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人体微循环的印花针织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10809发布日期:2022-01-15 09:22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促进人体微循环的印花针织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促进人体微循环的印花针织布。


背景技术:

2.布料是装饰材料中常用的材料,包括有化纤地毯、无纺壁布、亚麻布、尼龙布、彩色胶布、法兰绒等各式布料,布料在装饰陈列中起到了相当的作用,常常是整个销售空间中不可忽视的主要力量,大量运用布料进行墙面面饰、隔断、以及背景处理,同样可以形成良好的商业空间展示风格。
3.印花针织布质地柔软,相对梭织布有更好的贴身舒适度,贴合身体,而在人体进行活动状态下,在其贴身状态下使得其较为密闭透气性不够好,容易对皮肤的排热效果影响,故提出一种促进人体微循环的印花针织布,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促进人体微循环的印花针织布,具备透气性好,能够贴合身体促进人体皮肤循环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针织布贴身状态下透气性差,不便于人体皮肤微循环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促进人体微循环的印花针织布,包括表层、连接层、贴身层,所述表层设置在连接层的顶部,所述贴身层设置在连接层的底部。
6.所述连接层包括韧性棉、填充料、弹力带,所述韧性棉固定安装在表层的底部,所述填充料固定安装在韧性棉的底部,所述弹力带固定连接在韧性棉和贴身层之间。
7.进一步,所述贴身层包括数量为两层的经纬纱、固定条,所述固定条固定安装在双层经纬纱之间。
8.进一步,所述表层包括气孔,所述气孔设置于表层上。
9.进一步,所述韧性棉呈波浪弧形固定连接表层的底部,并与表层之间形成数量为若干个的空腔,韧性棉的凹陷弧形处还设置有便于透气的气道。
10.进一步,所述填充料采用65%的涤纶与35%的棉花的混合化纤物,同时贴合韧性棉的底面。
11.进一步,所述弹力带为v型带,与波浪形的韧性棉的弧形底端固定连接,同时与贴身层的顶面固定连接。
12.进一步,所述气孔均匀的等距离排布在表层上,同时与多个韧性棉之间形成的空隙相连通。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该促进人体微循环的印花针织布,通过固定条连接双层经纬纱,使得贴身层的结构稳定性好,同时由韧性棉和弹力带连接贴身层和表层,使得表层能够与贴身层相对活动,进而挤压空隙间的气体实现快速透气,提高了贴身穿着下的皮肤循环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贴身层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图。
18.图中:1表层、11气孔、2连接层、21韧性棉、22填充料、23 弹力带、3贴身层、31经纬纱、32固定条。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促进人体微循环的印花针织布,包括表层1、连接层2、贴身层3,表层1设置在连接层2的顶部,贴身层3设置在连接层2的底部。
21.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层2包括韧性棉21、填充料22、弹力带23,韧性棉21固定安装在表层1的底部,韧性棉21呈波浪弧形固定连接表层1的底部,并与表层1之间形成数量为若干个的空腔,填充料 22固定安装在韧性棉21的底部,填充料22采用65%的涤纶与35%的棉花的混合化纤物,同时贴合韧性棉21的底面,弹力带23固定连接在韧性棉21和贴身层3之间,弹力带23为v型带,与波浪形的韧性棉21的弧形底端固定连接,同时与贴身层3的顶面固定连接,韧性棉21的凹陷弧形处还设置有便于透气的气道。
22.需要说明的是,所有固定连接方式均采用缝合连接。
23.请参阅图2-3,为了使得贴身透气性好,本实施例中的贴身层3 包括数量为两层的经纬纱31、固定条32,固定条32固定安装在双层经纬纱31之间,固定条32用于保持双层经纬纱31的整体层稳定性,并与十字交叉式的经纬纱31之间形成的空隙相隔为六边形的透气孔,进而在不破坏贴身舒适度的情况下留存透气通道。
24.请参阅图1,为了便于贴身层和表层进行透气交换,本实施例中的表层1包括气孔11,气孔11设置于表层1上,气孔11均匀的等距离排布在表层1上,同时与多个韧性棉21之间形成的空隙相连通,使得该织布便于使得上下两侧之间的气体相透过进行交换。
25.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26.人体在活动下皮肤表面进行散热,贴合人体皮肤的贴身层3中的经纬纱31保持贴身的舒适度,皮肤循环排出的热气透过交错的经纬纱31与固定条32之间形成的透气通道,并由气孔11连通存留在波浪形韧性棉21的空隙中,在贴身的运动下,由弹力带23牵引外层1 和贴身层3相互位移,并在位移牵引下通过弹力带23挤压填充料22,实现挤压空腔,从而使得热气便于在表层1与贴身层3相互活动牵引下通过气孔11排出,从而使得其透气性好促进人体皮肤的微循环。
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
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促进人体微循环的印花针织布,包括表层(1)、连接层(2)、贴身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1)设置在连接层(2)的顶部,所述贴身层(3)设置在连接层(2)的底部;所述连接层(2)包括韧性棉(21)、填充料(22)、弹力带(23),所述韧性棉(21)固定安装在表层(1)的底部,所述填充料(22)固定安装在韧性棉(21)的底部,所述弹力带(23)固定连接在韧性棉(21)和贴身层(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人体微循环的印花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身层(3)包括数量为两层的经纬纱(31)、固定条(32),所述固定条(32)固定安装在双层经纬纱(3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人体微循环的印花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1)包括气孔(11),所述气孔(11)设置于表层(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人体微循环的印花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韧性棉(21)呈波浪弧形固定连接表层(1)的底部,并与表层(1)之间形成数量为若干个的空腔,韧性棉(21)的凹陷弧形处还设置有便于透气的气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人体微循环的印花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料(22)贴合韧性棉(21)的底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人体微循环的印花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带(23)为v型带,与波浪形的韧性棉(21)的弧形底端固定连接,同时与贴身层(3)的顶面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促进人体微循环的印花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11)均匀的等距离排布在表层(1)上,同时与多个韧性棉(21)之间形成的空隙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促进人体微循环的印花针织布,包括表层、连接层、贴身层,所述表层设置在连接层的顶部,所述贴身层设置在连接层的底部,所述连接层包括韧性棉、填充料、弹力带,所述韧性棉固定安装在表层的底部,所述填充料固定安装在韧性棉的底部,所述弹力带固定连接在韧性棉和贴身层之间。该促进人体微循环的印花针织布,通过固定条连接双层经纬纱,使得贴身层的结构稳定性好,同时由韧性棉和弹力带连接贴身层和表层,使得表层能够与贴身层相对活动,进而挤压空隙间的气体实现快速透气,提高了贴身穿着下的皮肤循环效果,解决了现有的针织布贴身状态下透气性差,不便于人体皮肤微循环的问题。微循环的问题。微循环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陆小娟 黄后兰 陈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盐城万达利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7
技术公布日:2022/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