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对重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对重系统,包括对重框和对重框内的对重块,所述对重框包括两条方管立柱,两条方管立柱的下端通过两块固定在方管立柱两侧的底板连接在一起,两条方管立柱的上端通过两块固定在方管立柱两侧的顶板连接在一起,所述两条方管立柱上还设有两块固定在方管立柱两侧的隔板,隔板、顶板和底板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方管立柱,其中底板位于距离方管立柱底端20~30厘米处,且方管立柱底端设有缓冲组件;所述对重框还包括两块固定在隔板和底板两侧的保护板,保护板两端分别与隔板和底板相固定;所述对重块的四个侧面均设有凹槽,对重框的两条方管立柱和两条保护板分别卡设在对重块四个侧面上的凹槽内。
【专利说明】对重系统。它结构稳固安全、拆装方便,而:,包括对重框和对重框内的对重块,其特点柱的下端通过两块固定在方管立柱两侧的I固定在方管立柱两侧的顶板连接在一起,主两侧的隔板,隔板、顶板和底板相互平行,柱底端20?30厘米处,且方管立柱底端设乏和底板两侧的保护板,保护板两端分别与I有凹槽,对重框的两条方管立柱和两条保二包括一端设在方管立柱内的伸缩杆,伸缩的阻挡环;方管立柱内还设有压缩弹簧,压之间设有对重绳轮。
侧设有四个对重导靴。
[0012]附图中的标记为:1-顶板,2-对重绳轮,4-保护板,5-对重块,6-伸缩杆,7_底板,8-隔板,9-方管立柱,10-对重导靴,11-阻挡环,12-限位环,13-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0014]实施例。电梯对重系统,包括对重框和对重框内的对重块5,如图1所示:所述对重框包括两条方管立柱9,两条方管立柱9的下端通过两块固定在方管立柱9两侧的底板7连接在一起,两条方管立柱9的上端通过两块固定在方管立柱9两侧的顶板I连接在一起,所述两条方管立柱9上还设有两块固定在方管立柱9两侧的隔板8,隔板8、顶板I和底板7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方管立柱9,其中底板7位于距离方管立柱9底端20?30厘米处,且方管立柱9底端设有缓冲组件;所述对重框还包括两块固定在隔板8和底板7两侧的保护板4,保护板4两端分别与隔板8和底板7相固定;所述对重块5如图3所示,四个侧面均设有凹槽,对重框的两条方管立柱9和两条保护板4分别卡设在对重块5四个侧面上的凹槽内。
[0015]所述缓冲组件如图2所示,包括一端设在方管立柱9内的伸缩杆6,伸缩杆6上设有限位环12,方管立柱9内设有与限位环12对应的阻挡环11 ;方管立柱内9内还设有压缩弹簧13,压缩弹簧13 —端固定,另一端与伸缩杆6接触。
[0016]所述两块顶板I之间设有对重绳轮2。
[0017]所述对重框外侧设有四个对重导靴10。
[001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需要增加对重块时,可以拧开螺栓,取下其中一侧的一块保护板,然后将对重块放入对重框,对重块的凹槽均卡入方管立柱和保护板,然后装上之前拆除的保护板即可。
【权利要求】
1.电梯对重系统,包括对重框和对重框内的对重块(5),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框包括两条方管立柱(9),两条方管立柱(9)的下端通过两块固定在方管立柱(9)两侧的底板(7)连接在一起,两条方管立柱(9)的上端通过两块固定在方管立柱(9)两侧的顶板(I)连接在一起,所述两条方管立柱(9)上还设有两块固定在方管立柱(9)两侧的隔板(8),隔板(8)、顶板⑴和底板(7)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方管立柱(9),其中底板(7)位于距离方管立柱(9)底端20?30厘米处,且方管立柱(9)底端设有缓冲组件;所述对重框还包括两块固定在隔板(8)和底板(7)两侧的保护板(4),保护板(4)两端分别与隔板(8)和底板(7)相固定;所述对重块(5)的四个侧面均设有凹槽,对重框的两条方管立柱(9)和两条保护板(4)分别卡设在对重块(5)四个侧面上的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对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一端设在方管立柱(9)内的伸缩杆(6),伸缩杆(6)上设有限位环(12),方管立柱(9)内设有与限位环(12)对应的阻挡环(11);方管立柱内(9)内还设有压缩弹簧(13),压缩弹簧(13) —端固定,另一端与伸缩杆(6)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对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顶板(I)之间设有对重绳轮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对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框外侧设有四个对重导靴(10)。
【文档编号】B66B17/12GK204096867SQ201420504141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日
【发明者】荆华俊, 吴人杰, 戴云峰, 张佳良, 蔡小君 申请人:韦伯电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