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底部的防护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67042发布日期:2020-09-11 20:40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底部的防护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车辆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底部的防护组件。



背景技术:

军用车辆在战场环境下面临地雷等来自地面的爆炸威胁,由于爆炸冲击波具有高冲击、高能量和高瞬态的特性,对车辆造成严重的冲击和损坏,威胁乘员的生命安全,传统军用车辆在爆炸环境下车体发生贯穿性损伤,乘员的死亡概率很高。为提高乘员在爆炸环境下的安全防护能力,需要设计底部防护组件,抵抗和耗散爆炸冲击。

防护组件根据安装方式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与车体分离,可拆卸的外挂式防护组件;一种是与车体结构一体的防护组件,即一体化车身。由于可拆卸的外挂式防护组件具有比较强的适应性且具有灵活性,现在采用的大多为外挂式防护组件。但是现在外挂式防护组件存在在有限的空间内没有办法兼具有强度和吸能性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底部的防护组件。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车辆底部的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整体呈轴对称设置,包括防护组件面板,面板加强梁,吸能圆管,阻挡梁,背板梁,安装梁,u形加强板和安装板;

所述防护组件面板为v型面板,所述防护组件面板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面板加强梁,每个面板加强梁上均匀的设有多个竖直的吸能圆管,所述吸能圆管上端与背板梁连接;

所述u形加强板开口朝上的设置在防护组件面板中部的上侧,所述u形加强板的两侧板的上部分别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车身连接,安装板两侧均连接有多个平行均匀设置的背板梁,所述背板梁的一端与安装板连接,另一端和安装梁连接,所述安装梁设置在防护组件面板上部的两端,且安装梁平行于面板加强梁设置,所述背板梁上部靠近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阻挡梁。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组件面板为轴对称设置的整体板,其中一侧从下到上依次为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

所述防护组件面板的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依次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组件面板的初始置偏角,即第一面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8-10°。

进一步的,所述面板加强梁的结构为工字梁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吸能圆管的两端设有圆管安装板,所述面板加强梁和背板梁上与吸能圆管连接的位置设有带有卡槽的安装板,通过将圆管安装板卡设于卡槽中实现吸能圆管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吸能圆管的主体为外层包覆复合材料的铝合金管,所述吸能圆管内部填充蜂窝铝。

进一步的,所述背板梁和阻挡梁由钢管内部填充铸铝,且两端焊接封装钢板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中部设有横条,所述u形加强板与安装板螺栓连接,且安装板的横条位于u形加强板两侧板的上部,用于抵住u形加强板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背板梁端部与安装梁焊接,且背板梁与安装梁焊接处设有焊接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底部防护组件,通过合理的设置防护组件面板,面板加强梁,吸能圆管,阻挡梁,背板梁,安装梁,u形加强板和安装板,实现了在有限空间内兼具防护强度和吸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防护组件三维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防护组件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防护组件面板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防护组件面板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吸能圆管示意图;其中图(a)为主视图,图(b)为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u形加强板和安装板连接示意图;其中图(a)为主视图,图(b)为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背板梁和安装梁的连接示意图;其中图(a)为主视图,图(b)为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防护组件面板,2-面板加强梁,3-吸能圆管,4-阻挡梁,5-背板梁,6-安装梁,7-u形加强板,8-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7所示,一种车辆底部的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整体呈轴对称设置,包括防护组件面板1,面板加强梁2,吸能圆管3,阻挡梁4,背板梁5,安装梁6,u形加强板7和安装板8;

所述防护组件面板1为v型面板,所述防护组件面板1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面板加强梁2,每个面板加强梁2上均匀的设有多个竖直的吸能圆管3,所述吸能圆管3上端与背板梁5连接;

所述u形加强板7开口朝上的设置在防护组件面板1中部的上侧,所述u形加强板7的两侧板的上部分别连接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与车身连接,安装板8两侧均连接有多个平行均匀设置的背板梁5,所述背板梁5的一端与安装板8连接,另一端和安装梁6连接,所述安装梁6设置在防护组件面板1上部的两端,且安装梁6平行于面板加强梁2设置,所述背板梁5上部靠近安装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阻挡梁4。

