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包括本体2和支撑本体2的下部框架3,还包括在前后方向并联排列、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回转轴9,在各个回转轴9左右方向上并联排列的多个回转体12,将左右或前后相邻回转体12中间形成的处理物中的液体进行挤压使液体在缝隙之间落下的结构,设置在回转体12上方的压榨部分33,以及设置在压榨部分上部的导出部33a;所述回转体12在将处理物不断的向前推进时,所述压榨部分33由下往上对处理物进行挤压,将液体从所述导出部33a向外导出。该装置可对处理物进行上下两侧固液分离,使脱水性得到更大的提高。
【专利说明】一种固液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普通的固液分离装置结构主要包括:前后方向并联排列、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回转轴,在各个回转轴左右方向上并联排列的多个回转体,可将回转体之间的处理物中的液体进行挤压并使液体在缝隙之间落下的结构,设置在回转体上方的压榨部分,以及在回转体向前推进时对处理物由上向下进行挤压的结构。此类装置能够将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在不断向前推进的同时,对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机构中的压榨部分对处理物进行压榨,使水分从其中分离,脱水性能得到提高,同时处理物中分离出来的液体通过缝隙在处理物的下方落下。所以处理物的上部和压榨部分之间的液体,不容易和处理物分离。
[0003]因此脱水效率受到限制,还需进一步改进,以便提高该装置的脱水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一种脱水性能更加优越的固液分离装置,使改进后的装置易于将处理物上部和压榨部分之间的液体与处理物分离。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包括本体2和支撑本体2的下部框架3,还包括在前后方向并联排列、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回转轴9,在各个回转轴9左右方向上并联排列的多个回转体12,将左右或前后相邻回转体12中间形成的处理物中的液体进行挤压使液体在缝隙之间落下的结构,设置在回转体12上方的压榨部分33,以及设置在压榨部分上部的导出部33a ;
[0007]所述回转体12在将处理物不断的向前推进时,所述压榨部分33由下往上对处理物进行挤压,将液体从所述导出部33a向外导出。
[0008]优选的,所述导出部33a是一种在前后方向上呈细长状的导出孔。
[0009]优选的,所述多个细长状的导出孔33a在左右方向并列排列。
[0010]优选的,所述细长状的导出孔33a至少有一部分是由上方被插入的状态,并且设有可回转的回转部分39。
[0011]优选的,所述回转部分39的边缘设有多个突起39a,其下部设有与导出孔33a插入状态相配的装置;所述回转部分39在挤压部分33上部的支撑下可自由回转,并且所述回转部分39在不断向前推进的处理物的带动下可不断的回转。
[0012]优选的,所述回转部分39呈圆盘状结构,其上设有导出孔33a。
[0013]优选的,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还设有排出部3 ;由压榨部分33上部挤压出的,并通过导出孔33a导出的液体,通过一条路径弓丨向排出部3。
[0014]优选的,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还设有液体合流路径,可引导压榨部分33上部导出的液体,从所述缝隙落下。[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6]通过在固液分离装置中设置左右或前后相邻的回转体中间形成的处理物中的液体进行挤压使液体在缝隙之间落下的结构,在使处理物中的液体落下,同时将处理物中液体通过导出部,由压榨部分的上部导出。通过对处理物进行上下两侧固液分离,使脱水性得到更大的提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固液分离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固液分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固液分离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固液分离装置的处理部的后视图;
[0022]图5为图4中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3]图6为驱动机构的主要部分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导出机构的正面横截面图;
