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电子可示踪标识的火箭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78959发布日期:2023-04-26 22:34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电子可示踪标识的火箭弹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高危险品标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电子可示踪标识的火箭弹。


背景技术:

1、火箭弹为高危险品,在生产、存储、流通和使用各环节均须严格管理,其中编码标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2、目前,国内各生产火箭弹厂家均采用在外包装编码,这种编码方式虽然操作方便,但存在的问题是:

3、1、在生产、仓储、运输、末端现场使用等作业中,主要靠每个工作点手工记录信息,较大程度上依赖于记录人员的及时性、诚实性、精确度和整体性,且无法实时追踪和监控进而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不利于物流信息化、标准化以及供应链一体化的发展。

4、2、它可通过简单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即可以将编码清除,给生产、存储、流通和使用等各环节的管理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5、射频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简称 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其速度快,传输范围广,读取方便快捷,数据容量大,体积小,环境适应性强,寿命长且性价比高,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婴儿监护、物流运输系统、图书馆监控、煤矿安全及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等诸多领域。

6、目前,已有文献报道显示,可将 rfid 技术应用于雷管产品的安全管理中,然而,如何将 rfid 技术应用到火箭弹上,同时不影响火箭弹本身效果,是值得研究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电子可示踪标识的火箭弹,克服现有火箭弹标识方法存在的编码容易被清除,导致火箭弹从生产到使用各环节的管理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以达到定位、跟踪、监控火箭弹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带电子可示踪标识的火箭弹,包括火箭弹本体和至少一个安装于火箭弹内任意位置的电子标识部件。

4、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标识部件为封装好的rfid 芯片。

5、进一步地,还包括与电子标识部件适配的读写器。通过现有的读写器读取rfid芯片唯一的芯片码,并对rfid芯片进行随机编码,结合火箭弹包装外编码信息,三码绑定生成新的电子标签身份编码。

6、进一步地,所述读写器中还设有卫星定位芯片。

7、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标识部件设于火箭弹外壳内,所述外壳包括播撒舱体、降落伞舱或自毁舱壳体、发动机舱壳体或尾翼。

8、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标识部件设于播撒舱内。

9、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标识部件设于火箭弹降落伞舱或自毁舱内。

10、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标识部件设于火箭弹发动机舱内。

11、本实用新型在火箭弹相应位置内置入带封装的微型 rfid 芯片,芯片采用无源rfid电子示踪芯片,只在读写时产生很小的工作电压和电流,不会意外触发火箭弹发火。且rfid电子示踪芯片属于无源芯片,满足火工品管理要求。

1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芯片安装的位置设计巧妙,不改变火箭弹的任何理化性功能和形态的情况下,无需对现有火箭弹的连接关系做改变,依托电子示踪技术,可对火箭弹进行身份编码和识别,赋予火箭弹电子信息身份证的功能,推广应用价值高。

13、本实用新型利用射频技术对每一枚火箭弹进行身份编码和识别,对每一枚火箭弹进行个体标示,通过读写器获取火箭弹的身份信息。改变过去依靠人眼识别模糊不清的信息、手工登记操作记录的作业管理方式,避免人为因素产生的数据录入错误,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度和快速性;便于火箭弹在流通过程中的溯源,通过电子标识信息在各级流通环节中的传递,实时地将火箭弹的流通信息向上层监控中心汇报,能够实现对火箭弹的定位、动态跟踪和监控管理,提高火箭弹流通安全性,即使火箭弹外编码被清除,仍可以追踪该枚火箭弹流通渠道。

14、本实用新型赋予火箭弹电子信息身份证的功能,解决火箭弹无法实时追踪和监控的问题,有利于推动火箭弹的信息化管理,且结构简单,推广应用价值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带电子可示踪标识的火箭弹,其特征在于:包括火箭弹本体和至少一个安装于火箭弹内的电子标识部件;所述火箭弹为增雨防雹火箭弹、尾翼式火箭弹或涡轮式火箭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箭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识部件为封装好的rfid 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箭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电子标识部件适配的读写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箭弹,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写器中还设有卫星定位芯片。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一种带电子可示踪标识的火箭弹,包括火箭弹本体和至少一个安装于火箭弹内任意位置的电子标识部件。本技术解决火箭弹外壳体上出厂信息被清除后无法进行识别管理的问题,便于火箭弹在流通过程中的溯源,以达到定位、跟踪、监控火箭弹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陆秋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陆秋实
技术研发日:20220901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