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板补强贴片贴附用治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路板补强贴片贴附用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用于支撑线路板;所述线路板设有待补强区域;第一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将所述线路板定位在所述底板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路板补强贴片贴附用治具,通过第一定位装置将线路板定位在底板上的指定位置,并使补强片与待补强区域准确对位,从而使补强片准确地粘贴在待补强区域上。较手工对位,粘贴精度大大提高,改善了线路板的品质。同时也减少了肉眼对位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线路板补强贴片贴附用治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线路板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路板补强贴片贴附用治具。
【背景技术】
[0002]挠性印刷线路板,因其轻薄、体积小、可弯曲、能立体布线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印刷线路行业。但在挠性印刷线路板上焊接电子元器件时,挠性线路板由于机械强度小,易弯曲,从而导致元器件焊脚崩裂等焊接缺陷。为了减少焊接缺陷的产生,提高挠性印刷线路板的可靠性,需要在焊接元器件部位粘贴补强片,以增强该部位的机械强度。
[0003]目前补强片的粘贴大多采用手工操作,一次夹取一个补强片,使用人工肉眼对位,将其粘贴在线路板上的指定位置。该种粘贴方法不仅工作效率低,贴合精度也很差。当需要粘贴的补强片体积很小时,不仅很难夹取,而且根本无法通过肉眼精确地粘贴到指定位置。即便通过手工操作将补强片准确地粘贴至线路板上的指定位置,由于补强片是通过胶粘剂与线路板粘接在一起,在胶粘剂未完全固化之前,不小心碰触到补强片也会导致其发生移位,降低粘贴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提高补强片粘贴效率的线路板补强贴片贴附用治具。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线路板补强贴片贴附用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底板,所述底板用于支撑线路板;所述线路板设有待补强区域;
[0008]第一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将所述线路板定位在所述底板上。
[0009]优选地是,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待补强区域的形状相适应;每个待补强区域均嵌入一个第一定位槽内,且待补强区域的至少两个侧壁抵靠在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槽壁上,待补强区域的上表面低于第一定位槽槽壁的上表面。
[0010]优选地是,所述待补强区域的三个侧壁分别抵靠在所述第一定位槽的三个槽壁上。
[0011]优选地是,每个待补强区域对应一个补强片;所述补强片与所述待补强区域的形状大小相同;每个补强片均嵌入一个第一定位槽内覆盖一个待补强区域,并与待补强区域粘接;所述补强片的至少两个侧壁抵靠在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槽壁上。
[0012]优选地是,所述第一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定位槽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所述第二定位槽与所述线路板的形状相适应;所述线路板嵌入所述第二定位槽内,使每个待补强区域均与一个第一定位槽对应设置。
[0013]优选地是,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槽底高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槽底。
[0014]优选地是,还包括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与所述第二定位槽连通。
[0015]优选地是,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呈半圆形。
[0016]优选地是,还包括载板;所述载板用于承载补强片;所述载板位于线路板上方,所述载板承载的每个补强片均覆盖一个待补强区域。
[0017]优选地是,还包括第二定位装置;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定位销;所述载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适应的定位孔;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位置相对的插槽;所述定位销穿过所述定位孔可插拔地插置于所述插槽内,将所述载板定位在所述线路板的上方,使所述载板承载的每个补强片均与一个待补强区域相对应;补强片与所述线路板相对设置。
[0018]优选地是,所述载板包括定位板和至少一个粘接板;所述定位板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与补强片形状大小相同;所述粘接板粘接在所述定位板上;每个补强片嵌入一个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粘接板粘接。
[00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路板补强贴片贴附用治具,通过第一定位装置将线路板定位在底板上的指定位置,并使补强片与待补强区域准确对位,从而使补强片准确地粘贴在待补强区域上。较手工对位,粘贴精度大大提高,改善了线路板的品质。同时也减少了肉眼对位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0]本实用新型中,待补强区域嵌入第一定位槽内,且待补强区域的至少两个侧壁抵靠在第一定位槽的槽壁上,从而将待补强区域定位在底板上的指定位置。嵌入第一定位槽内的待补强区域的上表面低于第一定位槽槽壁的上表面,即待补强区域的上表面与第一定位槽的槽口之间还留有空隙。因为该空隙的存在,可将补强片嵌入第一定位槽内,且补强片的至少两个侧壁抵靠在第一定位槽的槽壁上,从而使补强片与待补强区域准确对位并粘接在一起。提高了对位精度和工作效率。
[0021]由于线路板上的待补强区域有大有小,当待补强区域较小时,很难通过肉眼将准确快速地嵌入第一定位槽内。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底座上设置与线路板形状相适应的第二定位槽,将线路板嵌入第二定位槽后,线路板上的每个待补强区域即可与一个第一定位槽对应,简化了待补强区域与第一定位槽的对位难度,提高了对位精度和工作效率。
[0022]提供承载多个补强片的载板。通过第二定位装置将载板定位在线路板上方的指定位置后,使多个补强片与线路板上的多处待补强区域同时对位,并完成粘接。减少了补强片和待补强区域的对位及粘贴次数,降低了产生误差的概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线路板的主视图;
[00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线路板补强贴片贴附用治具的结构主视图;
[0025]图3为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线路板补强贴片贴附用治具的使用示意图;
[0027]图5为图4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底板的结构主视图;
[0029]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载板的结构主视图;
[0030]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定位板的结构主视图;
[0031]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粘接有补强片的载板的结构王视图;
[0032]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载板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34]实施例1
[0035]如图1所示,线路板I包括十个待补强区域11。待补强区域11即为软板区域,其厚度薄于硬板覆盖区域12。
