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动车组挡风玻璃夹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47878发布日期:2020-11-06 17:00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动车组挡风玻璃夹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铁路客车挡风玻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满足时速400公里及低温环境下运营,同时具备高隔音、隔热与遮光性能的挡风玻璃夹层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动车组的挡风玻璃一般由多片曲面钢化玻璃间夹层普通pvb膜构成,夹层中间布有电阻丝为部件提供加热需求,可以满足一般动车组的使用需要。但其功能单一,在速度等级、温度环境等工况条件提升时,或在抬头显示集成化、高隔音隔热需求、高遮光性等功能性需求提出时,现结构的挡风玻璃并不能满足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动车组多功能挡风玻璃夹层结构,以扩大高速动车组挡风玻璃的智能化应用场合,满足高速铁路装备行业的智能化发展需求。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动车组挡风玻璃夹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片原片玻璃与多层中间膜,其中,内侧原片玻璃上面粘贴pu薄膜和pet薄膜,外侧原片玻璃的内部夹层为pu薄膜;内侧与中间的两片原片玻璃间采用pvb夹层结构,此夹层结构共分为五层:从左至右第一层为楔形隔热pvb薄膜,第二层为pvb遮光膜,第三层为普通等厚度隔热pvb薄膜,第四层为pet隔音膜,第五层为楔形隔热pvb薄膜,与第一层配合组合成的pvb夹层确保光源信号转换成同一角度入射至人眼,保证无重影现象。

进一步地,第二层pvb遮光膜位于挡风玻璃夹层结构中司机座椅上方的区域,为驾驶者遮挡阳光。

进一步地,第二层pvb遮光膜为深色pvb薄膜。

进一步地,最外层原片玻璃厚度为8mm,中间层与内侧原片玻璃厚度均为5mm。

进一步地,pvb夹层结构通过高温高压工艺与原片玻璃牢固粘合。

本发明的挡风玻璃夹层结构通过在内侧原片玻璃上面粘贴pet薄膜,外侧原片玻璃的内部设置夹层pu薄膜,内侧与中间的两片原片玻璃间采用pvb夹层结构,不仅满足了现有挡风玻璃抗冲击、抗鸟撞的功能,还通过夹层结构的优化配合设计,使挡风玻璃具备高隔音、高隔热、高智能显示功能,为动车组提供了一种智能化、高舒适性的高速动车挡风玻璃结构,为高速列车的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该挡风玻璃夹层示意图

图2为原有挡风玻璃夹层结构视觉重影效果图;

图3为楔形膜配合后对视觉的改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三片原片玻璃与多层中间膜,其中最外层为8mm厚度的原片玻璃1,中间层与内侧玻璃均为5mm厚度的原片玻璃3、9,玻璃均为化学钢化玻璃,强度较高,抗冲击性强。内侧玻璃9粘贴pu膜10、pet(聚酯基片)薄膜11,外侧玻璃1的内部夹层pu(聚氨酯)膜2,保证挡风玻璃具有较好的耐低温冲击性能。内侧9与中间3的两片原片玻璃间采用pvb(聚乙烯醇缩丁醛)夹层结构,此夹层结构共分为五层:

第一层从左至右为楔形隔热pvb薄膜4,以pvb薄膜中增加纳米隔热粒子制备而成,保证隔热性。第二层为深色pvb隔热膜5,通过此层的设计保证挡风玻璃良好的遮光性能。此深色pvb层可根据使用时的实际需要设计尺寸,一般将位于司机座椅上方的区域增加此深色膜以为驾驶者遮挡阳光。第三层为普通隔热pvb薄膜6,作用是增加玻璃的隔热性能,其膜的厚度为等厚设计,组织构成同第一层相同,均为pvb中增加隔热粒子。

第四层为隔音膜7,以pet薄膜制备,一般根据需要选择标准型的不同厚度,如0.1mm、0.125mm等,其可以确保挡风玻璃的隔音特性。

第五层为楔形隔热膜8,作用与第一层相同,设计厚度方向楔形结构,楔形角度极小,与第一层配合组合成的pvb夹层可确保抬头显示等光源信息照射到玻璃上时,通过光的反射原理,使光源照射到不同层时,由于膜的角度不同,会让光反射至同一区域,不会出现图像叠影的现象。如图3所示,楔形膜通过角度配合,可将光源信号转换成同一角度入射至人眼,保证无重影现象,而平行膜会导致光源信号分散,以致视觉重影(如图2)。

以上几层结构通过高温高压与玻璃牢固粘合,完成该新型动车组挡风玻璃的制作。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的动车组挡风玻璃夹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片原片玻璃与多层中间膜,其中,内侧原片玻璃上面粘贴pu薄膜和pet薄膜,外侧原片玻璃的内部夹层为pu薄膜;内侧与中间的两片原片玻璃间采用pvb夹层结构,此夹层结构共分为五层:从左至右第一层为楔形隔热pvb薄膜,第二层为pvb遮光膜,第三层为普通等厚度隔热pvb薄膜,第四层为pet隔音膜,第五层为楔形隔热pvb薄膜,与第一层配合组合成的pvb夹层确保光源信号转换成同一角度入射至人眼,保证无重影现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动车组挡风玻璃夹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层pvb遮光膜位于挡风玻璃夹层结构中司机座椅上方的区域,为驾驶者遮挡阳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动车组挡风玻璃夹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层pvb遮光膜为深色pvb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动车组挡风玻璃夹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最外层原片玻璃厚度为8mm,中间层与内侧原片玻璃厚度均为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动车组挡风玻璃夹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vb夹层结构通过高温高压工艺与原片玻璃牢固粘合。


技术总结
一种新型的动车组挡风玻璃夹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片原片玻璃与多层中间膜,其中,内侧原片玻璃上面粘贴PU薄膜和PET薄膜,外侧原片玻璃的内部夹层为PU薄膜;内侧与中间的两片原片玻璃间采用PVB夹层结构,此夹层结构共分为五层:从左至右第一层为楔形隔热PVB薄膜,第二层为PVB遮光膜,第三层为普通等厚度隔热PVB薄膜,第四层为PET隔音膜,第五层为楔形隔热PVB薄膜,与第一层配合组合成的PVB夹层确保光源信号转换成同一角度入射至人眼,保证无重影现象;本发明为动车组提供了一种智能化、高舒适性的高速动车挡风玻璃结构,为高速列车的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邹连龙;段伟仪;许睿;姚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1
技术公布日:2020.11.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