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侧窗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79526发布日期:2023-05-06 23:34阅读:49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侧窗玻璃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要求以2021年11月2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21-179268号作为基础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全部纳入本文。本发明涉及车辆用侧窗玻璃。


背景技术:

1、机动车等的车辆用窗玻璃中,有时会在玻璃板的车内侧表面上设置防止起雾的防雾膜。作为防雾膜,已知有包含吸水性树脂的膜(专利文献1的[背景技术]项)。

2、作为对玻璃板设置防雾膜的方法,可列举在玻璃板的表面上贴附具有防雾膜/基材膜/粘接层的层叠结构的带粘接层防雾膜的方法、在玻璃板的表面上贴附具有脱模膜/防雾膜/粘接层的层叠结构的脱模膜和带粘接层防雾膜之后将脱模膜剥离的方法、以及在玻璃板的表面上形成防雾涂层膜作为防雾膜的方法等。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10852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上述防雾膜在吸水量达到饱和吸水量时便不再具有起雾防止效果。

3、本发明人对侧窗玻璃施加有防雾膜的车辆进行了实际驾驶试验后,发现根据车外和车内的环境,即使具有防雾膜,侧窗玻璃有时也会起雾。

4、机动车等车辆中,若驾驶员侧或副驾驶座侧的侧窗玻璃的包含前方侧侧边及其邻近部分的前方侧侧端部(也简称为前方部分)起雾,则侧视镜的识别性会降低,驾驶安全性降低,这是不理想的。

5、本发明基于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侧窗玻璃前方部分起雾、抑制侧视镜识别性降低、并且提高驾驶安全性的车辆用侧窗玻璃。

6、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7、本发明提供以下的车辆用侧窗玻璃。

8、[1]一种车辆用侧窗玻璃,

9、该车辆用侧窗玻璃具有玻璃板、和存在于所述玻璃板的车内侧表面上并包含吸水性树脂或亲水性树脂的防雾膜,其中,

10、在俯视下,

11、将车辆的前进方向定义为前方、将车辆的后退方向定义为后方时,在嵌入车辆的状态下,所述玻璃板具有前方侧侧边、后方侧侧边和上边,所述防雾膜具有前方侧侧边、后方侧侧边和上边,

12、所述玻璃板的包含所述前方侧侧边及其邻近部分的前方侧侧端部具有不存在所述防雾膜的区域,

13、所述玻璃板的包含所述后方侧侧边及其邻近部分的后方侧侧端部以及所述玻璃板的包含所述上边及其邻近部分的上端部中至少一个端部具有不存在所述防雾膜的区域,

14、满足下式(1):

15、sb+su>sf···(1)

16、上述式中,sf为前方侧的不存在所述防雾膜的区域的面积[mm2],sb为后方侧的不存在所述防雾膜的区域的面积[mm2],su为上方侧的不存在所述防雾膜的区域的面积[mm2],

17、在所述防雾膜的所述前方侧侧边上,从一个端点到另一个端点以1mm间距设置测定点,在各测定点对所述玻璃板的所述前方侧侧边画最短线段,所有该线段的长度[mm]的合计值为sf[mm2],

18、在所述玻璃板的所述后方侧侧边与所述防雾膜的所述后方侧侧边重叠的情况下,sb[mm2]为0,

19、在所述玻璃板的所述后方侧侧边与所述防雾膜的所述后方侧侧边分开的情况下,在所述防雾膜的所述后方侧侧边上从一个端点到另一个端点以1mm间距设置测定点,在各测定点对所述玻璃板的所述后方侧侧边画最短线段,所有该线段的长度[mm]的合计值为sb[mm2],

20、在所述玻璃板的所述上边与所述防雾膜的所述上边重叠的情况下,su[mm2]为0,

21、在所述玻璃板的所述上边与所述防雾膜的所述上边分开的情况下,在所述防雾膜的所述上边上从一个端点到另一个端点以1mm间距设置测定点,在各测定点对所述玻璃板的所述上边画最短线段,所有该线段的长度[mm]的合计值为su[mm2]。

22、发明效果

23、本发明的车辆用侧窗玻璃中,相较于玻璃板的前侧侧端部,合计面积比玻璃板的前方侧侧端部更大的玻璃板的后方侧侧端部和/或上端部更先起雾扩散。驾驶员或乘客会在侧窗玻璃的前方部分起雾前发现处于容易起雾的环境内,随即就能采取起雾预防对策。本发明的车辆用侧窗玻璃能够抑制侧窗玻璃的前方部分起雾,因此能够抑制侧视镜识别性降低,能够提升驾驶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用侧窗玻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侧窗玻璃,其中,sb+su相对于所述玻璃板的整体面积的比例与sf相对于所述玻璃板的整体面积的比例之差为0.2~1.4%。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侧窗玻璃,其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侧窗玻璃,其中,sb相对于所述玻璃板的整体面积的比例与sf相对于所述玻璃板的整体面积的比例之差为0.03~0.4%。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侧窗玻璃,其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侧窗玻璃,其中,su相对于所述玻璃板的整体面积的比例与sf相对于所述玻璃板的整体面积的比例之差为0.1~0.7%。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侧窗玻璃,其中,所述玻璃板的所述后方侧侧端部与所述上端部双方均具有不存在所述防雾膜的区域,所述车辆用侧窗玻璃满足下式(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侧窗玻璃,其中,su相对于所述玻璃板的整体面积的比例与sb相对于所述玻璃板的整体面积的比例之差为0.1~0.7%。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侧窗玻璃,其具有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侧窗玻璃,其中,所述玻璃板的所述后方侧侧端部和所述玻璃板的所述上端部中至少一个端部处的不存在所述防雾膜的区域中,所述玻璃板的所述车内侧表面的水接触角为50~110°。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用侧窗玻璃,其中,所述玻璃板的所述后方侧侧端部和所述玻璃板的所述上端部中至少一个端部处的不存在所述防雾膜的区域中,所述玻璃板的所述车内侧表面实施过拒水处理。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侧窗玻璃,其中,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侧窗玻璃,其中,

1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侧窗玻璃,其中,所述防雾膜的角部具有经倒角的形状。


技术总结
提供一种车辆用侧窗玻璃,其能够抑制侧窗玻璃的前方部分起雾,抑制侧视镜识别性的降低。该车辆用侧窗玻璃具有玻璃板(10)、和存在于玻璃板的车内侧表面(SI)上并包含吸水性树脂或亲水性树脂的防雾膜(50),玻璃板的包含前方侧侧边(11)及其邻近部分的前方侧侧端部具有不存在防雾膜的区域(71),玻璃板的包含后方侧侧边(12)及其邻近部分的后方侧侧端部以及玻璃板的包含上边(13)及其邻近部分的上端部中至少一个端部具有不存在防雾膜的区域(72和/或73),满足式:Sb+Su>Sf。Sf为前方侧的不存在防雾膜的区域(71)的面积,Sb为后方侧的不存在防雾膜的区域(72)的面积,Su为上方侧的不存在防雾膜的区域(73)的面积。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千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AGC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