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74363发布日期:2020-09-11 21:26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织面料。



背景技术:

纺织面料,按织造方法分,有纬编针织面料和经编针织面料两类。纬编针织面料常以低弹涤纶丝或异型涤纶丝、锦纶丝、棉纱、毛纱等为原料,采用平针组织,变化平针组织,罗纹平针组织,双罗纹平针组织、提花组织,毛圈组织等,在各种纬编机上编织而成。

纺织面料常用于服装制造领域,而在服装制造出来后,由于纺织面料在制作使就已经考虑应用与服装领域,故当服装制造完毕后,通常都具备优良的透风散热的效果,但是由于部分地区天气变化恶劣,可能上午天气良好,下午就冷风瑟瑟,外界的冷风就会通过服装上的间隙散热孔向服装内部灌入,从而容易导致人体不适的情况发生,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纺织面料。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纺织面料。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面料,包括外层布料、内层布料和调整层,所述外层布料包括外层线条和外层间隙,其中外层线条为常规线条,外层线条由横向线条和纵向线条构成,外层线条由外层线条的横向线条和外层线条的纵向线条横竖穿插呈“井”字形编织而成,其中外层间隙为每组外层线条之间构成的编织间隙,所述内层布料包括内层线条和内层间隙,其中内层线条为常规线条,内层线条有横向线条和纵向线条构成,内层线条由内层线条的横向线条和内层线条的纵向线条横竖穿插呈“井”字形编织而成。

优选的,所述内层间隙为每组内层线条之间构成的编织间隙,且外层布料和内层布料的位置对应,内层布料位于外层布料的底部,外层布料上的外层线条的编织路径与内层布料上内层线条的编织路径相同,外层布料上的外层间隙与内层布料上的内层线条位置相互对应,所述调整层包括固定夹层和绒毛。

优选的,所述固定夹层由横向夹层条和纵向夹层条构成,固定夹层由固定夹层的横向夹层条和固定夹层的纵向夹层条横竖呈“井”字形固定连接而成,固定夹层的形状与外层布料上的外层线条和内层布料上的内层线条相互对应。

优选的,所述固定夹层的大小小于外层布料上的外层线条和内层布料上的内层线条的大小,且外层布料通过外层线条的底部与调整层上固定夹层的顶部固定连接,内层布料通过内层线条的顶部与调整层上固定夹层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绒毛固定安装在固定夹层的侧壁上,绒毛为倾斜状,绒毛的倾斜方向与外层布料上外层间隙的位置对应,绒毛的边缘处与外层布料上外层间隙以及内层布料上内层间隙的边缘处相互对应。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纺织面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纺织面料,当外界风力加大时,风力通过外层布料上的外层间隙向调整层上吹动时,通过风力使调整层上的绒毛的倾斜方向改变,因绒毛在不受外力影响时,倾斜的绒毛与外层布料上外层间隙的边缘处对应,所以当绒毛受到来自外层间隙的风力时,绒毛向下倾斜,从而将内层布料上的内层间隙覆盖,从而阻挡外界风力通过内层间隙影响至内层布料底部区域,从而达到阻挡外界冷风通过服装上的间隙灌进内部对人体造成不适的情况发生的效果。

(2)、该纺织面料,通过内层布料上的内层间隙和外层布料上的外层间隙配合调整层上每组绒毛之间的间隙对内层布料底部区域进行透气散热,从而达到对服装内部进行散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纺织面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层布料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层布料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整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外层布料、2内层布料、3调整层、4外层线条、5外层间隙、6内层线条、7内层间隙、8固定夹层、9绒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纺织面料,包括外层布料1、内层布料2和调整层3,所述外层布料1包括外层线条4和外层间隙5,其中外层线条4为常规线条,外层线条4由横向线条和纵向线条构成,外层线条4由外层线条4的横向线条和外层线条4的纵向线条横竖穿插呈“井”字形编织而成,其中外层间隙5为每组外层线条4之间构成的编织间隙,所述内层布料2包括内层线条6和内层间隙7,其中内层线条6为常规线条,内层线条6有横向线条和纵向线条构成,内层线条6由内层线条6的横向线条和内层线条6的纵向线条横竖穿插呈“井”字形编织而成,其中内层间隙7为每组内层线条6之间构成的编织间隙,且外层布料1和内层布料2的位置对应,内层布料2位于外层布料1的底部,外层布料1上的外层线条4的编织路径与内层布料2上内层线条6的编织路径相同,外层布料1上的外层间隙5与内层布料2上的内层线条6位置相互对应,所述调整层3包括固定夹层8和绒毛9,其中固定夹层8由横向夹层条和纵向夹层条构成,固定夹层8由固定夹层8的横向夹层条和固定夹层8的纵向夹层条横竖呈“井”字形固定连接而成,固定夹层8的形状与外层布料1上的外层线条4和内层布料2上的内层线条6相互对应,固定夹层8的大小小于外层布料1上的外层线条4和内层布料2上的内层线条6的大小,且外层布料1通过外层线条4的底部与调整层3上固定夹层8的顶部固定连接,内层布料2通过内层线条6的顶部与调整层3上固定夹层8的底部固定连接,其中绒毛9固定安装在固定夹层8的侧壁上,绒毛9为常规绒毛,当绒毛9不受外力作用时,绒毛9为倾斜状,绒毛9的倾斜方向与外层布料1上外层间隙5的位置对应,绒毛9的边缘处与外层布料1上外层间隙5以及内层布料2上内层间隙7的边缘处相互对应。

