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弹针织双面纺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02136发布日期:2023-07-18 19:0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弹针织双面纺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纺织面料,特别涉及一种高弹针织双面纺织面料。


背景技术:

1、针织衫,是利用织针把各种原料和品种的纱线构成线圈,再经串套连接成针织物的工艺产物,即利用织针编织成的衣物;其质地松软,有良好的抗皱性与透气性,穿着舒适,且因为针织衫具有良好的弹性,具有良好的包覆性,因此具有良好的保暖性,也成为寒冷天气中的首选。

2、但是针织衫因其编织方式的缘故,导致针织衫的防风性能较差,尤其是在大风天气,针织衫的保暖性大幅下降。

3、故而在此我们提供一种高弹性针织双面纺织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弹针织双面纺织面料。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弹针织双面纺织面料,包括针织层和保暖层,所述保暖层上设置有立体图案,所述针织层上设置有供立体图案卡接的卡接通槽;所述保暖层朝向针织层的所在面为磨砂面。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现有技术中针织衫的材质相对偏轻而且防风性能较差,因此这种材质的布料很少被拿来做外套大衣之类的衣物,将保暖层上的立体图案从卡接通槽中穿入起到卡接限位的作用,利用这种卡接限位在多点位将针织层和保暖层连接固定,保暖层可以起到良好的防风挡风的效果,再配合针织面料自身的保暖性以及设置在其上的立体图案,可以使这种面料兼具保暖性与美观性,而保暖层面上的磨砂面可以增大与针织层之间的摩擦力。

4、作为优选,所述保暖层包括棉绒层以及毛毡层,所述毛毡层设置在保暖层和针织层之间。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毛毡层的硬度相对较高,因此使整体布料的立整度更高。

6、作为优选,所述立体图案包括固定段以及设置在固定段周侧的抵接段;所述固定段与保暖层连接,所述固定段与抵接段分体设置。

7、作为优选,所述针织层和保暖层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设置有针织层和保暖层端部,所述连接装置采用拉链。

8、作为优选,所述保暖层采用德绒保暖面料。

9、作为优选,所述毛毡层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孔的设置可以在减少毛毡层的自重,其次增强面料的透气性。

11、作为优选,所述立体图案和卡接通槽设置有若干。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立体图案和卡接通槽在多点位进行卡接限位。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将保暖层上的立体图案从卡接通槽中穿入起到卡接限位的作用,利用这种卡接限位在多点位将针织层和保暖层连接固定,保暖层可以起到良好的防风挡风的效果,再配合针织面料自身的保暖性以及设置在其上的立体图案,可以使这种面料兼具保暖性与美观性,而保暖层面上的磨砂面可以增大与针织层之间的摩擦力。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弹针织双面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织层(1)和保暖层(2),所述保暖层(2)上设置有立体图案(21),所述针织层(1)上设置有供立体图案(21)卡接的卡接通槽(11);所述保暖层(2)朝向针织层(1)的所在面为磨砂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弹针织双面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暖层(2)包括棉绒层(22)以及毛毡层(23),所述毛毡层(23)设置在保暖层(2)和针织层(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高弹针织双面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图案(21)包括固定段(211)以及设置在固定段(211)周侧的抵接段(212);所述固定段(211)与保暖层(2)连接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高弹针织双面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层(1)和保暖层(2)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设置有针织层(1)和保暖层(2)端部,所述连接装置采用拉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高弹针织双面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暖层(2)采用德绒保暖面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高弹针织双面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毛毡层(23)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2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高弹针织双面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图案(21)和卡接通槽(11)设置有若干。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高弹针织双面纺织面料,包括针织层和保暖层,所述保暖层上设置有立体图案,所述针织层上设置有供立体图案卡接的卡接通槽;所述保暖层朝向针织层的所在面为磨砂面;因为现有技术中针织衫的材质相对偏轻而且防风性能较差,因此这种材质的布料很少被拿来做外套大衣之类的衣物,将保暖层上的立体图案从卡接通槽中穿入起到卡接限位的作用,利用这种卡接限位在多点位将针织层和保暖层连接固定,保暖层可以起到良好的防风挡风的效果,再配合针织面料自身的保暖性以及设置在其上的立体图案,可以使这种面料兼具保暖性与美观性,而保暖层面上的磨砂面可以增大与针织层之间的摩擦力。

技术研发人员:金剑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大隐纺织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