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划痕透明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37294发布日期:2020-12-29 09:3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划痕透明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明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划痕透明膜。



背景技术:

透明膜为一种透明薄膜状材料,在手机、汽车、建筑等方面应用十分广泛,透明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即初级保护性,可提供产品的表面保护,在产品周围形成一个很轻的保护性外表,从而达到防尘、防油、防潮、防水、防盗的目的,尤为重要的是透明膜可使物品均匀受力,避免受力不均对物品造成损伤,这是传统包装方式(捆扎、打包、胶带等包装)无法做到的,抗划痕透明膜是透明膜的一种。

现有的抗划痕透明膜表面自我修复能力较差,耐磨性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的抗划痕透明膜表面自我修复能力较差,耐磨性不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抗划痕透明膜,包括透明膜本体、聚氨酯薄膜层一和聚氨酯薄膜层二,所述透明膜本体包括高分子透明膜基层、树脂粘接膜一、所述聚氨酯薄膜层一、划痕修复透明膜一、纳米涂层一、树脂粘接膜二、所述聚氨酯薄膜层二、划痕修复透明膜二和纳米涂层二,所述树脂粘接膜一下端与所述高分子透明膜基层上端通过高压胶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所述高分子透明膜基层具有极佳的柔韧性、透明度、耐弯折性。

进一步的,所述树脂粘接膜一上端与所述聚氨酯薄膜层一下端通过高压胶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聚氨酯薄膜层一上端与所述划痕修复透明膜一下端通过高压胶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聚氨酯薄膜层一具有抗划痕、抗黄变、超强韧性的特点。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涂层一喷涂于所述划痕修复透明膜一表面,所述高分子透明膜基层下端与所述树脂粘接膜二上端通过高压胶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纳米涂层一可使所述划痕修复透明膜一表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防水性和抗划痕性。

进一步的,所述树脂粘接膜二下端与所述聚氨酯薄膜层二上端通过高压胶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聚氨酯薄膜层二下端与所述划痕修复透明膜二上端通过高压胶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聚氨酯薄膜层二具有抗划痕、抗黄变、超强韧性的特点。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涂层二喷涂于所述划痕修复透明膜二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纳米涂层二可使所述划痕修复透明膜二表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防水性和抗划痕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现有的抗划痕透明膜表面自我修复能力较差,耐磨性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划痕修复透明膜一、划痕修复透明膜二、纳米涂层一和纳米涂层二,聚乙烯亚胺与聚丙烯酸-透明质酸的混合液构筑而成的划痕修复透明膜一和划痕修复透明膜二在遇水后具有划痕修复功能,且其还具有防雾和防霜的特性,应用于车窗等载体上可使车窗在雨雪天气中不会起雾、附着水滴,纳米涂层一和纳米涂层二可分别使划痕修复透明膜一和划痕修复透明膜二表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防水性和抗划痕性,可对划痕修复透明膜一和划痕修复透明膜二起辅助保护的作用,使划痕修复透明膜一和划痕修复透明膜二不易产生划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抗划痕透明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抗划痕透明膜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透明膜本体;2、高分子透明膜基层;3、树脂粘接膜一;4、聚氨酯薄膜层一;5、划痕修复透明膜一;6、纳米涂层一;7、树脂粘接膜二;8、聚氨酯薄膜层二;9、划痕修复透明膜二;10、纳米涂层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抗划痕透明膜,包括透明膜本体1、聚氨酯薄膜层一4和聚氨酯薄膜层二8,透明膜本体1包括高分子透明膜基层2、树脂粘接膜一3、聚氨酯薄膜层一4、划痕修复透明膜一5、纳米涂层一6、树脂粘接膜二7、聚氨酯薄膜层二8、划痕修复透明膜二9和纳米涂层二10,树脂粘接膜一3下端与高分子透明膜基层2上端通过高压胶接的方式进行连接,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高分子透明膜基层2具有极佳的柔韧性、透明度、耐弯折性,具有极长的使用寿命。

如图1-图2所示,树脂粘接膜一3上端与聚氨酯薄膜层一4下端通过高压胶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聚氨酯薄膜层一4上端与划痕修复透明膜一5下端通过高压胶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聚氨酯薄膜层一4具有抗划痕、抗黄变、超强韧性的特点,其可提升透明膜整体的韧性,使透明膜更加耐用。

