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110941阅读:1075来源:国知局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包括过渡支架、支架组件,支架组件滑动连接在过渡支架上,支架组件上设有传动轴,传动轴前端设有凸轮,后端设有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驱动电机上连接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驱动齿轮,可以上下移动的自锁滚轮和凸轮分别位于导轨的左右两侧,通过各个齿轮传动带动凸轮转动,最终由凸轮和自锁滚轮配合将导轨夹紧。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体积小、动作迅速、自锁性能好、能实现双向制动、安全可靠且便于加工,且使用成本低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
【专利说明】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机中检测、故障纠正或安全装置的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在轿厢、罐笼或箕斗与固定导向元件或卷扬通道或电梯井道内表面之间作用的、利用摩擦制动力的制动装置或掣爪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电梯在平层后开门状态下、人员正常出入或装卸货物的过程中,由于电梯的某个电气元件或曳引制动系统的某个零部件出现故障,轿厢有意外移动离开层站的情况,使电梯在使用中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故急需增加相应安全保护装置防止轿厢意外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动作迅速、自锁性能好、能实现双向制动、安全可靠且便于加工,且使用成本低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包括过渡支架、制动部件、驱动部件,导轨位于所述过渡支架的中部,所述过渡支架包括上导向板、下导向板,
[0005]所述制动部件包括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的上下两端滑动连接在所述上导向板、下导向板上,所述支架组件由前向后依次包括前板、中板、后板,所述中板上开设有上下分布的两个轴孔,前后水平布置的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穿过所述轴孔且与所述轴孔间隙配合,所述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的位置上下对称,所述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的前端通过平键对称地装设有结构相同的上凸轮、下凸轮,所述上凸轮、下凸轮均位于所述导轨的右侧,所述前板位于所述上凸轮、下凸轮的前方,所述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的后端分别通过平键对称地装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
[0006]所述制动部件还包括位于所述上凸轮、下凸轮左侧的自锁滚轮,所述自锁滚轮的布置方向和所述上凸轮、下凸轮相同,所述自锁滚轮的前方设有左盖板,所述左盖板与所述支架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自锁滚轮位于所述导轨的左侧,所述左盖板上开设有向下延伸且向左侧弯曲的弧形槽,滚轮轴垂直穿过所述自锁滚轮后前端嵌入所述弧形槽中,后端紧贴在所述支架组件上,所述支架组件的上、下两端分别滑动装设有竖向布置且套装着压缩弹簧的第一导向销、第二导向销,所述第一导向销、第二导向销将所述自锁滚轮夹持在中间,
[0007]所述支架组件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制动导向板,所述制动导向板的右侧面设有凹陷的弧面,所述弧面的弧度与所述弧形槽的弧度相同,
[0008]所述驱动部件包括驱动电机以及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电控部件,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联接键或顶丝与驱动齿轮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位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左下方且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穿过所述驱动齿轮后前端伸入所述中板上的孔中。
[0009]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通过制动部件和驱动部件的配合,使制动部件中的自锁滚轮和凸轮同时夹紧导轨,制止轿厢意外移动。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自锁性能好,能迅速实现双向制动、及时制止轿厢意外移动,因而大大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能,而且本装置体积小、安装方便、便于加工,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使用成本。
[0010]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制动导向板的左侧安装有垫板,所述垫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组件的左侧。通过增减垫板的厚度,可以使凸轮与自锁滚轮对于导轨中心对称,使得调整更加方便,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的精度。
