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0689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电子设备的大致长方体形的容纳空间,每个容纳空间由上壁、下壁和两个相对的侧壁限定而成。位于最外侧的两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上侧壁;以及下侧壁,与所述上侧壁结合,并包括:第一下侧壁和独立于所述第一下侧壁的第二下侧壁,所述第一下侧壁的一部分延伸到并贴靠在所述第二下侧壁的外部。壳体的上下部分能够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增加了壳体的强度,降低了在壳体的端口位置发生变形的可能性。
【专利说明】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壳体,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
【背景技术】
[0002]传统地,将例如电连接器、光纤连接器、光电转换器之类的电子设备中通常在金属制成的壳体中,以对该电子设备进行保护和电屏蔽。
[0003]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中的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立体示意图,图2和3是分别示出组成所述壳体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立体示意图。该壳体200包括上壳体202和与上壳体202结合的下壳体203。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内由多个隔壁限定成多个用于容纳连接器的大致长方体形的容纳空间201。在上壳体202上形成两个相对的上侧壁2021,上侧壁2021上形成凸起2022。在下壳体203上形成两个相对的下侧壁2031,下侧壁2031上与凸起配合凹口2032。在上壳体202和下壳体203结合时,下侧壁2031贴靠在上侧壁2021的外部,并且凸起2022结合到凹口 2032中,从而将上壳体和下壳体保持在一起。同时,从上侧壁2021延伸的插脚2022在下侧壁2031的内侧穿过下壳体的下壁伸出,以将整个壳体安装到安装机构(未示出)上。
[0004]参见图1,在上述壳体200中,上侧壁202在其前端2023处与下壳体之间不存在结合结构,使得上壳体202和下壳体203在前端的配合处强度弱,易发生形变,比如端口开裂、端口错位等。形变后的壳体100的尺寸发生变化,削弱了对于安装在壳体在中的连接器的保护和屏蔽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和其它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其上下部分能够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增加了壳体的强度,降低了在壳体的端口位置发生变形的可能性。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电子设备的大致长方体形的容纳空间,每个容纳空间由上壁、下壁和两个相对的侧壁限定而成。位于最外侧的两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上侧壁;以及下侧壁,与所述上侧壁结合,并包括:第一下侧壁和独立于所述第一下侧壁的第二下侧壁,所述第一下侧壁的一部分延伸到并贴靠在所述第二下侧壁的外部。
[0007]在上述壳体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侧壁中的每一个都包括所述上侧壁以及下侧壁。
[0008]在上述壳体中,在所述下壁与第一下侧壁之间设有向外凸出弯曲的过渡部。
[0009]在上述壳体中,所述上侧壁包括第一上侧壁和与所述第一上侧壁一体连接的第二上侧壁,所述第一下侧壁贴靠在所述第一上侧壁的外部。
[0010]在上述壳体中,所述第一上侧壁上设有多个插脚,部分所述插脚在所述第一下侧壁的内侧穿过所述下壁伸出。[0011]在上述壳体中,所述第二下侧壁与第二上侧壁通过互补结构结合。
[0012]在上述壳体中,所述互补结构包括形成所述第二上侧壁上的燕尾槽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二下侧壁上的与所述燕尾槽配合的燕尾形的突起。
[0013]在上述壳体中,在所述第一上侧壁和第一下侧壁中的一个上设有凹口,在所述第一上侧壁和第一下侧壁中的另一个上设有能够配置到所述凹口中的凸起,所述凸起与凹口结合,以阻止所述上侧壁从所述下侧壁脱离。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工作实施例的壳体,在第一下侧壁和第二下侧壁的接触部位形成“自保持”区域,第一下侧壁对于第二下侧壁具有支撑作用,避免了第二下侧壁发生变形的可能性,从而保持了壳体的插入端口附近的形状,提高了壳体的侧向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本实用新型将参照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0016]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中的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立体示意图;
[0017]图2是示出图1所示壳体的下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3是示出图1所示壳体的上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立体示意图;