如图1-图2所示,纳米涂层一6喷涂于划痕修复透明膜一5表面,高分子透明膜基层2下端与树脂粘接膜二7上端通过高压胶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纳米涂层一6可使划痕修复透明膜一5表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防水性和抗划痕性,可对划痕修复透明膜一5起辅助保护的作用,使划痕修复透明膜一5不易产生划痕。

如图1-图2所示,树脂粘接膜二7下端与聚氨酯薄膜层二8上端通过高压胶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聚氨酯薄膜层二8下端与划痕修复透明膜二9上端通过高压胶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聚氨酯薄膜层二8具有抗划痕、抗黄变、超强韧性的特点,其可提升透明膜整体的韧性,使透明膜更加耐用。

如图1-图2所示,纳米涂层二10喷涂于划痕修复透明膜二9表面,纳米涂层二10可使划痕修复透明膜二9表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防水性和抗划痕性,可对划痕修复透明膜二9起辅助保护的作用,使划痕修复透明膜二9不易产生划痕。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高分子透明膜基层2具有极佳的柔韧性、透明度、耐弯折性,具有极长的使用寿命,聚氨酯薄膜层一4和聚氨酯薄膜层二8分别通过树脂粘接层一和树脂粘接层二与高分子透明基层连接在一起,聚氨酯薄膜层一4和聚氨酯薄膜层二8具有抗划痕、抗黄变、超强韧性的特点,其可提升透明膜整体的韧性,使透明膜更加耐用,聚乙烯亚胺与聚丙烯酸-透明质酸的混合液构筑而成的划痕修复透明膜一5和划痕修复透明膜二9在遇水后具有划痕修复功能,且其还具有防雾和防霜的特性,应用于车窗等载体上可使车窗在雨雪天气中不会起雾、附着水滴,纳米涂层一6和纳米涂层二10可分别使划痕修复透明膜一5和划痕修复透明膜二9表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防水性和抗划痕性,可对划痕修复透明膜一5和划痕修复透明膜二9起辅助保护的作用,使划痕修复透明膜一5和划痕修复透明膜二9不易产生划痕。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抗划痕透明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膜本体(1)、聚氨酯薄膜层一(4)和聚氨酯薄膜层二(8),所述透明膜本体(1)包括高分子透明膜基层(2)、树脂粘接膜一(3)、所述聚氨酯薄膜层一(4)、划痕修复透明膜一(5)、纳米涂层一(6)、树脂粘接膜二(7)、所述聚氨酯薄膜层二(8)、划痕修复透明膜二(9)和纳米涂层二(10),所述树脂粘接膜一(3)下端与所述高分子透明膜基层(2)上端通过高压胶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划痕透明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粘接膜一(3)上端与所述聚氨酯薄膜层一(4)下端通过高压胶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聚氨酯薄膜层一(4)上端与所述划痕修复透明膜一(5)下端通过高压胶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划痕透明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涂层一(6)喷涂于所述划痕修复透明膜一(5)表面,所述高分子透明膜基层(2)下端与所述树脂粘接膜二(7)上端通过高压胶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划痕透明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粘接膜二(7)下端与所述聚氨酯薄膜层二(8)上端通过高压胶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聚氨酯薄膜层二(8)下端与所述划痕修复透明膜二(9)上端通过高压胶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划痕透明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涂层二(10)喷涂于所述划痕修复透明膜二(9)表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划痕透明膜,包括透明膜本体、聚氨酯薄膜层一和聚氨酯薄膜层二。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划痕修复透明膜一、划痕修复透明膜二、纳米涂层一和纳米涂层二,聚乙烯亚胺与聚丙烯酸‑透明质酸的混合液构筑而成的划痕修复透明膜一和划痕修复透明膜二在遇水后具有划痕修复功能,且其还具有防雾和防霜的特性,应用于车窗等载体上可使车窗在雨雪天气中不会起雾、附着水滴,纳米涂层一和纳米涂层二可分别使划痕修复透明膜一和划痕修复透明膜二表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防水性和抗划痕性,可对划痕修复透明膜一和划痕修复透明膜二起辅助保护的作用,使划痕修复透明膜一和划痕修复透明膜二不易产生划痕。

技术研发人员:孙加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友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04
技术公布日:2020.1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