[0011]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的后侧面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调整块、第二调整块,所述驱动部件还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行程换向开关、第二行程换向开关,所述第一调整块与所述第一行程换向开关之间通过第一拨杆连接,所述第二调整块与所述第二行程换向开关之间通过第二拨杆连接。通过设置换向开关以及与其配合作用的调整块,可以在轿厢意外移动的故障排除后,及时、快速、方便地调整凸轮转向,放开导轨,使电梯正常运行,因而为电梯的使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0012]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其中所述传动轴上设有轴肩,所述轴肩位于所述凸轮与所述中板之间,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中板之间装设有间隔套,所述传动轴的后端装设有挡圈。设置轴肩可以防止凸轮前后位移,间隔套和挡圈将齿轮夹在中间,可以有效地避免齿轮发生前后位移,这些设置都提高了本装置的精度,保证了轿厢能被及时制停,进一步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能。
[0013]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其中所述轴孔内装设有自润滑轴承。自润滑轴承耐磨性能好、摩擦系数小,保证了传动轴的工作精度,而且能使传动轴减少振动,改善了轴的传动效果。
[0014]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其中所述电控部件上还连接有上下布置的极限开关,所述极限开关位于所述自锁滚轮的移动路径上。将极限开关设置在自锁滚轮的移动路径上,自锁滚轮在锁紧导轨的同时能够触动开关,使电梯安全回路断电,避免曳引机及其它驱动装置动作,因而进一步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
[0015]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其中所述过渡支架的左右两侧板上设有相向对称且沿水平方向布置的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伸缩端与所述支架组件的左右侧板相接触。限位螺钉和弹簧配合既可以在导轨不受挤压的状态下限制支架组件的左右位移,使导轨位于支架组件的中心线上,又可以在本装置夹持导轨的动作结束、导轨与凸轮脱离接触后,借助弹簧的回弹力使支架组件复位。
[0016]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的末端设有注油嘴,所述注油嘴位于所述挡圈后方。通过注油嘴可以给相关部件注油,避免部件生锈,不但减小了部件之间的摩擦,提高了部件的工作精度,而且使得部件不容易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节省了成本。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的主视局部剖面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的左视局部剖面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的俯视局部剖面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中驱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的安装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包括过渡支架1、制动部件2、驱动部件3,导轨8位于过渡支架I的中部,过渡支架I包括上导向板101、下导向板102,上导向板101、下导向板102上均开设有滑槽(图中未绘示),滑槽沿左右方向延伸。
[0024]制动部件2包括支架组件204,支架组件204的上下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导向螺钉2041,导向螺钉2041的螺钉帽(图中未绘示)位于上述滑槽内,上述螺钉帽沿滑槽左右滑动,带动支架组件204在过渡支架I上左右移动,导向螺钉2041的螺钉帽(图中未绘示)还同时对支架组件204起上下限位的作用。
[0025]支架组件204由前向后依次包括前板200、中板2001、后板2002,中板2001上开设有上下分布的两个轴孔,前后水平布置的第一传动轴212、第二传动轴214的后端穿过轴孔且与轴孔间隙配合,以便能在轴孔内转动。第一传动轴212、第二传动轴214的位置上下对称。优选地,轴孔内装设有自润滑轴承213。
[0026]第一传动轴212、第二传动轴214的前端分别通过第一平键2081、第二平键2071对称地装设有结构相同的上凸轮208、下凸轮207,上凸轮208、下凸轮207均位于导轨8的右侧,第一传动轴212、第二传动轴214上还分别设有第一轴肩2121、第二轴肩2141,上凸轮208、下凸轮207与中板2001之间通过第一轴肩2121、第二轴肩2141限位,前板200位于上凸轮208、下凸轮207的前方。
[0027]第一传动轴212、第二传动轴214的后端分别通过第三平键211、第四平键2111对称地装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217、第二传动齿轮218,第一传动齿轮217、第二传动齿轮218与中板2001之间分别装设有第一间隔套215、第二间隔套216,第三平键211、第四平键2111的后端分别装设有第一挡圈2171、第二挡圈2181。第一传动轴212、第二传动轴214的末端装设有第一注油嘴2172、第二注油嘴2182,第一注油嘴2172、第二注油嘴2182分别位于第一挡圈2171、第二挡圈2181的后方。
