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11493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包括:所述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的运转导轨为环形跑道形状,所述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的梯级沿所述运转导轨运动;所述运转导轨倾斜设置,与水平面呈夹角。采用本实用新型,通过环形跑道形状的运转导轨,实现扶梯的左右梯级共用,使梯级数量及导轨数量比传统扶梯减少一半;上行导轨与下行导轨对称设置,上下行可以抵消掉自身重力和部分乘客的重量,提升功率大幅降低,能耗显著减少;通过对桁架的结构的改进,大大地减少了桁架的截面高度及宽度,减少空间,节省资源。
【专利说明】一种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

【背景技术】
[0002]如图1所示,传统的自动扶梯在导轨的上下两侧都有梯级,上侧的梯级供乘客使用,下侧的梯级位于桁架内部,处于空闲状态。
[0003]如图2所示,由于桁架下方存在梯级,所以整个扶梯桁架的截面高度是实际运行所需的两倍左右。而且,对于同一位置安装上行和下行两台扶梯的情况,需要两台曳引机分别驱动,占用空间大,能耗闻。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低能耗、低成本的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可节省空间。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所述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的运转导轨为环形跑道形状,所述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的梯级沿所述运转导轨运动;所述运转导轨倾斜设置,与水平面呈夹角。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运转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大于65°。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运转导轨包括上行导轨、顶部转换导轨、下行导轨、底部转换导轨,所述上行导轨、顶部转换导轨、下行导轨、底部转换导轨依次首尾相连;所述上行导轨及下行导轨为直线导轨;所述顶部转换导轨及底部转换导轨为弧形导轨。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上行导轨与下行导轨对称设置。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顶部转换导轨及底部转换导轨封装于所述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的壳体内部。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的桁架;所述桁架包括第一桁架单片、第二桁架单片及第三桁架单片,所述第一桁架单片、第二桁架单片及第三桁架单片依次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桁架单片与第二桁架单片之间构成第一梯级运行空间,所述第二桁架单片与第三桁架单片之间构成第二梯级运行空间;所述上行导轨安装于所述第一梯级运行空间内,所述下行导轨安装于所述第二梯级运行空间内。
[0011]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的运转导轨为环形跑道形状,可以实现扶梯的左右梯级共用。当需要在同一位置实现上行和下行时,安装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所用的梯级数量及导轨数量比传统扶梯减少一半。
[0013]乘客通过上行导轨实现上行,通过下行导轨实现下行,上行导轨与下行导轨对称设置,上下行可以抵消掉自身重力和部分乘客的重量,提升功率大幅降低,能耗显著减少。
[0014]同时,通过对桁架的结构的改进,大大地减少了桁架的截面高度及宽度,减少空间,节省资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现有的自动扶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的C-C剖视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0019]图5是同一位置安装上行和下行两台扶梯时桁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1]如图3所示,所述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的运转导轨为环形跑道形状,所述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的梯级沿所述运转导轨运动;所述运转导轨倾斜设置,与水平面呈夹角。
[0022]需要说明的是,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的运转导轨为环形跑道形状,运转导轨上侧设有梯级。乘客站在梯级上,梯级沿所述运转导轨运动,乘客即可根据运转导轨的倾斜角度,实现上行、下行,同时,实现扶梯梯级的共用。
[0023]更佳地,所述运转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大于65°。保证乘客的安全性及舒适度。
[0024]更佳地,所述运转导轨包括上行导轨1、顶部转换导轨2、下行导轨3、底部转换导轨4,所述上行导轨1、顶部转换导轨2、下行导轨3、底部转换导轨4依次首尾相连;所述上行导轨I及下行导轨3为直线导轨,方便乘客实现快速的上行、下行;所述顶部转换导轨2及底部转换导轨4为弧形导轨,有效实现导轨方向的转换。
[0025]需要说明的是,上行导轨I与下行导轨3之间通过顶部转换导轨2及底部转换导轨4实现转向。乘客站在上行导轨I的梯级上时,实现上行;乘客站在下行导轨3的梯级上时,实现下行。由于上行导轨I及下行导轨3可同时被使用,不存在空闲状态,节省资源。
[0026]更佳地,所述上行导轨I与下行导轨3对称设置。
[0027]需要说明的是,上行导轨I与下行导轨3左右对称分布,可以抵消掉自身重力和部分乘客的重量,提升功率大幅降低,能耗显著减少。
[0028]更佳地,所述顶部转换导2轨及底部转换导轨4封装于所述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的壳体内部。
[0029]需要说明的是,将顶部转换导轨2及底部转换导轨4进行封装,可避免乘客与顶部转换导轨2及底部转换导轨4接触,保证乘客的安全,乘客可直接使用上行导轨I及下行导轨3实现上行、下行。
[0030]如图4所示,所述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的桁架;所述桁架包括第一桁架单片5、第二桁架单片6及第三桁架单片7,所述第一桁架单片5、第二桁架单片6及第三桁架单片7依次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桁架单片5与第二桁架单片6之间构成第一梯级运行空间8,所述第二桁架单片6与第三桁架单片7之间构成第二梯级运行空间9 ;所述上行导轨I安装于所述第一梯级运行空间8内,所述下行导轨3安装于所述第二梯级运行空间9内。
[0031]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自动扶梯桁架的上方及下方均设置梯级,所以桁架(参见图2)的截面高度是实际运行所需的两倍。当需要在同一位置同时安装上行和下行两台扶梯时,需要并排安装两个桁架(参见图5),占用空间大,能耗高。相应地,所述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的第一梯级运行空间8与第二梯级运行空间9平行设置(如图4所示),大大地减少了桁架的截面高度,减少空间;同时,第一梯级运行空间8与第二梯级运行空间9共用第二桁架单片6,大大地减少了桁架的截面宽度,节省资源。
[0032]另外,所述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不需要返回空行程,因此,当需要在同一位置实现上行和下行时,安装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可使梯级数量、导轨数量减少一半,宽度方向也有小幅减少。
[0033]由上可知,当需要在同一位置实现上行和下行时,安装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所用的梯级数量及导轨数量比传统扶梯减少一半。乘客通过上行导轨1实现上行,通过下行导轨3实现下行,上行导轨1与下行导轨3对称设置,上下行可以抵消掉自身重力和部分乘客的重量,提升功率大幅降低,能耗显著减少。同时,通过对桁架的结构的改进,大大地减少了桁架的截面高度及宽度,减少空间,节省资源。
[0034]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的运转导轨为环形跑道形状,所述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的梯级沿所述运转导轨运动; 所述运转导轨倾斜设置,与水平面呈夹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转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大于6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转导轨包括上行导轨、顶部转换导轨、下行导轨、底部转换导轨,所述上行导轨、顶部转换导轨、下行导轨、底部转换导轨依次首尾相连; 所述上行导轨及下行导轨为直线导轨; 所述顶部转换导轨及底部转换导轨为弧形导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导轨与下行导轨对称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转换导轨及底部转换导轨封装于所述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的壳体内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左右循环运转自动扶梯的桁架; 所述桁架包括第一桁架单片、第二桁架单片及第三桁架单片,所述第一桁架单片、第二桁架单片及第三桁架单片依次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桁架单片与第二桁架单片之间构成第一梯级运行空间,所述第二桁架单片与第三桁架单片之间构成第二梯级运行空间; 所述上行导轨安装于所述第一梯级运行空间内,所述下行导轨安装于所述第二梯级运行空间内。
【文档编号】B66B23/14GK204057633SQ201420426676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1日
【发明者】陆海峰 申请人:广东不止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