[0020]图5是示出图4所示的壳体的下壁和下侧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6是示出图4所示的壳体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7是示出用于制作下壁和下侧壁的金属片的一部分的一种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0023]图8示出图4所示的壳体的上壁和上侧壁的立体示意图;以及
[0024]图9是示出形成本实用新型的自保持式下侧壁的操作过程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虽然将参照含有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附图充分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在此描述之前应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修改本文中所描述的实用新型,同时获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因此,须了解以上的描述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为一广泛的揭示,且其内容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00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总体上的发明构思,提供一种壳体,用于容纳例如电连接器、光纤连接器、光电转换器之类的电子设备,以对该电子设备进行保护和电屏蔽。该壳体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电子设备的大致长方体形的容纳空间,每个容纳空间由上壁、下壁和两个相对的侧壁限定而成。位于最外侧的两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上侧壁和下侧壁,下侧壁与所述上侧壁结合,并包括:第一下侧壁和独立于所述第一下侧壁的第二下侧壁,所述第一下侧壁的一部分延伸到并贴靠在所述第二下侧壁的外部。
[0027]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立体示意图。
[0028]参见图4-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100可以由一片例如铜或者不锈钢金属片制成,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电子设备(未示出)的大致长方体形的容纳空间1,每个容纳空间由上壁2、下壁3和两个相对的侧壁4限定而成。位于最外侧的两个侧壁4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从上壁2垂直延伸的上侧壁、以及从下壁3垂直延伸的下侧壁。下侧壁与上侧壁结合并包括:第一下侧壁41和独立于(第一下侧壁和第二下侧壁彼此分开)第一下侧壁41的第二下侧壁42,第一下侧壁41的一部分延伸到并贴靠在第二下侧壁42的外部。
[0029]由于第一下侧壁41的一部分延伸到并贴靠在第二下侧壁42的外部,在第一下侧壁41和第二下侧壁42的接触部位形成“自保持”区域。这样,在将例如电连接器之类的电子设备插入到壳体100的容纳空间I中的过程中或者其它操作过程中,第一下侧壁41抵靠在第二下侧壁42的外部,对第二下侧壁具有侧向支撑作用,避免了第二下侧壁发生侧向变形的可能性,从而保持了壳体100的插入端口 11附近的形状,提高了壳体的侧向强度。
[003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图5和6所示,在下壁3与第一下侧壁41之间设有向外凸出弯曲的过渡部43,这样壳体提高第一下侧壁41对第二下侧壁42的保持力。
[0031]在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进一步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和8所示,上侧壁包括第一上侧壁44和与第一上侧壁44 一体连接的第二上侧壁45,第一下侧壁41贴靠在第一上侧壁44的外部。这样,如图6的A部分所示,在第一下侧壁41、第二下侧壁42和第一上侧壁44的接触部位进一步形成“自保持”区域,进一步提高了壳体的强度。
[0032]一般地,在壳体100每个容纳区域的插入端口处设有例如由导电橡胶材料制成的垫圈(未示出),以使插入的如电连接器之类的电子设备在垫圈附近与壳体隔离,由于降低了插入端口发生变形的可能性,由此减小了导电垫圈被刮伤的可能性。
[0033]进一步地,第一上侧壁44上设有多个插脚441,部分插脚441在第一下侧壁41的内侧穿过下壁3伸出,以将整个壳体100安装在一个支撑装置(未示出)上。
[003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00的进一步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二下侧壁42与第二上侧45壁通过互补结构结合。具体而言,互补结构包括形成所述第二上侧壁45上的燕尾槽451 (如图8所示)以及形成在第二下侧壁42上的与燕尾槽541配合的燕尾形的突起421 (如图5所示)。当上侧壁和下侧壁结合时,燕尾形的突起421插入到燕尾槽451中,从而防止了上侧壁和下侧壁在上下方向上彼此脱离,进一步提高了壳体的强度。
[0035]进一步地,上述的“自保持”结构主要提供一个侧向保持力。燕尾槽结构可以提供沿壳体纵向的保持力,配合“自保持”结构使用,端口强度就得到了极大增强。
