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扩散导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强化扩散导热组件,包括:罩盖于预设热源外周侧的壳罩、至少一具热传导特性的均温导热片以局部部位接近或贴靠于该壳罩上、以及至少一贴设接触于该均温导热片一侧表面且导热特性优于该均温导热片的管状快速导热组件,利用该均温导热片配合该快速导热组件,可使热量沿均温导热片延伸方向由其中一区域加强扩散传导至另一区域,使该热源所发散的热量可快速导引传递,使该均温导热片上的温度散布更均匀,进而可避免热量过度集中而造成局部高温的情形发生。
【专利说明】强化扩散导热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强化扩散导热组件,尤指一种可有效避免热量直接沿辐射方向扩散,并可增加整体散热效率的导热组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电子产品的使用亦逐渐频繁,同时,伴随操作使用时的声光效果复杂及精致化等需求,所需运算分析、光源及功率放大(中央处理器、发光组件、功率晶体或其它类似的组件)等电子组件亦被广泛地运用。而在使用时,上述各电子组件皆难以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若令该热能直接扩散,则会造成热源附近产生热量堆积,致使机壳表面局部位置的温度会过高。针对此种情形,较常见的解决方式,除了直接以散热组件局部接触于该热源上,以增加其整体的散热效果外,亦有利用一导热效率较佳的快速导热组件(例如:导热管)以其局部接触于该热源,且该快速导热组件另结合一散热组件(例如:散热片、风扇),利用该快速导热组件将热源的热量传输至远程,并由该散热组件加以发散。如此,虽可减缓热量过度集中,但由于该热源的热量仍会持续地以辐射方式发散,而难以避免地会造成局部位置温度过高的情形。
[0003]有鉴于已知的快速导热组件及散热组件的应用有上述缺点,创作人乃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创作产生。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化扩散导热组件,其可有效阻隔预设热源所产生的热量直接沿辐射方向扩散,并快速地将该热量向四周传递扩散,以避免热量累积,并迅速导引热量发散。
[0005]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实行的技术手段包括:一种强化扩散导热组件,其特点是,该组件至少包括:导热的壳罩,其罩盖于一预设热源的外周侧、至少一均温导热片,以至少局部接近或贴靠于该壳罩上、以及至少一导热特性优于该均温导热片的快速导热组件,贴设接触于该均温导热片的一侧表面上,且至少伸展接触于一接近该壳罩及一远离该壳罩的二区域之间。
[0006]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快速导热组件为管状体,且该快速导热组件具有与该均温导热片相接触的平面。
[0007]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快速导热组件为扁平的管状体。
[0008]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快速导热组件设置于均温导热片上远离热源的一侧表面。
[0009]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快速导热组件设置于均温导热片上接近热源的一侧表面。
[0010]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均温导热片于至少局部边缘设有一垂直弯折的折缘,且该快速导热组件设置于该折缘上。
[0011]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均温导热片的折缘设置于远离热源的一侧边缘。
[0012]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快速导热组件设置于该折缘上远离热源的一侧表面。[0013]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快速导热组件设置于该折缘上接近热源的一侧表面。
[0014]依上述结构,其中该热源外周侧设有导热的壳罩,且该均温导热片接触于该壳罩表面。
[0015]如此,本组件可有效阻隔预设热源所产生的热量直接沿辐射方向扩散,并快速地将该热量向四周传递扩散,以避免热量累积,并迅速导引热量发散。
[001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征可获致更具体的了解,兹依下列【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构造分解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0022]符号说明
[0023]1、la、Ib均温导热片Ilb折缘
[0024]2、2a、2b快速导热组件21平面
[0025]3热源30壳罩
[0026]31 遮蔽壳座32遮蔽罩盖
[0027]4、41 支撑件。
[0028]实施方式
[0029]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主要包括:均温导热片I与快速导热组件2等,其中该均温导热片I为一具快速横向热传导(热量可沿均温导热片I延伸方向快速传导)特性的片状体,且其以至少局部部位接近于一预设的热源3 ;而该快速导热组件2为一导热特性优于该均温导热片I的管状体,其可为一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内部具有导热流体(冷媒)的导热管、或为板型的超导组件,于该快速导热组件2表面设有具有至少一平面21 (于实际应用时,该快速导热组件2亦可为于二对侧具有相对平面的扁平管状体),以与该均温导热片I上的至少二区域形成较大面积的接触结合。
[0030]于本实施例中,上述结构中该热源3可设置于一导热的壳罩30内,该壳罩30可由一设置于热源3周侧的遮蔽壳座31、以及一盖合于该遮蔽壳座31上方的遮蔽罩盖32所组成,且该均温导热片I以其局部接触于壳罩30 (遮蔽罩盖32)表面;且该快速导热组件2以该平面21贴合于均温导热片I朝向远离该热源3的一侧表面(图中该快速导热组件2设置于距离该热源3—适当距离的位置);在实际应用时,于该均温导热片I与快速导热组件2之间可依需要设有一导电胶层(未绘出),以使该快速导热组件2可经由该均温导热片I形成接地,且可于该均温导热片I朝向热源3的一侧设置数个支撑件4,以使该均温导热片I形成稳固地支撑。
