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罐封口膜。
背景技术:
铝是一种资源丰富的银白色的轻金属,世界铝产量仅次于钢铁。铝的表面自然生成一层致密的三氧化二铝薄膜,能有效阻挡氧化的进行,从而起到防锈作用,因此铝质材料常被用以制造金属罐铝。用食品级铝材做的罐,重量很轻却有着极高强度,坚硬却有着极强塑造性,而且还非常安全和环保,铝罐和铝膜都能很好的实现回收再利用。铝罐封口膜是将不同性质的薄膜或其他柔性材料的粘合在一起,再经封合,起到承载、保护及装饰内装物的目的,是一种自动封口、可模压、韧性好的特制封合铝质容器的薄膜产品,具有良好的防潮性和密封性,包装时操作简单。目前市面上铝箔封口膜出现平整度差,热封不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整度好的铝罐封口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铝罐封口膜,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层叠有且仅有第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层、铝箔薄膜层、第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层和pe-eva共混薄膜层,第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层与铝箔薄膜层之间、铝箔薄膜层与第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层之间、第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层与pe-eva共混薄膜层之间分别通过聚氨酯胶黏层实现粘接固定,所述pe-eva共混薄膜层的厚度为60~90μm。
其中,所述pe-eva共混薄膜层的厚度为70μ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铝罐封口膜,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层叠有且仅有第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层、铝箔薄膜层、第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层和pe-eva共混薄膜层,第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层与铝箔薄膜层之间、铝箔薄膜层与第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层之间、第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层与pe-eva共混薄膜层之间分别通过聚氨酯胶黏层实现粘接固定,所述pe-eva共混薄膜层的厚度为60~90μ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铝罐封口膜设置了pe-eva共混薄膜层,使得整体有良好的柔软性,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平整度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的一种铝罐封口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第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层1、铝箔薄膜层2、第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层3、pe-eva共混薄膜层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一种铝罐封口膜,如图1所示,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层叠有且仅有第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层1、铝箔薄膜层2、第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层3和pe-eva共混薄膜层4,第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层1与铝箔薄膜层2之间、铝箔薄膜层2与第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层3之间、第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层3与pe-eva共混薄膜层4之间分别通过聚氨酯胶黏层实现粘接固定,所述pe-eva共混薄膜层4的厚度为60~90μm,优选为70μ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铝罐封口膜设置了pe-eva共混薄膜层4,因该层自身特性,使得整体有良好的柔软性,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平整度好,具有良好的隔水、隔氧功能,热封性好。
具体的,pe-eva共混薄膜层4,其使用的是现有的材料,即陶氏牌的树脂,牌号为722的pe(聚乙烯)和牌号为53021的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共混在一起,可在干式复合设备上一次性成型,不需像传统封口膜那样经过干式复合和挤出复合两道工序,有效的简化了生产工序和生产成本。具体是pe重量占比70%,eva重量占比30%,具有低气味性,可封合pvc、apet、ps或铝罐杯体。本实施例的封口膜与铝罐封合可达良好的封杯强度,7-10n/15mm。进一步的,可在pe-eva共混薄膜层添加开口爽滑剂,不像传统的纯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薄膜那样淋覆在薄膜基材上摩擦系数大且发涩,当膜材在模切设备冲型成片时,片材之间不会出现吸片问题。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1.一种铝罐封口膜,其特征是:由外向内依次层叠有且仅有第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层、铝箔薄膜层、第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层和pe-eva共混薄膜层,第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层与铝箔薄膜层之间、铝箔薄膜层与第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层之间、第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层与pe-eva共混薄膜层之间分别通过聚氨酯胶黏层实现粘接固定,所述pe-eva共混薄膜层的厚度为60~9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罐封口膜,其特征是:所述pe-eva共混薄膜层的厚度为70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