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纹光感涤纶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78151发布日期:2023-05-06 22:52阅读:30来源:国知局
斜纹光感涤纶布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斜纹光感涤纶布。


背景技术:

1、布通常是由细长柔软的物品通过一定的编织方式形成的一种片状物料。

2、布料通常是用来制作,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布料的各项技术也越来越完善,化纤材质的布料在布料总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多,化纤材质的布料相较于天然材质的布料来说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但化纤材质的布料相较于天然材质的布料来说透气性相对较差,穿着的过程容易产生闷热感,因而设置一种具有透气凉爽感觉的布料结构就很有必要。

3、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纹光感涤纶布,通过结构的设置达到提高面料整体凉爽透气性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斜纹光感涤纶布,包括相互固定的凉感内层和透气外层,所述凉感内层由凉感纱线平纹编织而成,所述透气外层由第一透气纱线和第二透气纱线斜纹编织而成,所述透气外层上贯穿开设有若干透气孔。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透气纱线为透气外层的纬纱,所述第二透气纱线为透气外层的经纱,所述透气外层的经纱组织点为浮,所述透气外层的纬纱组织点为沉,所述透气外层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沉浮浮、浮浮沉沉浮、沉浮浮沉沉、沉沉浮浮沉、浮沉沉浮浮。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凉感纱线由凉感锦纶和氨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凉感纱线的纱线规格为70d/48f/40d。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透气纱线由锦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一透气纱线的规格为20d/7f。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透气纱线由天丝纤维和人棉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二透气纱线的规格为30.5s/2a。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凉感内层和透气外层的门幅为215cm,所述凉感内层和透气外层的总经根数均为13760根,所述凉感内层和透气外层的经纱密度为64根/cm。

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透气孔的开设增大了透气外层内外两侧的连通程度,使得结构内外两侧的空气可以通过开设的透气孔更好地越过透气外层进行气体交换,进而提高结构整体的透气性能,同时通过流动空气吹至凉感内层上来加强凉感内层整体的凉爽舒适的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斜纹光感涤纶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固定的凉感内层(1)和透气外层(2),所述凉感内层(1)由凉感纱线(3)平纹编织而成,所述透气外层(2)由第一透气纱线(4)和第二透气纱线(5)斜纹编织而成,所述透气外层(2)上贯穿开设有若干透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纹光感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气纱线(4)为透气外层(2)的纬纱,所述第二透气纱线(5)为透气外层(2)的经纱,所述透气外层(2)的经纱组织点为浮,所述透气外层(2)的纬纱组织点为沉,所述透气外层(2)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沉浮浮、浮浮沉沉浮、沉浮浮沉沉、沉沉浮浮沉、浮沉沉浮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纹光感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凉感纱线(3)由凉感锦纶(6)和氨纶纤维(7)加捻而成,所述凉感纱线(3)的纱线规格为70d/48f/40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纹光感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气纱线(4)由锦纶纤维(8)加捻而成,所述第一透气纱线(4)的规格为20d/7f。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纹光感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气纱线(5)由天丝纤维(9)和人棉纤维(10)加捻而成,所述第二透气纱线(5)的规格为30.5s/2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斜纹光感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凉感内层(1)和透气外层(2)的门幅为215cm,所述凉感内层(1)和透气外层(2)的总经根数均为13760根,所述凉感内层(1)和透气外层(2)的经纱密度为64根/c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斜纹光感涤纶布,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旨在解决传统面料凉感透气性不佳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相互固定的凉感内层和透气外层,凉感内层由凉感纱线平纹编织而成,透气外层由第一透气纱线和第二透气纱线斜纹编织而成,透气外层上贯穿开设有若干透气孔。本技术中设置有凉感锦纶,利用该类纤维具有的结构强度高和凉感的特点来加强结构整体的凉爽性能,同时利用凉感锦纶具有表现光滑反光性好的特点来加强面料整体的反光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琴,陈建春,卢传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江凯讯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