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久防水型的植绒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02162发布日期:2020-07-07 14:34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长久防水型的植绒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用作沙发布的植绒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作沙发布的防水型植绒面料。



背景技术:

沙发布是指沙发表层的面料,植绒面料是沙发布中常见的材料,沙发布通常需要一定的防水性能,防止意外洒落的水渗入到沙发内导致海绵发霉发臭,所以用作沙发布的植绒面料也需要有一定的防水性。现有植绒面料的正面为植绒层,背面为防水层,防水层是由防水涂料形成,植绒面料长时间使用后,因植绒面料长期受挤压而不断发生褶皱抚平,防水层容易剥离,导致防水效果下降,甚至消失。

植绒面料通常是通过静电进行植绒,即利用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物理特性,使绒毛带上负电荷,把需要植绒的面料放在零电位或接地条件下,绒毛受到异电位吸引加速飞到需要植绒的面料上,由于面料上涂有胶层,绒毛就被垂直粘在被植面料上。由于绒毛插入到胶层内的深度有限,绒毛与面料之间的连接强度不高,导致得到的植绒面料容易掉毛。

因此,现有的植绒面料存在长久使用后防水效果差和容易掉毛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久防水型的植绒面料。本实用新型具有长久使用后防水仍旧较好和不容易掉毛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长久防水型的植绒面料,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植绒层、基布、海绵层、网格布和防水布,基布、海绵层和网格布之间通过缝线相结合,防水布通过胶水与网格布胶粘;所述基布由苎麻纤维纱经纬交织而成,苎麻纤维纱上缠绕有细绒棉纱线和铜离子纤维纱,铜离子纤维纱位于苎麻纤维纱和细绒棉纱线之间;所述网格布的网孔内填充有杀菌颗粒。所述细绒棉纱线是指经过摩擦起毛的细绒棉纱线。

前述的长久防水型的植绒面料中,所述苎麻纤维纱的线密度为100-150dtex,所述细绒棉纱线的线密度为30-40dtex、包缠捻度400-500t/m,所述铜离子纤维纱的线密度为10-15dtex、包缠捻度400-500t/m。

前述的长久防水型的植绒面料中,所述杀菌颗粒为纳米银颗粒。

前述的长久防水型的植绒面料中,所述基布与海绵层之间设有憎水层。

前述的长久防水型的植绒面料中,所述细绒棉纱线和铜离子纤维纱的缠绕旋向相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两道防水层,第一道防水层为涂料形成的憎水层,憎水层在于海绵层的上方,可防止或减少洒落的水进入到海绵层内,避免或减少海绵层发霉;第二道防水层为防水布,防水布不容易老化失效,在憎水层失效后,可确保水不会渗透进沙发内部,使本实用新型在长久使用后防水效果依然良好。海绵层使本实用新型具有一定的弹性,并具有较大厚度,使基布舒张,不容易产生褶皱。纺织基布的纱线由苎麻纤维纱、细绒棉纱线和铜离子纤维纱构成,苎麻纤维纱的纤维强度高,经纬交织形成基布的骨干,可使基布耐磨,不容易破损;细绒棉纱线表面绒多,可增大基布的与绒毛层的接触面积,在进行静电植绒时,绒毛可较深的插入到细绒棉纱线中,从而使绒毛牢固的固定在基布上,绒毛与面料的连接强度较高,得到的面料不容易掉毛;铜离子纤维纱具有良好的杀菌性能,与杀菌颗粒颗粒共同作用,可使憎水层失效后渗透进海绵层的水不容易变质产生霉菌。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长久使用后防水仍旧较好和不容易掉毛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苎麻纤维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网格布的俯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植绒层,2-基布,3-海绵层,4-网格布,5-防水布,6-缝线,7-苎麻纤维纱,8-细绒棉纱线,9-铜离子纤维纱,10-杀菌颗粒,11-憎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长久防水型的植绒面料,如图1所示,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植绒层1、基布2、海绵层3、网格布4和防水布5,基布2、海绵层3和网格布4之间通过缝线6相结合,防水布5通过胶水与网格布4胶粘;所述基布2由苎麻纤维纱7经纬交织而成,苎麻纤维纱7上缠绕有细绒棉纱线8和铜离子纤维纱9,铜离子纤维纱9位于苎麻纤维纱7和细绒棉纱线8之间;所述网格布4的网孔内填充有杀菌颗粒10。所述防水布5是塑料薄膜。

所述苎麻纤维纱的线密度为100-150dtex,所述细绒棉纱线8的线密度为30-40dtex、包缠捻度400-500t/m,所述铜离子纤维纱9的线密度为10-15dtex、包缠捻度400-500t/m。

所述杀菌颗粒10为纳米银颗粒。

所述基布2与海绵层3之间设有憎水层11。

所述细绒棉纱线8和铜离子纤维纱9的缠绕旋向相反。

所述基布2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m、将铜离子纤维纱9正旋缠绕于苎麻纤维纱7上,得m品,

n、对细绒棉纱线8进行摩擦,使细绒棉纱线8表面起绒,得n品,

o、将n品反旋缠绕于m品上,得o品,

p、o品经纬交织形成基布2。

本实用新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基布2的一侧滚刷憎水涂料,得a品,

b、海绵层3与a品滚刷有憎水涂料的一侧粘合,憎水涂料干燥后形成憎水层11,得b品,

c、b品与网格布4用缝线6车缝在一起,得c品,

d、在c品具有网格布4的一面上放置杀菌颗粒10,杀菌颗粒10位于网格布4的网孔内,得d品,

e、在d品上用胶水粘接防水布5,得e品,

f、e品上静电植绒形成植绒层1,得成品。

本实用新型具有长久使用后防水仍旧较好和不容易掉毛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长久防水型的植绒面料,其特征在于: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植绒层(1)、基布(2)、海绵层(3)、网格布(4)和防水布(5),基布(2)、海绵层(3)和网格布(4)之间通过缝线(6)相结合,防水布(5)通过胶水与网格布(4)胶粘;所述基布(2)由苎麻纤维纱(7)经纬交织而成,苎麻纤维纱(7)上缠绕有细绒棉纱线(8)和铜离子纤维纱(9),铜离子纤维纱(9)位于苎麻纤维纱(7)和细绒棉纱线(8)之间;所述网格布(4)的网孔内填充有杀菌颗粒(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久防水型的植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苎麻纤维纱的线密度为100-150dtex,所述细绒棉纱线(8)的线密度为30-40dtex、包缠捻度400-500t/m,所述铜离子纤维纱(9)的线密度为10-15dtex、包缠捻度400-500t/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久防水型的植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颗粒(10)为纳米银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久防水型的植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2)与海绵层(3)之间设有憎水层(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久防水型的植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绒棉纱线(8)和铜离子纤维纱(9)的缠绕旋向相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久防水型的植绒面料,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植绒层(1)、基布(2)、海绵层(3)、网格布(4)和防水布(5),基布(2)、海绵层(3)和网格布(4)之间通过缝线(6)相结合,防水布(5)通过胶水与网格布(4)胶粘;所述基布(2)由苎麻纤维纱(7)经纬交织而成,苎麻纤维纱(7)上缠绕有细绒棉纱线(8)和铜离子纤维纱(9),铜离子纤维纱(9)位于苎麻纤维纱(7)和细绒棉纱线(8)之间;所述网格布(4)的网孔内填充有杀菌颗粒(10)。本实用新型具有长久使用后防水仍旧较好和不容易掉毛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生强;毛旭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州福美达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0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