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通过内层布料2上的内层间隙7和外层布料1上的外层间隙5配合调整层3上每组绒毛9之间的间隙对内层布料2底部区域进行透气散热,当外界风力加大时,风力通过外层布料1上的外层间隙5向调整层3上吹动时,通过风力使调整层3上的绒毛9的倾斜方向改变,因绒毛9在不受外力影响时,倾斜的绒毛9与外层布料1上外层间隙5的边缘处对应,所以当绒毛9受到来自外层间隙5的风力时,绒毛9向下倾斜,从而将内层布料2上的内层间隙7覆盖,从而阻挡外界风力通过内层间隙7影响至内层布料2底部区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纺织面料,包括外层布料(1)、内层布料(2)和调整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布料(1)包括外层线条(4)和外层间隙(5),其中外层线条(4)为常规线条,外层线条(4)由横向线条和纵向线条构成,其中外层间隙(5)为每组外层线条(4)之间构成的编织间隙,所述内层布料(2)包括内层线条(6)和内层间隙(7),其中内层线条(6)为常规线条,内层线条(6)有横向线条和纵向线条构成,其中内层间隙(7)为每组内层线条(6)之间构成的编织间隙,所述调整层(3)包括固定夹层(8)和绒毛(9),其中固定夹层(8)由横向夹层条和纵向夹层条构成,其中绒毛(9)固定安装在固定夹层(8)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线条(4)由外层线条(4)的横向线条和外层线条(4)的纵向线条横竖穿插呈“井”字形编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线条(6)由内层线条(6)的横向线条和内层线条(6)的纵向线条横竖穿插呈“井”字形编织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布料(1)和内层布料(2)的位置对应,内层布料(2)位于外层布料(1)的底部,外层布料(1)上的外层线条(4)的编织路径与内层布料(2)上内层线条(6)的编织路径相同,外层布料(1)上的外层间隙(5)与内层布料(2)上的内层线条(6)位置相互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层(8)由固定夹层(8)的横向夹层条和固定夹层(8)的纵向夹层条横竖呈“井”字形固定连接而成,固定夹层(8)的形状与外层布料(1)上的外层线条(4)和内层布料(2)上的内层线条(6)相互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布料(1)通过外层线条(4)的底部与调整层(3)上固定夹层(8)的顶部固定连接,内层布料(2)通过内层线条(6)的顶部与调整层(3)上固定夹层(8)的底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9)为倾斜状,绒毛(9)的倾斜方向与外层布料(1)上外层间隙(5)的位置对应,绒毛(9)的边缘处与外层布料(1)上外层间隙(5)以及内层布料(2)上内层间隙(7)的边缘处相互对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纺织面料,包括外层布料、内层布料和调整层,外层布料包括外层线条和外层间隙,其中外层线条为常规线条,外层线条由横向线条和纵向线条构成,本实用新型中,该纺织面料,当外界风力加大时,风力通过外层布料上的外层间隙向调整层上吹动时,通过风力使调整层上的绒毛的倾斜方向改变,因绒毛在不受外力影响时,倾斜的绒毛与外层布料上外层间隙的边缘处对应,所以当绒毛受到来自外层间隙的风力时,绒毛向下倾斜,从而将内层布料上的内层间隙覆盖,从而阻挡外界风力通过内层间隙影响至内层布料底部区域,从而达到阻挡外界冷风通过服装上的间隙灌进内部对人体造成不适的情况发生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赛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6
技术公布日:2020.09.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