过手动使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相对第一副支臂支撑部件72以第二摇动销73a为中心摇动。在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的上部形成有与第二摇动销73a大致平行延伸的副支臂安装孔,将副支臂部件74插入该副支臂安装孔,并利用固定单元(图中未表示)固定,而将副支臂部件74安装于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且与第二摇动销73a大致平行延伸。
[0075]在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的上端部安装有绞车机构75,其用于卷绕和放出绕过副支臂部件74前端部的滑轮74a的绳索75a。通过驱动内置的绞车马达78(参照图4),使绞车机构75卷绕和放出绳索75a。
[0076]根据对作业台40内的作业操作装置45中的副支臂转动操作杆、副支臂摇动操作杆和绞车操作杆所做的操作动作,控制副支臂转动马达92、摇动缸77和绞车马达78。这些操作杆也与上述升降操作杆等结构相同。在对各操作杆进行倾斜操作后,输出以中间位置为基准与操作方向(倾斜方向)和操作量(倾斜量)相应的电压信号,并输入到各副支臂操作信号的控制器50的作业控制部51。作业控制部51根据输入的副支臂操作信号的方向和量对控制阀V7?V9的线圈进行电磁驱动,控制从油压泵60供给到各马达76、78和摇动缸77的动作油的供给方向和供给量,控制各马达76、78和摇动缸77的动作方向和动作速度。
[0077]如图7所示,在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的根部,形成有与第二摇动销73a大致平行延伸的第一锁紧销插入孔84。在第一副支臂支撑部件72上形成有第二锁紧销插入孔81,其形成在,当后述副支臂装置70处于作业姿态时,与该第一锁紧销插入孔84相应的位置。通过将棒状的锁紧销80插入该第一和第二锁紧销插入孔84、81,使得在作业姿态下,能够固定并保持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相对于第一副支臂支撑部件72的摇动位置。另外,在第一副支臂支撑部件72上形成有第三锁紧销插入孔82,其形成于,当后述的副支臂装置70处于收容姿态时,与上述第一锁紧销孔84相应的位置。通过将锁紧销80插入该第一和第三锁紧销插入孔84、82,使得在收容姿态下,能够固定并保持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相对于第一副支臂支撑部件72的摇动位置。
[0078]在第一副支臂保持部件72配置有保持锁紧销80的限位机构83、83,使得在将锁紧销80插入第一和第二锁紧销插入孔84、81或第一和第三锁紧销插入孔84、82时,不能轻易拔出锁紧销80。另外,在第一副支臂保持部件72配置有检测锁紧销80是否插入第一和第二锁紧销插入孔84、81的作业侧锁紧检测器85 (参照图4),和检测锁紧销80是否插入第一和第三锁紧销插入孔84、82的收容侧锁紧检测器86 (参照图4)。作业侧和收容侧锁紧检测器85、86例如由极限传感器(limit sensor)构成,将表示是否已插入锁紧销80的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器50的警报部52 (参照图4)。
[0079]如图2和图3所示,在如上所述副支臂装置70中,使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相对于第一副支臂支撑部件72摇动到与第一摇动销72a大致垂直的位置(竖立),并且利用摇动缸77使第一副支臂支撑部件72相对于转动体71向上方摇动,而设定副支臂装置70的作业姿态。此时,锁紧销80插入到第一和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2、73的第二和第一锁紧销插入孔81、84,固定并保持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相对于第一副支臂支撑部件72的摇动位置处于作业姿态。如图8所示,此时覆盖锁紧销80基端侧端部的壳体部件88设置于转动体71的上部,利用壳体部件88防止在作业姿态下将锁紧销80从第二和第一锁紧销插入孔81、84拔出。
