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排汗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94800发布日期:2022-04-09 09:59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湿排汗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湿排汗面料。


背景技术:

2.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在服装制造中,面料的吸湿排汗性能极为重要,吸湿排汗性能好的面料,能够使穿戴者更加舒爽。
3.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1110598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腈纶混纺针织面料,包括腈纶棉亲肤面料层,所述腈纶棉亲肤面料层的顶部粘接固定有抑菌抗菌面料层,所述抑菌抗菌面料层的顶部粘接固定有阻燃面料层,所述阻燃面料层的顶部粘接固定有耐磨面料层。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面料均为纤维类面料,而纤维类面料吸湿性较差,人体大量出汗时,汗液很难经衣服排出,使穿戴者极不舒适。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穿戴者的舒适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吸湿排汗面料。
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吸湿排汗面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包括麻纱层,所述麻纱层顶面固接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顶面设置有排汗层,所述排汗层和所述抗菌层之间设置有多个导汗条一,所述导汗条一远离所述所述抗菌层的一端固接有多个疏汗条,所述疏汗条设置于所述排汗层内。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体出汗时,汗液经麻纱层流经抗菌层,抗菌层的汗液被导汗条一吸收,汗液经导汗条继续渗透到疏汗条上,疏汗条上的汗液被排汗层吸收,经排汗层排出,使得人体表面较为干燥,从而可以提高穿戴者的舒适性。
9.可选的,所述抗菌层和所述排汗层之间设置有集汗层,所述导汗条一位于所述集汗层的顶面,所述集汗层上开设有多个集汗孔,所述集汗孔与所述集汗层的两侧连通。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汗液经抗菌层流向集汗层,再流入集汗层中的集汗孔中,从集汗孔流入到导汗条一上,利用集汗层可以阻碍汗液向抗菌层反渗。
11.可选的,所述导汗条一的个数与所述集汗孔个数相同,多个所述导汗条一远离所述疏汗条的一端分别位于多个所述集汗孔内。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导汗条一一端位于集汗孔内,可以提高导汗条一吸收汗液的效率。
13.可选的,所述集汗孔呈圆台状,所述集汗孔的顶面小于所述集汗孔的底面。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集汗孔呈圆台状,可以加快集汗孔收集汗液的速度。
15.可选的,所述集汗层靠近所述抗菌层一侧的侧面开设有多个排汗沟,所述排汗沟与所述集汗孔连通。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集汗层靠近抗菌层一侧的侧面开设有多个排汗沟,利用排汗沟可以加快集汗层上的汗液流进集汗孔内的速度。
17.可选的,所述集汗层和所述排汗层之间设置有多个导汗条二,所述导汗条二与所述导汗条一相连。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集汗层和排汗层之间设置有多个导汗条二,通过导汗条二可以将汗液引导至其他干燥的导汗条一上,可以加快面料的排汗速度。
19.可选的,所述排汗层和所述抗菌层之间设置有隔汗层,所述导汗条一穿过所述隔汗层。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排汗层和集汗层之间设置有隔汗层,利用隔汗层可以减少汗液向人体表面反渗。
21.可选的,所述疏汗条远离所述导汗条一的一端延伸出所述排汗层外。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疏汗条远离导汗条一的一端延伸出排汗层外,汗液经疏汗条直接排向面料外,从而可以进一步加快汗液的排出。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当人体出汗时,汗液经麻纱层流经抗菌层,抗菌层的汗液被导汗条一吸收,汗液经导汗条继续渗透到疏汗条上,疏汗条上的汗液被排汗层吸收,经排汗层排出,使得人体表面较为干燥,从而可以提高穿戴者的舒适性;
25.2.汗液经抗菌层流向集汗层,再流入集汗层中的集汗孔中,从集汗孔流入到导汗条一上,利用集汗层可以阻碍汗液向抗菌层反渗;