[0025]图8为导出机构的侧面横截面图。
[0026]图中数字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0027]1.固液分离装置2.本体2a.外框3.下部框架(也称排液罐)4.侧边框4a.排出孔6.处理部7.驱动机构8.压榨机构9.回转轴11.引导杆12.回转板(回转体)12A.第一回转板12B.第二回转板12C.第三回转板12D.第四回转板14.从动链轮16.垫片17.缝隙18.排出口 19.排出引导部件21.驱动电机21a.出力轴22.驱动链轮23.前部链轮24.下部链轮26.传动链27.驱动轴28.轴承29.支撑部件31.倒L形支撑框架32.支撑部件33.压榨板(压榨部件)33a.导出孔(导出部分)34.气缸36.导出部件37.动摇轴38.支撑边框39.回转部分39a.突起41.支撑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9]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0]实施例.[003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固液分离装置I是将固体和液体(主要是水)的混合物(处理物)不断向前方推进,同时对处理物进行脱液(主要是水分)处理的一种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上部的本体2和支撑本体2的下部框架3。[0032]下部框架3是一个盒子状的上部开放的排液罐(排出部),该排液灌可暂时储存从本体2中分离出的液体。
[0033]本体2由向前方(传送方向,搬送方向)斜向上倾斜的下部框架3支撑,并且本体2后部的支撑点是可以上下移动的,使本体2可以在水平状态和向前方斜向上的状态之间转换。
[0034]所述本体2包括外框2a、板状侧边框4、处理部6、驱动机构7和压榨机构8,所述外框2a呈盒子状结构,上下两个外框2a相对设有开口 ;所述侧边框4的数量为两个,相对平行设置,在长度方向上与两个外框2a相配形成一个整体封闭的壳体;所述处理部6设置在板状侧边框4中间,且处理部6上方设有压榨机构8,下方设有驱动机构7。
[0035]首先,结合图1-图5,对处理部6的结构进行说明。
[0036]所述处理部6包括设在左右侧边框4中间能够自由回转的多个回转轴9,在左右侧边框4的中间并且由外框2a支撑固定的、在前后方向上延长的多枚引导杆(引导部件)11,和回转轴9 一起回转的多枚椭圆形回转板(回转体)12。
[0037]所述多个回转轴9设置在处理物的推送方向上,根据设定的间隔,排成一排,所述多个回转轴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各个回转轴9通过两端侧边框4之间的轴承支撑,围绕自身进行回转。驱动机构7 —侧的侧边框4向外突出的回转轴9的尾部设置了和回转轴9一起转动的从动链轮14,该从动链轮14是上述驱动机构7的一部分,具体内容会在后面详述。
[0038]所述回转板12设置在回转轴9的间隔中(本实施例为等间距),多枚回转板左右并排排列设置。左右并排排列设置的多枚回转板12,左右方向相邻的相同部件也是相互平行的,且关于回转轴9垂直,固定于回转轴9上。
[0039]左右相邻的回转板12,12之间的距离由回转轴9外装的圆形环状垫片16保持。前后相邻的回转轴9上设置的回转板12相同部件之间,左右位置相对应连接,回转板12在侧边框4和4之间形成矩阵排列。
[0040]换言之,多枚回转板12在水平方向上,形成直线形的回转列L。回转列L在左右方向上等间隔多次并列排列,在前后方向上形成搬送面。这个搬送面在装置本体是水平方向的时候,多个回转轴9在前后方向上水平并列排列,前后呈水平状态;在装置本体是倾斜状态时,多个回转轴9向着前方,在前上方倾斜方向上并列排列。
[0041]回转板12搬送方向的最下流(最前方)以外的回转板,从侧面看的话,是以长轴和短轴的交叉点为中心回转的椭圆状结构。搬送方向最下流的回转板12,是以回转中心为中心的圆形结构。在处理物搬送方向上相邻的回转板12,12之间的回转轨迹D是一样的,或者是后侧的回转板12比前面的回转板12的回转轨迹D半径小。
[0042]具体的说,回转列L的回转板12依次包括第一回转板12A、第二回转板12 B、第三回转板12C和第四回转板12D。四种类型回转板的回转轨迹D半径依次为Rl、R2、R3和R4,并且R1>R2>R3>R4。其中,第一回转板12A设置在处理物推进方向的起始点。
[0043]相邻的回转板12之间的距离在保证比相互回转轨迹D半径大的基础上尽量短的设计。前后相邻的椭圆状回转板12A、12 B、12C之间,虽然回转轨迹D从侧面看是一致的,但回转角度相互之间相差90度。相邻的圆形回转板12D和椭圆形回转板12C的回转轨迹D从侧面看为非环绕式状态。第四回转板12D的回转轨迹与该回转板的侧面形状一致。[0044]所述引导杆11的横截面为矩形或三角形,并且横截面积在传送方向上逐渐变小。弓丨导杆11设置在相邻的回转列L之间(回转板12与12之间),回转轴9的上方。因此,左右方向上并排排列的多个引导杆11和前后方向上并列排列的多个回转轴9,在水平方向上互相交叉形成格子状。左右相邻的引导杆11之间,在前后方向上形成细长的缝隙17。