[0080]在上述设定的副支臂装置70的作业姿态下,作业人员将被吊装物(作业用的部件等)悬挂于绳索75a前端的吊钩75b,使绞车机构75 (绞车马达78)动作,卷绕和放出绳索75a,可以将被吊装物从地面吊起,使其降到地面。在该作业姿态下,使转动体71(副支臂转动马达92)动作,可使副支臂部件74的前端部从朝向作业台40的前端侧状态向左右两侧分别转动最大90度(合计180度)。
[0081]在使用如上所述的副支臂装置70进行作业时,在需要使作业位置向上方移动时,作业人员可使作业台升降装置36 (升降缸37)动作,而使作业台40相对作业台支架38升降移动。作业台40最大可移动到如图5所示的最上方位置。如上所述,即使作业台40移动到最上方位置,因为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设定了足够长度,副支臂部件74不会与作业台40和作业操作位置45的上端部触碰。另外,在作业台40移动到最上方位置的状态下,即使使转动体71动作,而使副支臂装置70 (副支臂部件74)转动,也不会使副支臂装置70与作业台40和作业操作装置45发生触碰。以往,为使作业台40在垂直方向上移动,要进行支臂30的升降和伸缩动作这样的复合操作,需要熟练的操作技能,但是在高空作业车I中,因为具有作业台升降装置36的结构,所以不需要这样熟练的操作技能,也可以使作业台40在垂直方向上移动。
[0082]在需要使用副支臂装置70的作业完成后,使副支臂装置70转换为收容姿态。将副支臂装置70从上述作业姿态转换为收容姿态的操作如图6所示,首先,使摇动缸77伸长动作,第一副支臂支撑部件72相对转动体71向下方摇动,并使第一副支臂支撑部件72向下方摇动到,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达到大致水平且第二摇动销73a和副支臂部件74达到大致垂直状态的位置。从第一和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2、73的第二和第一锁紧销插入孔81、84拔出锁紧销80 (参照图7),使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可相对于第一副支臂支撑部件72摇动。
[0083]此时,由作业侧锁紧检测器85向控制器50的警报部52输入表示锁紧销80已从第二和第一锁紧销插入孔81、84拔出的信号(信息)。然后,警报部52进行控制,即使从作业操作装置45的绞车操作杆向控制器50的作业控制部51输入操作信号(即使要进行绞车机构75的动作操作),也限制绞车马达78 (绞车机构75)的动作。另外,警报部52进行控制,即使从作业操作装置45的副支臂摇动操作杆向控制器50的作业控制部51输入操作信号(即使要进行摇动缸77的动作操作),也限制摇动缸77的动作。另外,警报部52还进行控制,即使从作业操作装置45的副支臂转动操作杆向控制器50的作业控制部51输入操作信号(即使要进行转动体71的转动操作),也限制副支臂转动马达92 (转动体71)的动作。另外,警报部52可使用设置于作业操作装置45的警报蜂鸣器、警报灯等(图中未显示),对锁紧销80未插入第二和第一锁紧销插入孔81、84进行警报。在此,警报部52可以不必对与绞车机构75的动作限制、摇动缸77的动作限制、副支臂转动马达92的动作限制和使用警报蜂鸣器等的警报的全部执行,可以执行任意一个。警报部52可以仅在由作业侧锁紧检测器85向警报部52输入表示锁紧销80插入第二和第一锁紧销插入孔81、84的信号时,允许绞车机构75的动作和副支臂转动马达92的动作(转动体71的转动动作)。
[0084]接着,作业人员手动使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相对第一副支臂支撑部件72摇动(水平转动)到大致与第一摇动销72a平行的位置。此时,由于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在大致水平面内摇动(转动),因此即使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副支臂部件74和绞车机构75重量大,也不会对作业人员造成很大负担,通过手动就可以摇动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将锁紧销80插入第一和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2、73的第三和第一锁紧销插入孔82、84,固定并保持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的摇动位置。此时,由收容侧锁紧检测器86向控制器50的警报部52输入表不锁紧销80插入第三和第一锁紧销插入孔82、84的信号(信息)。警报部52解除摇动缸77的动作限制,另一方面,继续保持对绞车马达78 (绞车机构75)的动作进行限制的控制和对副支臂转动马达92 (转动体71)的动作进行限制的控制。
