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肌理外观的多层弹力纱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05193发布日期:2023-09-20 17:16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肌理外观的多层弹力纱布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纱布面料,尤其是涉及到一种肌理外观的多层弹力纱布。


背景技术:

1、传统纱布一般是采用平纹或者斜纹织造而成,面料的经纬密度和整体紧度较小,布面比较稀疏,面料透气性能比常规梭织面料要好很多,然而,传统纱布一般没有弹性,穿着使用过程容易产生不适感,且由于面料密度小且没弹性,易产生劈裂问题,使用过程中耐久性差,绝大部分纱布面料表面都是平整结构,外观单一不美观。

2、为使纱布具有特殊的外观肌理感,同时具有较高的弹性,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具有外观肌理又具有良好弹性的多层纱布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肌理外观的多层弹力纱布,经纱及纬纱采用不同捻度和捻向的纱线,通过经纬纱不同捻度和捻向,以及弹力纱的合理配置,使得纱布有规律的收缩,组织点连接更加紧密,纱线之间的摩擦加大,滑移降低,纱布不易纰裂,且拉伸弹性好。

2、本申请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肌理外观的多层弹力纱布,包括六道纱布层;所述六道纱布层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第一纱布层、第二纱布层、第三纱布层、第四纱布层、第五纱布层、第六纱布层;所述第一纱布层、第三纱布层、第四纱布层、第六纱布层使用不同捻度和捻向的经纱和纬纱;所述第二纱布层、第五纱布层使用不同捻向的经纱。

4、优选的,所述第二纱布层、第五纱布层使用相同捻向的纬纱。

5、更优选的,所述六道纱布层上的经纱捻度大于纬纱的捻度。

6、优选的,第一纱布层、第二纱布层、第三纱布层、第四纱布层、第五纱布层、第六纱布层之间采用挂点或者提花组织点连接。

7、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纱布层、第三纱布层、第四纱布层、第六纱布层由经纱一、纬纱一、经纱二、纬纱二交织成形,所述经纱一:经纱二的排列比为6:6,纬纱一:纬纱二的排列比为3:3。

8、更优选的,所述经纱一采用:100%棉40s-60s紧密纺,s捻,980~1250捻/米;

9、经纱二采用:100%棉40s-60s紧密纺,z捻,捻度980~1250捻/米;

10、纬纱一采用:100%棉40s-60s紧密纺,s捻,800~1100捻/米;

11、纬纱二采用:100%棉40s-60s氨纶紧密纺或100%棉40d氨纶紧密纺,z捻,960~1320捻/米。

12、更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二纱布层、第五纱布层由经纱三、经纱四、纬纱三交织成形;经纱1:经纱2排列比6:6。

13、最优选的,所述第二纱布层、第五纱布层的经纱三采用:100%棉40s-60s紧密纺,s捻,980~1250捻/米;

14、经纱四采用:100%棉40s-60s紧密纺,z捻,捻度980~1250捻/米。

15、最优选的,纬纱三采用:100%棉16s-21s紧密纺,z捻,500~550捻/米。

16、优选的,所述第一纱布层、第二纱布层、第三纱布层、第四纱布层、第五纱布层、第六纱布层采用斜纹组织或者平纹组织。。

17、在本申请中,通过采用的经纱纱线捻度均大于纬纱纱线捻度,经纬纱捻度的差异,纤维间内应力不同,形成自然收缩,且捻度不同,纱线自身的回缩性不同,经纬纱间形成差异使得布面产生凹凸皱感。经纬纱采用s捻和z捻两种捻度纱线按一定比例相间排列,经纬纱不同捻向的配置对织物的手感、厚度、表面外观肌理等有影响。经纬纱线捻向相反时,在交织点接触处纤维相互交叉,经纬纱间缠合性较弱,组织点因屈曲,手感较松厚而柔软,经纬纱捻向相同时,交织点处经纬纱接触性较强,布面光泽较温和。