[0028]再结合图4所示,驱动部件3包括驱动电机30以及与驱动电机30连接的电控部件4,收到电控部件4发出电梯意外故障信号时,驱动电机30通电运行。驱动电机30通过联接键(图中未绘示)或顶丝35与驱动齿轮33连接,再结合图4所示,驱动齿轮33位于第一传动齿轮217的左下方且与第一传动齿轮217啮合,驱动电机30的驱动轴301穿过驱动齿轮33后,前端伸入中板2001上的孔2003中。驱动电机30通电运行,驱动轴301转动,带动驱动齿轮33转动。第一传动齿轮217、第二传动齿轮218的后侧面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调整块2173、第二调整块2183,驱动部件3还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行程换向开关36、第二行程换向开关37,第一调整块2173与第一行程换向开关36之间通过第一拨杆361连接,第二调整块2183与第二行程换向开关37之间通过第二拨杆371连接。故障排除后,电梯需恢复运行,此时,打开行程换向开关,换向开关上的拨杆拨动调整块,使齿轮反向转动,进而带动凸轮反向转动,凸轮与导轨8脱离接触,最终下述自锁滚轮203也与导轨8脱离,导轨8被松开,电梯正常运行。
[0029]再如图1、图3所示,图1中的导轨8采用了省略画法、左盖板205采用了透视画法。制动部件2还包括位于上凸轮208、下凸轮207左侧的自锁滚轮203,自锁滚轮203的布置方向和上凸轮208、下凸轮207相同,自锁滚轮203的前方设有左盖板205,左盖板205用螺钉206与支架组件204固定在一起,将自锁滚轮203限制在导轨8左侧的支架组件204的腔体内。左盖板205上开设有向下延伸且向左侧弯曲的弧形槽2051,滚轮轴2031垂直穿过自锁滚轮203后前端嵌入弧形槽2051中,后端紧贴在支架组件204上。支架组件204的上、下两端靠近自锁滚轮203的位置上设有上下对称的上销孔2042、下销孔2043,上销孔2042、下销孔2043中分别装设套装着第一压缩弹簧2011、第二压缩弹簧2021的第一导向销201、第二导向销202,第一导向销201、第二导向销202 —上一下竖向布置后,将自锁滚轮203夹持在中间,第一导向销201的底部与自锁滚轮203的顶部接触,第二导向销202的顶部与自锁滚轮203的底部接触。自锁滚轮23在其与导轨8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下上下运动,因而推动导向销上下运动。支架组件204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垫板210,垫板210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制动导向板209,制动导向板209的右侧面上设有凹陷的弧面2091,弧面2091的弧度与弧形槽2051的弧度相同,保证了自锁滚轮203向下移动的同时不会发生向左的位移,而是逐渐向右移动。另外,过渡支架I的左、右两侧板上设有水平布置的第一限位螺钉12、第二限位螺钉13,第一限位螺钉12、第二限位螺钉13的位置为相向对称,第一限位螺钉12、第二限位螺钉13上分别套设有第一弹簧121、第二弹簧131,第一弹簧121的右端、第二弹簧131的左端分别与支架组件204的左右侧板接触,限位螺钉和弹簧相配合,将支架组件夹持在中间,保证其位置居中。
[0030]再结合图4所示,电控部件4上还连接有上下布置的极限开关34,极限开关34位于自锁滚轮203的移动路径上,自锁滚轮203向上或向下移动一定距离,即可触动极限开关34,电梯安全回路断电保护。
[0031]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的安装示意图,轿厢5外设有支撑轿厢5的轿架6,轿架6包括上方横向布置的顶部梁61和左右两侧竖向布置的立梁62,轿厢5通过导靴7固定在导轨8上,上述各部件的安装设置可采用常规技术手段,此处不赘述。使用时,在轿架6的左右两侧对称地装设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的安全保护装置,两个保护装置的结构完全相同,仅安装方向需要做适应性调整,两个保护装置均通过过渡支架I固定安装在顶部梁61上。
[0032]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的安全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当本安全装置接收到电控部件4发出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信号时,本安全装置中的驱动电机30通电转动,并通过联接键或顶丝35带动驱动齿轮33同步转动,通过驱动齿轮33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217转动,第一传动齿轮217再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218转动,再分别由第一传动齿轮217、第二传动齿轮218通过各自的传动轴将运动传递到上凸轮208、下凸轮207,使两个凸轮相向运动,即上凸轮208逆时针转动且使其凸轮高点逐渐靠近导轨8,与此同时,下凸轮207沿顺时针转动也使其凸轮高点逐渐靠近导轨8,当两凸轮同时接触导轨8后,继续转动便会产生横向的推力,使制动部件2随着支架组件204在过渡支架I的上、下导向板中水平向右滑动,从而使位于导轨8左侧的自锁滚轮203的外周也逐渐靠近导轨8直至与导轨8接触,使导轨8被微夹紧,轿厢5继续向下移动,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两个凸轮继续朝夹紧方向转动,同时,自锁滚轮203也沿制动导向板209上的弧面2091向下滑动,直至两个凸轮和自锁滚轮203同时将导轨8夹紧,使轿厢5停止移动。当电梯轿厢意外移动故障消除后,通过行程换向开关和调整块相配合,改变凸轮转向,使凸轮朝松开导轨8的方向转动,进而使支架组件204向左移动,自锁滚轮203也随之向左移动并与导轨8脱离接触,此时,摩擦力消失,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自锁滚轮203复位,导轨8被完全松开,电梯恢复正常运行。
