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型针织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91773发布日期:2022-10-22 01:38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热型针织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布领域,具体为一种隔热型针织布。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纺织面料新品开发越来越多,尤其是功能面料,针织布料是一种衣物家纺加工原料,针织布料内部质量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制成衣物成品的质量,布料使用范围广。
3.现有的针织布在安装使用时,保温隔热效果差,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隔热型针织布。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热型针织布,具备防风透湿保温效果,隔热效果好,具有防风防水效果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隔热型针织布,包括亲肤针织布层,所述亲肤针织布层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风透湿保温层,所述防风透湿保温层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风防水外层,所述防风防水外层包括针织布表层与ptfe膜,所述ptfe膜位于针织布表层的下端外表面,所述防风透湿保温层包括第一加厚隔热布层、超细纤维保温絮片与第二加厚隔热布层,所述第一加厚隔热布层位于ptfe膜的下端外表面,所述超细纤维保温絮片位于第一加厚隔热布层的下端外表面,所述第二加厚隔热布层位于超细纤维保温絮片的下端外表面。
8.优选的,所述针织布表层与ptfe膜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ptfe膜与第一加厚隔热布层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厚隔热布层与超细纤维保温絮片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超细纤维保温絮片与第二加厚隔热布层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厚隔热布层与亲肤针织布层之间为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超细纤维保温絮片由聚烯烃聚合物纺丝制成。
10.(三)有益效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热型针织布,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一种隔热型针织布,通过设置的防风透湿保温层,在亲肤针织布层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厚隔热布层,且第二加厚隔热布层为陶瓷纤维布是由陶瓷纤维加上一定比例的有机纤维,内衬玻璃丝纺成纱,然后织成布的,在第一加厚隔热布层与第二加厚隔热布层之间设置的超细纤维保温絮片,且超细纤维保温絮片为聚烯烃聚合物纺丝制成,具有防风透湿保温效果,隔热效果好。
13.2、该一种隔热型针织布,通过设置的防风防水外层,在第一加厚隔热布层的上端外表面设置的ptfe膜,ptfe膜为聚四氟乙烯,俗称“塑料王”,是一种以四氟乙烯作为单体聚
合制得的高分子聚合物,白色蜡状、半透明、耐热、耐寒性优良,可在-180~260℃长期使用,在ptfe膜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针织布表层,具有防风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隔热型针织布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隔热型针织布中防风防水外层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隔热型针织布中防风透湿保温层图。
17.图中:1、亲肤针织布层;2、防风透湿保温层;3、防风防水外层;5、针织布表层;6、ptfe膜;7、第一加厚隔热布层;8、超细纤维保温絮片;9、第二加厚隔热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9.具体实施例一
20.本实施例是一种隔热型针织布。
21.如图1-3所示,包括亲肤针织布层1,亲肤针织布层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风透湿保温层2,防风透湿保温层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风防水外层3,防风防水外层3包括针织布表层5与ptfe膜6,ptfe膜6位于针织布表层5 的下端外表面,防风透湿保温层2包括第一加厚隔热布层7、超细纤维保温絮片8与第二加厚隔热布层9,第一加厚隔热布层7位于ptfe膜6的下端外表面,超细纤维保温絮片8位于第一加厚隔热布层7的下端外表面,第二加厚隔热布层9位于超细纤维保温絮片8的下端外表面。
22.针织布表层5与ptfe膜6之间为固定连接,ptfe膜6与第一加厚隔热布层7之间为固定连接,第一加厚隔热布层7与超细纤维保温絮片8之间为固定连接,超细纤维保温絮片8与第二加厚隔热布层9之间为固定连接,第二加厚隔热布层9与亲肤针织布层1之间为固定连接;超细纤维保温絮片8由聚烯烃聚合物纺丝制成。
2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隔热型针织布,通过设置的防风透湿保温层2,在亲肤针织布层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厚隔热布层9,且第二加厚隔热布层9为陶瓷纤维布是由陶瓷纤维加上一定比例的有机纤维,内衬玻璃丝纺成纱,然后织成布的,在第一加厚隔热布层7与第二加厚隔热布层9之间设置的超细纤维保温絮片8,且超细纤维保温絮片8为聚烯烃聚合物纺丝制成,具有防风透湿保温效果,隔热效果好;通过设置的防风防水外层3,在第一加厚隔热布层7的上端外表面设置的ptfe膜6,ptfe膜6为聚四氟乙烯,俗称“塑料王”,是一种以四氟乙烯作为单体聚合制得的高分子聚合物,白色蜡状、半透明、耐热、耐寒性优良,可在-180~260℃长期使用,在ptfe膜6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针织布表层5,具有防风防水效果。
24.具体实施例二
25.本实施例是一种隔热型针织布用的防风透湿保温层实施例。
26.如图1、2所示,一种隔热型针织布用的防风透湿保温层2,针织布表层 5与ptfe膜6之间为固定连接,ptfe膜6与第一加厚隔热布层7之间为固定连接,第一加厚隔热布层7与超细纤维保温絮片8之间为固定连接,超细纤维保温絮片8与第二加厚隔热布层9之间为固定
连接,第二加厚隔热布层9 与亲肤针织布层1之间为固定连接。
27.具体实施例三
28.本实施例是一种隔热型针织布用的防风防水外层实施例。
29.如图1、3所示,一种隔热型针织布用的防风防水外层3,超细纤维保温絮片8由聚烯烃聚合物纺丝制成。
3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一号、二号)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隔热型针织布,包括亲肤针织布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针织布层(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风透湿保温层(2),所述防风透湿保温层(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风防水外层(3),所述防风防水外层(3)包括针织布表层(5)与ptfe膜(6),所述ptfe膜(6)位于针织布表层(5)的下端外表面,所述防风透湿保温层(2)包括第一加厚隔热布层(7)、超细纤维保温絮片(8)与第二加厚隔热布层(9),所述第一加厚隔热布层(7)位于ptfe膜(6)的下端外表面,所述超细纤维保温絮片(8)位于第一加厚隔热布层(7)的下端外表面,所述第二加厚隔热布层(9)位于超细纤维保温絮片(8)的下端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型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布表层(5)与ptfe膜(6)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ptfe膜(6)与第一加厚隔热布层(7)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厚隔热布层(7)与超细纤维保温絮片(8)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超细纤维保温絮片(8)与第二加厚隔热布层(9)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厚隔热布层(9)与亲肤针织布层(1)之间为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型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纤维保温絮片(8)由聚烯烃聚合物纺丝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热型针织布,包括亲肤针织布层,所述亲肤针织布层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风透湿保温层,所述防风透湿保温层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风防水外层,所述防风防水外层包括针织布表层与PTFE膜,所述PTFE膜位于针织布表层的下端外表面,所述防风透湿保温层包括第一加厚隔热布层、超细纤维保温絮片与第二加厚隔热布层,所述第一加厚隔热布层位于PTFE膜的下端外表面,所述超细纤维保温絮片位于第一加厚隔热布层的下端外表面,所述第二加厚隔热布层位于超细纤维保温絮片的下端外表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隔热型针织布,防风透湿保温效果,隔热效果好,具有防风防水效果,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张鸣鸣 王英勇 陈鸳鸳 洪丽猛 柯素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诚德福服装织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22
技术公布日:2022/10/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