[0085]接着,使动作摇动缸77缩短,使第一副支臂支撑部件72相对转动体71向上摇动,以使第二摇动销73a大致水平,设定使副支臂部件74位于作业台40侧方的副支臂装置70的收容姿态。在该收容姿态下,将副支臂装置70的高度位置控制在与作业台40的上端部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因此高空作业车I可以在将副支臂装置70安装于支臂30的前端部(作业台支架30上方)的状态下行驶。但是,控制器50的警报部52在未从收容测的锁紧检测器86输入表不已将锁紧销80插入第三和第一锁紧销插入孔82、84的信号(信息)时,在做出使高空作业车I行驶的操作的情形下,利用设置于作业操作装置45的警报蜂鸣器、警报灯等(图中未表示)做出副支臂装置70未被正常收容的警报。此时,可以限制高空作业车I行驶。可以在做出使高空作业车I行驶的操作时,通过检测如下状态中的至少任意一个状态判断是否做出行驶操作,这些状态包括:例如,前后支腿IlfUlr未接触地面状态,从驻车制动器(图中未表示)断开状态(解除),以及在具有用于从发动机取出驱动油压泵60的动力的PTO机构时的该PTO机构断开状态。在使副支臂装置70从收容姿态到作业姿态时,执行与上述相反的顺序。
[0086]如上所述,在副支臂装置70中形成有支撑部件,其利用能够分别以互相垂直的第一和第二摇动销72a、73a为中心摇动的第一和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2、73,来支撑副支臂部件74,因此仅使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相对第一副支臂支撑部件72摇动,就可使副支臂部件74达到位于作业台40侧方的收容姿态。可通过这样简单的操作,收容副支臂装置70,因为可抑制副支臂装置70在该收容姿态下的高度位置达到与作业台的上端部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可在将副支臂装置70安装于支臂30的前端部的状态下使高空作业车I行驶。
[0087]另外,在副支臂装置70中,可利用摇动缸77 (油压缸)使第一副支臂支撑部件72摇动,并可手动使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相对第一副支臂支撑部件72摇动,因此,可利用摇动缸77使第一副支臂支撑部件72向下方摇动,使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达到大致水平延伸状态,在此状态下,作业人员可手动使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相对第一副支臂支撑部件72摇动(水平转动),利用摇动缸77使第一副支臂支撑部件72向上方摇动,而使副支臂装置70成为收容姿态。此时,由于作业人员仅在大致水平面内摇动(转动)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因此即使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副支臂部件74和绞车机构75重量大,也不会给作业人员带来很大负担,能够以手动使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摇动(转动)至收容姿态。
[0088]另外,在副支臂装置70中,仅在由锁紧销80使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的摇动位置固定保持于作业姿态时,允许绞车机构75动作,当在未由锁紧销80固定保持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的摇动位置的状态下,做出绞车机构75的动作操作时,进行限制绞车机构75动作的控制,并利用设置于作业操作装置45的警报蜂鸣器、警报灯灯警报。因此,可以防止因未注意到副支臂装置70未被设定为正确的作业姿态的状态,而使用绞车机构75进行作业,可以提高上述作业的安全性。