[0045]在搬送面的上流侧(后端部)将处理物导入,使各个回转板12向正方向(图1上标记的那样,以逆时针转为正方向)不断旋转,在搬送面上形成波浪状,回转板12在引导杆11的上方出现的时候,该回转板12的外缘部分移动到前方,使处理物移位依次向前搬送。
[0046]在搬送的过程中,处理物中的液体在左右相邻的回转板12之间和前后相邻的回转板之间落下,通过缝隙17排到排液罐3里暂存。通过利用回转板12之间的结构和缝隙17,使液体不断的从处理物中挤出,在处理物不断向前搬送的同时含固率不断提高。
[0047]当处理物被搬送到最下流的时候,处理物已经经过充分的脱液处理,近似固态。经过脱液处理的处理物通过排出口 18被排出,通过排出引导部件19向前下方滑落。至此,对处理物进行的固液分离工作完成。
[0048]由于左右方向上相邻的引导杆11和11之间的缝隙17的间隔,向下方渐渐地扩大,所以从缝隙17上端部分被挤出的液体,都能够顺利的落在排液罐3中。
[0049]接下来,根据图2,图4和图6对驱动机构7的构成进行说明。
[0050]驱动机构7由设置在回转轴上的从动链轮14、设置在装置本体后部的驱动电机
21、与驱动电机21的出力轴21a —起回转而设置的驱动链轮22、设置在装置本体2的前部的前部链轮23、设置在从动链轮14下方的多根下部链轮24、缠绕在从动链轮14和驱动链轮22和前部链轮24之上并保证驱动链轮22的动力能够使各个回转轴9保证统一回转速度,在侧视状态时呈圆形的传动链26组成。
[0051]驱动链轮22通过出力轴21a和与出力轴21a—起回转的驱动轴27固定。驱动轴27两端通过轴承28固定在左右侧边框4上。上述传动链26在驱动链轮22的后侧缠绕连接。
[0052]多根下部链轮24,24,24在前后方向上并排排列,相邻的下部链轮24的上方在被传动链轮26缠绕连接的时候,该下部链轮24相邻的下部链轮24下方也被传动链轮26缠绕连接。前部链轮23在前方被传动链26缠绕连接,各个从动链轮14都在下方被传动链26缠绕连接。
[0053]在多根前后方向的从动链轮14的垂直下方附近,设置有支撑部件29。具体地,从正面看为倒L形的直角状支撑框架31、在支撑框架31的上方设置有一体化的靠近从动链轮14的支撑部件32。从背面看,在这个支撑部件32和从动链轮14之间设置有传动链26、该支撑部件可防止传动链26从从动链轮上滑落。
[0054]在驱动机构7中,由驱动电机对驱动链轮22进行正方向(图2上标记的那样,正时针方向为正方向)驱动,这个动力能够传送到各个从动链轮14上,使各个回转板12正方向(图2上标记的那样,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转动,从而使处理物不断向下流搬送并脱液。
[0055]接下来根据图1-图3,图7和图8,对压榨机构进行说明。
[0056]压榨机构8由设置在搬送面垂直方向上部附近且以装置本体2上端后方部分为支点能够上下自由移动的压榨板(压榨部件)33、压榨板33上方进行弹性压榨的气缸34、设置在压榨板33前部可把压榨板下侧处理物中被挤压出的液体从压榨板33的上部导出的导出部件36构成。
[0057]上述的压榨板33,后部与中部和前部相比向上弯曲。压榨板的后端通过左右方向上的动摇轴37,装置本体2的外框2a由轴支撑。压榨板33的左右宽度设置为和左右侧边框4与4之间的距离一致,或略小;压榨板的前后长度设置为和搬送面的全长一致或略小。
[0058]气缸34由在装置本体2的前端部分,左右侧边框4和4之间架设的正面为倒U形的在左右方向和中央部设置的支撑边框38支撑。气缸34做伸长的时候,压榨板33的前端从上向下进行有弹力的挤压,气缸34做收缩的时候,压榨板取消对下方进行的挤压动作。
[0059]由于压榨板33对下方挤压,该压榨板和搬送面之间的处理物受到从上向下的挤压力,从而促进处理物内的液体分离。气缸34也可以换成能够向下方施加有弹力压力的气压弹簧或压缩弹簧。
[0060]如图7、图8所不,导出部分36设在压榨板33的前部,左右对称设置。导出部分36由在压榨板33前部穿透插入的多个长细状延伸的导出孔(导出部)33a、被导出孔33a从上方穿透插入的下端和压榨板33接触的回转部件39、压榨板33上部引导导出液体向排液罐3流动的路径组成。
[0061]导出孔33a在搬送方向上平行,左右方向上并列排列。
[0062]回转部件39在厚的地方在左右方向上保持圆盘状,它的外围每隔一定间隔就设置突起39a。每个回转部件39设有导出孔33a,各个回转部件39的下部都有对应的导出孔33a从上方插入,这几个回转部件39的中心部由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支撑轴41贯穿。该支撑轴41的自由回转由压榨板33进行支撑。
