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技术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坦克侧面的反破甲装甲。
背景技术:
目前军事大国的主战坦克重量已达60~80吨,炮塔正面主装甲厚度达800~1200mm,占据坦克总重的一定比例。如果改为对付破甲弹的侧面攻击,在坦克的侧面加装炮塔正面主装甲,则会进一步增加坦克的重量,加大尺寸,降低灵活性,导致一些桥梁无法承受坦克重量,目前军事大国的主战坦克尚未有在侧面加装主装甲的应用。因此,现在需要一种新的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坦克侧面的反破甲装甲,可以阻挡破甲弹爆炸产生的高温、高速金属射流,吸收爆炸的动能,还具有廉价、易制造、重量轻的特性。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坦克侧面的反破甲装甲,包括防御层及与防御层相连接的缓冲层,所述防御层包括工业陶瓷、钢板及混凝土。混凝土起粘结和整合作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阻隔高温的作用;钢板为工业陶瓷提供强度和韧性支撑,以及为整个装甲提供强度支撑,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冲击作用;工业陶瓷以陶瓷的特性阻挡破甲弹爆炸的高温,以陶瓷的硬度阻挡破甲弹爆炸的高速金属射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缓冲层为橡胶层。起缓冲同时吸收破甲弹爆炸能量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混凝土浇筑于所述工业陶瓷、钢板外部,所述工业陶瓷与所述钢板之间通过所述混凝土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缓冲层
起缓冲,同时吸收破甲弹爆炸能量的作用。
2、混凝土
起粘结和整合作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阻隔高温的作用。
3、钢板
为工业陶瓷提供强度和韧性支撑,以及为整个装甲提供强度支撑,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冲击作用。
4、工业陶瓷
以陶瓷的特性阻挡破甲弹爆炸的高温,以陶瓷的硬度阻挡破甲弹爆炸的高速金属射流。
该反破甲装甲能有效地抵御反坦克破甲武器的攻击,同时拥有廉价、易制造、重量轻的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坦克侧面的反破甲装甲结构示意图;
图2为混凝土浇筑模具示意图;
图3为模具展开示意图;
图4为混凝土垫块位置示意图;
图5为浇筑定位示意图;
图6为合模示意图;
图7为待浇筑混凝土示意图;
图8为开模示意图;
图9为混凝土与缓冲层接结示意图;
图10为反破甲装甲模型图;
附图标记列表:1、缓冲层;2、混凝土;3、钢板;4、工业陶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制备步骤进行说明:
1、参见附图2,合模后以螺栓扣紧;
2、参见附图3,将模具打开;
3、参见附图4,在模具底部放置混凝土垫块,用于钢板及工业陶瓷的放置和定位;
4、参见附图5,将钢板及工业陶瓷在垫块上放置到位;
5、常见附图6,合模并扣紧模板;
6、参见附图7,浇筑混凝土;
7、参见附图8,混凝土凝固到位后开模;
8、参见附图9,将混凝土与缓冲层粘结;
9,参见附图10,完成本设计装甲。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坦克侧面的反破甲装甲,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御层及与防御层相连接的缓冲层(1),所述防御层包括工业陶瓷(4)、钢板(3)及混凝土(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坦克侧面的反破甲装甲,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1)为橡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坦克侧面的反破甲装甲,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2)浇筑于所述工业陶瓷(4)、钢板(3)外部,所述工业陶瓷(4)与所述钢板(3)之间通过所述混凝土(2)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