[0036]另外,在第一下侧壁41中的一个上设有凹口 412,在第一上侧壁44上设有能够配置到凹口 412中的凸起442,所述凸起442与凹口 412结合,以阻止上侧壁从下侧壁脱离。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在第一上侧壁上设有凹口,在第一下侧壁上设有能够配置到所述凹口中的凸起。
[0037]图9是示出形成本实用新型的自保持式下侧壁的操作过程原理示意图。将金属片300切割成A和B两部分,并形成延伸部301和突起部302 ;之后,首先大致垂直地弯曲A部分,再在A部分的基部304的外侧弯曲B部分,在B部分的基部303处形成向外凸起的弯曲部,使得延伸部302贴靠在A部分的外部并且突起部302高于延伸部301,从而在延伸部301与A部分的接触部位形成自保持区域,延伸部301相对于A部分具有一定的力矩,可以阻止A部分向外变形。
[0038]基于图9所示的原理,可以将金属片切割成图7所示的形状,并首先大致垂直地弯曲第二下侧壁42,再在第二下侧壁的基部的外侧弯曲第一下侧壁41,在第一下侧壁4基部处形成向外凸起地弯曲的过渡部43,使得第一下侧壁41的一部分贴靠第二下侧壁42的外部。
[0039]可以理解,在两个最外侧的侧壁中,可以只有一个侧壁具有可分离的上侧壁和下侧壁结构,而另一个侧壁是一体形成的。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中,两个最外侧的侧壁可以都具有可分离的上侧壁和下侧壁结构,即壳体包括如图5和8所示的可分离的上下两部分。
[0040]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壳体不仅限于是电连接器的壳体,在替换的实施例中,壳体可以是适用于CPU、光电转换模块、开关电路、充电接口等任何电子设备的壳体。壳体除了对位于壳体内的电子器件具有屏蔽作用,还有支撑作用。例如用于对连接器主体部件的插入进行导向,并对散热片进行固定等。
[004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工作实施例的壳体,由于在第一下侧壁和第二下侧壁的接触部位形成“自保持”区域,在将例如电连接器之类的电子设备插入到壳体的容纳空间中的过程中或者其它操作过程中,第一下侧壁对于第二下侧壁具有支撑作用,避免了第二下侧壁发生变形的可能性,从而保持了壳体的插入端口附近的形状,提高了壳体的强度。比如,可以避免插入端口附近发生开裂、错位等,进而保证壳体的插入端口的尺寸。
[0042]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从而在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的基础上,实现更多种壳体。
[0043]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后,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清楚的了解,在不脱离随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改变,且本实用新型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示例性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电子设备的大致长方体形的容纳空间,每个容纳空间由上壁、下壁和两个相对的侧壁限定而成, 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外侧的两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 上侧壁;以及 下侧壁,与所述上侧壁结合,并包括:第一下侧壁和独立于所述第一下侧壁的第二下侧壁,所述第一下侧壁的一部分延伸到并贴靠在所述第二下侧壁的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外侧的两个侧壁中的每一个都包括所述上侧壁以及下侧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壁与第一下侧壁之间设有向外凸出弯曲的过渡部。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壁包括第一上侧壁和与所述第一上侧壁一体连接的第二上侧壁,所述第一下侧壁贴靠在所述第一上侧壁的外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侧壁上设有多个插脚,部分所述插脚在所述第一下侧壁的内侧穿过所述下壁伸出。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侧壁与第二上侧壁通过互补结构结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补结构包括形成所述第二上侧壁上的燕尾槽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二下侧壁上的与所述燕尾槽配合的燕尾形的突起。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上侧壁和第一下侧壁中的一个上设有凹口,在所述第一上侧壁和第一下侧壁中的另一个上设有能够配置到所述凹口中的凸起,所述凸起与凹口结合,以阻止所述上侧壁从所述下侧壁脱离。
【文档编号】H05K5/04GK203827626SQ201420258489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0日
【发明者】周健, 杨洪文, 刘新波 申请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