26.3.由于集汗层靠近抗菌层一侧的侧面开设有多个排汗沟,利用排汗沟可以加快集汗层上的汗液流进集汗孔内的速度。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面料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图1中集汗层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30.1、麻纱层;2、抗菌层;3、排汗层;4、导汗条一;41、疏汗条;5、集汗层;51、集汗孔;52、排汗沟;521、横沟;522、纵沟;6、导汗条二;7、隔汗层。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参照图1和图2,面料包括麻纱层1,麻纱层1水平设置,麻纱层1顶面编织有抗菌层2,抗菌层2为竹纤维面料;抗菌层2顶面编织有集汗层5,集汗层5为尼龙面料,集汗层5上开设有多个集汗孔51,多个集汗孔51均匀分布在集汗层5上,集汗孔51呈圆台状状,集汗孔51底面直径大于集汗孔51顶面直径,便于汗液流进集汗孔51内,集汗层5靠近抗菌层2一侧的侧面开设有多个排汗沟52,排汗沟52包括横沟521和纵沟522,横沟521和纵沟522均与集汗孔51连通,连接同一集汗孔51的横沟521和纵沟522相互垂直。
33.参照图1和图2,集汗层5顶面设置有个数与集汗孔51个数相等的导汗条一4,导汗条一4为棉条,导汗条一4竖直设置,多个导汗条一4靠近集汗层5的一端分别设置于集汗孔51内,相邻导汗条一4之间连接有导汗条二6,导汗条二6为棉条,导汗条二6位于集汗层5的
顶面,导汗条二6可以将汗液输送到其他干燥的导汗条一4上;导汗条二6远离集汗层5的一侧设置有隔汗层7,隔汗层7为ptfe膜,导汗条一4远离抗菌层2的一端穿过隔汗层7,隔汗层7顶面编织有排汗层3,排汗层3为棉层,导汗条一4远离抗菌层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疏汗条41,疏汗条41为棉条,疏汗条41编织在排汗层3内,疏汗条41远离导汗条一4的一端延伸出排汗层3的顶面,增加隔汗层7以阻碍汗液反渗至人体表面。
34.当人体出汗时,汗液经麻纱层1流经抗菌层2,抗菌层2的汗液经排汗沟52排入集汗孔51内,再经集汗孔51内的导汗条一4吸收,导汗条一4再经疏汗条41渗透到排汗层3内,经排汗层3排出,使得人体表面较为干燥,从而可以提高穿戴者的舒适性。
35.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实施原理为:人体的汗液流到麻纱层1上,再渗透到抗菌层2上,抗菌层2的汗液汇集到排汗沟52内,经排汗沟52流入到集汗孔51内,再经集汗孔51内的导汗条一4吸收,导汗条一4内的汗水经疏汗条41渗透到排汗层3内,经排汗层3排出,使得人体表面较为干燥,从而可以提高穿戴者的舒适性。
36.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麻纱层(1),所述麻纱层(1)顶面固接有抗菌层(2),所述抗菌层(2)顶面设置有排汗层(3),所述排汗层(3)和所述抗菌层(2)之间设置有多个导汗条一(4),所述导汗条一(4)远离所述抗菌层(2)的一端固接有多个疏汗条(41),所述疏汗条(41)设置于所述排汗层(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2)和所述排汗层(3)之间设置有集汗层(5),所述导汗条一(4)位于所述集汗层(5)的顶面,所述集汗层(5)上开设有多个集汗孔(51),所述集汗孔(51)与所述集汗层(5)的两侧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汗条一(4)的个数与所述集汗孔(51)个数相同,多个所述导汗条一(4)远离所述疏汗条(41)的一端分别位于多个所述集汗孔(51)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汗孔(51)呈圆台状,所述集汗孔(51)的顶面小于所述集汗孔(51)的底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汗层(5)靠近所述抗菌层(2)一侧的侧面开设有多个排汗沟(52),所述排汗沟(52)与所述集汗孔(51)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汗层(5)和所述排汗层(3)之间设置有多个导汗条二(6),所述导汗条二(6)与所述导汗条一(4)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汗层(3)和所述抗菌层(2)之间设置有隔汗层(7),所述导汗条一(4)穿过所述隔汗层(7)。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汗条(41)远离所述导汗条一(4)的一端延伸出所述排汗层(3)外。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其包括麻纱层,麻纱层顶面固接有抗菌层,抗菌层顶面设置有排汗层,排汗层和抗菌层之间设置有多个导汗条一,导汗条一远离抗菌层的一端固接有多个疏汗条,疏汗条设置于排汗层内。本申请具有提高穿戴者的舒适性的效果。高穿戴者的舒适性的效果。高穿戴者的舒适性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龙继东 赵建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东润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6
技术公布日:2022/4/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