[0089]另外,在副支臂装置70中,当在未由锁紧销80使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3的摇动位置固定保持在作业姿态的状态下,而进行做出使高空作业车I行驶的行驶操作时,利用设置于作业操作装置45的警报蜂鸣器、警报灯灯进行警报。因此,可以防止因未注意到副支臂装置70未被设定于正确的收容姿态的状态,而行驶高空作业车,可以提高上述作业的安全性。
[0090]另外,在副支臂装置70中,作业台40可利用作业台升降装置36 (升降缸37)相对作业台支架38升降移动,设定第一和第二副支臂支撑部件72、73的尺寸,以使在升降移动作业台40时,作业台40和作业姿态的副支臂部件74不发生碰撞。因此,副支臂装置70不会影响作业台40的升降移动,可以升降移动作业台40。
[0091]以下,说明副支臂装置70的转动结构。如图9和图10所示,副支臂装置70包括:使转动体71相对垂直柱32转动的转动驱动装置90 ;和对利用转动驱动装置90使转动体71转动的驱动转动状态和转动体71可自由转动的自由转动状态进行切换的切换装置100。
[0092]转动驱动装置90包括:以固定状态安装于垂直柱32上端部的齿轮衬板(W 9^ t)91 ;安装在转动体71的转动部件71a上的副支臂转动马达92 ;和连接齿轮衬板91与苜1J支臂转动马达92的齿轴(spline shaft) 92a的行星齿轮(pinion gear) 93?副支臂转动马达92以固定状态安装于转动部件71a的底部,从上下方向贯通形成于底部的贯通孔向下方伸出齿轴92a,使其位于齿轮衬板91的侧方。行星齿轮93形成为圆环状,包括与副支臂转动马达92的齿轴92a啮合的内齿和与齿轮衬板91啮合的外齿,并且总是与齿轴92a啮合。利用切换装置100使行星齿轮93移动(切换)至,与齿轮衬板91啮合而使齿轮衬板91和齿轴92a连接的连接位置,和不与齿轮衬板91啮合的非连接位置移动。转动部件71a经齿轮衬板91可转动地安装于垂直柱32。
[0093]切换装置100包括:可相对转动部件71a和齿轮衬板91转动地设置于转动部件71a和齿轮衬板91之间的限位板101 ;以固定状态安装在作业台支架38的限位部件102 ;可在上下方向上直线动作地分别设置于转动部件71a的连动切换销103和驱动切换销104 ;可转动地支撑安装于驱动切换销104的下端部的行星齿轮93的齿轮支架106 ;和分别使连动切换销103和驱动切换销104上下移动的连接机构110。
[0094]限位板101在端部形成有嵌合限位部件102的嵌合槽101a,通过使限位部件102嵌合于该嵌合槽101a,来限制相对作业台支架38转动。另外,在限位板101上形成可嵌入连动切换销103的嵌入孔101b。该嵌入孔IOlb形成在,当副支臂装置70处于后述收容姿态时与连动切换销103在上下方向对应的位置。
[0095]连动切换销103设置于转动部件71a,可在上下方向上做直线动作,在利用连接机构110使其向下移动时,穿过贯通形成于转动部件71a的底部的第一插通孔76a,嵌入到限位板101的嵌入孔IOlb内(参照图9)。另外,在利用连接机构110使其向上移动时,连动切换销103的下端部从嵌入孔IOlb拔出,位于第一插通孔76a内(参照图11)。
[0096]驱动切换销104设置于转动部件71a,可在上下方向上做直线动作,驱动切换销104的下部穿过贯通形成于转动部件71a的底部的第二插通孔76b,从转动部件71a底部下方突出。另外,驱动切换销104,在利用连接机构110使其上方移动时,使安装于驱动切换销104的下端部的齿轮支架106向上移动,将行星齿轮93移动到与齿轮衬板91啮合的连接位置(参照图11 (b))。另外,在利用连接机构110向下移动时,使齿轮支架106向下移动,将行星齿轮93移动到不与齿轮衬板91啮合的非连接位置(参照图10)。
[0097]连接机构110包括以第一支点fl为中心可在上下平面内转动地设置于转动部件71a的侧面的第一链接部件111 ;以第二支点f2为中心可在上下面内转动地设置于转动部件71a的侧面的第二链接部件112 ;连接第一链接部件111的一方端部Illa和驱动切换销104的上端部的第三链接部件113 ;和安装于第一链接部件111,使第一链接部件111转动的切换操作杆115。第一链接部件111的另一方端部Illb和第二链接部件112的一方端部112a可转动地连结。在第二链接部件112的一方端部112a形成有长孔112c,可利用该长孔112c,使第一链接部件111的另一方端部Illb和第二链接部件112的一方端部112a可直线运动地连结。 第二链接部件112的另一方端部112b可相对转动地连接于连动切换销103的上端部。第三链接部件113分别可相对转动地连接第一链接部件111的一方端部Illa和驱动切换销104的上端部。[0098]在连接机构110中,在沿大致竖直方向延伸配置切换操作杆115 (如图10所示状态)时,第一和第二链接部件111、112使连动切换销103向下方移动,由此使连动切换销103的下端部嵌入限位板101的嵌入孔101b。另外,此时,第一和第三链接部件111、113使驱动切换销104 (齿轮支架106)向下移动,由此使行星齿轮93移动到不与齿轮衬板91啮合的
