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或超大型冷却塔定向折叠爆破拆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855389发布日期:2023-10-26 00:27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或超大型冷却塔定向折叠爆破拆除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工程爆破,具体涉及一种大型或超大型冷却塔定向折叠爆破拆除方法。


背景技术:

1、拆除爆破已在世界各地被广泛采用,我国的拆除爆破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爆破实践一直比较活跃。随着拆除爆破技术的日臻完善和大量新理论、新技术及新工艺的应用,中国已成为全球拆除爆破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

2、在冷却塔等薄壁筒体构筑物的拆除工程中,采用爆破方法对其实施拆除仍是最佳、最常用、最安全的手段。围绕冷却塔的拆除爆破技术,诸多学者开展了研究。

3、某区域电厂的冷却塔的拆除项目中,拟拆除冷却塔具有高度为150m,为目前世界爆破拆除冷却塔最高、其最厚筒壁达1m、环梁以上筒体达28680吨,周边环境特别复杂,若采用传统定向爆破方法进行爆破拆除,存在筒体爆而不倒、坍塌振动大、倾倒距离及二次飞散距离远等诸多不定风险因素,对临近保护设施破坏大的安全风险。

4、尽管国内对冷却塔的拆除爆破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以上复杂环境下对大型和超大型冷却塔采用传统的定向爆破方法已不能满足爆破安全要求,研究采用折叠爆破技术来提升爆破效果,控制有害效应危害的进展缓慢,目前全球在这方面还是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大型或超大型冷却塔定向折叠爆破拆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预拆除,包括在冷却塔筒壁上开设减荷槽、辅助减荷槽以及定向窗;

4、s2:在冷却塔的环形梁下部人字立柱上钻炮孔,对人字立柱进行爆破切口,使其爆破后在环形梁下形成爆破下切口;

5、s3:在冷却塔的环形梁以上筒壁钻炮孔,在环形梁上部形成爆破上切口;

6、s4:起爆网路设计,雷管组网起爆按爆破切口将其分为上下两爆区,采用孔内延时由下至上,从中心向两端延时起爆;

7、s5:用绝缘柔性材料对起爆网路击发点进行防护,对爆破立柱进行包裹防护,对筒壁的装药部位进行覆盖防护;

8、s6:冷却塔爆破。

9、进一步,预拆除还包括对淋水层预制梁、柱的提前预拆除。

10、进一步,所述s4中,采用非电导爆管雷管组网起爆,用导爆管、四通将装药雷管连接成闭环复式起爆网路一次点火起爆。

11、进一步,所述s4中,爆破下切口至爆破上切口间,延时830ms,其中,爆破下切口内两段间先后延时100ms,爆破上切口内两段间先后延时140ms。

12、进一步,爆破下切口呈梯形状,所述爆破上切口呈矩形状。

13、进一步,人字立柱炮孔参数为:炮孔深度l=(3/5~2/3)ф,最小抵抗线h=ф/2,炮孔间距a=(1.2~1.8)h,其中,ф为人字立柱直径。

14、进一步,人字立柱单孔药量按下公式计算:q=q·a·π·h2,公式中,q为单孔装药量,q为单位炸药消耗量,a为炮孔间距,h为最小抵抗线。

15、进一步,筒壁单孔装药量按下公式计算:q=q·a·b·h,公式中,q为单孔装药量,q为炸药单耗,a为孔距,b为排距,h为筒壁厚度。

16、进一步,所述爆破上切口区域开设有多条减荷槽,所述减荷槽的高度由靠近爆破上切口中心轴线,向爆破上切口两侧依次降低。

1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采用定向折叠爆破拆除技术,在环梁以上筒壁上增加爆破上切口,当爆破下切口形成,筒体倾倒触地前筒壁爆破上切口已形成,筒体的整体性已被破坏,爆破上切口以上筒体成垂直下落倾势,起到有效控制坍塌距离作用。

19、本案例按传统定向爆破进行爆破拆除,坍塌倾倒距离应在41—45m范围内,此次采用定向折叠爆破拆除新技术,冷却塔实际倾倒距离小于30m,较好的控制了倾倒距离。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型或超大型冷却塔定向折叠爆破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或超大型冷却塔定向折叠爆破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预拆除还包括对淋水层预制梁、柱的提前预拆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或超大型冷却塔定向折叠爆破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采用非电导爆管雷管组网起爆,用导爆管、四通将装药雷管连接成闭环复式起爆网路一次点火起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或超大型冷却塔定向折叠爆破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爆破下切口至爆破上切口间,延时830ms,其中,爆破下切口内两段间先后延时100ms,爆破上切口内两段间先后延时140ms。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或超大型冷却塔定向折叠爆破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爆破下切口呈梯形状,所述爆破上切口呈矩形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或超大型冷却塔定向折叠爆破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人字立柱炮孔参数为:炮孔深度l=(3/5~2/3)ф,最小抵抗线h=ф/2,炮孔间距a=(1.2~1.8)h,其中,ф为人字立柱直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或超大型冷却塔定向折叠爆破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人字立柱单孔药量按下公式计算:q=q·a·π·h2,公式中,q为单孔装药量,q为单位炸药消耗量,a为炮孔间距,h为最小抵抗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或超大型冷却塔定向折叠爆破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筒壁单孔装药量按下公式计算:q=q·a·b·h,公式中,q为单孔装药量,q为炸药单耗,a为孔距,b为排距,h为筒壁厚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或超大型冷却塔定向折叠爆破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破上切口区域开设有多条减荷槽,所述减荷槽的高度由靠近爆破上切口中心轴线,向爆破上切口两侧依次降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或超大型冷却塔定向折叠爆破拆除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包括在冷却塔筒壁上开设减荷槽、辅助减荷槽以及定向窗;在冷却塔的环形梁下部人字立柱上钻炮孔,对人字立柱进行爆破切口,使其爆破后在环形梁下形成爆破下切口;在冷却塔的环形梁以上筒壁钻炮孔,在环形梁上部形成爆破上切口;雷管组网起爆按爆破切口将其分为上下两爆区,采用孔内延时由下至上,从中心向两端延时起爆,本发明设计对下部立柱爆破切口同时,增加冷却塔环梁上部筒壁爆破切口,为克服冷却塔壁厚、质量重、场地受限,造成坍塌解体效果差及坍塌振动危害大问题,设计对筒壁进行预拆除,以此提高坍塌解体效果,降低坍塌振动,减小倾倒及二次飞散距离距离。

技术研发人员:余兴春,赵端豪,马世明,任少华,王琳,张广宇,蔡永彬,杨凯,赵素改,马宗峰,刘振军,栾劳棒,杨松松,夏乾坤,张东东,胡艳,何奇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富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