18、采用经纬纱不同的捻度和捻向的配置,在织物表面不同位置均匀的形成不同的外观机理,即不同的位置外观皱感效果不同,形成布面凹凸有致的独特外观风格,同时整体纬纱捻度低于正常捻度,经后整理工艺后,经纱在织造工艺时的张力,在后整理阶段得到松弛,纬纱中设置有弹力纱,纤维间内应力松弛,同时弹力纱回缩,整个纱布教你个乖后整理后收缩,使得纱布手感蓬松柔软,且保暖性好。

19、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20、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纱布,经纱及纬纱采用不同捻度和捻向的纱线,通过一定的规律配置形成凹凸肌理外观,同时纬向再配置弹力包芯纱提高纱布整体弹力,最终使纱布面层具有凹凸感的结构,更加美观,亲肤透气;因此通过经纬纱不同捻度和捻向,以及弹力纱的合理配置,使得纱布有规律的收缩,组织点连接更加紧密,纱线之间的摩擦加大,滑移降低,纱布不易纰裂,且拉伸弹性好。

21、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经纱捻度均大于纬纱捻度,通过经纬纱捻度的差异,纤维间内应力不同,形成自然收缩,且捻度不同,纱线自身的回缩性不同,因此通过经纬纱间形成差异使得布面产生凹凸皱感。



技术特征:

1.一种肌理外观的多层弹力纱布,包括六道纱布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六道纱布层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第一纱布层、第二纱布层、第三纱布层、第四纱布层、第五纱布层、第六纱布层;所述第一纱布层、第三纱布层、第四纱布层、第六纱布层使用不同捻度和捻向的经纱和纬纱;所述第二纱布层、第五纱布层使用不同捻向的经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肌理外观的多层弹力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纱布层、第五纱布层使用相同捻向的纬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肌理外观的多层弹力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六道纱布层上的经纱捻度大于纬纱的捻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肌理外观的多层弹力纱布,其特征在于,第一纱布层、第二纱布层、第三纱布层、第四纱布层、第五纱布层、第六纱布层之间采用挂点或者提花组织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肌理外观的多层弹力纱布,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纱布层、第三纱布层、第四纱布层、第六纱布层由经纱一、纬纱一、经纱二、纬纱二交织成形,所述经纱一:经纱二的排列比为6:6,纬纱一:纬纱二的排列比为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肌理外观的多层弹力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一采用:100%棉40s-60s紧密纺,s捻,980~1250捻/米;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肌理外观的多层弹力纱布,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纱布层、第五纱布层由经纱三、经纱四、纬纱三交织成形;经纱一:经纱二排列比6: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肌理外观的多层弹力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纱布层、第五纱布层的经纱三采用:100%棉40s-60s紧密纺,s捻,980~1250捻/米;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肌理外观的多层弹力纱布,其特征在于,纬纱三采用:100%棉16s-21s紧密纺,z捻,500~550捻/米。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肌理外观的多层弹力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布层、第二纱布层、第三纱布层、第四纱布层、第五纱布层、第六纱布层采用斜纹组织或者平纹组织。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纱布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肌理外观的多层弹力纱布。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肌理外观的多层弹力纱布,包括六道纱布层,所述六道纱布层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第一纱布层、第二纱布层、第三纱布层、第四纱布层、第五纱布层、第六纱布层;所述第一纱布层、第三纱布层、第四纱布层、第六纱布层使用不同捻度和捻向的经纱和纬纱;所述第二纱布层、第五纱布层使用不同捻向的经纱;本申请所述的多层弹力纱布,经纱及纬纱采用不同捻度和捻向的纱线,通过经纬纱不同捻度和捻向,以及弹力纱的合理配置,使得纱布有规律的收缩,组织点连接更加紧密,纱线之间的摩擦加大,滑移降低,纱布不易纰裂,且拉伸弹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全,周金香,宋青粉,李永福,张欣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全棉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