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性复合吸音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66125发布日期:2022-06-10 22:58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饰性复合吸音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音板,具体为一种装饰性复合吸音板。


背景技术:

2.吸音材料主要分为微孔型和纤维型的,它们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吸音原理是给声音留下可进入的通道(无数连绵在一起的微小孔洞组成的通道,或者由数不清的纤维交叉在混在一起而形成数不清的细小缝隙),但是声音一旦进去就出不来了,由于通道太乱太长,声音在里面钻来钻去左冲右撞,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消耗掉能量,起到了吸音的作用。
3.目前,大多的装饰性复合吸音棉是直接与基层或外装饰层粘接,基层或外装饰层通过通孔将声音导入吸音棉进行吸收,而吸音棉与基层或外装饰层粘接的面积相对较多,降低了吸音棉吸收声音的效果。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装饰性复合吸音板。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饰性复合吸音板,包括保护外框,所述保护外框的底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吸音棉、基层和装饰层,所述装饰层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吸收声音的吸音孔,所述基层上开设有若干传音孔,所述基层底端的设有若干用于支撑基层的支撑机构,若干所述支撑机构的底端与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所述传音孔呈s形设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所述吸音孔和若干传音孔呈相对应设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所述支撑机构均包括支撑板,若干所述支撑板的顶端与基层的底端固定连接,若干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均设有三个支撑杆,若干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所述支撑板分别设置在呈横向分布的相邻两列传音孔之间。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音棉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若干所述支撑杆分别贯穿若干安装孔与底板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音棉呈凹字形设计。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层由塑料材质制成。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装饰性复合吸音板,外界产生的声音经过吸音孔进入传音孔,从而使声音在传音孔内左冲右装进入基层与吸音棉之间的缝隙中,进一步的,声音从基层与吸音棉之间的缝隙进入吸音棉,由于吸音棉内具有数不清的细孔,声音进入吸音棉后由于细孔太乱太长,声音在里面钻来钻去左冲右撞,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消耗掉能量,起到了吸音的作用,通过设有的支撑机构,支撑板与支撑杆相配合对基层进行支撑,避免基层与吸音棉之间的缝隙较大,造成基层和装饰层向吸音棉凹陷,同时避免了基层与吸
音棉直接向连接,造成占用吸音棉的面积较大,从而增大了吸音棉的使用面积,提升了吸音棉吸收声音的效果。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饰性复合吸音板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饰性复合吸音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饰性复合吸音板的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饰性复合吸音板的支撑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饰性复合吸音板的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保护外框;2、底板;3、吸音棉;4、基层;5、装饰层;6、吸音孔;7、传音孔;8、支撑机构;9、支撑板;10、支撑杆;1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饰性复合吸音板,包括保护外框1,保护外框1的底端设有底板2,底板2的顶部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吸音棉3、基层4和装饰层5,装饰层5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吸收声音的吸音孔6,基层4上开设有若干传音孔7,基层4底端的设有若干用于支撑基层4的支撑机构8,若干支撑机构8的底端与底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通过设有的支撑机构8,支撑板9与支撑杆10相配合对基层4进行支撑,避免基层4与吸音棉3之间的缝隙较大,造成基层4和装饰层5向吸音棉3凹陷,同时避免了基层4与吸音棉3直接向连接,造成占用吸音棉3的面积较大,从而增大了吸音棉3的使用面积,提升了吸音棉3吸收声音的效果。
23.其中,若干传音孔7呈s形设置,通过呈s形设置的传音孔7,避免声音进入基层4与吸音棉3之间的缝隙后,部分声音再从传音孔7中传出。
24.其中,若干吸音孔6和若干传音孔7呈相对应设置,避免吸音孔6吸收的声音不能全部通过传音孔7进入吸音棉3中。
25.其中,若干支撑机构8均包括支撑板9,若干支撑板9的顶端与基层4的底端固定连接,若干支撑板9的底端均设有三个支撑杆10,若干支撑杆10的底端与底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通过设有的支撑板9和支撑杆10,避免基层4与吸音棉3之间的缝隙较大,造成基层4和装饰层5向吸音棉3凹陷,同时避免了基层4与吸音棉3直接向连接,造成占用吸音棉3的面积较大,从而增大了吸音棉3的使用面积,提升了吸音棉3吸收声音的效果。
26.其中,若干所述支撑板(9)分别设置在呈横向分布的相邻两列传音孔(7)之间,避免支撑板9抵挡声音通过传音孔7进入吸音棉3中。
27.其中,吸音棉3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11,若干支撑杆10分别贯穿若干安装孔11与底板2连接,避免支撑杆10没有直接与底板2连接,造成支撑板9的稳定性降低。
28.其中,吸音棉3呈凹字形设计,通过支撑机构8对基层4进行支撑,从而增大了吸音
棉3的使用面积,提升吸音棉3的吸收声音的效果。
29.其中,基层4由塑料材质制成,降低生产成本。
30.工作时,外界产生的声音经过吸音孔6进入传音孔7,从而使声音在传音孔7内左冲右装进入基层4与吸音棉3之间的缝隙中,进一步的,声音从基层4与吸音棉3之间的缝隙进入吸音棉3,由于吸音棉3内具有数不清的细孔,声音进入吸音棉3后由于细孔太乱太长,声音在里面钻来钻去左冲右撞,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消耗掉能量,起到了吸音的作用,通过设有的支撑机构8,支撑板9与支撑杆10相配合对基层4进行支撑,避免基层4与吸音棉3之间的缝隙较大,造成基层4和装饰层5向吸音棉3凹陷,同时避免了基层4与吸音棉3直接向连接,造成占用吸音棉3的面积较大,从而增大了吸音棉3的使用面积,提升了吸音棉3吸收声音的效果。
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饰性复合吸音板,包括保护外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框(1)的底端设有底板(2),所述底板(2)的顶部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吸音棉(3)、基层(4)和装饰层(5),所述装饰层(5)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吸收声音的吸音孔(6),所述基层(4)上开设有若干传音孔(7),所述基层(4)底端的设有若干用于支撑基层(4)的支撑机构(8),若干所述支撑机构(8)的底端与底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饰性复合吸音板,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传音孔(7)呈s形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饰性复合吸音板,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吸音孔(6)和若干传音孔(7)呈相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饰性复合吸音板,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支撑机构(8)均包括支撑板(9),若干所述支撑板(9)的顶端与基层(4)的底端固定连接,若干所述支撑板(9)的底端均设有三个支撑杆(10),若干所述支撑杆(10)的底端与底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饰性复合吸音板,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支撑板(9)分别设置在呈横向分布的相邻两列传音孔(7)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饰性复合吸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棉(3)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11),若干所述支撑杆(10)分别贯穿若干安装孔(11)与底板(2)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饰性复合吸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棉(3)呈凹字形设计。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饰性复合吸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4)由塑料材质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饰性复合吸音板,包括保护外框,保护外框的底端设有底板,底板的顶部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吸音棉、基层和装饰层,装饰层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吸收声音的吸音孔,基层上开设有若干传音孔,基层底端的设有若干用于支撑基层的支撑机构,若干支撑机构的底端与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支撑机构,支撑板与支撑杆相配合对基层进行支撑,避免基层与吸音棉之间的缝隙较大,造成基层和装饰层向吸音棉凹陷,同时避免了基层与吸音棉直接向连接,造成占用吸音棉的面积较大,从而增大了吸音棉的使用面积,提升了吸音棉吸收声音的效果。棉吸收声音的效果。棉吸收声音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梦 曾庆东 余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鲲世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5
技术公布日:2022/6/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