所述防护组件面板1为轴对称设置的整体板,其中一侧从下到上依次为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

所述防护组件面板1的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依次增大。

所述防护组件面板1的初始置偏角,即第一面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8-10°。

所述面板加强梁2的结构为工字梁结构。

所述吸能圆管3的两端设有圆管安装板,所述面板加强梁2和背板梁5上与吸能圆管3连接的位置设有带有卡槽的安装板,通过将圆管安装板卡设于卡槽中实现吸能圆管的固定连接。

所述吸能圆管3的主体为外层包覆复合材料的铝合金管,所述吸能圆管3内部填充蜂窝铝。

所述背板梁5和阻挡梁4由钢管内部填充铸铝,且两端焊接封装钢板形成。

所述安装板8中部设有横条,所述u形加强板7与安装板8螺栓连接,且安装板8的横条位于u形加强板7两侧板的上部,用于抵住u形加强板7的两侧。

所述背板梁5端部与安装梁6焊接,且背板梁5与安装梁焊接处设有焊接板。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底部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整体呈轴对称设置,包括防护组件面板(1),面板加强梁(2),吸能圆管(3),阻挡梁(4),背板梁(5),安装梁(6),u形加强板(7)和安装板(8);

所述防护组件面板(1)为v型面板,所述防护组件面板(1)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面板加强梁(2),每个面板加强梁(2)上均匀的设有多个竖直的吸能圆管(3),所述吸能圆管(3)上端与背板梁(5)连接;

所述u形加强板(7)开口朝上的设置在防护组件面板(1)中部的上侧,所述u形加强板(7)的两侧板的上部分别连接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与车身连接,安装板(8)两侧均连接有多个平行均匀设置的背板梁(5),所述背板梁(5)的一端与安装板(8)连接,另一端和安装梁(6)连接,所述安装梁(6)设置在防护组件面板(1)上部的两端,且安装梁(6)平行于面板加强梁(2)设置,所述背板梁(5)上部靠近安装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阻挡梁(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面板(1)为轴对称设置的整体板,其中一侧从下到上依次为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

所述防护组件面板(1)的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依次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面板的初始置偏角,即第一面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8-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加强梁(2)的结构为工字梁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圆管(3)的两端设有圆管安装板,所述面板加强梁(2)和背板梁(5)上与吸能圆管(3)连接的位置设有带有卡槽的安装板,通过将圆管安装板卡设于卡槽中实现吸能圆管的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圆管(3)的主体为外层包覆复合材料的铝合金管,所述吸能圆管(3)内部填充蜂窝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梁(5)和阻挡梁(4)由钢管内部填充铸铝,且两端焊接封装钢板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8)中部设有横条,所述u形加强板(7)与安装板(8)螺栓连接,且安装板(8)的横条位于u形加强板(7)两侧板的上部,用于抵住u形加强板(7)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梁(5)端部与安装梁(6)焊接,且背板梁(5)与安装梁焊接处设有焊接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车辆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底部的防护组件。防护组件整体呈轴对称设置,包括防护组件面板,面板加强梁,吸能圆管,阻挡梁,背板梁,安装梁,U形加强板和安装板;防护组件面板为V型面板,防护组件面板上设有两个面板加强梁,每个面板加强梁上均匀的设有多个竖直的吸能圆管,吸能圆管上端与背板梁连接;U形加强板开口朝上的设置在防护组件面板中部的上侧,U形加强板的两侧板的上部分别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与车身连接,安装板两侧均连接有多个平行均匀设置的背板梁,背板梁的一端与安装板连接,另一端和安装梁连接,背板梁上部靠近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阻挡梁。本发明的防护组件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了良好的防护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李高伟;陶晓晓;张明;王显会;周云波;孙晓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6.03
技术公布日:2020.09.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