[0031]于使用时,热源3所产生的热量可直接发散(或经由壳罩30传输)至均温导热片1,利用该均温导热片I对热量形成辐射方向的阻隔,并使热量得以沿该均温导热片I延伸方向扩散传输,可有效避免热量过度集中于热源3附近的部位;而当部分热量沿该均温导热片I传导至该快速导热组件2,则可藉由该快速导热组件2使热量由其中一区域(如:接近该壳罩30分的区域)快速地扩散传导至另一区域(如:远离该壳罩30的区域),以达到迅速散热的功效。
[0032]请参见图4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主要包括: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均温导热片I及快速导热组件2相同的均温导热片Ia及快速导热组件2a,且该均温导热片Ia以相同的方式接近热源3 (或接触结合于壳罩30上);而该快速导热组件2则贴合设置于均温导热片I接近热源3的一侧表面,且可依需要于快速导热组件2a下方设置数个支撑件41,以使该均温导热片Ia形成稳固地支撑。
[0033]与该第一实施例的均温导热片I及快速导热组件2相较,上述此种第二实施例的均温导热片Ia及快速导热组件2a组合结构具有较小的结合高度,更适用于具有高度限制的容纳空间中。
[0034]请参见图5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主要包括:均温导热片Ib以及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快速导热组件2相同的快速导热组件2b ;其中该均温导热片Ib以相同的方式接近热源3(或接触结合于壳罩30上),于该均温导热片Ib远离热源3的一侧边缘设有一弯折(图示中为垂直弯折)的折缘11b,而该快速导热组件2b则贴设于该折缘Ilb上远离热源3的一侧表面。
[0035]上述此种第三实施例的结构于实际应用时,该快速导热组件2b亦可依需要而贴设于该折缘Ilb上接近热源3的一侧表面,藉此,以形成另一种不同的组合形态。
[0036]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强化扩散导热组件确可达成避免热量于热源附近累积,且可增加整体散热效率的功效,实为一具新颖性及进步性的创作,依法提出申请实用新型专利;惟上述说明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说明,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与范畴所延伸的变化、修饰、改变或等效置换,亦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强化扩散导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组件至少包括: 导热的壳罩,其罩盖于一预设热源的外周侧; 至少一均温导热片,以至少局部接近或贴靠于该壳罩上; 至少一导热特性优于该均温导热片的快速导热组件,贴设接触于该均温导热片的一侧表面上,且至少伸展接触于一接近该壳罩及一远离该壳罩的二区域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扩散导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导热组件为管状体,且该快速导热组件具有一与该均温导热片相接触的平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化扩散导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导热组件为扁平的管状体。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强化扩散导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导热组件设置于该均温导热片上远离热源的一侧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强化扩散导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导热组件设置于该均温导热片上接近热源的一侧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强化扩散导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导热片于至少局部边缘设有一垂直弯折的折缘,且该快速导热组件设置于该折缘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强化扩散导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导热片的折缘设置于远离热源的一侧边缘。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强化扩散导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导热组件设置于该折缘上远离热源的一侧表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强化扩散导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导热组件设置于该折缘上远离热源的一侧表面。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强化扩散导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导热组件设置于该折缘上接近热源的一侧表面。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强化扩散导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导热组件设置于该折缘上接近热源的一侧表面。
【文档编号】H05K7/20GK203775585SQ201420061725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1日
【发明者】吴哲元 申请人:吴哲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