[0033]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包括过渡支架(I)、制动部件(2)、驱动部件⑶, 其特征在于:导轨(8)位于所述过渡支架(I)的中部,所述过渡支架(I)包括上导向板(101)、下导向板(102), 所述制动部件(2)包括支架组件(204),所述支架组件(204)的上下两端滑动连接在所述上导向板(101)、下导向板(102)上,所述支架组件(204)由前向后依次包括前板(200)、中板(2001)、后板(2002),所述中板(2001)上开设有上下分布的两个轴孔,前后水平布置的第一传动轴(212)、第二传动轴(214)穿过所述轴孔且与所述轴孔间隙配合,所述第一传动轴(212)、第二传动轴(214)的位置上下对称,所述第一传动轴(212)、第二传动轴(214)的前端通过平键对称地装设有结构相同的上凸轮(208)、下凸轮(207),所述上凸轮(208)、下凸轮(207)均位于所述导轨(8)的右侧,所述前板(200)位于所述上凸轮(208)、下凸轮(207)的前方,所述第一传动轴(212)、第二传动轴(214)的后端分别通过平键对称地装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217)、第二传动齿轮(218), 所述制动部件⑵还包括位于所述上凸轮(208)、下凸轮(207)左侧的自锁滚轮(203),所述自锁滚轮(203)的布置方向和所述上凸轮(208)、下凸轮(207)相同,所述自锁滚轮(203)的前方设有左盖板(205),所述左盖板(205)与所述支架组件(204)固定连接,所述自锁滚轮(203)位于所述导轨(8)的左侧,所述左盖板(205)上开设有向下延伸且向左侧弯曲的弧形槽(2051),滚轮轴(2031)垂直穿过所述自锁滚轮(203)后前端嵌入所述弧形槽(2051)中,后端紧贴在所述支架组件(204)上,所述支架组件(204)的上、下两端分别滑动装设有竖向布置且套装着压缩弹簧的第一导向销(201)、第二导向销(202),所述第一导向销(201)、第二导向销(202)将所述自锁滚轮(203)夹持在中间, 所述支架组件(204)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制动导向板(209),所述制动导向板(209)的右侧面设有凹陷的弧面(2091),所述弧面(2091)的弧度与所述弧形槽(2051)的弧度相同,所述驱动部件(3)包括驱动电机(30)以及与所述驱动电机(30)连接的电控部件(4),所述驱动电机(30)通过联接键或顶丝(35)与驱动齿轮(33)连接,所述驱动齿轮(33)位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17)的左下方且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17)哨合,所述驱动电机(30)的驱动轴(301)穿过所述驱动齿轮(33)后前端伸入所述中板(2001)上的孔(200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导向板(209)的左侧安装有垫板(210),所述垫板(210)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组件(204)的左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17)、第二传动齿轮(218)的后侧面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调整块(2173)、第二调整块(2183),所述驱动部件(3)还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行程换向开关(36)、第二行程换向开关(37),所述第一调整块(2173)与所述第一行程换向开关(36)之间通过第一拨杆(361)连接,所述第二调整块(2183)与所述第二行程换向开关(37)之间通过第二拨杆(37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上设有轴肩,所述轴肩位于所述凸轮与所述中板(2001)之间,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中板(2001)之间装设有间隔套,所述传动轴的后端装设有挡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内装设有自润滑轴承(2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部件(4)上还连接有上下布置的极限开关(34),所述极限开关(34)位于所述自锁滚轮(203)的移动路径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支架(I)的左右两侧板上设有相向对称且沿水平方向布置的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伸缩端与所述支架组件(204)的左右侧板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212)、第二传动轴(214)的末端设有注油嘴,所述注油嘴位于所述挡圈后方。
【文档编号】B66B5/02GK204079141SQ201420409367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3日
【发明者】孙亚盼, 贾砚华, 刘振江, 陈雪云 申请人:河北东方富达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