非连接位置。
[0099]另外,在连接机构110中,在从竖直方向向连动切换销103侧摇动切换操作杆115的上部(如图11 (a)所示的状态)时,第一链接部件111的另一方端部Illb向下转动,且第二链接部件112的一方端部112a向上转动,由此使连动切换销103向上移动,使连动切换销103的下端部从嵌入孔IOlb拔出,而位于第一插通孔76a内。另外,此时,第一连接部件111的一方端部Illa向上转动,但该转动被第三链接部件113吸收,不会使驱动切换销104上方移动,即,维持行星齿轮93与齿轮衬板91不啮合的非连接位置。
[0100]在使切换操作杆115的上部进一步向连动切换销103侧摇动(如图11 (b)所示的状态)时,第一链接部件111的另一方端部Illb向下方转动,但该转动被第二链接部件112的长孔112c吸收,不会使连动切换销103继续向上移动,即,使连动切换销103的下端部从嵌入孔IOlb拔出,并维持位于第一插入孔76a内的状态。另外,此时第一链接部件111的一方端部Illa向上转动(该转动不会被第三连接部件103吸收),由此驱动切换销104向上移动,而使行星齿轮93移动到与齿轮衬板91啮合的连接位置。
[0101]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副支臂装置70中,在如上设定的作业姿态(如图2和图3所示的状态)下,可使副支臂装置70相对垂直柱32 (作业台40)转动,而使副支臂部件74的前端部朝向所希望的方向。这里,作业人员经形成于转动体71的壳体71b上部的操作孔78对操作切换装置100的切换操作杆115进行操作,而切换设定为,副支臂装置70可利用转动驱动装置90转动的驱动转动状态,和利用例如作业人员手动使副支臂装置70转动的自由转动状态。
[0102]如图11 (b)所示,在最大限度对切换操作杆115的上部向连动切换销103侧进行摇动操作时,第一链接部件111的一方端部Illa向上转动,驱动切换销104和齿轮支架106经第三连接部件113向上方移动。在使齿轮支架106向上移动时,行星齿轮93移动到与齿轮衬板91啮合的连接位置,利用行星齿轮93使副支臂转转马达92的齿轴92a和齿轮衬板91连接,可在副支臂转动马达92和齿轮衬板91之间传递动力。因此,设定为驱动转动状态,即可通过驱动副支臂转动马达92使副支臂装置70转动。此时,使第一链接部件111的另一方端部Illb向下方转动,经第二链接部件112使切换销103向上移动,而使连动切换销103的下端部从限位板101的嵌入孔IOlb拔出。
[0103]另一方面,在对操作杆115的上部从如图11 (b)所示的位置返回到如图11 (a)所示的位置而进行摇动操作时,第一链接部件111的一方端部Illa向下方转动,经由第三链接部件113使驱动切换销104和齿轮支架106向下移动。在使齿轮支架106向下方移动时,行星齿轮93移动到不与齿轮衬板91啮合的非连接位置,不能在副支臂转动马达92和齿轮衬板91之间传递动力。因此,设定为例如作业人员可手动使副支臂装置70转动的自由转动状态。此时,第一链接部件111的另一方端部Illb向上方转动,但该转动第二链接部件112的长孔112c吸收,因此不会使连动切换销103向下方移动,维持连动切换销103的下端部从限位板101的嵌入孔IOlb拔出的状态。[0104]另外,在上述副支臂装置70处于收容姿态下时,经形成于转动体71的壳体71b的上部的操作孔78 (参照图7),操作切换装置100的切换操作杆115,由此可切换设定,使副支臂装置70与作业台40 (作业台支架38) —起转动的连动状态,和使副支臂70可相对作业台40转动的非连动状态。
