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组件壳侧阻力模拟件及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87727发布日期:2023-12-26 08:31阅读:38来源:国知局
换热组件壳侧阻力模拟件及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体化反应堆试验件,具体涉及一种换热组件壳侧阻力模拟件及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核反应堆通常造价高昂,为了保证核反应堆安全成功运行,在前期研发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大量的复杂试验,以达到测试性能、调试参数等目的。针对不同的堆型,试验件的构造和设计方案也具有多种变化。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传统反应堆结构具有主管道、传热管束和管束支撑结构,能够将冷却剂热量通过传热管传递给换热组件二次侧。然而,由于一体化反应堆的结构型式与该传统反应堆不同,且通常具备自然循环运行模式,因此,本领域亟待一种针对一体化反应堆的换热组件相关区域的阻力模拟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换热组件壳侧阻力模拟件,可以有效模拟一体化反应堆一回路换热组件的壳侧阻力,降低反应堆试验成本,并提高试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组件壳侧阻力模拟件,位于一体化反应堆试验件中的模拟压力容器中,所述模拟件包括:导流筒;至少一个多孔板,位于所述导流筒中,所述多孔板适于使所述模拟件中的理论压降与所述一体化反应堆试验件中模拟一回路换热组件部分受到阻力时所需的壳侧压降相匹配;以及至少一个管嘴,所述模拟件通过所述管嘴与试验回路连通。

3、可选地,换热组件壳侧阻力模拟件还包括裙座,位于所述导流筒的下方,用于承载所述导流筒。

4、可选地,所述多孔板为圆形且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多孔板和第二多孔板,且所述模拟件还包括圆形的第一隔板,其中,所述第一隔板在所述导流筒中位于所述第一多孔板和所述第二多孔板之间。

5、可选地,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一多孔板之间形成第一空间,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多孔板之间形成第二空间,所述至少一个管嘴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

6、可选地,所述模拟件还包括中心筒,套设在所述导流筒中,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多孔板为环状,所述环状的多孔板套设于所述中心筒的外壁上,从而位于所述中心筒外壁与所述导流筒内壁之间的容纳空间中。

7、可选地,所述多孔板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三多孔板和第四多孔板,且所述模拟件还包括环形的第二隔板,其中,所述第二隔板在所述容纳空间中位于所述第三多孔板和所述第四多孔板之间。

8、可选地,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多孔板之间形成所述容纳空间中的第三空间,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四多孔板之间形成所述容纳空间中的第四空间,所述至少一个管嘴的数量为两个或多个,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三空间和所述第四空间。

9、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管嘴进一步包括多组管嘴,每组管嘴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隔板上下方位置的第一管嘴和第二管嘴,所述第一管嘴连接至所述第三空间,所述第二管嘴连接至所述第四空间,其中,所述多组管嘴沿所述导流筒的周向等间隔排布。

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组件壳侧阻力模拟连接结构,位于一体化反应堆试验件中的模拟反应堆压力容器中,所述一体化反应堆试验件连接于试验回路,连接结构包括多个上述换热组件壳侧阻力模拟件,所述模拟件通过管嘴与所述试验回路连通;以及堆内构件试验件,位于所述模拟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内部,其中,多个所述模拟件沿所述堆内构件试验件的周向依次排布为环形阵列。

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组件壳侧阻力模拟连接结构,位于一体化反应堆试验件中的模拟反应堆压力容器中,所述一体化反应堆试验件连接于试验回路,连接结构包括多个上述换热组件壳侧阻力模拟件,所述模拟件通过管嘴与所述试验回路连通;以及堆内构件试验件,位于所述模拟件的中心筒沿竖直方向投影圆范围内。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针对一体化反应堆的试验件换热组件相关区域设计了一种简化的换热组件壳侧阻力模拟组件,仅保留了换热组件原型中导流筒及必要的筒体支撑固定装置,并在导流筒筒体内部的壳侧流道增加了多孔板的机构;采用这样的方式,无需将现有技术中换热组件的传热管束和管束支撑结构进行模拟重现,便能够达到一体化反应堆一回路中换热组件壳侧阻力模拟的试验阻力模拟要求,降低试验成本,提高试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热组件壳侧阻力模拟件,其特征在于,位于一体化反应堆试验件中的模拟反应堆压力容器中,所述一体化反应堆试验件连接于试验回路,所述模拟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裙座,位于所述导流筒的下方,用于承载所述导流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板为圆形且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多孔板和第二多孔板,且所述模拟件还包括圆形的第一隔板,其中,所述第一隔板在所述导流筒中位于所述第一多孔板和所述第二多孔板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拟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一多孔板之间形成第一空间,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多孔板之间形成第二空间,所述至少一个管嘴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拟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件还包括中心筒,套设在所述导流筒中,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多孔板为环状,所述环状的多孔板套设于所述中心筒的外壁上,从而位于所述中心筒外壁与所述导流筒内壁之间的容纳空间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拟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板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三多孔板和第四多孔板,且所述模拟件还包括环形的第二隔板,其中,所述第二隔板在所述容纳空间中位于所述第三多孔板和所述第四多孔板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拟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多孔板之间形成所述容纳空间中的第三空间,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四多孔板之间形成所述容纳空间中的第四空间,所述至少一个管嘴的数量为两个或多个,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三空间和所述第四空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拟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管嘴进一步包括多组管嘴,每组管嘴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隔板上下方位置的第一管嘴和第二管嘴,所述第一管嘴连接至所述第三空间,所述第二管嘴连接至所述第四空间,其中,所述多组管嘴沿所述导流筒的周向等间隔排布。

9.一种换热组件壳侧阻力模拟连接结构,位于一体化反应堆试验件中的模拟反应堆压力容器中,所述一体化反应堆试验件连接于试验回路,包括:

10.一种换热组件壳侧阻力模拟连接结构,位于一体化反应堆试验件中的模拟反应堆压力容器中,所述一体化反应堆试验件连接于试验回路,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组件壳侧阻力模拟件及其连接结构。模拟件位于一体化反应堆试验件中的模拟反应堆压力容器中,一体化反应堆试验件连接于试验回路,模拟件包括:导流筒;至少一个多孔板,位于导流筒中,多孔板适于使模拟件中的理论压降与一体化反应堆试验件中模拟一回路换热组件受到阻力时所需的壳侧压降相匹配;以及至少一个管嘴,模拟件通过管嘴与试验回路连通。本申请提供的换热组件壳侧阻力模拟件及连接结构可以有效模拟一体化反应堆一回路换热组件的壳侧阻力,降低试验成本,提高试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俨,吴建邦,吴放,张伟,姚彦贵,白宇飞,张星亮,蒋兴,陈朋,刘维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