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FFilm卷带的膜剥离点定位器及膜剥离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05594发布日期:2020-06-23 20:47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COF Film卷带的膜剥离点定位器及膜剥离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coffilm的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coffilm卷带的膜剥离点定位器及膜剥离结构。



背景技术:

在film生产工艺中,卷带背胶剥除如图1,卷带5从第一主动卷轴(reel)1出来经第一卷带从动轮8和第二卷带从动轮9后在剥离点01处分离成废膜带6和产品带7,废膜带6经第二卷带从动轮9和第一废膜从动轮10后转向,再经第二废膜从动轮11和第三废膜从动轮12后由第三主动卷轴2收取,产品带7经第二主动卷轴3和压轮4定向后经第一产品从动轮13、第二产品从动轮14和第三产品从动轮15卷成产品。第一主动卷轴(reel)1和第二主动卷轴3顺时针转动,第三主动卷轴2为逆时针转动,第三主动卷轴2位于第一主动卷轴(reel)1和第二主动卷轴3之间,剥离点01点位于第二卷带从动轮9与第二主动卷轴3之间,第一废膜从动轮10位于第一卷带从动轮8和第二卷带从动轮9之间。

图1采用电机转速同步的方式来控制剥膜的位置,通过第三主动卷轴2与第一主动卷轴1和第二主动卷轴3反向以及废膜经第二卷带从动轮9及第一废膜从动轮10而将废膜剥离,这样剥离的方式剥离时剥离点01不固定,剥离点仅能限定在一个区域内,从而导致卷带变形,以及剥膜横向受力不均匀而造成的拉伸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coffilm卷带的膜剥离点定位器。

技术方案是:一种coffilm卷带的膜剥离点定位器,所述膜剥离点定位器的前端设置有剥离点定位面,该剥离点定位面的长度大于coffilm卷带的宽度,剥离点定位面的上边与卷带的下表面相贴合。

coffilm卷带的膜剥离点定位器的使用,使得剥离时剥离点位置固定不变,而剥离点定位面与卷带的接触,也不会划伤卷带。

作为优选,所述剥离点定位器的截面为梯形,剥离点定位面的宽为该梯形的短边,该梯形的长边远离剥离点定位面。

作为优选,所述膜剥离点定位器的截面为方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coffilm卷带的膜剥离结构。

技术方案是:一种coffilm卷带的膜剥离结构,包括第一主动卷轴、第一卷带从动轮、第二卷带从动轮、第一废膜从动轮、第二废膜从动轮、第三废膜从动轮、第三主动卷轴、第二主动卷轴、压轮、第一产品从动轮、第二产品从动轮和第三产品从动轮,第三主动卷轴位于第一主动卷轴和第二主动卷轴之间,压轮位于第二主动卷轴上方,所述coffilm卷带的膜剥离结构还包括膜剥离点定位器,该膜剥离点定位器为上述的膜剥离点定位器,所述剥离点定位面位于第二卷带从动轮与第二主动卷轴之间。

该coffilm卷带的膜剥离结构的实施,保证了膜与产品形成一个接近180度的角度,且将剥离点固定在同一位置,使产品不会向下拉变形,实现了膜与产品完美的分离,避免了拉伸受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保证了膜与产品形成一个接近180度的角度,且将剥离点固定在同一位置,使产品不会向下拉变形,实现了膜与产品完美的分离,避免了拉伸受损。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1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coffilm卷带的膜剥离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coffilm卷带的膜剥离结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剥离点固定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剥离点固定器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贴合”、“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封装连接等,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2-5,一种coffilm卷带的膜剥离结构,包括第一主动卷轴1、第一卷带从动轮8、第二卷带从动轮9、第一废膜从动轮10、第二废膜从动轮11、第三废膜从动轮12、第三主动卷轴2、第二主动卷轴3、压轮4、第一产品从动轮13、第二产品从动轮14和第三产品从动轮15,第三主动卷轴2位于第一主动卷轴1和第二主动卷轴3之间,压轮4位于第二主动卷轴3上方。