[0105]如图10所示,在使切换操作杆115位于沿大致竖直方向延伸的位置时,使第一链接部件111的另一方端部Illb向上转动,经第二链接部件112使连动切换销103向下移动,而使连动切换销103的下端部嵌入限位板101的嵌入孔101b。即,形成利用限位板101和限位部件102使副支臂装置70和作业台支架38 (作业台40)结合的状态。因此,在驱动摇摆马达34使作业台支架38和作业台40绕垂直柱32水平转动(摇摆动作),此时,其转动驱动力传递至限位部件102、限位板101和连动切换销103,因此副支臂装置70与作业台40 (作业台支架38)—起转动,而设定为连动状态。此时,使第一链接部件111的一方端部Illa向下转动,经第三链接部件113使驱动切换销104和齿轮支架106向下移动。然后,使行星齿轮93移动到不与齿轮衬板91啮合的非连接位置,不能在副支臂转动马达92和齿轮衬板91之间传递动力。
[0106]另一方面,如图11 (a)和(b)所示,在向连动切换销103侧对切换操作杆115的上部进行摇动操作时,第一链接部件111的另一方端部Illb向下方转动,经第二链接部件112,使连动切换销103向上方移动,连动切换销103的下端部从限位板101的嵌入孔IOlb拔出。即,成为对于副支臂装置70和作业台支架38 (作业台40)解除由限位板101和限位部件102构成结合的状态。因此,即使驱动摇摆马达34使作业台支架38和作业台40绕垂直柱32水平转动(摇摆动作),也不会使副支臂装置70转动,设定为副支臂装置70可相对作业台40转动的非连动状态。此时,根据切换操作杆115距竖直方向的摇动操作量,如上所述,可切换设定为,利用转动驱动装置90使副支臂装置70转动的驱动转动状态,和例如作业人员可手动转动副支臂装置70的自由转动状态。
[0107]如上述说明,在副支臂装置70中,可利用切换装置100切换为,使副支臂装置70和作业台40 (作业台支架38)结合,而使副支臂装置70与作业台40 —起转动的连动状态,因此,即使在收容了副支臂装置70的状态下,也可使作业台40做摇摆动作。因此,可在不使用副支臂装置70时,保持收容状态而进行高空作业,实现作业性好且使用方便的副支臂装置。
[0108]另外,在副支臂装置70切换为可相对作业台转动的非连动状态时,切换装置100切换,可使副支臂装置70自由转动的自由转动状态、和利用转动驱动装置90的驱动力使副支臂装置70转动的驱动转动状态。因而只要一个切换装置就能够实现副支臂装置70与作业台40连动和与转动驱动装置90连接。由于仅有一个切换装置,所以消除了在设置有多个切换操作部时作业人员不知该操作哪个操作部的迷惑。另外,不仅可切换如上所述的与作业台40的连动,也可切换为作业人员手动转动的状态、和利用转动驱动装置90转动的状态,因此可以根据此时的作业,选择适合的转动方法来作业,进一步提高副支臂装置的作业性。
[0109]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内容。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副支臂支撑部件72可利用摇动缸77 (油压缸)相对转动体71摇动,但是,也可以利用电动执行装置代替摇动缸77。另外,同样地,作业台升降装置36的升降缸37及其他的缸和马达,也可以由电动执行装置实现。
[0110]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切换装置100切换副支臂装置70与作业台40连动和与转动驱动装置90连接,但是也可以分别设置用于切换与作业台40连动的切换装置,和用于切换与转动驱动装置90的连接的切换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高空作业车的副支臂装置,其在具有至少可上下升降地设置于车体的支臂;和利用作业台支撑部件安装在所述支臂前端部的作业台的高空作业车上,被设置于所述作业台支撑部件的上部,其特征在于,具有: 转动部件,其可水平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作业台支撑部件; 第一摇动部件,其以在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摇动轴为中心,可自由摇动地安装于所述转动部件; 第二摇动部件,其以垂直于所述第一摇动轴的第二摇动轴为中心,自由摇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摇动部件;和 长条形的副支臂部件,其与第二摇动轴大致平行延伸,安装于所述第二摇动部件的前端部, 可设定为作业姿态和收容姿态, 作业姿态为,使所述第二摇动部件相对所述第一摇动部件摇动至沿着与所述第一摇动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位置, 