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压加热装置及层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77689发布日期:2023-10-28 13:34阅读:27来源:国知局
层压加热装置及层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加热设备,特别是涉及层压加热装置及层压系统。


背景技术:

1、层压是指借助加热、加压将相同或不同材料的多层结构压合为整体的方法,比如: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等。传统层压过程中,通常采用油泵循环装置驱动导热油在导热油管内循环,以向层压过程提供热量。然而,该加热装置结构较为复杂,设备故障率高;同时,热量损失大,能源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层压加热装置及层压系统,简化设备结构,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同时,减少热量损失,提升能源利用率。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层压加热装置,包括:导热体,内部具有腔室;导热液,填充于腔室内;加热体,设于导热体上,用于对腔室内的导热液加热。

3、上述的层压加热装置,利用加热体对腔室的导热液加热,使得腔室的导热液快速受热;受热后的导热液对导热体传热,使得导热体能向待层压工件进行导热,以完成层压过程中的加热。由于本申请利用加热体直接对腔室内的导热液加热,因此,无需采用循环泵、导热油管等结构,简化设备结构,降低设备故障率。同时,由于受热后的导热液集中在腔室内并对导热体传热,因此,能减少导热液循环过程中的散热,比如:在导热油管内的循环等,有效减少热量损失,提升能源利用率。

4、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体背向腔室的表面包括导热面,加热体的发热端覆盖至少部分导热面。如此,将加热体的发热端覆盖在至少部分导热面上,以面加热方式,增大传热面积,使得热量通过导热面快速向腔室内传递,有利于提高加热的速率和均匀性。

5、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体包括加热层,加热层叠设于导热面上,用于通过加热体的发热端向导热面供热。如此,将加热层叠设于导热面上,使得加热层产生的热量快递传递至导热面,以加热腔室内的导热液,提高层压过程中的加热速率。

6、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体还包括均热层,均热层设于导热面靠近加热层的一侧。如此,在导热面与加热层之间设置均热层,使得加热层产生的热量能均匀传递至导热面上,提高加热的均匀性,有利于提升层压效果。

7、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体还包括基底层,基底层设于加热层背向导热面的一侧面。如此,将基底层设在加热层上,使得加热层得到稳定支撑,有利于提升加热体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

8、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面与腔室的对应内壁之间的厚度记为h1,厚度h1满足的条件为:10mm≤h1≤15mm。如此,将厚度h1控制在10mm~15mm之间,这样在满足一定层压加热效率的前提下,适当延缓受热速率,使得腔室内的导热液温度保持均匀分布,有利于准确控制导热液受热后的温度。

9、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体包括多个,多个加热体的发热端贴设于导热面上,且至少部分加热体被配置为能单独控制工作。如此,将至少部分加热体设计为能单独控制工作,使得该部分加热体可根据导热体表面实时温度而控制工作,这样在维持所需温度的前提下,减少加热体的工作数量,有利于节约能源。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体背向腔室的表面包括工作面,工作面在导热体的厚度方向上背向导热面设置。如此,将工作面和导热面分布在导热体的相反两侧面,有利于结构合理分布,减少结构之间的相互干涉影响。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工作面与腔室的对应内壁之间的厚度记为h2,厚度h2满足的条件为:30mm≤h2≤50mm。如此,合理控制厚度h2,在满足一定层压加热效率的前提下,减少工作面处的变形量,提升工作面的平面度,使得待层压工作在工作面上稳定层压作业。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层压加热装置还包括保温层,保温层设于加热体背向导热面的一侧面。如此,在加热体上设置保温层,减少加热体上热量的损失,有利于提升加热体的热量利用率。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体为电加热部件。如此,将加热体设计为电加热部件,使得加热速率更快,层压加热装置更为节能。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层压加热装置还包括缓冲体,缓冲体与腔室连通,用于存储导热液。如此,利用缓冲体,对导热液受热膨胀的部分进行缓冲,降低腔室内的气压,使得层压加热装置正常运行,提升设备的安全性。

15、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层压系统,包括以上任一项的层压加热装置。

16、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层压加热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加热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体(10)背向所述腔室(11)的表面包括导热面(13),所述加热体(20)的发热端覆盖至少部分所述导热面(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压加热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20)包括加热层(21),所述加热层(21)叠设于所述导热面(13)上,用于通过所述加热体(20)的发热端向所述导热面(13)供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压加热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20)还包括均热层(22),所述均热层(22)设于所述导热面(13)靠近所述加热层(21)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压加热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20)还包括基底层(23),所述基底层(23)设于所述加热层(21)背向所述导热面(13)的一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压加热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面(13)与所述腔室(11)的对应内壁之间的厚度记为h1,所述厚度h1满足的条件为:10mm≤h1≤15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压加热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20)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加热体(20)的发热端贴设于所述导热面(13)上,且至少部分所述加热体(20)被配置为能单独控制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压加热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体(10)背向所述腔室(11)的表面包括工作面(14),所述工作面(14)在所述导热体(10)的厚度方向(x)上背向所述导热面(13)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层压加热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面(14)与所述腔室(11)的对应内壁之间的厚度记为h2,所述厚度h2满足的条件为:30mm≤h2≤50mm。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层压加热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压加热装置(100)还包括保温层(50),所述保温层(50)设于所述加热体(20)背向所述导热面(13)的一侧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层压加热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20)为电加热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层压加热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压加热装置(100)还包括缓冲体(40),所述缓冲体(40)与所述腔室(11)连通,用于存储所述导热液(30)。

13.一种层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层压加热装置(100)。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层压加热装置及层压系统,层压加热装置包括:导热体、导热液和加热体。导热体内部具有腔室,导热液填充于腔室内,加热体设于导热体上,用于对腔室内的导热液加热。利用加热体对腔室的导热液加热,使得腔室的导热液快速受热;受热后的导热液对导热体传热,使得导热体能向待层压工件进行导热,以完成层压过程中的加热。由于本申请利用加热体直接对腔室内的导热液加热,因此,无需采用循环泵、导热油管等结构,简化设备结构,降低设备故障率。同时,由于受热后的导热液集中在腔室内并对导热体传热,因此,能减少导热液循环过程中的散热,比如:在导热油管内的循环等,有效减少热量损失,提升能源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召辉,陈国栋,苏硕剑,林翔玲,李晗芳,郭永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