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用包装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7288发布日期:2019-04-09 22:36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印刷包装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工业用包装膜。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包装印刷企业呈产业带化发展。以深圳、东莞、广州、汕头为中心的珠三角包装印刷产业带;以上海、浙江、江苏为中心的长三角包装印刷产业带;以京津冀为中心的环渤海包装印刷产业带;以云南、四川、陕西为中心的西部地区包装印刷产业带;此外,尚有以中原崛起为背景的中原包装印刷产业带和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背景的东北包装印刷产业带。

现有的产品包装膜,广泛应用于外贸出口、造纸、五金、塑料化工、建材、食品医药行业。传统的食物包装膜强度不够,在运输和储存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因各种因素而遭到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高、可以防紫外线的工业用包装膜。

一种工业用包装膜,包括依次紧密设置的印刷层、聚乙烯树脂层、聚氨酯聚合物层、粘合性聚烯烃层、清漆层;

所述聚乙烯树脂层由聚乙烯、粘胶和硅酮组成,三者的质量比为1:0.42-1.42:0.67-2.14;

所述粘合性聚烯烃层为抽褶加工;

所述聚氨酯聚合物层由二异氰酸酯与二元醇反应制备的硬质热塑性聚氨酯,其中,所述二异氰酸酯包括双(异氰酸根合甲基)环己烷的位置和几何异构体的混合物;

所述清漆层含有增量剂。

所述增量剂为碳酸钙、碳酸镁、二氧化硅按任意比例混合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延长包装膜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强度,增加防紫外线效果,绿色环保,滑动性能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一种工业用包装膜,包括依次紧密设置的印刷层、聚乙烯树脂层、聚氨酯聚合物层、粘合性聚烯烃层、清漆层;

所述聚乙烯树脂层由聚乙烯、粘胶和硅酮组成,三者的质量比为1:1:1;

所述粘合性聚烯烃层为抽褶加工;

所述聚氨酯聚合物层由二异氰酸酯与二元醇反应制备的硬质热塑性聚氨酯,其中,所述二异氰酸酯包括双(异氰酸根合甲基)环己烷的位置和几何异构体的混合物;

所述清漆层含有增量剂。

所述增量剂为碳酸钙、碳酸镁、二氧化硅按1:1:1比例混合而成。

实施例二

本发明一种工业用包装膜,包括依次紧密设置的印刷层、聚乙烯树脂层、聚氨酯聚合物层、粘合性聚烯烃层、清漆层;

所述聚乙烯树脂层由聚乙烯、粘胶和硅酮组成,三者的质量比为1:0.5:2;

所述粘合性聚烯烃层为抽褶加工;

所述聚氨酯聚合物层由二异氰酸酯与二元醇反应制备的硬质热塑性聚氨酯,其中,所述二异氰酸酯包括双(异氰酸根合甲基)环己烷的位置和几何异构体的混合物;

所述清漆层含有增量剂。

所述增量剂为碳酸钙、碳酸镁、二氧化硅按3:2:1比例混合而成。

实施例三

一种工业用包装膜,包括依次紧密设置的印刷层、聚乙烯树脂层、聚氨酯聚合物层、粘合性聚烯烃层、清漆层;

所述聚乙烯树脂层由聚乙烯、粘胶和硅酮组成,三者的质量比为1:1.33:0.88;

所述粘合性聚烯烃层为抽褶加工;

所述聚氨酯聚合物层由二异氰酸酯与二元醇反应制备的硬质热塑性聚氨酯,其中,所述二异氰酸酯包括双(异氰酸根合甲基)环己烷的位置和几何异构体的混合物;

所述清漆层含有增量剂。

所述增量剂为碳酸钙、碳酸镁、二氧化硅按1:5:2比例混合而成。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用包装膜,包括依次紧密设置的印刷层、聚乙烯树脂层、聚氨酯聚合物层、粘合性聚烯烃层、清漆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延长包装膜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强度,增加防紫外线效果,绿色环保,滑动性能好。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同人印刷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30
技术公布日:2019.04.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