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重缓冲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重缓冲装置,包括安装于对重框架体下端部的下梁板以及设置于电梯底坑上的对重缓冲器,另外还包括至少两个与下梁板下端固定连接的对重缓冲撞板,所述对重缓冲撞板下端部连接有与对重缓冲器处于垂直对应位置的调节座。所述防撞板能在对重框体与地面对重缓冲器撞击时有效保护的对重框体,所述调节器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长度从而达到最大缓冲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对重缓冲装置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行业内的对重缓冲装置。
[0002]【背景技术】:
现如今在电梯内部设备中,一般的电梯都会设有对重装置结构,以平衡电梯轿厢的重量以及减小电梯曳引机的输出功率,减少电机功率的消耗,另外在电梯底坑相应位置都会设有对重缓冲器,对对重在下降时有减速以及缓冲的作用,而如今电梯有些企业或行业内会用到载重较大的电梯,因此,对重的重量相对会较大,因此,对重设置单一缓冲结构会导致电梯使用效果以及使用寿命降低,安全性较低。
[0003]
【发明内容】
: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载重较大的电梯内的安全且稳定对重缓冲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对重缓冲装置,包括安装于对重框架体下端部的下梁板以及设置于电梯底坑上的对重缓冲器,另外还包括至少两个与下梁板下端固定连接的对重缓冲撞板,所述对重缓冲撞板下端部连接有与缓冲器处于垂直对应位置的调节座,所述防撞板能在对重框体与地面对重缓冲器撞击时有效保护的对重框体,所述调节器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长度从而达到最大缓冲效果。
[0005]作为优选,为使所述下梁板与对重缓冲撞板之间连接紧密,以防止对重下落撞击时对重缓冲撞板从对下梁板上脱落,所述下梁板与对重缓冲撞板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从而增强电梯安全性。
[0006]作为优选,所述调节座设置数量为2个。
[0007]作为优选,为使所述调节座与对重缓冲撞板连接紧密,且便于拆卸,所述对重缓冲撞板与调节座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所述对重缓冲装置,采用多个对重冲撞板和调节座相配合的结构,以及相对应的对重缓冲器,使得所述对重在下落撞击过程中缓冲效果得到较大的增强,从而增强了电梯安全与稳定性。
[0009]【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对重缓冲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对重框架体;2、下梁板;3、对重缓冲器;4、对重冲撞板;5、调节座。
[0010]【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一种对重缓冲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安装于对重框架体1下端部的下梁板2以及设置于电梯底坑上的对重缓冲器3,另外还包括至少两个与下梁板2下端固定连接的对重缓冲撞板4,作为优选方案,此处所述下梁板2与对重缓冲撞板4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这样使得所述下梁板2与对重缓冲撞板4之间连接紧密,能有效防止对重下落撞击时对重缓冲撞板4从下梁板2上脱落,从而增强了电梯的安全与稳定性,所述对重缓冲撞板4下端部连接有与对重缓冲器3处于垂直对应位置的调节座5,作为优选方案,此处对重缓冲撞板4下端部与调节座5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方式连接固定,使得所述所述调节座与对重缓冲撞板连接紧密,且便于拆卸,另外,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节座5设置数量为2个,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所述对重下降到接近对重缓冲器3时,调节座5与对重缓冲器3接触撞击,对重速度下降直到停止,由于双重缓冲的设置,而且对重缓冲撞板4能在对重框体1与地面对重缓冲器3撞击时有效保护以及所述调节座5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长度从而达到最大缓冲效果,因此,针对载重较大电梯,能更有效保证对重以及电梯下降时的安全稳定性。
[0011]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对重缓冲装置,包括安装于对重框架体(1)下端部的下梁板(2)以及设置于电梯底坑上的对重缓冲器(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与下梁板(2)下端固定连接的对重缓冲撞板(4),所述对重缓冲撞板(4)下端部连接有与对重缓冲器(3)处于垂直对应位置的调节座(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重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梁板(2)与对重缓冲撞板(4)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重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5)设置数量为2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重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缓冲撞板(4)与调节座(5)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文档编号】B66B17/12GK104310154SQ201410590328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9日
【发明者】张建宏, 陈文武, 崔韬, 华聪立 申请人: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