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绒棉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0994发布日期:2018-10-16 22:09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羊绒棉面料,属于服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纯棉面料是以棉花为原料,经纺织工艺生产的面料,具有吸湿、保湿、耐热、耐碱、卫生等特点。一般而言,纯棉面料的吸湿抗热性较好,而且穿着舒适。一些对服装吸湿性要求比较高的行业的工作服就可以选择纯棉面料进行加工。比如说夏季的学校校服等。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纺织布料已经成为人们制备衣服等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现有用于服装或其它保暖纺织品的面料以传统的天然纤维为主,如棉纤维、竹炭纤维、大豆纤维、丝织物、毛织物、麻织物等,它们具有一定的保暖性,但都不能防水,且容易燃烧,更不能防静电。随着工业的发展,化纤织物的出现,这些功能得到了实现,虽然化纤织物手感柔软、色泽多样、抗皱性好,但是穿着后感觉不舒适,且性能差、不全面,弹性小,耐磨度不高,结构也较为复杂。

现有技术中的面料穿着舒适度不高,透气性不佳,同时保温性不好,不耐穿,使用寿命短,所以急需要一种羊绒棉面料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羊绒棉面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羊绒棉面料,包括贴肤层、保温层以及防护层,所述贴肤层由棉纤维以及麻纤维组成,所述保温层由硅酸铝棉以及羊绒纤维组成,所述防护层由聚氯乙烯纤维以及聚酯纤维组成;

所述贴肤层、保温层以及防护层由以下步骤制成:

制备贴肤层,首先将络筒机、整经机以及浆纱机与棉纤维以及麻纤维接触的部件进行光滑处理,再将棉纤维与麻纤维输送至经停杆上,同时通过经停杆上的经停片将棉纤维与麻纤维进行混纺;

然后再将混纺后的贴肤层进行漂白处理,首先将贴肤层浸入氯漂溶液中,在常温下浸泡50~60min,再将贴肤层浸入氧漂溶液中,在水温95℃时,浸泡60min,再通过保险粉处理,在60℃的保险粉溶液中浸泡15min,漂白完成后,通过面料烘干设备烘干贴肤层即可;

制备保温层,首先采取了用和毛油1%~1.5%、抗静电剂1.5%、水5%左右混合溶液对硅酸铝纤维和羊绒纤维进行加湿处理,并放置24h后进行加工,再通过捻系数90,罗拉隔距16mm×26mm×30mm,锭速740r/min的并条机对羊绒纤维与硅酸铝纤维进行并条混纺;

制备防护层,首先使聚氯乙烯树脂在丙酮中充分溶胀,这一操作在生产上叫做捏和,捏和温度由室温逐渐升至40—50℃,捏和时间4.5~6.0h,在捏和时可添加少量热稳定剂、着色剂,然后加热,降低粘度,增加流动性,迅速加热至90~95℃,由于丙酮在常压下于56℃即发生沸腾;

保温加压下过滤凝固浴为丙酮水溶液,浴中丙酮含量控制在20%~22%,浴温35℃,纺丝速度16~20m/min,丝条在凝固浴中的停留时间10~12s的初生纤维经水洗后再进行拉伸,形成聚氯乙烯纤维,然后再将聚氯乙烯纤维与聚酯纤维进行混纺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棉纤维含量占60~80%,所述麻纤维含量占20~40%,所述羊绒纤维含量占70%,所述硅酸铝棉含量占30%,所述聚氯乙烯纤维含量占40~50%,所述聚酯纤维含量占50~60%。

进一步地,所述贴肤层、保温层以及防护层通过热定型熔融连接复合成一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羊绒棉面料,因本发明设置了贴肤层、保温层以及防护层,使本发明具有贴肤性强,穿着舒适度高,保温效果佳,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防水性佳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羊绒棉面料,包括贴肤层、保温层以及防护层,贴肤层由棉纤维以及麻纤维组成,保温层由硅酸铝棉以及羊绒纤维组成,防护层由聚氯乙烯纤维以及聚酯纤维组成。

棉纤维含量占60~80%,麻纤维含量占20~40%,羊绒纤维含量占70%,硅酸铝棉含量占30%,聚氯乙烯纤维含量占40~50%,聚酯纤维含量占50~60%。

贴肤层、保温层以及防护层通过热定型熔融连接复合成一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贴肤层、保温层以及防护层由以下步骤制成:

1、制备贴肤层,首先将络筒机、整经机以及浆纱机与棉纤维以及麻纤维接触的部件进行光滑处理,再将棉纤维与麻纤维输送至经停杆上,同时通过经停杆上的经停片将棉纤维与麻纤维进行混纺;

然后再将混纺后的贴肤层进行漂白处理,首先将贴肤层浸入氯漂溶液中,在常温下浸泡50~60min,再将贴肤层浸入氧漂溶液中,在水温95℃时,浸泡60min,再通过保险粉处理,在60℃的保险粉溶液中浸泡15min,漂白完成后,通过面料烘干设备烘干贴肤层即可;

2、制备保温层,首先采取了用和毛油1%~1.5%、抗静电剂1.5%、水5%左右混合溶液对硅酸铝纤维和羊绒纤维进行加湿处理,并放置24h后进行加工,再通过捻系数90,罗拉隔距16mm×26mm×30mm,锭速740r/min的并条机对羊绒纤维与硅酸铝纤维进行并条混纺;

3、制备防护层,首先使聚氯乙烯树脂在丙酮中充分溶胀,这一操作在生产上叫做捏和,捏和温度由室温逐渐升至40—50℃,捏和时间4.5~6.0h,在捏和时可添加少量热稳定剂、着色剂,然后加热,降低粘度,增加流动性,迅速加热至90~95℃,由于丙酮在常压下于56℃即发生沸腾;

保温加压下过滤凝固浴为丙酮水溶液,浴中丙酮含量控制在20%~22%,浴温35℃左右,纺丝速度16~20m/min,丝条在凝固浴中的停留时间10~12s的初生纤维经水洗后再进行拉伸,形成聚氯乙烯纤维,然后再将聚氯乙烯纤维与聚酯纤维进行混纺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羊绒棉面料,包括贴肤层、保温层以及防护层,所述贴肤层由棉纤维以及麻纤维组成,所述保温层由硅酸铝棉以及羊绒纤维组成,所述防护层由聚氯乙烯纤维以及聚酯纤维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使本发明具有贴肤性强,穿着舒适度高,保温效果佳,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防水性佳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相里海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相里海霞
技术研发日:2018.03.26
技术公布日:2018.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