[0063]上述的排液流动路径在压榨板33的上部形成。具体地,搬送面(引导杆11)向搬送方向下流的时候,压榨板33是斜向下的状态,在水平方向上向搬送方向上流侧的下方倾斜,装置本体2的倾斜角度根据之前调整的角度保持一致。因此,压榨板33上方导出的液体,由于这个倾斜角度流向压榨板的后部。到达压榨板后部的液体,通过侧边框4上设置的排出孔4a (参照图2)流向排液罐3。
[0064]由该构成的压榨机构8对多枚回转板12不断向前依次推进的处理物在压榨板33的联合下进行压榨,处理物中压榨出的液体通过导出孔33a和回转部件39之间形成的缝隙,从压榨板33的上部被导出,通过上述的形成流出途径的压榨板33的上部通过倾斜流出,直到排出孔4a,从该排出孔4a流出的液体通过缝隙17和落下的液体合流,流向排液罐3进行暂时储存。
[0065]这时,下端和搬送中处理物接触的回转部件39和处理物连带着回转,导出孔33a的堵塞也因为有突起等有效的被排出,所以导出孔33a不会堵塞。
[0066]通过以上结构的固液分离装置1,回转板12的回转轨迹D半径在搬送方向上不断的减小,压榨板33和搬送面之间的空间也随着搬送方向越来越小,这样逐步的对处理物进行脱液处理,所以能够更有效地将处理物中的液体进行分离。
[0067]向下对压榨板33进行挤压的气缸34的弹性挤压力是可以调整的,因此,根据处理物的种类可以进行最适合压力的调整,从而提高固液分离效率,节约能源。
[0068]回转板12可将处理物依次向前推进,同时也能防止处理物堵塞缝隙17。
[0069]压榨机构8的导出结构36,使处理物中分离的液体通过压榨板33的上部导出,所以可使处理物在上下两侧同时进行脱液处理,脱液效率得到提高。回转部件39可防止导出孔33a的导出结构堵塞,脱液功能得到保障的同时提高脱液效率。另外,由于回转部件39上设有突起39a,处理物的移动会带动回转部件39回转,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堵塞情况的发生。
[0070]通过缝隙17落下的液体,以及从压榨板33上部流下的液体储存在同一个排液罐3中,不需要再设计其他排液罐,使得装置构造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
[0071]回转部件39的外缘突起39a能够有效的随着处理物的移动带动回转部件39进行连续回转,因此,也可以在回转装部件39外缘圆周上设置突起的刷子之类的其它部件,该部件可促进回转部件39回转即可,而不必一定要像图8所示的那样设置突起。
[0072]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包括本体(2)和支撑本体(2)的下部框架(3),其特征在于,本体(2)还包括在前后方向并联排列、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回转轴(9),在各个回转轴(9)左右方向上并联排列的多个回转体(12),将左右或前后相邻回转体(12)中间形成的处理物中的液体进行挤压使液体在缝隙之间落下的结构,设置在回转体(12)上方的压榨部分(33),以及设置在压榨部分上部的导出部(33a); 所述回转体(12)在将处理物不断的向前推进时,所述压榨部分(33)由下往上对处理物进行挤压,将液体从所述导出部(33a)向外导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部(33a)是一种在前后方向上呈细长状的导出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细长状的导出孔(33a)在左右方向并列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状的导出孔(33a)至少有一部分是由上方被插入的状态,并且设有可回转的回转部分(3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部分(39)的边缘设有多个突起(39a),其下部设有与导出孔(33a)插入状态相配的装置;所述回转部分(39)在挤压部分(33)上部的支撑下可自由回转,并且所述回转部分(39)在不断向前推进的处理物的带动下可不断的回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部分(39)呈圆盘状结构,其上设有导出孔(33a)。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还设有排出部(3);由压榨部分(33)上部挤压出的,并通过导出孔(33a)导出的液体,通过一条路径引向排出部(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还设有液体合流路径,可引导压榨部分(33)上部导出的液体,从所述缝隙落下。
【文档编号】B30B9/04GK203697509SQ201320744005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2日
【发明者】顾立锋, 石飞稔, 蒋子厚 申请人:江苏碧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