[0036]如图2所示,为线路板补强贴片贴附用治具2。线路板补强贴片贴附用治具2包括底板21,底板21用于支撑线路板I。底板21上设有第一定位装置。第一定位装置包括十个第一定位槽22。第一定位槽22与待补强区域11的形状相适应,且包括三个槽壁221。第一定位装置还包括一个第二定位槽23。第二定位槽23与线路板I的形状相适应。第一定位槽22位于第二定位槽23内。
[0037]如图4、5所示,将线路板I嵌入第二定位槽23内,线路板I上的每个待补强区域11即可与一个第一定位槽22准确对位。准确对位的同时,待补强区域11嵌入第一定位槽22内,并使待补强区域11的三个侧壁分别抵靠在第一定位槽22的三个槽壁221上,将待补强区域11定位在底座21上的指定位置。
[0038]嵌入第一定位槽的待补强区域11的上表面低于第一定位槽槽壁221的上表面,SP待补强区域11的上表面与第一定位槽22的槽口之间还留有空隙。因为该空隙的存在,可将与待补强区域11形状大小相同的补强片3嵌入第一定位槽内,并使补强片3的三个侧壁分别抵靠在第一定位槽22的三个槽壁221上,从而使补强片3与待补强区域11准确对位并粘接在一起。提高了对位精度和工作效率。
[0039]由于线路板I上的待补强区域11多为软板区域,其厚度薄于硬板覆盖区域12。当将线路板I嵌入第二定位槽23后,硬板覆盖区域12与第二定位槽23的槽底231接触。若第一定位槽22的槽底222与第二定位槽23的槽底231平齐,待补强区域11嵌入第二定位槽23后无法触及槽底231,即待补强区域11的下表面和槽底231之间留有空隙。导致在待补强区域11上贴附补强片3时,待补强区域11会向下移动,影响补强片3与待补强区域11的粘结强度,甚至会引起待补强区域11变形、破损。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槽22的槽底222高于第二定位槽23的槽底231 (如图2、3所示),确保硬板覆盖区域12接触到第二定位槽23的槽底231的同时,待补强区域11接触到第一定位槽22的槽底222。通过槽底222支撑待补强区域11,避免粘贴补强片3时待补强区域11移动,从而确保补强片3与待补强区域11的粘结强度,避免待补强区域11变形或破损,保证线路板I的品质。
[0040]底板21上还设有四个凹槽24。凹槽24与第二定位槽23连通,且其横截面为半圆形。操作人员可通过将手指或工具嵌入凹槽24内,方便快速地将线路板I从第二定位槽23内取出,有效避免线路板I的变形或破损。
[0041]实施例2
[0042]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本实施例中的线路板补强贴片贴附用治具2还包括第二定位装置。第二定位装置包括四个定位销25。底板21上设有与定位销25形状相适应的插槽26。定位销25可插拔地插置于插槽26内。
[0043]如图7-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线路板补强贴片贴附用治具2还包括载板4。载板4包括定位板41和两个粘接板42。定位板41设有十个通孔43,通孔43与补强片3的形状大小相同。粘接板42粘接在定位板41上。定位板41上设有与定位销25形状相适应的定位孔44。定位孔44与插槽26相对设置。
[0044]载板4的使用方法如下:如图10所示,将载板4覆盖在线路板I上,使定位销25穿过定位孔44插置与插槽26内。载板4上承载的多个补强片3与线路板I上的多个待补强区域11同时准确对位,且补强片3与底板21的上表面相对设置。按压载板4,使补强片3与待补强区域11粘贴在一起。
[0045]除上述内容外,本实施例的其他内容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46]本实用新型中的上、下,均以图10为参考,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使用的相对概念。
[0047]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线路板补强贴片贴附用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用于支撑线路板;所述线路板设有待补强区域; 第一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将所述线路板定位在所述底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补强贴片贴附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待补强区域的形状相适应;每个待补强区域均嵌入一个第一定位槽内,且待补强区域的至少两个侧壁抵靠在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槽壁上,待补强区域的上表面低于第一定位槽槽壁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路板补强贴片贴附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补强区域的三个侧壁分别抵靠在所述第一定位槽的三个槽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路板补强贴片贴附用治具,其特征在于,每个待补强区域对应一个补强片;所述补强片与所述待补强区域的形状大小相同;每个补强片均嵌入一个第一定位槽内覆盖一个待补强区域,并与待补强区域粘接;所述补强片的至少两个侧壁抵靠在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槽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路板补强贴片贴附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所述第二定位槽与所述线路板的形状相适应;所述线路板嵌入所述第二定位槽内,使每个待补强区域均与一个第一定位槽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路板补强贴片贴附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槽底高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槽底。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路板补强贴片贴附用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与所述第二定位槽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路板补强贴片贴附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呈半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补强贴片贴附用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载板;所述载板用于承载补强片;所述载板位于线路板上方,所述载板承载的每个补强片均覆盖一个待补强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路板补强贴片贴附用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定位装置;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定位销;所述载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适应的定位孔;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位置相对的插槽;所述定位销穿过所述定位孔可插拔地插置于所述插槽内,将所述载板定位在所述线路板的上方,使所述载板承载的每个补强片均与一个待补强区域相对应;补强片与所述线路板相对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路板补强贴片贴附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包括定位板和至少一个粘接板;所述定位板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与补强片形状大小相同;所述粘接板粘接在所述定位板上;每个补强片嵌入一个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粘接板粘接。
【文档编号】H05K3/00GK204131841SQ201420537549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8日
【发明者】黄伟, 陶伟良, 何海洋, 罗永红 申请人:上海美维电子有限公司, 上海美维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