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汗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0983发布日期:2018-10-16 22:09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面料,尤其涉及防汗面料,属于纺织面料领域。



背景技术:

市场上有很多保温型面料,是为了适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衣物的舒适度、保温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的内衣一般采用普通棉或粘胶类或者纤混纺面料,但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油脂、水分,一直在通过表皮散发湿气。棉制的面料,由于棉纤维细度较细有天然卷曲,截面有中腔,所以保暖性较好,穿着后刚开始比较舒适,但经过一段时间人体新陈代谢后会较为较粘,特别是比较容易出汗的人,人体产生的湿气更难挥发出去,尤其是冬天,人们感觉更湿冷,并且普通棉易缩、易皱,外观上不大挺括美观。纤混纺面料存在高光点的缺陷,制作成衣服后易引起皮肤干燥、摩擦静电、起毛起球、闷气或透气性差、吸水性差及洗涤时易抽丝、柔软性不如纯棉等缺陷;纤维制的面料,该面料的优点是价格便宜,保暖性透气性较好,轻巧;但是化学纤维摩擦容易产生静电,所以时间长了其内部会吸附很多灰尘和皮屑,另外,孔数越多纤维越粗糙,其贴身性就越差。

目前,纺织领域的吸湿型面料主要为万千竹面料,千竹面料是以竹纤维为原料,以天然野生竹子为原料的新型面料。它有以下的特点:1.柔滑软暖、2.抑菌抗菌、3.吸湿透气、4.绿色环保,抗紫外线、5.天然保健、6.舒适美观等特点,但其实这种面料的吸湿效果并不理想,只是具备稍稍的吸湿功能,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双层织造,也有使用内外层不同原料来达到良好吸湿作用的面料少之又少,同时体现为面料较厚,很难满足现现代人都喜欢穿着轻薄的习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防汗面料,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尚未解决的难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防汗面料,其创新点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彩色棉15~27%、麻纤维33~45%、锦纶15~37%、毛纤维8~16%、氟纶3~4%和铜氨纤维5~17%。

进一步的,所述彩色棉与锦纶混纺作为防汗面料的内层,麻纤维和毛纤维混纺作为防汗面料的隔层,铜氨纤维与氟纶混纺作为防汗面料的表层。

进一步的,所述麻纤维的纤度15~20dtex。

进一步的,所述锦纶的强度为3.7~5.8cn/dtex。

进一步的,所述毛纤维的纤度为35~40dtex。

进一步的,所述氟纶的强度为2.5~3.8cn/dtex。

进一步的,所述铜氨纤维的纤度为40~47dtex。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这种防汗面料,面料轻薄舒适,吸湿效果好,利用让不同的原料在不同的位置,起到吸湿、干燥和保温的功效;本发明的产品使用后如若不再需要穿着,一段时间后即可以自行降解,省时省力又环保;本产品生产成本较低,生产工艺简单无需增加任何工艺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列可以使本专业技术人员更全面的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防汗面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彩色棉23%、麻纤维17%、锦纶29%、毛纤维8%、氟纶4%和铜氨纤维7%。

将彩色棉与锦纶混纺作为防汗面料的内层,麻纤维和毛纤维混纺作为防汗面料的隔层,铜氨纤维与氟纶混纺作为防汗面料的表层。

其中,麻纤维的纤度为15dtex,锦纶的强度为3.2cn/dtex,毛纤维的纤度为41dtex,氟纶的强度为3.7cn/dtex,铜氨纤维的纤度为45dtex。

本实施例的产品,面料轻薄舒适,吸湿效果好,利用让不同的原料在不同的位置,起到吸湿、干燥和保温的功效。

实施例2

防汗面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彩色棉28%、麻纤维25%、锦纶36%、毛纤维8%、氟纶5%和铜氨纤维14%。

将彩色棉与锦纶混纺作为防汗面料的内层,麻纤维和毛纤维混纺作为防汗面料的隔层,铜氨纤维与氟纶混纺作为防汗面料的表层。

其中,麻纤维的纤度为15dtex,锦纶的强度为3cn/dtex,毛纤维的纤度为25dtex,氟纶的强度为3.6cn/dtex,铜氨纤维的纤度为42dtex。

本实施例的产品,面料轻薄舒适,吸湿效果好,利用让不同的原料在不同的位置,起到吸湿、干燥和保温的功效。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防汗面料,其创新点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彩色棉15~27%、麻纤维33~45%、锦纶15~37%、毛纤维8~16%、氟纶3~4%和铜氨纤维5~17%,彩色棉与锦纶混纺作为防汗面料的内层,麻纤维和毛纤维混纺作为防汗面料的隔层,铜氨纤维与氟纶混纺作为防汗面料的表层。本发明的这种防汗面料,面料轻薄舒适,吸湿效果好,利用让不同的原料在不同的位置,起到吸湿、干燥和保温的功效;本发明的产品使用后如若不再需要穿着,一段时间后即可以自行降解,省时省力又环保;本产品生产成本较低,生产工艺简单无需增加任何工艺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范雪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迪松纺织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01
技术公布日:2018.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