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真空热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30553发布日期:2023-07-28 07:02阅读:23来源:国知局
多层真空热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板材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层真空热压设备。


背景技术:

1、板材的生产工艺较为复杂,通常需要将各层结构进行粘合,以形成成品,人工将各层结构粘合难以保证成品的平整度,成品质量差,人工成本高,且成形时间长。相关技术中,采用真空负压的形式对各层结构进行粘合,但在成品需求量大时,逐个对成品进行负压压制产能较低,同时,对物料进行搬运的过程耗时较长,人为摆放难以保证物料准确地处于加工位置,进一步降低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层真空热压设备,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层真空热压设备,多层真空热压设备包括恒温房、支撑结构、输送装置,所述恒温房中空,所述恒温房设置有发热组件,所述恒温房设置有隔热板,所述恒温房的入口、出口设置有自动升降门。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恒温房内,所述支撑结构上设置有提升组件,所述提升组件包括支撑杆、套杆,所述支撑杆竖立设置,所述套杆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能够沿轴向移动,所述套杆能够在所述支撑杆上滑动;所述输送装置设置有多个,各所述输送装置层叠设置,底部的所述输送装置与所述支撑杆连接,顶部的各所述输送装置与所述套杆可拆卸连接,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框架结构、转动组件、输送带,所述框架结构水平设置,所述转动组件设置两组,所述转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框架结构的两端,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滚筒,所述输送带的两端分别卷绕在两个所述第一滚筒上,所述输送带经过所述框架结构的顶面,所述框架结构上设置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钻有气孔,所述气孔内通入压缩空气,所述输送带紧绷,当输送多件物料时,所述输送带在所述第一滚筒驱动下进行往复运动,所述输送装置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套杆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提升组件设置有多个,所述提升组件在所述输送装置的两侧边缘对称设置。

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提升全部输送装置时,支撑杆沿轴向移动,支撑杆带动底部的输送装置进行移动,同时底部的输送装置承托上方的输送装置以及盖板进行移动;当需要提升上方的输送装置时,将待提升的输送装置与套杆连接,套杆在支撑杆上滑动,支撑杆带动待提升的输送装置进行移动,使待提升的输送装置与下方的输送装置之间形成空隙,便于上料,提升工作效率;输送带上料时,两个第一滚筒反转,输送带向上料端移动,上料端的第一滚筒卷绕并积累输送带,出料端的第一滚筒释放积累的输送带,上料端的第一滚筒积累足够长度的输送带后,两个第一滚筒正转,物料输送至框架结构的范围内时,第一滚筒停止转动;当输送装置出料时,第一滚筒继续正转,将物料导出框架结构的范围。在两个第一滚筒的所用下,输送带始终保持紧绷,避免负压过程中输送带与负压设备之间产生缝隙,提升工作效率。

4、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套杆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从所述套杆向下延伸,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支撑杆并列设置,所述输送装置侧边缘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连接杆可拆卸连接。

5、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并列设置,所述连接杆处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三定位孔用于使定位销穿过。

6、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用于提升所述支撑杆的高度,所述套杆上设置有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用于提升所述套杆的高度。

7、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装置的底部设置有负压膜或所述盖板底部设置有负压膜,所述负压膜能够覆盖相邻所述输送装置的所述输送带。

8、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上设置有安全定位组件,所述安全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气缸、抵接部件,所述抵接部件铰接于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抵接部件通过转动能够靠近所述输送装置的边缘或远离所述输送装置的边缘,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抵接部件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用于驱动所述抵接部件转动。

9、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装置上设置有抽气孔,所述支撑结构的顶部设置有抽气装置,所述抽气装置与所述抽气孔连通,所述抽气装置用于导出所述负压膜与所述输送带之间的空气。

10、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二滚筒,所述第二滚筒与所述第一滚筒并列设置,所述第二滚筒设置于所述第一滚筒与所述框架结构之间,所述第二滚筒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滚筒的高度,所述第二滚筒的顶部与所述框架结构的顶面齐平,所述第二滚筒与所述第一滚筒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滚筒与所述框架结构间隔设置。

11、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结构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向所述框架结构的端部延伸,所述连接支架凸出于所述框架结构的端部,所述第一滚筒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框架结构两侧的所述连接支架,所述第二滚筒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框架结构两侧的所述连接支架,所述第一滚筒能够在所述连接支架上转动,所述第二滚筒能够在所述连接支架上转动。

12、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框架结构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使紧固件穿过。

13、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多层真空热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真空热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从所述套杆向下延伸,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支撑杆并列设置,所述输送装置侧边缘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连接杆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真空热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并列设置,所述连接杆处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三定位孔用于使定位销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真空热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用于提升所述支撑杆的高度,所述套杆上设置有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用于提升所述套杆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真空热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的底部设置有负压膜或所述盖板底部设置有负压膜,所述负压膜能够覆盖相邻所述输送装置的所述输送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真空热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上设置有安全定位组件,所述安全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气缸、抵接部件,所述抵接部件铰接于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抵接部件通过转动能够靠近所述输送装置的边缘或远离所述输送装置的边缘,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抵接部件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用于驱动所述抵接部件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真空热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上设置有抽气孔,所述支撑结构的顶部设置有抽气装置,所述抽气装置与所述抽气孔连通,所述抽气装置用于导出所述负压膜与所述输送带之间的空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真空热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二滚筒,所述第二滚筒与所述第一滚筒并列设置,所述第二滚筒设置于所述第一滚筒与所述框架结构之间,所述第二滚筒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滚筒的高度,所述第二滚筒的顶部与所述框架结构的顶面齐平,所述第二滚筒与所述第一滚筒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滚筒与所述框架结构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层真空热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向所述框架结构的端部延伸,所述连接支架凸出于所述框架结构的端部,所述第一滚筒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框架结构两侧的所述连接支架,所述第二滚筒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框架结构两侧的所述连接支架,所述第一滚筒能够在所述连接支架上转动,所述第二滚筒能够在所述连接支架上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层真空热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框架结构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使紧固件穿过。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真空热压设备,多层真空热压设备包括恒温房、支撑结构、输送装置,支撑结构上设置有提升组件,提升组件包括支撑杆、套杆,套杆套设在支撑杆上,支撑杆能够沿轴向移动,套杆能够在支撑杆上滑动;各输送装置层叠设置,底部的输送装置与支撑杆连接,顶部的各输送装置与套杆可拆卸连接。本技术中,当提升全部输送装置时,支撑杆沿轴向移动,支撑杆带动底部的输送装置进行移动;当需要提升上方的输送装置时,将待提升的输送装置与套杆连接,套杆在支撑杆上滑动,支撑杆带动待提升的输送装置进行移动,使待提升的输送装置与下方的输送装置之间形成空隙,便于上料,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雷宇平,吴永东,卢镜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龙宇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