收容姿态为,使所述转动部件相对所述作业台支撑部件转动,以使处于所述作业姿态的所述副支臂部件的前端部朝向所述作业台的前端侧,使所述第二摇动部件相对所述第一摇动部件摇动至与所述第一摇动轴大致平行延伸的位置,并且使所述第一摇动部件摇动至使所述副支臂部件位于所述作业台侧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述的高空作业车的副支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摇动部件可利用油压或电动执行机构相对所述转动部件摇动, 所述第二摇动部件可手动地相对所述第一摇动部件摇动, 具有固定保持单元,其可将所述第二摇动部件分别固定保持于,所述作业姿态下的所述第二摇动部件的摇动位置,和所述收容姿态下的所述第二摇动部件的摇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作业车的副支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绞车机构,其对绕过设于所述副支臂部件前端部的滑轮的绳索进行卷绕和放出;和警报单元,在所述作业姿态下,仅当由所述固定保持单元固定保持所述第二摇动部件的摇动位置时,允许所述绞车机构动作;在未由所述固定保持单元固定保持所述第二摇动部件的摇动位置的状态下,在操作使所述绞车机构动作的绞车操作装置时发出警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空作业车的副支臂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处于所述收容姿态,未由所述固定保持单元固定保持所述第二摇动部件的摇动位置的状态下,在做出使所述高空作业车行驶的行驶操作时,所述警报单元发出警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作业车的副支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业台可利用油压或电动执行结构相对所述作业台支撑部件在上下方向上移动,设定所述第一和第二摇动部件的尺寸,以使在所述作业台相对所述作业台支撑部件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时,所述作业台和处于所述作业姿态的所述副支臂部件不发生碰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作业车的副支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业台经所述作业台支撑部件可在水平面内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臂的前端部, 所述转动部件与所述作业台的转轴同轴,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作业台支撑部件, 具有切换连动状态和非连动状态的切换单元, 在连动状态下,所述转动部件与所述作业台支撑部件结合,所述副支臂装置与所述作业台一起转动, 在非连动状态下,解除所述转动部件与所述作业台支撑部件的结合,所述副支臂装置可与所述作业台相对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空作业车的副支臂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使所述转动部件转动的转动驱动装置, 所述切换单元在所述非连动状态下切换自由转动状态和驱动转动状态, 在自由转动状态下,不将所述转动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转动部件,所述副支臂装置可自由转动, 在驱动转动状态下,所述转动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转动部件,使所述副支臂装置在所述转动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作用下转动。
【文档编号】B66F17/00GK103803458SQ201310554023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8日
【发明者】北条努 申请人:爱知株式会社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