该coffilm的膜剥离结构还包括膜剥离点定位器16,该膜剥离点定位器16的前端设置有剥离点定位面162,该剥离点定位面162位于第二卷带从动轮9与第二主动卷轴3之间,剥离点定位面162的长度大于卷带的宽度,剥离点定位面162的上边161与卷带的下表面相贴合。

需要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膜剥离点定位器16的截面为梯形,剥离点定位面162的宽164为该梯形的短边,该梯形的长边163远离剥离点定位面162,梯形的膜剥离点定位器16安装时安装容易,受力均衡。

需要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膜剥离点定位器16的截面为方形。

需要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废膜从动轮10位于第二卷带从动轮9和膜剥离点定位器16之间的下方,第一废膜从动轮10位于第一卷带从动轮8和第二卷带从动轮9之间的下方。

需要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废膜从动轮10位于第二卷带从动轮9和膜剥离点定位器16之间的上方,第一废膜从动轮10位于第一卷带从动轮8和第二卷带从动轮9之间的上方。

安装时,将第一主动卷轴1、第一卷带从动轮8、第二卷带从动轮9、第一废膜从动轮10、第二废膜从动轮11、第三废膜从动轮12、第三主动卷轴2、第二主动卷轴3、压轮4、第一产品从动轮13、第二产品从动轮14、第三产品从动轮15和膜剥离点定位器16安装在coffilm卷带的膜剥离结构的基架上(图中未画出),将第一主动卷轴1、第三主动卷轴2和第二主动卷轴3分别与转动动力提供机构相连(可以为电机等,图中未画出)。

安装完成后即可进行生产,膜剥离点定位器16保证膜与产品形成一个接近180度的角度,且将剥离点固定在同一位置,使产品不会向下拉变形,实现了膜与产品完美的分离,避免了拉伸受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coffilm卷带的膜剥离点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剥离点定位器的前端设置有剥离点定位面,该剥离点定位面的长度大于coffilm卷带的宽度,剥离点定位面的上边与卷带的下表面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ffilm卷带的膜剥离点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点定位器的截面为梯形,剥离点定位面的宽为该梯形的短边,该梯形的长边远离剥离点定位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ffilm卷带的膜剥离点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剥离点定位器的截面为方形。

4.一种coffilm卷带的膜剥离结构,包括第一主动卷轴、第一卷带从动轮、第二卷带从动轮、第一废膜从动轮、第二废膜从动轮、第三废膜从动轮、第三主动卷轴、第二主动卷轴、压轮、第一产品从动轮、第二产品从动轮和第三产品从动轮,第三主动卷轴位于第一主动卷轴和第二主动卷轴之间,压轮位于第二主动卷轴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coffilm卷带的膜剥离结构还包括膜剥离点定位器,该膜剥离点定位器为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膜剥离点定位器,所述剥离点定位面位于第二卷带从动轮与第二主动卷轴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coffilm卷带的膜剥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废膜从动轮位于第二卷带从动轮和膜剥离点定位器之间的下方,第一废膜从动轮位于第一卷带从动轮和第二卷带从动轮之间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coffilm卷带的膜剥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废膜从动轮位于第二卷带从动轮和膜剥离点定位器之间的上方,第一废膜从动轮位于第一卷带从动轮和第二卷带从动轮之间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OF Film卷带的膜剥离点定位器及膜剥离结构,所述膜剥离点定位器的前端设置有剥离点定位面,该剥离点定位面的长度大于COF Film卷带的宽度,剥离点定位面的上边与卷带的下表面相贴合。本实用新型保证了膜与产品形成一个接近180度的角度,且将剥离点固定在同一位置,使产品不会向下拉变形,实现了膜与产品完美的分离,避免了拉伸受损。

技术研发人员:薛红伟;金鑫;吴昱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奕斯伟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9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